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收集3篇)
来源:
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篇1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在儿童健康教育方面进行实用性、针对性的健康干预。结果:干预前比干预后知晓率显著提高,P
【关键词】健康干预;儿童保健;影响。
正常小儿运动功能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正常小儿10个月左右能扶住栏杆独站,13~15个月会独走,1岁半时能拉着玩具车走,2岁左右步态稳。但每个小儿的发育情况可有差异,其影响因素较多,如父母文化程度、教养方式、育儿技能、生活习性、出生季节、是否接受儿童保健指导等都可能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比如冬季出生的小孩,因衣服包裹过多、过紧,运动功能发育可能较其他季节出生的小孩延迟。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可获得有效的支持,促使个体、群体和全社会的行为改变,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发展[1]。我们对各年龄段儿童进行实用性、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在儿童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1年6月~2011年10月在册管理的县城社区内散居儿童和集体儿童。
1.2分组:将研究对象分4个目标人群,分别是:新生儿期组、婴儿期组(28d~未满1周岁)、幼儿期组(1岁―未满3周岁)、学龄前期组(3周岁~入小学前的集体儿童)。
1.3方法和内容
1.3.1创建健康教育小组由医院医务人员组成一个健康教育小组,负责不同时期儿童的健康教育工作。护士长是健康教育的总负责人,为每次健康教育的组织者,负责协调全面工作以及效果评价和分析;儿童保健护士负责上门家庭健康教育;儿保医师负责托幼园所的健康督导和健康教育;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为健康讲座的主讲专家。
1.3.2工作方式和内容(1)新生儿期组:健教方式以健教信息传播为重点,采用入户宣教的家庭健康教育方式,由专职儿童保健护士负责3次上门访视工作。访视中对新生儿要进行“问”:喂养、睡眠、预防接种和大小便的情况;“查”:全面的体格检查,称体重,及早发现新生儿疾病,特别注意口腔、脐部有无病变、黄疸出现与变化情况,以及母亲的生理、心理康复情况,并进行新生儿生长发育初步评估;“指导”:发现新生儿有疾病,及时转到儿科治疗,把生长发育状况不良者列入高危儿并转入儿童保健科管理,指导母亲饮食、休息、清洁卫生及产后运动,亲自教授正确的哺乳姿势、喂哺方式和次数,同时给予计划生育避孕措施的指导。(2)婴儿期组:健教方式以示范教育为主,采用个别面授和家长班大课堂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该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热量和营养的需要量高,但婴儿消化功能的不完善容易引起其营养失衡和喂养问题。所以,健康教育以儿童营养与喂养为重点,由儿保医生定期(每年至少4次)进行门诊观察和检查,了解其生长发育和营养情况,指导家长学会合理的膳食原则,使婴儿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由于喂养不当而造成的各种营养性疾病。定期召开家长学习班,以交流经验的大课堂形式使家长提高认识,掌握育儿知识,增强育儿技能。(3)幼儿期组:此阶段的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较为迅速,语言和动作能力明显增强,但注意力时间短,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健教方式宜采用游戏互动的教育方式,以发展感知觉、运动、语言能力为早期教育的重点。通过每月1次行为发育评估检查,了解儿童在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社交能力等方面是否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在每次保健体检时发放儿童发育进程表(如8个月可用拇指和食指捏小物、1岁3个月独自走稳、1岁半学习自己用勺子等),让家长们清楚知道此期儿童的行为发育应达到什么水平,同时教会家长帮助儿童克服恐惧心理的技巧。每半年举办1次相应年龄段的育儿讲座或小比赛(如家庭接力跑、小诗歌表演等),让专家、家长和儿童在游戏中形成一个轻松的信息交流平台,融教育于游戏中。(4)学龄前期组:此年龄组的儿童体格发育稳步增长,神经精神发育迅速,智力日趋完善,活动增多,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增多,健教方式宜采取行为指导的教育方式,重点是防止意外伤害和传染病发生。每季度由专职儿童保健医生到托幼园所进行健康状况的督导,通过游戏、讲小故事、树榜样等形式让儿童学会正确的生活方式(如正确洗手的方法、刷牙的方法),教导儿童如何自我保护。对保健员和教师,采用上课和发放宣传小册子的形式,让他们了解各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和隔离措施,掌握儿童意外伤害的基本处理。对厨房人员、清洁人员用示范方式教会消毒剂的各种调配方法、紫外线灯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家长采用大讲座、发放宣传册、橱窗画宣传等形式进行教育。
1.4效果评价: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行为反映。通过观察儿童日常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了解儿童健康教育后的成效。②问卷调查。对家长或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的认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③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统计调查。根据不同的健康教育群体,制定了不同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分别为育儿知识、儿童行为发育知识、儿童常见病防治知识、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知识等[2]。对健康教育前后的情况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前后的变化情况,以评分的方式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2结果
4个组别采取健康教育干预的前后有所差异。其中,新生儿组的差异最为显著,干预后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了31.33%,反映出这时期的家长初为人父母,对新生儿的教养经验相对缺乏,对育儿知识最为渴求,通过我们的健康教育,能使他们迅速掌握更多的育儿知识和技巧,从而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而学龄前期组干预前后知晓率提高最小,反映了这时期无论是儿童或家长,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幼儿园的教育,已掌握到一定的常识,同时也反映出这组的健康教育方式和质量有待提高。
