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范例(3篇)
来源: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范文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是从2009年确定的,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研究从近年才开始的。主要的研究如下:①在开发战略研究方面:王晓玲,阐述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在环渤海经济区中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乃至东北亚的纽带、推进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李靖宇等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战略投放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投放体系应形成由点到线、扩县成面的对外开放新优势,并以辽中城市群为腹地起到联动作用;王雅莉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几点思考》中提到应当在中央政府指导、城市政府协商、市场中介组织和企业等多个层面上逐步形成制度性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以实现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②产业集群方面研究:何艳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集群研究》中提到制定城市的差异性定位与合理分工体系、建立跨区域协调组织、按产业的空间集聚度进行产业布局、建立网络化的产业集群;王志等人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提出科学规划,依托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加强集群间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区域产业创新体系的对策;徐晓兰在《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中提到从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低碳发展等三个方面探究了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建设的方法手段,从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加强财政支持以及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等五个方面讨论了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保障措施;而曹松威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的问题上则认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合理布局,港口与腹地联动式发展,加强城市间合作和错位发展,坚持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战略,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最优的解决方式。③总体空间布局研究方面,王亚丰等人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格局演变的城市化影响方式研究,经济带的城市化影响方式主要体现在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体系重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和区域生态空间构建四个方面。④县域经济角度研究,潘志等人阐述了辽宁沿海各县市(区)中,研究区两端的经济发展明显好于中间部分;连显淼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浅探》中认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平衡性和空间差异显著,大体呈现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布格局。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肖瑜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的战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全面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加强带内各市之间及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合作;同时李红波等人在对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是使其形成一个中心、一条发展主轴、四大旅游区,构建了辽宁沿海地区“点―线―面”的空间结构;庄河―丹东线列为第一个二级发展轴。⑥沿线各城市相应研究,谷春立《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互动发展区》;王延滨《营口沿海经济带区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艳娟《关于锦州沿海经济带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等。
在学术论文方面,科研人员也有更为详细的论述著作来论证,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各个方面应该如何定位发展。2007年―2009年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学术研究论文如下:
发表时间论文名称作者指导教师专业论文来源
2007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整合研究华玉介钟磊钢工商管理东北大学
2007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研究邬冰杨青山人文地理东北师范大学
2008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张立鹏戴慎志
邢铭城市规划与设计同济大学
2008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研究高焱森李秀敏公共管理东北师范大学
2008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与五点一线开发研究徐志坚李靖宇区域经济学辽宁师范大学
2008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布局及沿海经济带构建张耀光人文地理辽宁师范大学
2008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优势问题研究陈刚匡海波工商管理大连理工大学
2009辽宁沿海城市群经济整合战略研究赵宇飞韩增林人文地理辽宁师范大学
2009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域开发开放研究宋洋李靖宇区域经济学辽宁师范大学
在我国学者在期刊上发表的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各个方面的研究中,战略方面从早期在区域定位到近期的具体部分的细致分工,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深入和对现实的具体操作的指导性更清晰。在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中,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产业的布局以及区域生产力的分工上,这点直接导致了沿海各个地区的发展的规模是否能达到规划预期。产业与经济的密切联系,使大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县域经济也有了深入的探索,由于“五点一线”的主要沿线是依靠县级市或乡镇这些行政单元组成,更好的带动经济发展必然会更好的发展县域经济并使其具有特色。在沿海经济带的资源方面,研究广泛,比如旅游资源的研究、港口资源的研究、海洋资源、农业资源等等。针对重要的几个城市,对每个城市相应的问题分析得到解决的措施,但核心的思想都是抓住这次机会,快速发展沿线城市与乡镇,以此带动周边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学术论文研究方面,从研究学者背景看出,大多数研究人员是从事经济地理和管理方面的,而城市规划专业对其空间分布的研究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该战略规划在空间上已经明确了“五点一线”的格局;另一方面是在发展目标的指引下,研究重点放在产业的研究方面。这样解决了目前的产业开发和投资的问题,但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没有前瞻性,容易引起之后城市规模发展不一、经济不平衡等城市问题,对整个经济带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针对经济带中某个城镇的研究比较缺乏,只是从产业上指导个片区发展产业类型,该产业一是从其附近大的城市主导产业定位,另一种新增的产业。在学术论文的研究当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域开发开放研究》和《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两篇文章,是以“点”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历史、现状及政策指导对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产业布局以及城市空间布局探索。
综上,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研究中存在全面但不精确深入的问题,在沿海经济带中有全面的产业布局、空间结构的研究,但更重要的是每个部分详细规划设计针对每个地段的不用情况分析其发展得利弊因素,将考虑区域发展得各种因素用于某一地区,对其进行全面的解读,之后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战略,指导其未来高效的开发开放。
