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护理论文(收集3篇)
来源:
西医护理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中医护理教学辩证施护
近代中医护理仍坚持辨证施护的原则,根据疾病的病因给予不同的护理,加速疾病的痊愈。如清・郑树圭在《七松岩集・淋浊》中,对“气淋”的护理强调“只宜静养”,这是根据气淋的病因而制定的,而“砂石淋”的成因“属郁怒伤肝者多”,所以在护理方面应“戒气省劳,绝欲为第一”。《万应经验良方》对伤寒的护理,根据感受寒邪之因,在护理上提出“惟宜密室避风,勿食粥饭米粒,静谨自守,只以姜汁热酒,或姜茶等类与饮,待七日传遍经络,虽不服药,亦自然痊愈。”又如,泄泻病因属脾胃虚弱,或外邪困脾而致,因此《王氏医存》对泄泻病人特别注意食物的消化,提出“凡饵汤药,萁粥食、肉菜,皆须大热。熟即易消,与药相宜,若生则难消,复损药力”。在施护方面坚持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如《万应经验方》对阴症腹痛采用“食盐二碗炒热,布包熨脐腹,老幼皆治。”此外对阴症腹痛寒甚的,症见肢冷昏厥,或面唇青手足紫黑,用葱白二斤炒热,以不烫手为度,用单布包葱安肚上慢慢蒸熨,葱冷再换热之,俟热气透人腹内自愈,内以连根葱白七大根捣烂,酒煎去渣,热灌之,阳气即回。由此可见,辨证施护一直贯穿在每一病的护理之中。
目前在各类医院病房中的护士几乎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或中医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寥寥无几。由于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严重缺乏,中西医护理未能系统、有效地结合。使得临床上中西医两套护理理论与技术并行,并且普遍存在着重西医轻中医的现象,由此导致在临床上很少有辨证施护,更没有辨证施护教学的开展。
1加强高质量的临床中西医结合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
①加强对临床教师思想与观念的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培养什么样护理人才的关键问题。”因此,作为临床护理教育者,首先应该转变思想和观念,确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中西医护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认清各自的优势及护理内涵的共同之处,肯定中医护理理论对医学事业的贡献。②加强临床教师中医理论与技能的培训,教师首先要参加中医护理知识培训,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充分认识和肯定将中医护理融人西医护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并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临床实践。③医院应与医学院多方联手,多手段多渠道地为带教老师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环境。
教师可与学院中医系或中药系教师共同探讨中医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也可到中医医院参观学习,从而学习不同教师传授中医护理知识的技巧。
2探索有效的临床带教方案、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①建立合理的临床教学组织管理体系。设立教学总带教负责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使各项教学工作管理到位,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②运用多媒体设备讲授理论小课,使中医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易懂。初步使护生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形成联系。③带教教师运用PBL教学方法,结合实例,到病人床前,实地讲解,引导护生参与讨论,学会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④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病例讨论,进行教学查房。鼓励护生书写中西医结合护理诊断与护理计划,学会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进行最基本的辨证分析,在确立其病因、病性、病位的前提下,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⑤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反馈机制,重视护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同时,也要尊重、理解、关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提高带教水平。
3加强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速中西医护理技术的融汇和贯通,积极探索辨证施护科学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及时了解国际护理学科的发展,把握护理理念的发展动向。吸取国际护理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充分利用医院与医学院已有的中西医资源进行学习与研究,加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积累新经验,总结新理论。运用新理论新经验指导临床护理教学,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使临床护理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向社会输送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新一代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涛.传统中医护理在现代的优势特色及发展[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2):1067―1068.
