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范例(3篇)

来源:

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范文

1.1对象

采用Delphi法的样本估计方法,即样本含量为护理专家20~50人为宜,考虑到样本回收中的遗失和无效问卷及专家分布平衡性,于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和临床医疗4个领域各选取12人,即共选取专家48人。专家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咨询。入选标准:护理教育专家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硕士生导师,从事护理硕士教育3年以上;护理管理专家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担任科护士长及以上职务,从事护理管理工作5年以上;临床护理专家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科护士,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以上,临床带教5年以上;临床医疗专家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硕士生导师,副高以上职称,于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0年以上,从事硕士教育3年以上。

1.2方法

1.2.1专家咨询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包括护理教育专家、护理管理专家各1人,临床护理专家及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各2人。课题研究小组共同总结、分析,初步构建我国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框架;并根据该框架设计出包括9项一级条目及28项二级条目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专家咨询问卷。为保证问卷各条目表述清晰、合理,选取护理教育专家、管理专家及临床护理专家各2名对该问卷进行预试验,并根据专家意见增加、删除、合并部分条目,修改部分条目表述方式,最终形成包括8项一级条目、27项二级条目、70项三级条目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专家咨询问卷。本次咨询问卷共分为3个模块,第1部分为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第2部分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咨询表,第3部分为专家对本次研究内容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调查表。问卷采用结构式问卷,条目内容的重要程度用Likert5级评分法描述,具体分为“5=很重要,4=重要,3=一般,2=不重要,1=很不重要”5个等级。采用发送电子邮件、现场发放的方法发放和回收咨询问卷,问卷回收后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在发放下一轮问卷时反馈上一轮情况,以便专家作出准确的判断。每个条目只能选择一个分值,并根据条目内容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1.2.2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双人平行录入Epida-ta3.1,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各指标评价结果的均数、标准差、权重系数、变异系数,以及咨询专家的积极程度、专家权威系数、专家协调系数。专家积极程度由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系数(Cr)由专家对问题的判断依据(Ca)、专家对问卷内容的熟悉程度(Cs)共同决定,Cr=(Ca+Cs)/2;专家协调系数由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

2结果

2.1专家积极系数

本研究共发放两轮问卷,第1轮发放问卷48份,第2轮45份,分别回收45、43份,两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95.56%。

2.2专家权威程度

本研究第1轮专家咨询中Ca=0.80,Cs=0.83,Cr=0.82;第2轮专家咨询中Ca=0.90,Cs=0.83,Cr=0.87,两轮专家权威程度均较高。

2.3专家协调程度

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0.21(均P<0.01),专家意见协调性好,结果可取。

2.4咨询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为包含8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的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3.1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在德尔菲专家咨询过程中,研究者使用调查问卷对特定主题进行两轮咨询以征求专家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直至专家组成员意见逐渐趋于一致。专家的选择是利用Delphi法进行研究成败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选择的专家包括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和临床医疗4个领域,既有来自于培养单位的专家,又有来自用人单位的专家,所有专家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大部分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包含了在培养护理硕士研究生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所有领域,说明专家不仅具有良好的学科代表性,且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次两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95.56%,且每轮均有多名专家对各条目提出建设性意见,说明专家对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一般认为权威系数≥0.70为可接受;权威系数>0.80则说明专家对咨询内容具有较高把握。本研究两轮专家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2及0.87,表明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各指标评价结果的变异系数、肯德尔系数(Kendall′s,W)表示。变异系数越小说明专家的意见越趋于一致;肯德尔系数介于0~1,肯德尔系数越大,表示专家一致性程度越高,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若P<0.05,则可认为协调系数经检验后有显著性,说明专家对指标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结果可取。本研究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8、0.21(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专家对指标体系的认同程度已趋于一致,且结果可信。