3讨论
儿童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医院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其健康教育内容在儿童的健康成长历程中有具体指导的现实意义[3]。实施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与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相对应,与儿童身心发展及生活经验相关联,要针对儿童的健康现状及其趋势选择教育内容。与儿童的接受能力相符合,内容的深浅应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医院儿童健康教育的对象应儿童与家长并重,认知的过程应遵循从被动―主动―自主的规律,尤其是新生儿组和婴儿组是被动的群体,家长既是受教育者也是传导者。儿童的不同阶段认识和接受能力相差很大,在进行教育活动中,根据不同年龄的认知和活动特点,将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形式、途径等进行全方位的不同程度整合实施。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的层次、儿童所在托幼园所的育儿文化背景对健康教育都会有影响。医院儿童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水平、教育方式也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郑国英.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孕产妇管理体系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030,1076.
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篇2
【关键词】儿童性健康;教育;影响;途径
人类在婴儿时期拥有吸吮的非条件反射,天生具有把能拿到的任何物品或手指放入口中吸吮的本领;1—3岁的幼儿慢慢开始主动控制自己的排尿与排便;3岁以后的幼儿开始对男女性别发生兴趣,对外生殖器官产生好奇。童年时期的性表现往往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生活中的性表现事实上开始的这么早,但现实中大多数人却对于性以及和性有关的事物往往采取一种漠视的、鄙视的、甚或厌恶的态度,忽视童年时期的性表现,逃避儿童的性问题,轻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童年时期的性健康教育对于成年以后有巨大的影响与价值,性的启蒙工作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当今的文明社会生活中,性的启发号性的健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1儿童性健康教育的内涵
儿童性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按照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传授给儿童初浅的性生理知识,促进儿童性心理的正常发育,使其身心成长与社会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根据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学说,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其中婴儿出生到1岁,性本能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口唇,婴儿从吮吸、咀嚼、咬等口唇活动中可以获得,称为口欲期;1—3岁时,婴幼儿慢慢开始主动控制自己的排尿与排便,自发排便是其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这个时期称为肛欲期;3岁以后,幼儿开始对男女性别发生兴趣,对外生殖器官产生好奇,愉来自于性器官的刺激,这时期称为性蕾欲期;5—11岁时,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此时进入潜伏期;12岁以后,青春期的到来唤醒了性冲动,进入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早期经验和冲突能够持续影响成年后的活动、兴趣和人格。把握好每个时期的性健康教育,对成年以后的活动、兴趣、人格、生活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
2儿童性健康教育的影响
2.1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形成科学的婚恋观
童年时期对于性别的好奇,往往是孩子生活知识的进展,并不表示其已经有了性的自觉或性的意识。这种天真而自然的好奇心,是应当得到简单与合理的满足,帮助形成健全的性意识。
对性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对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文化等的总认识和看法都与性观念有关。正确而稳定的性观念可以规范性道德和影响。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坦荡而纯真看待性,规范与性相关的一切活动和行为,对成年后形成科学的婚恋观有巨大的影响。严肃而真诚的对待恋爱和婚姻,是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前提。
2.2提高婚姻生活质量,有利于优生和优育
幼时对于性的认识和看法,会影响成年后的性态度和。对儿童的性表现和性问题不采取忽视和逃避的态度,重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成年后婚姻家庭生活的质量,促进家庭美满幸福。同时也利于优生优育,对提高民族素质大有帮助。
2.3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促进生理生殖健康
性病和艾滋病大多都是通过不洁的,体液的交流而导致传播的一组传染病,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其中,艾滋病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会使人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身体上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最后被夺去生命。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正确认识性健康,进行科学的性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保健措施,对于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促进人体生殖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会使人们对于婚前、未婚怀孕等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看法。
