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护理问题及措施范例(3篇)

来源:

重症医学科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篇1

[关键词]重症医学;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康复理念;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9701(2016)32-0122-04

重症医学是我国新兴的综合性临床学科,人才培养对于该学科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目前国内的重症医学除了需要加强临床技能训练和整体思维培养外,还应积极引入康复理念。近年来我国重症医学迅速发展,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而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1,2]。康复医学则针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障碍,尽可能使其功能恢复到最高水平,并改善其生存质量,因此早期开展康复治疗是提高危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康复理念在我国正迅速渗透到各临床科室[3-5],然而目前康复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严重限制了重症医学早期康复的开展;在重症医学教学中加强对临床医学生康复理念的培养是缓解这一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重症医学科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和重症医学康复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重症医学教学引入康复理念的必要性

1.1实现危重患者全面康复、提高幸存者生活质量的必要举措

当前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关系日趋紧密,发展康复医学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伤病患者急性期提供早期康复医学干预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危重患者同样有早期康复的必要性。重症医学科收治病种多,如严重创伤、多发伤、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术后,各种类型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急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哮喘等,这类患者伤势或疾病都很严重,这些危重疾病迫使患者制动、卧床时间长,因此常出现严重的废用综合征、心理及认知功能障碍等问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6-8]。目前危重患者的早期康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9-11]。早在1967年CarrollD[12]就撰文指出在CCU中开展早期心脏康复的重要性。CorcoranJR等[13]研究表明无论机械通气患者或无机械通气患者均能从早期康复治疗中获益,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成本和降低急性期后的医疗需求。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认为应及早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开展心理康复治疗,以减少ICU综合症的发生率或降低其严重程度[14]。重症儿童作为重症患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容易出现神经肌肉无力、认知障碍、新的精神心理问题,更需要积极的早期康复干预[15]。

1.2当前康复专业人才普遍匮乏背景下缓解危重患者康复需求矛盾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康复医学起步晚,康复医学教育规模明显落后于临床医学。国内有学者对全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需求研究发现:至2022年我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需求数为49.56万人,与2013年实际拥有数(3.21万人)相比较,缺口数达35万人[16]。我国有康复需求的人群超过1亿,然而我国康复教育体系培养出的康复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很少,面对如此大的缺口,需要通过多元化培养途径解决康复服务供需严重失衡的矛盾。

张雯等[17]对我国两所高等医学院校的部分临床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康复医学专业相关知识匮乏;现行医疗体系下的临床医师、护士因为没有接受过康复医学教育而普遍缺乏康复理念和康复知识。重症医学科仍然较多关注患者救治率而不是远期康复预后,再加上现有康复医学科治疗师数量有限与整体康复服务能力不足等限制,危重患者常常在转出ICU后才能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如果在危重医学教学中加强康复理念的培养,可能是短期内缓解重症医学早期康复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

2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康复理念培养

影响重症医学早期康复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重症患者本身因素(比如谵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ICU工作人员(对早期康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康复知识理念缺乏等)和医疗机构(康复专业人员数量有限、康复器械设备缺乏等)三方面[18-20]。重症医学教学中融入康复理念培养发挥“教学相长”效应,能有效提高重症医学科临床医师和医学生两方面人员对早期康复的认识,促使从事重症医学临床与教学的医师和临床医学生有一个根本性的理念转变:充分认识到ICU早期康复治疗是重症患者长期康复的起点,是安全、有效和必要的。

2.1重症医学教学中康复理念的培养措施

2.1.1首先需要培养重症医学临床教师的康复理念一方面:重症医师可参加权威机构举办的康复专业培训班或到康复专业机构进修学习,以便系统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康复理念。另一方面:目前国家原卫生部要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均设立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室可定期邀请康复科专业人员为本科医护人员开展危重医学康复治疗的系列讲座或参与病例讨论会,通过互相学习与交流既可以增进危重病医师康复理念与康复知识,又可提高康复专业人员对危重病救治的熟悉程度,便于通过两科协作形式开展危重病的早期康复工作。临床医师掌握康复理念后,并在临床工作中积极开展早期康复。