3.2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护理专业的持续性发展与时代要求

临床实践能力在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的平均期望值及权重值在一级指标中均位于最高,这一结果与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一致。同时,美国学者Hamrice等认为高级实践护士应具备直接提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专家指导能力、临床科研能力、提供咨询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7种核心能力,且反复强调“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在荷兰,临床护理能力亦是护理高级实践者的首要核心能力。随着医学分科的细化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全球临床护理呈护理专科化发展趋势,对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要求同时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护理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级护理实践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要胜任护理岗位,临床实践能力是其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这亦是其他能力的基础。此外,护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践是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临床实践能力是保证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顺利进行的前提。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不断出现各种护理新技术和新知识,护理科研者、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都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以保证护理科研、教学、管理不与临床脱节。由此可见,无论是“科研型”或是“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均为其首要能力,这不仅是专业本身的要求,更是进一步进行护理科研、管理、教育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中评判性思维能力权重值仅次于临床实践能力。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护理教育、临床实践及护理科研中的意义更加凸显,其不仅是临床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亦是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近年来国内外护理教育专家非常重视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而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临床护理、护理科研、教育、管理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渠道,对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本研究中专家对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符合实际情况。本研究结果中护理科研能力位居第三,与国内以往研究有所不同。早在1990年,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指出,科研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护理协会(ANA)在1994年亦提出,护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应能够起到临床护理专家的作用,能够协助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项目设计、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工作。国外学者认为科研能力应是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尤其对于“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护理科研能力应是其必备的第一核心能力。在我国以往研究中,护理科研能力并未得足够的重视。

2011年护理学被列入国务院学位办新修订学科目录,成为一级学科,使护理学在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等方面迎来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护理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护理科研是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地进行护理科研,并将护理科研成果应用推广于临床实践中,护理学才能进一步发展。而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高级护理人才有必要亦有责任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带领护理同仁进行护理科研,并将所得出的结果应用、推广于临床实践中。因此,专家均认为临床科研能力是护理硕士研究生必备的核心能力,并对其做出了更高要求。另外,与以往不同的是,专家认为“获取信息能力”及“科研选题能力”更为重要,信息的准确获取是进行临床科研的基础,而科学的科研选题则是整个科研探索的起点,选题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目的,更决定了科学研究的结果和价值。本研究中护理管理能力的期望值及权重值在一级指标中均位于最低。这一研究结果与部分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以及国外对护理高级实践者的核心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现代管理理论认为领导者需要经过努力学习、工作锻炼、专业培训而逐步成长,管理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本人身心机能条件和社会实践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需要管理者经过一定管理实践的锻炼而形成的特有基本素质。因此,为了培养护理管理领域人才,国外较早开展了护理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其已经发展为成熟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方式。但国内护理管理能力的培训暂未形成体系,存在培训内容不统一、培训机构层次不一等问题。且护理管理培训对象多为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两个层次,未见针对培养或提高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管理能力的培训。而护理硕士研究生大多临床经验欠缺,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对护理硕士研究生或是刚毕业的护理硕士研究生来说其主要职能仍旧为临床实践者,同时肩负着临床科研、教育咨询的任务,故对其管理能力要求较低。因此,二级指标中“领导能力”的平均期望值亦较低。但随着经验的积累,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护理人才,计划、组织、协调管理能力亦将成为其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护理管理能力是护理硕士研究生核心能力之一,但相较于其他核心能力其权重较低。

4小结

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范文篇2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根据手术或对疾病的诊断制定的相关护理、治疗方式,它是由参与工作的医护人员完成的,要求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必须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来接受治疗和护理由。