2.4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提高生活中的情商
性知识的内容范围广泛,包括性健康、性教育、性心理、性生理等许多方面。总的来说,只要和性有关的内容都是属于性知识的范围。性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基础。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一定研究显示,情绪智力的高低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有密切联系。情商形成于婴幼儿时期,儿童时期重视性健康教育,普及一定的性知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有利于情绪智力水平的发展。
3儿童性健康教育的途径
3.1采取合理的性态度
性态度是个人对性及与性有关的一切事物的看法。良好的性态度是包括能够正确认识到性是人生活的一部分,坦诚对待性;接纳自我的性别、性需要和感受;尊重个人性的权利和选择,不歧视或侵害他人,两性平等,互相尊重等方面。对待儿童时期的性生活应具有保健的态度:保是手段,健是目的。了解年龄于心理发展的关系,不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问题。
3.2掌握必要的性知识
重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普及一定的性知识,可以包括性道德、性伦理、性心理、性生理等许多方面的内容。重视儿童盼性问题,加强自我的学习,使用多种途径,掌握必要的性知识。
3.3重视科学的性教育
3.3.1家庭教育界的专家普遍认为性的启发应该很早就开始,要让儿童有认识性知识的机会;这种启发的最理想的导师应该是儿童自己的母亲。家庭在儿童性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启发的基础作用,特别不可忽视母亲的力量。母亲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十分亲密,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与性有关的现象都可以成为问答与解释的题材。母亲随机应变地处理,恰到好处的回答,对传递性知识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3.2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应该按照儿童发育的规律和程度,讲授一些基本的性生理知识,如人类生命的现象等。不同的成长阶段,生理、心理方面都有不同的特征,应该根据儿童的发育规律来选择阶段性的性健康教育,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要。重视孩子们提出的性问题,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理解程度来进行回答,从而帮助孩子们摆脱性疑惑。
3.3.3社会当今社会应该重视性健康教育,肃清黄色书刊和音像等的毒害,严厉打击色情的传播活动,还给孩子们一片生活的净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应该更加重视性的启发与性的教育。在儿童时期,性健康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不可替代的。单纯而坦诚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性问题,重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让性不再成为一个神秘而禁止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欧阳宝仪.学前儿童性健康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导刊,2006,(11):31—32
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篇3
【关键词】儿保门诊;心理卫生;儿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近几年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日益提高,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解呼和浩特市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分布情况,现将本院儿童规范化门诊开设以来到心理门诊就诊的儿童资料进行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999年6月至2006年3月到本院儿保科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儿童365人为对象,采用自制表格对其给予详细调查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联系方式、母孕期情况、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等。分析总结登记表中的项目,参照CCMD-Ⅲ标准进行疾病学诊断和分类,按儿童性别和年龄段、疾病种类分布等进行分析。统计方法主要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布。
2结果
2.1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首诊儿童365人,其中男童258人、女童107人,男女比例为2.4∶1。6岁以下就诊儿童96人,6~12岁就诊儿童226人,13岁及以上就诊儿童43人;小于6岁组、6~12岁组、13岁及以上组就诊儿童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26.3%、61.9%、11.8%。就诊儿童年龄集中在6~12岁。父母一方大专以上文化的115人,占31.5%。
2.2不同年龄组儿童就诊原因6岁前儿童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健康咨询、儿童孤独症等,而6岁以上儿童则以精神发育迟滞、多动、健康咨询、学习困难为主,详见表1。表1365例不同年龄(岁)儿童心理门诊就诊原因
就诊原因<6例数百分比6~例数百分比13~16例数百分比合计例数百分比精神发育迟滞1818.811350.01125.614238.9多动障碍33.13214.2920.94412.1行为问题1919.893.9511.6339.1学习困难00.0114.949.3154.1孤独症1414.652.224.7215.8抽动症44.283.512.3133.6咨询1717.72511.1920.95113.8其他2121.92310.224.74612.6合计96100.0226100.043100.0365100.03讨论