2.1.2注重教学过程的康复理念培养在临床医学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把康复医学课程列为必修课,在本科学习阶段即开始学习康复专业理论与知识。重症医学临床教师在医学生实习带教过程中可以灵活选用团队学习模式、病案教学法与问题教学法实现传授早期康复理念和相关康复知识的目的。团队学习模式(team-basedlearning,TBL)[21]与开展康复所需的团队工作模式相一致;病案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22]选择重症医学科常见病种的典型案例,与康复小组人员共同设计教学方案,融康复理念于病人的医疗管理和教学实践中,有助于学生将康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深刻地掌握与运用康复手段。问题教学方式(problem-baselearning,PBL)[23]偏重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通过检索文献和资料提出需康复解决的问题、并设计康复方案,然后集体讨论确定最后的康复目标与计划。

2.1.3医疗机构的职责医疗机构应为重症医学科提供开展早期康复的人员和物质条件,如提供必要的床边康复器械设备,配置足量的康复专业人员。

2.2重症医学康复理念培养内容

2.2.1明确康复目标,有的放矢重症患者的长期康复目标是以最佳状态重返家庭、融入社会;在重症医学科的康复目标主要是近期的:预防废用综合征、谵妄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相关功能障碍的持续改善,为后期的系统康复奠定基础。

2.2.2康复介入时机重症医学科患者何时才能安全、有效地开始康复治疗?通常,在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原发疾病无加重的状态下建议在监护条件下早期康复介入。国外许多研究表明早期肢体功能训练是安全的[24-27]。国内研究表明在监护下生命体征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的[28]。康复介入越早效果会越好。如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康复介入时机为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h以后尽早开始;临床情况稳定后,即可开始关节被动活动[29];患者能够耐受直立1h以上可开始功率自行车训练[30];诊断为脱机失败的患者即可开始吸气肌力量训练[31]。

2.2.3康复模式理想的康复模式为重症康复小组的团队工作模式。危重患者康复小组的组织者为重症医学科医师,小组成员还包括了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心理治疗师、中医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康复护士、患者家属等。康复小组这种团队工作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尤其心理治疗师和患者家属的参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危重患者的不良情绪,为最终回归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危重病房的康复护士不仅要完成基本护理任务,还要指导或协助患者在病区开展康复训练;同时康复护士还是康复教育的宣传组织者,让患者和家属了解康复、主动配合与参与康复。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ICU主要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常常由护士实施,而不是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康复团队工作模式。

2.2.4康复流程康复流程中首先进行康复评价,然后制定康复目标,继而开展康椭瘟疲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康复评价,必要时调整康复方案,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继续系统康复治疗。

2.2.5康复治疗具体措施根据康复工作小组各成员情况,分工实施如下:(1)重症临床医师:患者病情稳定后,发出康复治疗申请,召集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并制定康复目标与计划。临床医师在制定临床救治方案时牢记康复理念,避免过度镇静或不必要的镇静甚至肌松药物的应用,必要时可间断中止镇静便于物理治疗师实施康复训练,选择深静脉置管操作时尽量不影响康复治疗。如开展体外膜肺技术(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ECMO)等新技术,以减少机械通气和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为重症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提供机会[32]。临床医师作为一个临床治疗与康复训练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让临床救治和康复相得益彰。并评估营养风险,及时给出营养支持方案。(2)重症护士:评估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卧床并发症的风险,做好定时翻身、叩背排痰、穿戴弹力袜等预防措施;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尤其注意良肢位的摆放;实施营养支持方案;并实施下肢气压泵、床旁踏车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等床旁康复治疗;(3)物理治疗师(physicaltherapist,PT):PT治疗师根据康复计划循序渐进的实施康复训练,当患者还处于病危或不能进行主动康复训练时,应该开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预防关节挛缩并发症;随病情好转,逐渐开始主动康复训练活动,如主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阻力训练、床上活动、转移、站立、负重及行走训练。另外,危重患者常常存在呼吸功能障碍,PT治疗师还负责呼吸运动及咳嗽训练,这对于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恢复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4)作业治疗师(occupationtherapist,OT):OT治疗师帮助患者开展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训练。作业治疗师也负责对患者进行认知疗法治疗,不但能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状态,而且也能提高日常自理能力。(5)心理工作者:对重症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筛查,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以减少和预防谵妄、抑郁或焦虑等并发症,帮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恢复自信、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康复,顺利度过难关。(6)其他:对于脑血管病患者还常常存在言语、构音障碍或吞咽障碍,这时则需要言语治疗师的参与,评估障碍类型及原因,并给予言语康复训练。

重症医学科是衡量一个国家、一所现代化医院医疗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同时积极开展康复、关注危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在培养目前非常紧缺的重症医学人才过程中及时加强康复理念培养,是解决当前危重患者康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这不仅利于提高重症医学的临床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而且利于促进重症医学早期康复的开展,最终对促进我国重症医学的迅速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KerckhoffsMC,SolimanIW,WoltersAE,etal.[Long-termoutcomesofICUtreatment][J].NedTijdschrGeneeskd,2015,160:A9653.