慢性心力衰竭是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左心衰竭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单纯的右心衰竭较少出现,通常表现为左心衰竭后继发右心衰竭而致全身衰竭以及心肌疾病波及左、右心而发生全心衰竭。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肺部可见湿罗音,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胸片显示肺水肿和肺淤血。患者出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脑血管疾病等可以不归入研究范围。心力衰竭的治疗应当以控制和延缓病情的发展为目的,缓解患者的症状,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长期预后。因此,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必须从长计议。根据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原因以及临床表现,我们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治疗该类疾病,它的规范式治疗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对其恢复健康有促进的作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在美国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护理模式,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已经在国外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包括提高了医疗的效率、减少了医疗费用等。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患者对医疗水平的要求更高,不单单是治愈疾病,同时希望患者的舒适度提高,增加满意度,这也成为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国内的大型医院开始慢慢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治疗疾病上的优势。有研究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保证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并且使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的沟通,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治疗结束以后,医护人员可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的结果和评价,对每一个患者进行总结,这样可以避免同样的错误发生在下一个患者身上,以此提高医疗水平。临床护理路径的实用价值很高,具有科学性。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较少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床位的使用率,从而降低了住院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本研究显示,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可以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增加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和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着良好的作用。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护理模式,来规范治疗手段、提高治愈率、降低治疗成本等。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根据医学的发展和疾病的诊断不断更新临床路径的内容,使之遵循科学的发展,给予患者最新的治疗方法。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使医院各部门、各学科,医患、护患之间很好的交流,确保了治疗的程序化、标准化,减少因随意的治疗给患者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二通过管理和合理的利用医院资源,控制了临床护理的风险;临床护理路径的结果可为实习人员提供学习资料,推动医学的发展。

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医学模式;应用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使人们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出现了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相结合的护理趋势,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成效管理模式,正在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近年来,国内外护理实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①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②以证据为本的循证护理;③以临床路径为主的新护理模式。在开展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引进临床路径。将临床路径和整体护理进行优势互补整合实施。是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包括管理决策者、医师、护理人员及其他医疗有关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t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目前,临床护理路径已广泛应用于I临床护理实践中[2]。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先进的护理管理模式,已在发达国家得到普遍推广。CNP在国内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本文将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提出、制定、应用及其意义进行综述如下:

1临床护理路径的提出背景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起源于1950年美国的工业质量管理体系,最早被称为关键路径法。CNP更多地仿效了项目管理上的项目评估技术和关键路径法。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美国人均医疗费迅猛增加了20多倍,美国政府为了遏制医疗费快速上涨的趋势,以法律的形式实行了诊断相关分类为付款基础的定额预付款制度,改传统的回顾性付费为前瞻性付费。在不影响预期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为了缩短平均住院日和降低费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波士顿的新英格兰[3]医疗中心第一次成功地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健康照顾系统,选择了DRGS疾病诊断治疗分类标准中的某些病种,在住院期间,按照预定的医疗护理计划为患者实施诊疗,此种模式逐步得到应用和推广,即后来的临床路径。临床路径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是由各相关部门的医务人员按病种共同制定和设计的最佳医疗和护理程序,该程序针对某种具体疾病或手术制定出有序的最适当的临床服务计划,并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CNP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团队协作,增加了患者本人的介入,使医疗护理更加合理化、人性化。实施结果证明对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有重大价值。临床护理路径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传人中国。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国内护理实践模式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4]。

2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及其内容结构

2.1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临床路径的制定,必须是医院主管对临床路径的医疗模式有全盘的了解并能全力支持。由医院的一组成员共同制定的一种照护计划,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依此模式接受照护或是由医生和护士及其他有关人员对特定的诊断和手术做最适当的有顺序的、有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预防康复延迟和减少资源浪费,让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它的制定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原则:①体现患者第一原则;②科学性原则,必须基于最佳的可获得的证据,即"循证护理"的主要思想;③适用性原则,需根据当地医疗水平、医疗条件具体制定;④综合性原则,必须有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参与,共同制定护理路径;⑤医患双方共享的原则,一般根据对象不同分为两个版本,即医务人员和患者版本,各有侧重,除医务人员必须遵循外,患者有权也必须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有充分、详细的了解,以取得合作;⑥持续改进的原则,根据对其实施过程中反馈的变异误差进行原则分析和实施效果评价及时予以修改,真正体现医疗护理质量。

