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的种植与栽培技术(整理2篇)
来源:
白术的种植与栽培技术范文篇1
摘要复种技术是合理调节蔬菜种植时间、获得最佳效益的有效栽培模式。介绍了马铃薯复种大葱的关键栽培技术,以为创造高效农业提供新的模式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大葱;复种;栽培技术
马铃薯和大葱是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蔬菜,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逐步认识到马铃薯和大葱的食疗保健作用。以前由于品种和种植习惯,马铃薯生育期长,茬口排不开,马铃薯下茬就是大白菜,造成效益低下。通过引进新的马铃薯品种早大白,采用温室催芽技术,结合田间地膜覆盖栽培模式,极大地发挥了早大白的早熟性,既增加了效益,又为下茬栽培大葱提供了足够的生长时间,做到一年两茬,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种新的栽培模式[1]。
笔者进行了马铃薯[2]和大葱[3]的复种试验,马铃薯选早熟品种早大白,大葱选章丘大葱,试验地安排在望水台街道肖家河村肖乃安户菜地,上茬种植马铃薯,下茬种植大葱。通过这一栽培措施,获得了较高的效益,马铃薯纯收入37710元/hm2,大葱纯收入51135元/hm2,总纯收入达88845元/hm2,马铃薯复种大葱技术要求不高,适宜该地区高效农业发展[4]。现将其复种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马铃薯栽培技术
1.1整地施肥作垄
整地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整地施腐熟鸡粪60t/hm2、含硫酸钾的三元复合肥750kg/hm2,撒施后及时旋耕耙细起垄镇压,垄距50cm。
1.2催芽与切快
1.2.1催芽。用种量为2100kg/hm2左右。在3月初,把挑选的种薯放在12~18℃散射光的温室进行暖种催芽,要上下翻动,使种薯均匀受光。当芽变成深绿色和紫色并见白色根点冒出时即成壮芽。
1.2.2切种。在播种前2~3d进行,纵切成三角形,把顶芽一分为二,种块一般30g左右。如切到有病害的种薯,要将病薯淘汰,同时切刀用75%酒精消毒,将切完的薯块用混有多菌灵的草木灰拌种。
1.3播种
3月28日进行播种。顺垄开沟,沟深10cm,按株距25cm把薯块摆入沟内,芽冲上,同时沟内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45kg/hm2,合垄,盖110cm宽的地膜75kg/hm2,保苗79500株/hm2。
1.4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及时破膜引苗,防止灼烧幼苗生长点。同时要把破膜引苗口用土盖严,每穴只保留1个主茎,多余的茎除掉,以利结大薯。发棵期应控水蹲苗。结薯期不宜高温,适宜温度为16~18℃,通过破膜、覆土、浇水降温。初花期、盛花期和终花期浇3次小水,开花结束时可适当控水。
1.5适期收获
6月10日开始陆续采收,到6月25日结束,开始下茬大葱的栽培。
2大葱栽培技术
2.1育苗
2.1.1整地。做长50m、宽1.6m的两平畦,施过筛腐熟优质有机肥4kg/m2、磷酸二铵20g/m2。
2.1.2播种。采用春育苗,3月26日播种,播量3g/m2。平畦内先浇透底水,然后均匀撒种,水渗下后使用过筛土,覆土厚1cm左右。
2.1.3播后管理。齐苗后及时浇水,及时清除杂草。以后浇水保持见干见湿,适当中耕蹲苗,防止定植前徒长,5月上旬间苗1次,苗距5cm左右。6月初葱苗长有6~7片叶时,应控制浇水,锻炼幼苗准备定植。
2.2定植
2.2.1定植前准备。马铃薯收获后及时整地施基肥,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5t/hm2,深耕耙细,然后起垄,垄距70cm。大葱栽植在沟内,定植前3d,育苗畦浇水,以利起苗。起苗时用锹挖出,抖净泥土,按大、中、小进行分级,剔除病、弱、伤苗。
2.2.2定植。7月8日定植,株距7cm,保苗19.5万株/hm2左右。栽前顺沟浇透水,水渗后插葱,深度以不埋心叶为宜。
2.2.3定植后管理。①追肥。生育期共追肥3次,第1次在8月4日,随浇水追施尿素225kg/hm2,第2次在处暑时追速效复合肥600kg/hm2,第3次在白露时追速效氮肥。②培土。前期浅培,后期高培,以不埋心叶少伤边叶为原则,第1次追肥后用小锄浅围,浇水后勾松,第2次追肥后培土6~7cm,第3次追肥前培土7~10cm,第4次在秋分时节培土10~13cm。③浇水。每次追肥后均应进行浇水,秋分后葱白迅速生长,可每隔4~5d浇1次水,并浇匀灌透。④病虫害防治。美洲斑潜蝇用1.8%虫螨克乳油1000倍液喷雾;葱蝇用90%敌百虫500倍液灌根;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紫斑病可用65%代森锌600倍液喷雾。
2.3收获
10月27日,大葱外叶生长基本停止,开始收获。收获过早,葱白产量低,品质次;收获过晚,葱白易失水而松软,贮藏期间易腐烂。
3参考文献
[1]孙文春,冯静,田梅.早熟马铃薯复种大葱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09(3):88.
[2]黄欠如,叶川.丘陵红壤旱地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0,12(3):22-26.