呼和浩特市有人口230万,1999年6月至2006年3月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童儿保科心理门诊初诊儿童仅有365人,据不完全了解在呼和浩特市其它医院因心理问题就诊的儿童也不多,总之,该市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率相对较低。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1]。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状况落后、科室宣教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
通过分析365例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病例资料显示,心理门诊中就诊儿童男女比例为2.4∶1,可能与男童的生理特点有关,因男童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对刺激的承受能力较低而导致更易出现心理异常[2]。就诊儿童中,家住城镇及父母亲一方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居多,这可能与这部分儿童家庭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家长文化水平、外界信息刺激以及对儿童健康的认识全面性有关,家住城镇的儿童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父母亲受教育程度高,可能对儿童各方面都比较关注,更注意观察子女,从而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另外城镇家庭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这些儿童更容易受到娇惯,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
有文献报道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表现形式也不同[3]。本结果显示,小于6岁组儿童的主要就诊原因依次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及咨询等,这与张健娜等[4]的调查结果相似,但顺位略有变化。而6岁及以上组儿童主要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障碍、学习困难等。同时就诊儿童大部分集中在6~12岁,可能与6周岁以上儿童均处于学龄期有关。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条件下,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孩子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样容易导致儿童的心理能力,即带子女前来心理门诊。
本组资料显示,心理门诊就诊率高的是智力缺陷,以农村地区,年龄6岁以上居多,考虑原因主要是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农民的经济收入低、对生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等因素有关;另外农村对学龄前期的教育体制不系统,家长对儿童心理发育规律认识不全面,没能及时发现儿童的心理问题,到了学龄期有了学习困难才带孩子就诊。因此,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对儿童智力正常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通过对365例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病例分析,提示我们要想了解儿童心理问题,必须提高儿童家长的认识能力。儿童保健工作者必须大力宣传和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积极开展和推广儿童心理障碍的防治工作,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J].中国妇幼保健,2002,17(12):719-720.
[2]关念红,张晋碚,唐济相,等.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客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2):102-104.

夏姓女孩起名大全精选
- 阅2俗话说 ‚ 人如其名 ‚ 可见名字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 特别是对于女孩来说 ‚ 名字不仅能彰显自己的外在气质 ‚ 而且还能给自己的形象加分。 夏姓是一个纯汉族、源流单一的.....

2023年带安字的女孩名字大全‚安字
- 阅2“安”字由[宀、女]组成‚寓意着阖家欢乐‚幸福快乐等含意‚表述在女孩名字之中寓意着安全、清静、吉祥。 寓意非常美好‚当父母们在搜索一些寓意美好听的女孩名字时。 何不应用.....

个人参观工厂实习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 阅0生产实习便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宝贵机会,让我们能在不同的企业、工厂的参观实习中感受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科学技术在生产运作中的应用。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人参.....

学生会新闻部年终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 阅0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机制体制的深化,干部职工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写总结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写好总结的难度也就更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会新闻部年终.....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议(收集3篇)
阅:0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议范文篇1第一条为了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加强和改善对高等学....

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收集3篇)
阅:0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范文篇1【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在儿童健康教....

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方案(收集3篇)
阅:0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分级量化;档案管理;利用[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