[2]McKinleyS,FienM,ElliottR,etal.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andAssociatedFactorsinIntensiveCareUnitSurvivors6MonthsAfterDischarge[J].AmJCritCare,2016,25(1):52-58.

[3]薛官国.基于快速康复理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麻醉管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0):117-119.

[4]刘持旺,苗祥文.肛裂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0):70-72.

[5]鲁娟,余洁静,吴苗苗,等.加速康复理念在微创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0):76-80.

[6]DarbyshireJL,GreigPR,VollamS,etal."Icanremembersortofvividpeople...buttometheywereplasticine."DelusionsontheIntensiveCareUnit:Whatdopatientsthinkisgoingon?[J].PLoSOne,2016,11(4):e153775.

[7]FumisRR,RanzaniOT,MartinsPS,etal.EmotionaldisordersinpairsofpatientsandtheirfamilymembersduringandafterICUstay[J].PLoSOne,2015,10(1):e115332.

[8]JolleySE,BunnellA,HoughCL.Intensivecareunitacquiredweakness[J].Chest,2016.[Epubaheadofprint]

[9]WieczorekB,BurkeC,Al-HarbiA,etal.Earlymobilizationinthe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Asystematicreview[J].JPediatrIntensiveCare,2015,2015:129-170.

[10]SosnowskiK,LinF,MitchellML,etal.Earlyrehabilitationintheintensivecareunit:Anintegrativeliteraturereview[J].AustCritCare,2015,28(4):216-225.

[11]Castro-AvilaAC,SeronP,FanE,etal.Effectofearlyrehabilitationduringintensivecareunitstayonfunctionalstatus: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PLoSOne,2015,10(7):e130722.

[12]CarrollD.Cardiacrehabilitation:II.Coronarycareunits[J].MdStateMedJ,1967,16(12):109,111.

[13]CorcoranJR,HerbsmanJM,BushnikT,etal.Earlyrehabilitationinthemedicalandsurgicalintensivecareunitsforpatientswithandwithoutmechanicalventilation:Aninterprofessionalperformanceimprovementproject[J].PMR,2016.[Epubaheadofprint]

[14]JacksonJC,JutteJE.Rehabilitatingamissedopportunity:Integrationofrehabilitationpsychologyintothecareofcriticallyillpatients,survivors,andcaregivers[J].RehabilPsychol,2016,61(2):115-119.

[15]HopkinsRO,ChoongK,ZebuhrCA,etal.TransformingPICUculturetofacilitateearlyrehabilitation[J].JPediatrIntensiveCare,2015,4(4):204-211.

[16]任光圆,周菊芝,孙统达,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R瞪柚枚圆哐芯[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8):40-41.

[17]张雯,陈文华,阚世锋.临床医学生康复知识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4):389-391.

[18]LeeCM,FanE.ICU-acquiredweakness:Whatispreventingitsrehabilitationincriticallyillpatients?[J].BMCMed,2012,10:115.

[19]ZanniJM,KorupoluR,FanE,etal.Rehabilitationtherapyandoutcomesinacuterespiratoryfailure:Anobservationalpilotproject[J].JCritCare,2010,25(2):254-262.

[20]PohlmanMC,SchweickertWD,PohlmanAS,etal.Feasibilityofphysicalandoccupationaltherapybeginningfrominitiationofmechanicalventilation[J].CritCareMed,2010,38(11):2089-2094.

[21]尚立芝,季书,高剑峰,等.TBL教学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146-148,151.

[22]SrinivasanM,WilkesM,StevensonF,etal.Comparingproblem-basedlearningwithcase-basedlearning:effectsofamajorcurricularshiftattwoinstitutions[J].AcadMed,2007,82(1):74-82.

[23]DolmansDH,DeGraveW,WolfhagenIH,etal.Problem-basedlearning:Futurechallengesforeducationalpracticeandresearch[J].MedEduc,2005,39(7):732-741.