西医护理论文范文篇2
1教学管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教育
所谓教学管理模式[2],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和教学实践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形成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和可行操作的实践活动与形式。教学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理顺教学关系,优化教学活动,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学管理是高等院校整体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人员以教学全过程为对象,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协调、领导等职能,合理调配全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活动。教学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建设等管理。
在古代,由于我国在医学方而一直是医护不分,占代的医生,既开方又抓药,还煎汤和看护。这些护理的工作,随着医生工作的越来越繁忙,才逐渐由弟子或患者家属进行。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其也蕴含了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但是占代中医护理属于经验式的护理.没有形成专业的学科理论和明确的分关于占代中国护理教育相关内容。有学者考证,先秦时期,中医护理教育与中医教育伴随进行;秦后和中医教育模式一样,中医护理教育呈官办式和师承式模式[3_4]n现代,随着党和国家对中医护理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护理教育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医护理教育体系逐步建立。20世纪60年代初,中医护理第一期培训班在南京开班,开启中医护理教育的新进程。19731974年,北京、南京等地先后创办中医护(卫)校,随后,全国各地的中医或中医药学校开始陆续开设中医护理专业f5-}l。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培养了大批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中医护理人才,承担了大量的中医临床护理、科研、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
2当前进行中医护理教育教学研究的迫切性
由于我国的国情及历史原因,中医护理教育发展较晚,教育体系建设落后于西方,存在护理师资队伍的结构与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专业中医特色不强、中医优势不明显、专业发展落后等问题,急待解决和加强。据笔者调研发现,国内中医院校在全国医学院校中所占比例占20%图1),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在全国排名前40位的护理专业中所占比例为2%(图2)。由上图不难看出,中医护理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护理。深入调研发现,中医护理教育管理主要存在以卜几个问题:①教学管理西化严重,教学极度依赖教学行政机构的管理,到处都是硬性的规定,过分强调集权.忽略学生的需求.不能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②教学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缺乏中医护理教学评价体系f伙③专业中医护理教育管理人才严重缺乏[A].e④中医教学基木建设不到位,教材、实验室、专业课程、实践基地、学风、教学管理制度等均缺乏中医护理特色;⑤中医护理教学管理创新缺乏,管理改革执行力度差。因此加强对中医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9]n
3中医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现状研究与分析
3.1教学计划和运行管理
教学计划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标准、招生对象、学制、学年、课程设置、学分、考核等几项内容[}o}。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学计划制订是否合理和完善,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活动的运行是否良好以及教学质量的优劣。目前,笔者调研了国内4所知名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4年制教学计划和国内4所西医院校护理专业4年制教学计划,对比研究发现,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虽和西医院校护理专业有所不同,但是,也仅仅停留在课程设置上的部分变化,主要课程模式依然是受学科性框架的影响,致使中医特色优势并不突出,以上海某中医院校为例(表1)0另外,中医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及管理类似西方护理,并未突出我国中医特色,中医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表2)
3.2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
目前高校护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主要采用宏观管理模式,结合相关政策及对具体实际,在高校领导的指导卜,综合考虑木校的发展和目标,对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由于国情及历史原因,我国很大一部分医学高校都采用类似管理模式,以某中医药大学为例(图3)0从图3可以看出,管理模式效仿现代护理且管理模式过于强化;评价体系偏重管理,忽视了自身发展和提高;教师教学缺乏自,行政管理等级权力集中,强调卜而必须为上而负责,由上自卜的管理模式,要求学生和教师服从,遏制学生创新的激情,阻碍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使教师做任何改变都畏首畏尾,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的质量。
