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点(整理2篇)
来源: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点范文篇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88)
[摘要]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大陆境内首个自由贸易园区,但上海自贸试验区适用自贸区原产地规则立法方面尚不完善,影响了上海自贸试验区对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的实践运用,唯有明确管理与立法方面的不足,各个击破,制定并实施符合上海自贸试验区特性的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划分合理的“一线”、“二线”贸易管制职能、有计划地放开原产地证明签证权限、强化试验区原产地规避行为管理,提高贸易安全性,为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在上海自贸区的适用创造条件,才能促进上海贸易中心以及国际航运的建设发展,吸引国际投资,增加就业机会,拉动我国经济发展。
[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适用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021
我国尚未明确允许上海自贸试验区采用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因而区内企业并不能享受相应的优惠关税、零关税政策,不利于技术引入及外资引入,也制约了扩大就业目标的实现以及上海向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本文分析了原产地规则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各自的背景特点,针对政策适用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建议。
1上海自贸试验区及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背景特点介绍
1.1上海自贸试验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新类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于上海的大陆境内首个自由贸易园区,包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外高桥保税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共4大特殊监管区域。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开放有助于提升我国对国际经济贸易新规则的适应力并推动全国性的深层次改革开放工作的开展,同时有利于推动贸易、金融和税收全面改革发展。
同时,上海自贸试验区集中了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全部优惠政策,原则上可享受最大幅度的贸易管制以及征税方面的优惠、便利。
1.2自由贸易区与原产地规则特点分析
自由贸易区属于各成员共同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而约定形成的一种一体化区域经济组织。签署协议的自贸区成员国有自行决定世界各国进口产品的对外关税税率的权力;自贸区还统一实施原产地规则,进入自贸区自由贸易的产品必须是成员国生产且符合自贸区原产地规则。
“自贸区战略”在中共“十七大”时期已确定为我国长期战略,目前处于紧密实施和谈判自贸区发展阶段。明确产品“国籍”以方便产品真实身份识别而制定的一套标准成为原产地规则,其存在和应用有助于维持贸易正常开展以及政策稳定性。我国自贸区原产地规则主要为优惠性原产地规则。
1.3上海自贸试验区适用自贸区原产地规则立法现状
我国尚无明确的立法规定限制海关特殊监管区内的保税监管货物与自贸区原产地规则的适用性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中的第2条提到特定国际条约、贸易协定大于优惠地原则管理办法,但并未在诸多国际性的自贸协定中明确涉及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对于保税监管货物等方面的适用性规定。
我国在实行的海关规章基本都是源自贸易协定条文,因而现行海关规章也没有明确的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在特殊监管区域适用的描述。另外,此规则的适用与否在我国与不同的贸易国之间的协定中有所不同,如我国与东盟等自贸区原产地签订的货物管理办法相关条款就十分明确“以加工贸易方式保税进口和内销的货物不适用本办法”,而我国与秘鲁、新加坡自贸协定相关原产地管理办法就没有提出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的不适用性。
2原产地规则不适用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和我国发展的影响
若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不适用,很多企业就无法享受应有的优惠政策,很多保税物流货物无法以协定税率内销,效率和货物内销量都会远远低于预期,便利度大大降低,这样的现象本身是有悖于自由贸易协定核心目标的。同时,本来有可能引入的国际性物流企业难以选定上海为分配中心、物流中心,因为原产地规则的不适用影响灵活调度以及复出口、内销的灵活安排。
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的不适用首先难以吸引区外企业向上海自贸试验区投资,尤其是跨国企业的投资会大大减少,生产线、工厂进驻自贸区可能性也不大;此外,无法进一步扩大对成员国间的上下游企业投资吸引,中间材料低交易成本优势不明显,同时也难以通过免税零件、材料生产组装获利。
吸引投资不多、进入自贸区生产线及工厂数量的减少难以创造更多空缺岗位,因而也难以通过刺激劳动力需求的增长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无法实现就业安排目标。
3自由贸易区政策接轨建议
制定并实施符合上海自贸试验区特性的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通过科学可行的货物原产地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实现货物原产地身份的确定与管理,明确自贸试验区内没有深加工的保税物流货物不论转出口或是内销,都要保留原有产地身份。通过贸易便利化政策管理保税加工货物,自贸区结合运营情况灵活制定相应的自贸区原产地管理办法。
划分合理的“一线”、“二线”贸易管制职能。上海现行的“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货物贸易管制方法可能导致一线环节发生串货等问题,而二线实际管理难度大,货物与原产地信息可能不符。因而,笔者认为,应在原先管制方法基础上适当紧缩一线管理,或不同信誉企业区别对待。