2.2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结构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内容由表格化的护理路线图来表示,有严格的时间框架,各种疾病也有不同路径设计形式。以妇产科的子宫及附件全切术为例:①患者一般信息:手术名称、日期,负责医疗的主任、理疗师、责任护士等姓名及电话等。②护理流程表,内容包括从入院到出院,每天所需做的主要护理措施。如每天、每班次要进行的全身评估、检查、护理重点、使用药品、医嘱、营养情况、患者活动和安全情况、心理护理;治疗师、疼痛专科护士的会诊和治疗情况;旁边是每班责任护士签名。③护理目标,即患者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要达到的最佳身心护理效果。④重要检查或护理的特点记(specialappointments)是上一班护士为提醒下一班不要忘记某项重要治疗和护理措施。⑤护理记录:医生直接在此页的左半部下医嘱,护士将执行情况写在右半部,同时可书写护理记录等[5]。

3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3.1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外的应用国外对于临床路径的运用已很成熟,病种从外科向内科,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院内向社会医疗服务,从单纯临床管理向医院管理扩展[5]。在美国,1995年成立了西南外科协会(BWSC)领导的临床路径委员会。当时实施的11种临床路径均为常见疾病,通过普通外科治疗的临床途径。其中包括:单纯性阑尾切除术、复杂性阑尾切除术、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式胆囊切除术、腹股沟病、腹壁病、结肠憩室炎切除术、结肠癌切除术、活检或象限切除、根治切除术等的临床路径。随着临床路径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也逐渐广泛、普遍。临床路径用于肾移植患者、正常分娩、出生婴儿、白血病、糖尿病、中风等患者的文献报道也日渐增多。

在澳大利亚,临床路径已被成功的用于协调一期、二期医疗服务的衔接,用临床路径的方法已经管理了许多慢性疾病,如哮喘、阻塞性肺部疾病和姑息治疗等。1997年9月Westcheter医疗中心把临床路径用于心脏瓣膜修补、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等[7]。

3.2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内的应用

3.2.1临床护理路径在内科领域的应用在内科领域中.自1998年以后,各大医院相继开展CNP这一新的管理方式,并就此进行了研究。广泛应用于内分泌、心血管内科及脑内科等领域[8~10]。改变r传统的护理方法.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督促护十履行职责和减少护理差错,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推动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金凡[11]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医疗护理质量。李海红[12]等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士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问,降低住院费用,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3.2.2临床护理路径在外科领域应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甲状腺瘤单病种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均在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增加护士工作满足感[13]。白红英[14]护理路径应用于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可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使患者掌握了更多的健康知识。此外.在骨科亦可见到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报道[15]。

3.2.3临床路径在妇产科领域应用王梦醒[16]等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产科门诊亦得到较为满意效果。张丽萍等报道,在子宫切除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缩短子宫肌瘤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郑冬燕[17]等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平滑肌手术的患者,医护人员按临床路径的标准化流程完成治疗与护理后评定住院日,首次功能锻炼时间,疾病的认识,术后注意事项等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较高。

3.2.4临床路径在其他领域应用在其他领域如儿科[18]。专病疗养等各领域发挥着很重要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及论证。

3.2.5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制定健康教育路径.使护理人员由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19]。能较好地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自觉采纳有益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和提高生命质量。还可增加护理人员责任感和沟通技巧,保证健康教育贯穿在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中。高琴、李慧[20]等心1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睡眠暂行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根据患者术前、术后不同阶段的健康问题,专职护理人员编写了健康教育路径。人院时进行评估;各种检查前:目的及注意事项;术前给予正确疏导、预防感冒,术中配合教育;手术当天、手术后恢复期等进行有序的护理,确保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医护人员能良好的沟通,提高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到提升。鲁丽萍[21]等将临床路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使护理工作系统化,减少护理差错,保障患者的安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王淑荣[22]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心血管内科患者健康教育中,提高了患者依从性,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负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4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