3.3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教学基木建设包括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等方而。木研究仅介绍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教学队伍的内容[mo3.3.1学科目前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最新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发现,国家一级学科中,与护理相关的学科,只有一个护理学(学科代码101101),该学位可授予医学、理学学位。3.3.2研究方向笔者调研国内排名前20位的中医药木科院校发现,中医护理木科教育主要专业包括中医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医康复护理、中医社区护理、中医老年护理等,而且存在中医、中医护理专业性教材缺乏等问题。实践教学中,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医院校护理学院中,基础护理实践均为西方护理技能操作实践,属于中医护理实践操作项目较少,且酉己套硬件设施不足。3.3.3教学队伍目前高素质中医护理教育人才医乏。笔者调研发现.在护理师资队伍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学西医护理出身,几乎都不具备中医思维基木修养,虽然有一部分教师来自临床,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较好的护理职业素质,但缺乏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培训。因此在教学中,虽然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比较重视,但对如何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探究中医护理教学模式经验较少[}z}纵观中医护理教学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护理思想包括护理道德观、预防护理观、整体护理观、辨证护理观、情志护理观、和谐护理观等。在学科、专业建设和管理中,应将该思想贯穿始终,但是,我国中医护理教育,恰恰缺少这些。
3.4教学研究管理
对国内几所中医木科院校横向对比研究发现,高校对中医护理教学研究的管理不够系统化,鼓励创新力度不够大,监管机制不够完善[}s}。近几年,随着国家加大对祖国中医事业的支持力度,中医护理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护理教育者开始进行中医护理教育的研究,笔者查阅论文数据库发现,近几年来,对中医护理教学研究论文从2000年的40篇左右发展到2014年的500篇左右,发表文章数显著提高,但是,总体上看,中医护理教学研究的发展相对其他专业教育发展滞后,而且大部分研究存在科研目标模糊,没有明确的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结论模糊空洞,可参考价值不大;教学科研力量较弱,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相关教学研究管理方而所的数量比较少,质量也参差不齐,大多数文章主要以独著形式完成,合作率比较低。研究发现只有3%左右的中医护理研究文有基金资助,这其中大部分研究项目的基金资助主要来自省市,来自部级的基金资助比例非常少。也有研究人员发现中医护理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中医院,中医护理的核心作者群尚未建立,论文产出量有待提高。目前中医护理教学管理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存在以卜原因:①对中医护理的独立学科及在中医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②中医护理教学科研课题的科学性欠严密,缺乏新颖性,真正有价值、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课题较少[l4]
3.5教学改革管理
中医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管理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高校教学管理和改革管理的客观规律,根据学校教学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协调好各方而关系,使其能够顺利进行,并发挥其最大限度的积极效应。中医护理教育必须改革才能有未来,这是从事一线中医护理教育教师们的共识[[l5],笔者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对几所中医院校护理学院一线教师们进行调查,87.9%的教师都认为中医护理教育教学改革非常必要和急迫。但经调研发现,由于长期以来受现代护理教育观念的影响,护理学院的人力与资源管理对中医护理方而仅停留在一些简单的中医护理操作上,比如艾灸、拔罐、推拿、按摩等,重视操作,却对真正的中医的灵魂—中医思维(辨证施治、文化传承等)严重缺失。更有甚者,有高校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各种仪器,比如舌诊分析仪、脉诊分析仪等,代替教师的言传身教,这些限制了中医护理特色的发挥。由此可见,中医护理教学改革任务艰巨、过程复杂。同时,调研还发现中医护理教学改革组织零散、时间周期长、相关人力则力投入不足等,这些问题均制约着改革的步伐。
4小结
西医护理论文范文篇3
一、中医护理课程发展现状
1、中、西医护理课程分离。
中医护理院校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中医和西医两个专业,课程为西医内外妇儿护理学和中医内外妇儿护理学,将中医和西医的护理分离不但要重复学习护理内容,而且使学生在应用护理知识时思维也会出现分离,在应用时要首先区分是中医护理还是西医护理,不利于中西医结合思想的传播,不能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护理思维,在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中,当前已经实现了中西医临床课程整合,而对于中医护理专业来讲也要实现中西医护理课程的整合,这是中医护理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2、长期医护不分
因为很多历史发展原因在传统中医学中没有实现医护分离,在建国以后才逐步实现了中医护理学的独立发展,发展历史只有几十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大量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学才逐步得到了分离形成了一个独立学科。客观来讲中医护理学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系统,但值得提出的是这一学科来源于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中医护理理论根植于中医理论基础之上,对中医护理学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促进着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3、中医护理处境尴尬
中医护理学发展遇到的阻力不但包括上述因素,还存在下面这些原因:在医学临床上应用中医护技术较少,就是在中医院很多护理人员也选择应用西医护理技术,一般情况下只有医生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护士只是起到配合作用。在学校掌握的中医护理技术得不到有效应用,限制了学习热情的发展,给教师的传授也带来了很大困难。中医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整体观念”、“治病求本”,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才能看出疗效,不如西医治疗迅速。所以医生在选择治疗疾病的技术时因为受到经济利益和利已思想的影响,都会选择西医技术,因此中医护理应用一再受到排挤而不能健康发展。
二、对策
1、整合专业课
(1)中、西医护理操作技能课程的整合。
