循证医学的步骤范例(3篇)

来源:

循证医学的步骤范文

循证医学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两点。第一,循证医学将最佳的临床证据,熟练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详细情况这几个重要的要素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找寻和搜集最佳的临床证据,为了得到更确切和可靠的诊断方法,制定出更合理和安全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通过掌握的临床经验可以对繁杂的临床证据进行分类和识别,从而采纳最佳的临床证据,快速的对患者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依据不同患者的不同临床状况,根据具体患者需求对其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制定合理的方案,最大限度的尊重患者的选择。只有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使得医生和患者在临床治疗上达成共识,互相理解和信任,最终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第二,循证医学重视确切的临床证据,这一点和传统的医学是截然不同的。传统医学主要根据医生个人的临床经验并参考更高级医生的意见,辅以教材或相关医学刊物、资料等,一次来制定合适的医疗方案。由于传统医学的主要根据不是详细的临床资料而是医生的个人经验,因此,传统医学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我国消化系统疾病循证医学的发展情况

循证医学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上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已经建立了消化系统疾病对照试验的资料库。但是相关研究尚且有限,发表的论文、著作的数量还很少,真正意义上应用于临床且较为成熟的实例就更少,加上研究设计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循证医学的发展和应用。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也给相关的医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世纪的医学工作者或研究人员,不但要在专业临床医学知识上有所掌握,还要对卫生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在最近的Cochrane图书馆中,已经包含了我国研究人员完成的关于消化系统疾病的SR以及SR计划,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消化系统疾病循证医学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5]。

消化系统疾病SR的结果

1胃食管反流综合征

以往对胃食管反流综合征的研究重点多在食管病变,一些患者就诊内镜检查为阴性,通过加强胃动力增强食管下部括约肌的力量,从而减少反流。通过对胃动力抑制剂结合内镜阴性的患者SR发现,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质子泵对缓解胃痛的效果最明显,而在该疾病的治疗效果上相同,所以认为抗分泌治疗对症状的缓解非常有效。

2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循证医学的步骤范文篇2

1心肺复苏指南:进步还是阻碍?

现代心肺复苏术确立后不久的1963年,美国心脏协会(AHA)便成立了第一个心肺复苏的专家委员会。1966年,AHA联同国家科学研究所和国家科研委员会创立第一个CPR标准和指引。1974年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心肺复苏指南才真正诞生发表[3],此后又历经数次的修改和完善。随着1993年国际复苏联盟(ILCOR)的成立,越来越多的学术团体和来自全球的科学家加入到心肺复苏指南的起草和修订工作之中。而指南也逐渐成为心肺复苏的权威指导,成为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的执业技术标准和大众技术普及的标准教材。可喜的是,全球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和市民得到标准化心肺复苏的培训,标准复苏技术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实践,局部地区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也在明显提高。但令人尴尬的是,大部分的心搏骤停患者预后仍然不佳,最新版本的复苏指南与最早的版本相比,似乎突破性进展不多,现代心肺复苏技术甚至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和挑战。当然,心肺复苏指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事实不可否认,但指南产生过程的严苛的循证医学程序却再次引起专家们的关注。例如胸外按压技术如果按照今天的指南评价和入选标准是无法被积极推荐的,但这并未能改变其心肺复苏的基石地位。肾上腺素的价值虽备受循证医学的争议,但从未撼动其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指南采用严苛的循证医学流程用于对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评价的做法确实值得进一步商榷,唯长期良好神经功能和生存预后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2生存链:生命之链

生存链的概念于1991年由Cummins等[4]提出,并出现于1992年版的心肺复苏指南而被广泛熟知[5]。生存链概念的提出是对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过程的正确认识,其中的四早原则(早期识别、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既强调了4个独立的环节对于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更指出这4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换言之,心搏骤停是一个临床综合征,而非单一疾病,心肺复苏的整个环节和过程对心肺复苏的结果和预后都会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片面的强调单一因素对最终复苏预后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这一相关因素的评价偏倚。简单的希望某单一新技术和新措施能够力挽狂澜,显著改善心肺复苏患者的生存预后是无法实现的。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除了增加第5环——综合的复苏后处理外,强调早期完成前4个基本环节的同时,更明确了各个环节的重点和质量[6]。生存链是对心肺复苏流程的形象总结,保证心肺复苏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和时效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充分动员整个社会力量,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做好每个细节,才能真正显著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远期预后。

3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对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尽量缩短心搏骤停至心肺复苏的时间。第一目击者对于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意义不言而喻,而50年来,在提高复苏成功率和良好生存预后方面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公众除颤计划(PAD计划)的实施,及其带来的显著的复苏成功率的提升[7-8]。因此,普及和推广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术,推动PAD计划的实施,不断提高公众对于心搏骤停患者的识别和复苏能力是为后续高级生命支持赢得时间和机会的关键。当然,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医务人员和公众能够更快速而高质量的掌握相关的技能同样是需要面对的挑战。

4新技术与新装备:何时能大显身手?