有计划地放开原产地证明签证权限。可适当放宽上海自贸试验区企业的原产地证明签证相关的权限管理工作,鼓励资质良好的社会认证机构签发某些自贸区优惠性原产地相关证书,推进签证方便、快捷、高效签发;信誉度良好的企业允许自助签证,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缩短或省去自贸区内企业在签证部门申请、办理原产地纸质证明用时。
强化试验区原产地规避行为管理,提高贸易安全性。强化自贸区安全性监督管理工作,严防部分企业规避原产地或作出其他违法行为。若涉及反补贴、反倾销类产品管理,严格制定并执行反原产地规避具体管理方法,落实到位,严防“双反”产品借由自贸区保税政策的便利性,仅在工厂予以简单加工,而改变产品原产地信息、海关归类号,转而实施产品进口等逃避行为的出现。
4结论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是需要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的引入和实施来推动的,目前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自贸园区范围内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的可行性估测,制定并实施具体、可行的自贸区优惠性原产地规则以及相对应的管理规则,以加快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军华.中国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谈半日进展与思考[J].世界农业,2012(1):33-36.
[2]论完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J].国际经贸探索,2006(4):66-69.
[3]厉力.论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适用[J].国际商务研究,2014(6).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点范文篇2
从起初的浦东自由贸易园区到现今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不再仅仅是为了促进上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央是要下决心在上海进行改革试验,是为了寻求制度和体制的改革,以开放来求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建立上海自贸区是我国的战略决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上海自贸区的最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区内彻底放开,区外谨慎看住”,即境外货物可以不受海关监管自由地进入自贸区,自贸区内的货物也可以不受海关监管自由地运出境外;而货物从自贸区进入国内非自贸区、或货物从国内非自贸区进入自贸区时,就要接受海关的严格审查。
试验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放开准入限制措施
2013年8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务院决定的试验区域内暂停实施外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等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
此举意味着上海自贸区将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奉行以准入前国民待遇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核心的全新的投资管理体质。选择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仅简洁明了,更可为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做出贡献,可谓是一箭双雕。
上海市人民政府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中还明确表明: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备案制的引入,意味着外商投资减少了大量的机械手续,引进外资的过程将更简单高效,资本的流动也将更自由迅速,资本链的连接将更加轻松快捷,可谓是自贸区引进外资的一针“强心剂”。
而作为重点发展的服务业,上海自贸区也将出台针对其的优惠政策,以求扩大服务业在自贸区内的投资范围:暂停或取消资质、股比、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放宽对外资服务性企业市场准入;并将为全球投资提供服务的企业放在优先引进的行列。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极大促进服务企业的引入。
(二)贸易革新
众所周知,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同时也一直力争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简称四大中心)。但在我国现行的开放环境下,上海要实现这个梦想仍旧任重而道远。作为试验区的上海自贸区,自然而然也就肩负上了这个重任。
自贸区作为进一步开放的自由港,区内货物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流动。为了推动区内贸易的转型升级和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自贸区很可能试行“预报关制”,即货物进入自贸区后再进行申报,尽最大限度地简化货物入区的手续,加之外籍船舶的自由进入、免关税政策和取消进口配额管制,自贸区物流成本的低廉和物流速率的高效将是可以预见的。
(三)金融革新
上海自贸区金融试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资本项目可兑换、跨境人民币的全面放开、利率市场化和外汇管理便利化
2013年9月28日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中列出了以下几点: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并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等金融创新;未来企业法人可在上海自贸区内完成人民币自由兑换,个人则暂不施行。这意味着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将在自贸区内率先尝试。