参考文献:
1.宋欣茹、于晓霞,庄河市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
2.薛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宋洋,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开放开发研究,辽宁师范大学说是学文论文,2009
4.薛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范文篇2
【文章摘要】
低碳经济是当前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在分析江苏沿海三市基于低碳经济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江苏沿海三市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
0引言
低碳经济是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身为江苏南北经济的枢纽,江苏沿海经济带中的三市——南通、盐城、连云港,与沿海区域一般都是各省(市)的发达地区不同,他们与其他省份沿海地区在各省经济中的地位是无法相比的。截至2010年,三市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31.6%5和24.06%,而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的16.88%,长期以来其经济增长一直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条件下,努力推行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理念,主动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着眼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用低碳经济思维来构建经济发展模式,即基于低碳经济的新型工业化模式就显得更为现实和重要。
1江苏沿海三市基于低碳经济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市的经济与能源、资源之间的矛盾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更加突出。金融危机经过产业链的传递,使三市与经济发达地区一样,站在了低碳化发展经济的新起点上。全球低碳发展模式的确立,也决定了三市原有的发展模式将面临重新构建与选择的挑战,但在当今的体制下,不论政府遏制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决心有多大,地方政府受GDP增长的内在驱使,企业受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使,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行为难以纠正。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学说,沿海三市的环境污染状况正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形左侧,即以机械制造、石化、钢铁为核心的重工业化特征的行业将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对资源的耗费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碳的排放总量将继续增高,环境继续恶化。这些都将形成三市经济发展的最大的负外部性,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出于工业化进程的客观需要和对原有发展路径的依赖,不论是地方政府机构还是企业,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都要承担路径转化的巨大成本,这也对资金本来就很紧张的沿海三市发展低碳经济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对传统工业化道路下的粗放式增长方式是一个严峻考验,三市基于低碳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整必然会面临极大的阻碍。
2推进江苏沿海三市发展基于低碳经济模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与建议
2.1逐步建立低碳化的工业发展模式,构造低碳型产业体系
当前工业发展的低碳化是江苏沿海三市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内容。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我们才能战胜低碳经济时代对其又好又快发展所形成的各种挑战,抓住机遇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其工业在发展中要尽量做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就三市的实际情况而言,一方面可以采取逐步压缩、渐进淘汰的方式,通过技术改造和提高市场引入门槛,促使工业领域进行清洁生产,严控高耗能产业发展,对高能耗的中低端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逐步实现电力、冶金、化工、石化等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尝试设立低碳产业园区,创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型企业,发展健康的产业集群,同时还应以低碳化方式加快以连云港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建设,强化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不断提升港口群的绿色竞争力和服务功能。
2.2构建低碳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完善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
从当前国内外低碳技术现状来看,江苏沿海三市应该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新技术、风电和太阳能利用技术、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核电装备制造技术等。围绕低碳能源技术,形成低碳产业。但三市目前所掌握的低碳技术还比较少,相关技术积累薄弱,而且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环节,在现有的能源系统尚难以全面替换的背景下,最好是采用连续性的方法去逐渐替代现有的高碳技术系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二次创新模式去推动低碳技术的进步,逐渐缩短与低碳技术先进地区或企业之间的差距。
2.3构建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现行体制下,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长效机制的构建需要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1)江苏省必须以低碳化开发的整体设计理念和自觉意识,统筹规划、调整江苏沿海地区的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2)一方面,严格限制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绿色税收、生态补偿、融资优惠等措施,积极扶助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发展,鼓励在三市投资和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基础设施。(3)在江苏宣传低碳经济和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建立质量型低成本运行的新型工业化的考核体系,实现低碳经济工作的规范化、定量化和系统化,为走基于低碳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可靠的保障。(4)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根据各市的资源特征,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制定出符合当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条件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5)转变发展观念,加强对资源环境危机、节能环保的意义、理念和环保典型的宣传,让低碳经济理念成为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共识。
3结论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沿海经济转型升级,其实质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相统一。江苏沿海三市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尽管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但也存在一定的机遇。结合江苏沿海三市的发展规划和现实条件,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策略有:逐步建立低碳化的工业发展模式,构造低碳型产业体系;构建低碳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完善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构建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这些策略是沿海三市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梁中.低碳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的挑战与应对[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7):109-113.