白术的种植与栽培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白水杏栽培技术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S6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8-0132-01
伴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白水杏栽培需求对技术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栽培方式又是白水杏种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确保白水杏栽培过程中的农业效率和实践操作,保障其正常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当前白水杏的栽培过程中还存在有较多的限制性问题,并且其培育模式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制约,阻碍了栽培技术的深化发展。笔者结合晋西北实际状态下的白水杏栽培的发展缺陷及其对技术模式的影响进行相应的现状分析、问题归纳及技术总结以此促进白水杏种植业更好更快发展。
1晋北地区的白水杏的种植环境研究
在晋北地区传统的经济作物种植,不是以白水杏为主导,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才逐渐打造出了白水杏特色的生态农业。晋北地区主要是指山西省以北地区,这里主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润,四季变化明显,有着多条河流经过,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很适合白水杏这种经济作物的生长。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晋北的独特的气候特征;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3-14℃,在这里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地区的相对温差也大,为白水杏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产出的白水杏,又大又甜,颗粒饱满,水分充足。
2白水杏栽培技术简析
2.1白水杏对光照的要求
白水杏是喜光的作物,对光照的要求较为严格,所以在田间进行合理密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好树苗间的间隔,把握好距离,提高植株的受光率,合理密植程度能使树苗植株子叶面积发育趋向于动态合理的水平,叶子规范化地生长能够减少阳光反射,增加光在子叶单位面积的截获和能量吸收程度,使叶子内部的叶绿体群体内部受光的影响较大,增强叶绿体的活性,保持植株的健康状态,从而受到时效性的可控生长。幼苗植株棒三叶处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基部叶片周围的光照度仍在光补偿点以上,所有叶片都进行较旺盛的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营养物质来提供其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和碳物质,就能提高植株的光合作用利用效率。另外,植株密度优化种植方式是植株在田间的配置方式,在植株种群密度或叶面积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种植方式不同,整体植株群的生长状态也是不同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白水杏树苗的正常生长。
2.2白水杏的病虫害防治
在白水杏的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状况做好树林防护管理。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树林环境的监测,及时了解杏林的温度、湿度、病虫的繁殖状况,加强工作落实,对树林及时进行农药喷洒,对幼虫进行及时的杀灭,根据季节雨水的不同,加强对树林水源涵养力的监测,及时进行数据统计,加强数据管理,同时选取针对性强的农药,合理喷洒,对白水杏中的病虫害进行杀灭。
2.3白水杏的栽培方式
从白水杏生长习性的角度出发,根据土地形态和土壤状态进行栽培,保持土地的完整性,根据其根茎的插入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种植深度,来保证杏树苗植株的可支持性,提高主茎的抗病虫害能力。在地势平坦,地表形态无沟壑、排水能力强的中实行轮番种植模式来保持土地涵养能力,合理规划种植模块,保证农田的基本可持续种植能力,确保树苗中的幼虫不能持续性的繁殖。在肉眼可观测的地表深度范围内,在季节性雨水过后要及时松土,保证土地与空气的循环交换能力,防止幼虫的生长和繁殖,不给其提供适宜的生育环境。
2.4田间的土地管理作业
要保证白水杏树苗的正常生长,确实有效的田间管理作业是不可或缺的。要对农田间进行除草,培土、压蔓、枝、追肥、及时灌溉等。田间管理必须根据白水杏生长发育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对农田间的杂草进行及时的清除,保证养分的及时补充,还要准备好适当的农具,确保田间管理作业的高效性。
2.5科学合理的施肥
要保证白水杏在正常生长的同时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因为白水杏是树木类植株,其施肥方式要进行土地挖掘方式的施肥,具体的做法是,在树苗的周围挖出合理深度大小的施肥坑,将化肥填入进去,且在施肥完成之后,要进行农田灌溉,保证白水杏最大的生长持续能力。为了保证白水杏能顺利的越冬,需要做好以下的工作;一:对幼龄杏树分两次喷施农药,增加幼龄杏树越冬抗寒能力;二:对所有杏树入冬前全面放水;三:对定值5年以下的幼龄树树干涂白,有效防止虫害,增强抗寒能力;四:根据杏树定植年限,按标准对杏树进行施肥;五:组织技术人员对所有果树按要求剪除病虫枯枝。
3白水杏栽培技术的农业应用前景分析
白水杏栽培技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对白水杏经济作物种植技术利用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白水杏作为我国非传统经济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广大,土壤与气候适应能力强、单位面积产量高,深受广大农作物种植户的喜爱。另外,白水杏这类农作物在作物轮作周期内起着较好的用地养地作用,可以涵养农田土壤肥力,圈养水源,保持农田土壤营养含蓄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对白水杏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播种面积也不断地扩大,所以白水杏栽培技术还是具有很广泛的农业领域应用前景,此项技术可以在一定的农业环境限制条件下,切实的解决白水杏的产量和质量问题。
4结语
白水杏作为我晋北地区特产的一种经济作物,其培育种植已经走向了全国,由于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栽培技术的不断总结与发展可以更好的促进白水杏种植产业的发展,为农民的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白岗栓.白于山山区大扁杏适应性评价及花期延后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白术的种植与栽培技术(收集3篇)
- 阅4白术的种植与栽培技术范文篇1关键词黄瓜;反季节;栽培技术黄瓜是喜温蔬菜,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温。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5~32℃,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适宜温度不同,种子发芽期适.....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特色(整理2篇)
阅:0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特色范文篇1一、融洽与共的同学角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前提。学生“亲其师....

白术的种植与栽培技术(整理2篇)
阅:0白术的种植与栽培技术范文篇1摘要复种技术是合理调节蔬菜种植时间、获得最佳效益的有效栽培模式。介绍了马....

暖通空调系统论文(整理2篇)
阅:0暖通空调系统论文范文篇1关键词:高层暖通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A引言:现阶段暖通空调已成为高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