4.1体现先进科学的现代管理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临床服务模式,临床路径具有理顺医疗护理程序、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缩短住院日期、减少患者住院费用、节约医疗成本等优势,比较符合我国国情。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种具体疾病治疗和护理所制订的一个最适当的护理计划,该模式既能降低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又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诊疗标准化。临床路径工作程序有严格的时间要求,能减少康复延迟和降低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严格按路径程序实施有效的护理能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节约医疗资源。

4.2减少护理缺陷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效率,能让护士明确的职责,减少其行为的随意性,促使护理人员主动护理。另外,由于护理活动程序化和标准化,各项护理项目也不会被遗漏。整个路径实施过程中,护士承担着管理、设计、协调功能,而患者则参与的沟通与宣教,促进临床路径的实施、评价、修正不足并进行变异观察报告的角色。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能有效地协调护士的工作,所有的护理操作均沿着路径的内容和图示进行,减少中断环节,保证了治疗与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新的护理人员能在路径的指导下在短期内掌握护理规范,降低了处置不当,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4.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促进沟通.提高医患双方满意度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使患者预先知道所要接受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对治疗与护理全过程充分了解掌握,减轻了他们的恐惧、焦虑的心理,满意度显著提高[23]。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早目康复,规范了医疗护理行为,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雪丽霜.杨晓娅.日本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1,20(12):547.

[2]黄燕莉,张丽辉.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现状[J].天津护理,2012,1(20):58-59

[3]GraybealKB,GreenM,MckennaB1.ClinicalPathwaydevelopment1theoverlakemode[J].NursManage,1993,24(4):42-44.

[4]孙炜,刘雅卓.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0,l.

[5]TopalB,PeelerA,VerbertF,eta1.Outpatient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clinicalpathwayimplementationisefficientandcosteffectiveandincreasehospitalbedcapacity[J].SurgEndose,2007,21:1142-1146.

[6]李合平.浅论临床护理路径.医学信息,2011,24(10)6699-6700.

[7]胡艳宁,龙秀红.正常分娩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5-6.

[8]王扣英.丁美红,史林凤.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2):284-286.

[9]王淑荣.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113一114.

[10]郝绍丽.临床护理路径在大面积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09,2(11):75.

[11]金凡.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4):309-310.

[12]李海红,吴叶荣,张海云.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护理实践与研究,20lO.1(7):5-6.

[13]蔡敏,蔡郁,洪金兰.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2)301-303.

[14]白红英.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术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14(8)101-102.

[15]林碧珠,状琴英。陆嘉玲.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之运用研究[J].护理杂志,2008,(2):45-53.

[16]王梦醒,韩秀.辐床护理路径在产科门诊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1,28(1B):69-70.

[17]郑冬燕,于莹,侯景霞,等.临床路径在子宫平滑肌瘤手术患者的应用[J].护理杂志,2007,24(1):12.

[18]孔祥珍.临床路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1(7):71-73.

(19]陈豫红.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梗死患者护理T作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护理,201l,8(1):102一103.

[20]高琴,李惠.在睡眠呼吸崭停综合症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护理路径的谈话[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上半月:13.

[21]鲁丽萍,张兴霞.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探讨[J].临床实践,2012,4(30):147-148.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2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2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范例(3篇

    - 阅0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范文【关键词】思维品质数学教学培养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

    生物质燃料市场前景范例(3篇)

    - 阅0

    生物质燃料市场前景范文关键词:生物柴油柴油清洁应用展望柴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连炼制产品,在各国燃料结构中占有较高的份额,以成为重要的动力燃料。随着世界范围内车辆柴油.....

    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范例(3篇)

    阅:0

    关于职业教育的提案范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法;多元立法主体;多重博弈;美国中图分类号G71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范例(3篇)

    阅:0

    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范文1.1对象采用Delphi法的样本估计方法,即样本含量为护理专家20~50人为宜,考虑到样本回收....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范例(3篇)

    阅:0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范文【关键词】思维品质数学教学培养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