[24]Calvo-AyalaE,KhanBA,FarberMO,etal.InterventionstoimprovethephysicalfunctionofICUsurvivors:Asystematicreview[J].Chest,2013,144(5):1469-1480.

[25]KayambuG,BootsR,ParatzJ.PhysicaltherapyforthecriticallyillintheICU: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CritCareMed,2013,41(6):1543-1554.

[26]LiZ,PengX,ZhuB,etal.Activemobilizationformechanicallyventilatedpatients:Asystematicreview[J].ArchPhysMedRehabil,2013,94(3):551-561.

[27]StillerK.Physiotherapyinintensivecare:Anupdatedsystematicreview[J].Chest,2013,144(3):825-847.

[28]S东锋,毛玉,许光青,等.ICU脑卒中康复干预的针对措施和短期结局[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2):78-80.

[29]MorrisPE,GoadA,ThompsonC,etal.Earlyintensivecareunitmobilitytherapyinthetreatmentofacuterespiratoryfailure[J].CritCareMed,2008,36(8):2238-2243.

[30]ChenYH,LinHL,HsiaoHF,etal.Effectsofexercisetrainingonpulmonarymechanicsandfunctionalstatusinpatientswithprolongedmechanicalventilation[J].RespirCare,2012,57(5):727-734.

[31]MartinUJ,HincapieL,NimchukM,etal.Impactofwhole-bodyrehabilitationinpatientsreceivingchronicmechanicalventilation[J].CritCareMed,2005,33(10):2259-2265.

重症医学科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

危险行为[1,2]是指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的外走、伤人、毁物、自伤、自杀、兴奋或激越等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支配,不安心住院等诸多因素影响而常发生危险行为。所以如何预防和尽可能避免发生危险行为是精神科病区护理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危险行为的发生方面有显著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3年8月~11月在我院住院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按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18~42a,平均29.32±8.76a;病程1mo~12a,平均3.33±3.01a;文化程度:高中以上28例,初中以下22例,有固定职业者27例,无固定职业者23例。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17~43a,平均29.89±9.06a;病程1mo~18a,平均4.06±3.82a;文化程度:高中以上25例,初中以下25例;有固定职业者29例,无固定职业者21例。两组以上各项经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与医生一起采集病史,或详细听取医生病情介绍,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护理诊断,预见其可能发生的危险行为,并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尤其是对病史中有危险行为者,因为病史中的暴力行为是最主要的预测依据[3]。在住院期间根据每个患者的探视情况预见其可能发生的情绪波动,冲动等,并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根据医嘱进行精神科常规护理。

1.2.2危险行为的评定采用陈彦方等[4]编制的危险行为简易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危险行为。在评定时略作改动,仅按有无危险行为两级分法评定,并记录每1次出现危险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情况及姓名等。

1.2.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资料整理,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研究组病史中有危险行为42例,对照组有危险行为45例,两组间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χ2=0.69,P>0.05)。两组在住院治疗2mo末,研究组发生危险行为11例次,对照组发生32例次,两组间比较经χ2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χ2=14.72,P<0.01)。

3护理

3.1预见性护理(1)提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的重点是避免发生危险行为,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危险行为常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如伤人、自伤、出走及自杀死亡等。(2)根据提出的护理问题组织全科护士学习、讨论并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3)预见性护理的具体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再根据护理计划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以防危险行为的发生。①作好心理护理[5]。新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缺乏自知力,又对医院环境陌生,故不安心住院治疗,护士应热情,主动向其介绍医院的情况,使其尽快适应医院这个新环境,主动交流和沟通,使之产生一定的信任感。②努力改善护患关系。护患关系可以直接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情绪,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情特点,掌握每个患者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及爱好,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③将有被害妄想、自杀观念及冲动倾向的患者安置在视线范围内,以便于严密观察。④对新入院比较兴奋、冲动吵闹的患者可实施保护性约束,并作好其他患者的安抚工作。⑤严格病区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检查。对不安心住院及病史中有出走行为的患者应多加留意,以防乘机出逃。对病情相对稳定,住院时间相对较长而又不能出院者,护士应定期与之交流,作好思想工作。护士应主动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向医生反映,与医生沟通与协商,做到密切配合。

