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特色(整理2篇)

来源: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特色范文篇1

一、融洽与共的同学角色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前提。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进而,才能乐其学。教师爱其生,也才能敬其业。教师和学生由于身份、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而存在着差别。差别就是距离。差别越小,距离越近,反之亦然。怎样减少差别,缩短距离,建立起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呢?有人提出原点角色效应。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当地保持一些学生般的情感、兴趣、思维,我看颇有道理,教师放下“尊严”,常与学生以同学关系相处,自己也会变得年轻,再用年轻的眼睛去观察同学,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用年轻的语言跟他们明理论是非,说心里话;用年轻的思维去分析他们、理解他们,对待他们。发现困惑,想所想,急所急,因势利导,帮助解决。这样的教师,学生会把他当作知心朋友,认为他可信、可亲、可敬,主动接近他,跟他比“高低”,推心置腹,说长论短。学生会把真事、真话、真情以至内心秘密道出来讲给教师听,作为同学角色的教师和他们同学关系如比融洽,教学难道还用发愁吗?

二、课堂调控的导演角色

关于语文教师的地位及其教法,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早就有过科学的论述。他在认真分析了我国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概况后,把我国的语文教学分为从教师的主讲到主问,再从主问到主导三个阶段。他说:“教师地位的变化,必然引起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即由‘讲读’模式,变为‘导读’模式”。这就说明了语文教师的角色——导读角色。但我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扮演导读角色是不够的。课堂教学出现的新情况表明:一堂课要取得成功,不仅仅在于导读,还在于课堂气氛、课堂纪律、课堂结构等的调整控制。如课堂气氛低沉或者过浓,导读效果肯定不佳,这就需要调控,有时还得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学生进入最佳状态。因此,语文教师的角色应为课堂调控的导演角色。调控和导演不是各自独立的,导演是一种调控,而调控也是一种导演。导演,关键在导。导的内容有,1.导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大纲要求,从教材和班情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目标明确集中,是高效教学的重要标志。2.导趣:引导学生求乐求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3.导法:指导学法。“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语)。知识无限,方法有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好比交给了学生自学的“钥匙”,“钥匙”掌握了,学生一辈子受用无穷。4.导练:以练为主线是技能技巧形成的唯一途径。“要把语文课上成训练课,教师的讲所占时间尽可能地要少,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训练场”’(叶圣陶语)。5.导评:评价是保证教学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手段。学法是否掌握,目标是否达成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评价。

三、教材读讲的演员角色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特色范文篇2

学校文化是驱动学校持续能动发展的动力,是学校获得凝聚力、竞争力和打造学习共同体的蓝海之路。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在语文学科教研中以打造语文学科特色文化,优化课堂教学为主题的研究,经过全科组老师的行动研究,构建了我校语文学科特色文化,优化了课堂教学,提升了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一、学科特色文化的内涵

所谓学科特色文化,就是把握学科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本质规律,在继承优秀学科特色和发掘学科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科未来发展的特色创建和品牌再造的需求,将学科持续发展的精、气、神聚焦在一个核心点或某一条主线上,形成学科文化建设的主题,这一文化主题就是学科文化建设的特色定位,以此出发,统领和建构与之匹配的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才能真正落实和深入推进学科特色文化发展,优化课堂教学。

二、学科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形成

(一)制度文化――激长

科组制度文化是科组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规章制度、管理文化及其实施的保障机制等所构成的组织框架及其观念成果。我校语文学科以“扬长”的价值体系为基本追求,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长处,从而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语文学科目标的实现。包括岗位激长、绩效激长、培训激长、目标激长、内在激长、形象激长、兴趣激长、参与激长、榜样激长,以激励师生、人文关怀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引导师生的行为。

(二)课程文化――特长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校语文学科夯实基础,培养特长,以丰富的特色学科课程、特色学科活动作为载体,构建必修课、选修课两大板块相结合的组合课程体系。

(三)课堂文化――合长

①所谓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学生才能放松地得到发展。我校语文科组通过实践,构建了语文“三道菜”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让学生对探究合作学习产生需要,营造探究、合作学习的人际氛围,鼓励独立思考、交流、质疑、共同讨论,激发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创设探究学习良好情境,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有具有挑战性、具有价值的探究合作学习的问题。在“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分组原则基础上,实行动态编排小组,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树立形象,给每个人提供发展进步、改变自我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合作,善于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展示,在合作中分享,在合作中启智,在合作中进步。

(四)教师文化――采长

教师文化是学科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特征,并成为维系教师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它甚至于决定着学校及其师生的发展走向。语文科组采用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到校指导,帮助语文学科提炼学科文化特色,指导课例,对教师进行了《扬长课堂》《课改背景下的新型教师》等系列培训;科组长还开展了小组建设、“三道菜”教学模式等主题的校本培训活动,让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感悟、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学生文化――争长

学生文化就是指某个或某些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行为规范、言语表达和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生活方式。语文科组构建学生文化:人人勤奋学习,抢着向前,唯恐落后;人人争取有进步,人人争取有长处;在博览群书中争长,在课堂中争长,在实践活动中争长,在思考解决问题中争长。争礼之长,争智之长,争艺之长。学生在课堂上书声朗朗,积极参与,展示大方得体,阳光自信。

三、学科特色文化初见效果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生们主动投入课堂学习,拥有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自信大方,善于表达,乐于展示,善于交流合作。教师参与学科特色文化建设的激情高涨,教育教学与科研水平大幅提升,在实践中不断地进步,打造了区名教师培养对象1人,片教学研究会成员1人,2人次获广州市优秀教师。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非遗传承存在的困境(整理2篇)

    阅:0

    非遗传承存在的困境范文篇1关键词:刘伯温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保护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特色(整理2篇)

    阅:0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特色范文篇1一、融洽与共的同学角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前提。学生“亲其师....

    白术的种植与栽培技术(整理2篇)

    阅:0

    白术的种植与栽培技术范文篇1摘要复种技术是合理调节蔬菜种植时间、获得最佳效益的有效栽培模式。介绍了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