伴随着心肺复苏科学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的进步,新的复苏辅助设备和装置层出不穷,也显现出未来在临床应用的广阔前景,但受限于缺乏“足够”的循证证据,目前对于这些新技术和设备的临床应用仍未被积极推荐[9]。但可以肯定地说,新的科技和信息化装备正逐步影响和改变传统的心肺复苏过程,特别在高级生命支持和复苏后综合治疗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近期一系列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完成和报道,越来越多的新设备将进入复苏领域,在逐渐解放复苏团队人力资源的同时,也逐渐带动对最佳复苏方法学进一步深入探讨。当然在确保患者权益的基础上,应该积极鼓励开展小规模的临床研究,为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提供更加充实的理论依据,而最佳的人机配合流程和时机也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5国际经验与交流合作

我国的迅速发展与对外开放为心肺复苏领域的进步带来机遇,借鉴优秀的发展经验再结合自身的国情和条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提高总体的复苏成功率意义重大。缺乏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和有效的监测网络系统依然是国内心肺复苏临床研究的重要制约因素。参照国际通行的研究模式,借鉴亚洲邻国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探索出有效的研究模式。加快对旁观施救者的保护性立法对于提高大众心肺复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而克服教育、交通、文化等方面的障碍,建立社区化的公众复苏和公众除颤(PAD)等项目,对提高城市复苏成功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内专家逐渐在国际期刊和会议展示其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的团队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渐获得大家认可与关注,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家能够对国际复苏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贡献。

50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心肺复苏这门年轻的科学仍然充满太多的未知与秘密,无论成绩、进步还是教训、阻碍,都将继续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与勇气。

参考文献

[1]KouwenhovenWB,JudeJR,KnickerbockerGG.Closed-chestcardiacmassage[J].JAMA,1960,173(10):1064-1067.

[2]LownB,AmarasinghamR,NeumanJ.Newmethodforterminatingcardiacarrhythmias.Useofsynchronizedcapacitordischarge[J].JAMA,1962,182:548-555.

[3]CarvethS.Standardsfo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ndemergencycardiaccare[J].JAMA,1974,227(7):796-797.

[4]CumminsRO,OrnatoJP,ThiesWH,etal.Improvingsurvivalfromsuddencardiacarrest:the“chainofsurvival”concept.AstatementforhealthprofessionalsfromtheAdvancedCardiacLifeSupportSubcommitteeandtheEmergencyCardiacCareCommitte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J].Circulation,1991,83(5):1832-1847.

[5]Guidelinesfo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ndemergencycardiaccare.EmergencyCardiacCareCommitteeandSubcommittees,AmericanHeartAssociation.PartI.Introduction[J].JAMA,1992,268(16):2171-2183.

[6]AmericanHeartAssociation.2010AmericanHeartAssociationGuidelinesfo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ndEmergencyCardiovascularCare[J].Circulation,2010,122(18Suppl3):S640-946.

[7]HallstromAP,OrnatoJP,WeisfeldtM,etal.Public-accessdefibrillationandsurvivalafterout-of-hospitalcardiacarrest[J].NEnglJMed,2004,351(7):637-646.

[8]WeisfeldtML,SitlaniCM,OrnatoJP,etal.Survivalafterapplicationofautomaticexternaldefibrillatorsbeforearrivaloftheemergencymedicalsystem:evaluationintheresuscitationoutcomesconsortiumpopulationof21million[J].JAmCollCardiol,2010,55(16):1713-1720.

[9]CaveDM,GazmuriRJ,OttoCW,etal.Part7:CPRTechniquesandDevices:2010AmericanHeartAssociationGuidelinesfo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andEmergencyCardiovascularCare[J].Circulation,2010,122(18Suppl3):S720-728.