西医护理学和中医护理学在内容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将两门学科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在护理学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结合,如在西医护理学的热疗法部分引入中医护理学的热熨;在西医护理的注射部分引入中医护理的穴位注射技术;在西医护理的灌肠部分引入中医护理的中药灌肠技术等。利用将两门课程进行有机整合,能够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中医护理技术属于护理操作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处理病人护理问题时,可以自然想到应用中医理论和操作技术,而不会只有在中医院或中医科才会想到应用中医护理技术。
(2)中西医护理临床课程的整合。
把中医内科护理学和西医内科护理学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中西医内科护理学,为了彰显中医特色可以以中医内科护理学作为框架。如针对一种病症可以依据病因、分辨病症、进行检查、应用中西医进行治疗与护理等进行综合治疗;还有,可以将中医骨伤科护理学与西医外科护理学结合在一起;实现中西医儿科护理学的结合和中西医妇科护理学的整合。全面实现中西医护理学课程的整合,可以促进学生整体思维的发展,在遇到一种病症时可以自然应用中西医理论进行思考,而不将中医与西医分裂开来,使中医护理得到良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中医护理意识。
(3)扩展课程的整合。
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发展在护理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理论,不同学科之间出现相互渗透与相互交叉现象越来越多,如护理美学、护理教育、社区护理、老年病护理、健康教育等,因为规定每门课程都要有学分和学时,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安排大量学时;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大量重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不应受一本教材一门课程思维的限制,可以研究将课程设置为护理人文社科扩展课程和护理临床扩展课程,第一种课程可以包括护理美学和护理教育;第二种课程包括社区护理和老年病护理、健康护理等,在充分研究这些课程的基础上,提炼出这些课程当中的新理论和新知识,实现全面整合防止重复讲解,使用最少的教学时数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及教材
当前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过程中要重视培养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意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其他专科护理当前已经依据护理程序实施,也就是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办法、护理评价。中医护理作为专科护理课程,它的实质就是护理程序,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讲求护理程序模式,只是专业术语是中医而已。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新入学的学生形成统一的护理认识,防止出现过于独立的中医传统理论知识,因为没有实现教学中的对接学生因为不易理解知识而导致厌学。在编写中医护理教材过程中要依据当前应用的现代护理模式,应用中医辨证护理和传统护理技术进行整体护理,对当代中医护理学逐步完善和发展。
3、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及教材
主要方法就是利用任务引领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逐步形成中医护理知识结构。学生能够掌握中医护理知识:一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民俗常识;二是中医常识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三是中医护理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求以人为中心,人们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的认知;四是网络信息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保健医疗宣传等。综合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教材内容、大量参考资料、网络信息文字共同构成了“理”。在进行教材编写时不但要包括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而且还应包括职业教育改革的教学方式,如任务引领教学,出示任务或任务的一部分,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理”与“实”的综合运用,实现理实一体化而逐步形成中医护理知识结构。这种形式的教材改革不但为师生参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终身发展的能力,多方面表现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夏姓女孩起名大全精选
- 阅4俗话说 ‚ 人如其名 ‚ 可见名字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 特别是对于女孩来说 ‚ 名字不仅能彰显自己的外在气质 ‚ 而且还能给自己的形象加分。 夏姓是一个纯汉族、源流单一的.....

2023年带安字的女孩名字大全‚安字
- 阅5“安”字由[宀、女]组成‚寓意着阖家欢乐‚幸福快乐等含意‚表述在女孩名字之中寓意着安全、清静、吉祥。 寓意非常美好‚当父母们在搜索一些寓意美好听的女孩名字时。 何不应用.....

毕业档案自我鉴定精选范文2025
- 阅1学生时期,档案一直伴随着我们,之所以建立学生档案,目的是为了更好了解和考察学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档案自我鉴定参考范文2022,以供大家参考借鉴!毕业档案自我鉴定参.....

大学生个人自我鉴定精选范文2025
- 阅0回顾大学期间的学习,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鉴定,希望通过自我鉴定的完成来分析自身的不足,这样才能够有所进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优秀个人自我鉴定参考范.....

西医理论(收集3篇)
阅:0西医理论范文篇1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年龄最小46岁,最大83岁。其中女23例,平均年龄61.5岁;男29例....

西医护理论文(收集3篇)
阅:0西医护理论文范文篇1【关键词】中医护理教学辩证施护近代中医护理仍坚持辨证施护的原则,根据疾病的病因给予....

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方向(收集3篇)
阅:0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方向范文篇1【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化;营销理念现代生物医学工程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