金融领域的另一项创新是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先行先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2年第4季度)统计,2012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2.94万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货物贸易结算金额2.06万亿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金额8764.5亿元。全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收1.30万亿元,实付1.57万亿元,净流出2691.7亿元,收付比由2011年的1:1.7上升至1:1.2。2012年银行累计办理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结算业务2840.2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结算金额304.4亿元,外商直接投资结算金额2535.8亿元。虽然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人民币想要成为国际货币,却依旧蓄力不足。
露口洋介的研究表明,世界上主要货币的外汇交易金额是其货物贸易交易金额的30倍以上。而201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7922亿美元,日均约为104亿美元,人民币日均1200亿美元的外汇交易额仅为其的11~12倍。因此大力支持人民币跨境使用,是我国力争人民币国际化的当务之急。
于此同时,政府也将在自贸区率先实行利率市场化试验,逐步建立利率市场化定价监测机制,实现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的先行先试。条件成熟时,放开区内一般账户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以鼓励国内国外的企业与个人踊跃投资,吸引资本,推动自贸区形成新型的更快速有效的资金链拉动经济发展。
外汇管理方面,进一步简化外币资金池管理,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简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手续,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及变更登记下放银行办理,加强事后监管;在保证交易真实性和数据采集完整的条件下,允许区内外商直接投资项下的外汇资金意愿结汇;支持试验区开展境内外租赁服务,取消金融类租赁公司境外租赁等境外债权业务的逐笔审批,实行登记管理;取消区内机构向境外支付担保费的核准,区内机构直接到银行办理担保费购付汇手续;完善结售汇管理,支持银行开展面向境内客户的大宗商品衍生品的柜台交易。
总结
自贸区建成后,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对于上海本地的影响,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
对于上海而言,它将极大促进上海地区的产业发展与升级,实现上海成为“国际四大中心”的梦想。同时,它也将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辐射和聚集效应;而在全球范围来说,自贸区的建立无疑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国际合作水平。
忧患虽有,但是红利也确实存在,而在中央政府的决心与全力拥护下,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势必会如愿以偿,这一系列的改革试验也必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能源与动力。(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ArthurKroeber.ChinasGlobalCurrency:LeverforFinancialReform[R].Brookings-TsinghuaCenterforPublicPolicy(MonographSeriesNumber3),2013.
[2]华顿,“放开一线,管住二线”――上海自贸区解析[J].上海经济,2013,(8):20-24.
[3]焦武.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资本账户开放――兼论人民币国际化[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3,(06):10-18.
[4]露口洋介[日].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J].国际经济评论,2011,(3).
[5]马玉荣,王艺璇.上海自贸区:来历和去向[J].中国经济报告,2013,(10):34-37.
[6]孙晶晶,齐昕.上海自贸区:外贸引擎新动力[J].进出口经理人,2013,(10):22-24.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点(收集5篇)
- 阅3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点篇1国内4个自贸试验区建设经验在重庆等7个自贸试验区获批之前,我国的自贸试验区有4个,分别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点(收集3篇)
- 阅5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点范文篇1【关键词】自由贸易实验区;服务贸易;离岸金融;人民币国际化;扩大开放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一项国家重大开放政策,具有积极的.....

旅游市场概念(整理2篇)
阅:0旅游市场概念范文篇1[关键词]体验式体育旅游概念营销情感营销体验式体育旅游是适应当前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的....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点(整理2篇)
阅:0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特点范文篇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88)[摘要]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

国内旅游市场行业分析(整理2篇)
阅:0国内旅游市场行业分析范文篇1客源市场的大小、潜在游客的多少是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一个旅游区接待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