(收稿日期:2012-12-13)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1.002

作者单位:510120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余涛、唐万春);美国威尔危重医学研究院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唐万春)

循证医学的步骤范文

【关键词】循证医学;循证检验医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将循证医学应用于医学实践。而根据循证医学的理念,有学者提出循证检验医学的概念[1]。循证检验医学给检验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怎样才能把其科学应用到实践,这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循证医学与循证检验医学。

1循证医学的内容

循证医学是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David教授于1992年正式提出的概念。循证医学意即“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其核心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依据。指导思想是以临床医学的科学研究为最可靠依据,结合临床医师的专业技能,从而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医疗决策。循证医学在不断发展,目前循证医学协作网包括大约50个专业协作组,通过数据库的系统评价结果可为整个临床医学领域服务。

2循证检验医学的内容

循证医学在检验医学的应用,即为循证检验医学,在1998年美国临床化学协会和1999年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大会上都有专题讨论。循证检验医学就是遵循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通过大量文献复习和临床总结,不断地对本专业的实验项目进行方法评价、临床价值评价及经济学评价,最直接、最有效、最准确、最合理的结合实验项目,最终获得可靠的检验信息,为医学决策提供循证。

3实践循证检验医学

3.1基本过程循证医学的实施通常为以下步骤:(1)明确一个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2)检索一次问题相关的现有文献,根据第1步提出的问题,确定“关键词”,应用检索系统检索相关文献,从中找出与问题关系密切的资料,作为分析评价之用。(3)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有效分类和等级评估。(4)将研究结果运用于临床实践。(5)对结果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评估和改进。在循证检验医学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按照循证医学实施策略进行,并且强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客观、大量的寻求实验室或者文献中有价值的证据;正确、严格地进行试验方法学的评价;在评价基础上将最佳方法应用于临床检验实践,客观的评价实践结果。

3.2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方法,其过程是全面收集全世界所有有关研究,对所有研究按照标准逐项进行评价,联合所有合格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该结论将随着新的研究出现被不断更新。循证医学的资源,最主要来源于医学期刊发表的学术论著,鉴于论著的水平不一致及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需要有严格的质量评价,对符合标准者可取为最佳证据。

3.3卫生技术评估诊断技术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技术性能,方法性能对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有很大的作用,如某抗体的特异性、某方法的稳定性、等都是严格评价的参数;(2)诊断性能,某方法具有好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是被采用的先决条件;(3)临床效应,评价该技术是否提高诊断、治疗和预防策略,得到最佳的健康服务结果。(4)经济效益,虽然某实验室检验项目技术和诊断性能很好,具有好的临床效应,但所需费用使患者及政府都难以接受,也降低了其实用性。

4循证检验医学的临床检验应用

4.1规范标本处理程序为保证临床医疗决策的科学性,循证检验医学要求检验医生在实验室处理病人标本的过程中必须将个人经验与当前最佳科学依据结合起来,并遵循以下几个基本程序:(1)在接受病人的标本前对病人信息进行认真核对,确定样本的采取符合程度;(2)按照临床检验的操作常规,做好室间、室内质控;(3)根据自己的临床检验经验和技能,同时结合临床知识,对异常的结果要认真复查,查找原因,科学决策方可报告,必要时与临床医生沟通,提供临床诊疗的意见。

5.2维护仪器及试剂稳态检验系统的维护和功能检查需建立维护方案,保证仪器和系统处于良好运转状态。校准是一个测试和调整检验系统,以及提供检验反应和所测物质之间已知关系的过程。室间、室内质量控制,是实验结果准确的有力保障,即所循的证据是可靠的,也是循证医学的目的所在。

5.3指导如何临床循证循证的具体实施步骤有:针对病人的临床问题,检索、查找有关医学文献;严格评价有关文章;选定最佳临床成果,用于临床决策;通过实践提高学术水平。譬如,肌酸激酶(CK)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条件之一,但是,如果当你面对CK实验的检验报告或临床咨询时,立即确定诊断,这很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CK是一个非特异性标志物,许多非疾病及疾病因素均可对其产生影响,如果不了解此,就可能误导自己或贻误病人。因此要注重讨论出现某一结果的原因。上述例子就是在“循证”,但“循证”医学不仅仅是这样,它的内涵体现在其思维理念的更新和对病人及疾病更深层次上的认识。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范例(3篇)

    - 阅0

    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范文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均为危重症患者,患者的身体防御机能大大降低,容易发生牙龈红肿、口腔溃疡、异味等症状[1]。临床实践发现加强口腔护理以预.....

    矿业投资报告范例(3篇)

    - 阅0

    矿业投资报告范文篇1这是一起由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移交海南省公安厅侦查的海口市新创基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林川合同诈骗1.05亿元的案件。此案由海南省海口市.....

    优秀党务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阅:1

    扎根基层践初心,党建引领促发展 ——[姓名] 先进事迹材料 自担任基层党支部书记以来,[姓名] 始终怀....

    个人年度思想工作总结

    阅:2

    个人年度思想工作总结(一) 过去一年,我在思想上经历了诸多转变与成长。工作中,我愈发深刻认识到责任心的重要性,....

    个人工作总结(个人通用)

    阅:1

    个人通用工作总结(一) 在过去这段时间,我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也经历了成长与进步。 工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