3.2预见性护理的必要性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紊乱,行为常受其精神症状和其他原因的影响,患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明显减弱或损失,又缺乏自知力,不安心住院等。因此更易发生危险行为。危险行为的发生又常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随着我国新《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实施,如何防止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的问题日趋突出,尤其是精神科的医务人员更是如此,只有努力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危险行为有一定的预见性,并尽可能避免发生是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结果显示,经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实施者。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始终坚信"防患于未然"更胜于"亡羊补牢"。总之,预见性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志英.住院精神病人发生危险行为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80

[2]谢斌.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危险行为的预测[J].上海精神医学,1995,7(2):13

[3]王小平,杨德森,李凌江,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30(1):20

重症医学科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

【关键词】重症ICU;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室是重症监护病房,是一所医院中比较特殊重要的科室,特别对患者及家属而言,不仅进入ICU病房的每一位患者都是病情严重,病情变化,疾病恶化严重而且此类患者在住院期间是没有家属在病房内陪护,加上疾病本身严重的影响,住入ICU病房的患者很容易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主要会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1]。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很容易影响患者的病情,因此在重症监护室中运用心理护理,是十分关键的,现将我院重症监护室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在19-88岁,平均年龄(43.8±2.46)岁。其中外科大手术的患者25例,呼吸衰竭的患者21例,心脏类手术的患者19例,颅脑外科手术的患者25例,其他患者10例。此组患者神志清,能够正常交流。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给予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程度等一般情况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未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一般性心理护理由科室的责任护士密切的与患者的进行沟通过程中,努力增加患者及家属对ICU产生信任感,要对患者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并以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对待患者,使患者感觉医护人员更加亲切,掌握熟练的护理各项操作技术,使患者获得对护士的信任和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1.2.2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为患者的护理与交流时,要抓住患者的心理特征,针对病情发展的特异性、个性化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的心理护理。重症患者由于疾病对患者身体功能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降低患者对愈后生活质量变化的恐惧程度[2]。

1.2.3特殊的心理护理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治疗,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①放松训练疗法:放松训练具有良好的抗应激能力的效果,放松状态可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直接对机体的许多功能产生影响,同时也对疾病的转归产生严重的影响。放松训练可改变患者在紧张状态下的心理和病理的各种应激反应,对维护机体健康和提高机体适应水平有明显的效果[3]。②音乐疗法:音乐疗法对与心身疾病的患者治疗很有疗效,如患者听轻松的音乐能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降低心率、皮肤电阻,改善疼痛、头昏、心悸、头胀以及失眠等临床症状。

1.3效果评价患者入院时与实施护理干预后利用焦虑自量表(SAS)与抑郁自量表(SDS)[4]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评定抑郁的有7个项目,评定焦虑的有7个项目。其中无症状的为0-7分,症状可疑的为8-10分,肯定存在症状的为11-21分。对于患者术后出现抑郁症状以及治疗和护理后进行问卷调查,将干预前后的分数进行统计分析。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分。

1.4数据处理本次研究所有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2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进入ICU病房患者无家属的陪伴,医护人员是患者唯一的精神支柱,因此医护人员在帮助患者树立良好心理状态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ICU病房的各项护理操作中,护士除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外,还应加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患病后常会出现孤独感,心情恶劣.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细致的做好心理工作,无论患者态度如何不满护士也要微笑服务,不断帮助和鼓励患者,重建战胜疾病的信心。我院采取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患者病情康复起到一定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徐琼英.重症监护病房颅脑外伤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2(14).

[2]安丽慧.心理护理在ICU的实施体会[J].护理杂志,2010,4(03).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2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2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提升孩子数学思维能力范例(3篇)

    - 阅0

    提升孩子数学思维能力范文阅读使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理解知识的必要途径。然而读题是每一个孩子学好数学的必备能力,在读题的过程中,孩子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整合信息,.....

    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例(3篇)

    - 阅0

    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范文篇1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应该创新美术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基于此.....

    重症医学科医师工作总结范例(3篇)

    阅:0

    重症医学科医师工作总结范文1.1SICU对医务人员素质的要求除掌握外科系统各专科疾病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ICU基....

    重症医学科护理问题及措施范例(3篇)

    阅:0

    重症医学科护理问题及措施范文篇1[关键词]重症医学;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康复理念;生存质量[中图分类号]R-4[文献....

    提升孩子数学思维能力范例(3篇)

    阅:0

    提升孩子数学思维能力范文阅读使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理解知识的必要途径。然而读题是每一个孩子学好数学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