[2]樊华,周德群.基于低碳经济模式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3):42-46.
[3]孙会,纪兰.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1(5):18-20.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范文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沿海大开发、大开放呈现良好态势。截止2010年底,辽宁沿海经济带42个园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超过2200亿元,重点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占沿海六市的1/2以上,占全省1/4以上。沿海六市合计实际利用外资132.2亿美元。同比增长71%,占全省63.8%。六市实际利用外资首次全部超过1亿美元。辽宁沿海六市完成GDP927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50.7%。
重视产业同构问题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构现象,而且大多发生在石化、造船等传统优势产业,造成产业上游和初加工环节比重较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相互竞争资源。锦州市政协主席李玉霞建议。由省统筹协调,对各市的传统优势产业重新定位,纳入全省总体结构优化评估,在主导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两大基地”建设布局中,明确各市分工,形成错位配套,相互依托,融合发展。
加大港口资源的整合力度
辽宁是中国海岸线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宜港岸线1000公里。随着沿海经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沿海省份从南到北兴起了新一轮港口整合热潮,有效地解决了区域内夺腹地、争货源、抢资源、拼投资等问题。大连市政协主席刘俊文认为,辽宁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出海口,应建立省级港口发展管理机构,研究制定港口发展总体规划,建立港口整合推进工作机构,加快港口整合工作的落实。
推进骨干企业重组
丹东市政协主席于国平建议,结合六市产业基础和主导产业,以国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广泛吸引民营资本和中小企业参与为手段,搞好装备制造业的资源整合,提高重大装备的自动化智能水平和配套能力;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整合,积极建设现代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业,实现海洋与陆地的综合立体开发。
加强科研带动技术创新
事业发展,人才当先。营口市政协主席王杰建议加大海洋科研院所及涉海大专院校建设力度,进一步整合全省涉海科技研究力量。引导其以委托开发、联合研发等多种形式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研发,共同开展海洋科研和人才培养,其建研发中心和科研基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和产业创新体系。
有效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盘锦市政协主席刘家升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对海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辽宁丰富的海洋资源,从辽宁沿海各市的比较优势出发,充实完善发展规划,制定具有辽宁特点的海洋产业发展、科研开发、海洋服务等发展战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海陆一体发展格局。
建设近海亲水的幸福岸线
加倍珍膳海岸线资源,正确处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也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话题。葫芦岛市政协主席郑宏伟建议建设近海亲水的共享岸线,把辽宁沿海打造成融景观带、旅游带、休闲带为一体的好去处。整合湿地、滩涂、河口等自然资源和园区、港口等产业资源,实现海岸线的整体设计和特色开发,拉近海与百姓、海与生活的距离。
针对此前沿海六市政协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系统调研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参加会议的邴志刚副省长表示,今年在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上已有部署,尤其是解决部分园区运行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问题已提上日程。
邴志刚说,省政府今年在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建设上,首先是以科学定位、完善功能、提升水平为目标来开展园区规划的评审工作,努力解决产业雷同的问题。
其次,编制辽宁省海岸保护和利用规划,邀请国内环境、城建、海洋工程、产业等专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做出科学规划。
第三,按照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扩大招商引资,提升沿海经济带项目的质量,在落地项目选择上要选新兴、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好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而对一些不符合园区特点和产业布局的低端项目要停批,不予财政支持。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2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2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例(3篇
- 阅0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一)总体政策取向上配合适当。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财政政策转型的决定,宏观调控由“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过渡到“双稳.....
农学就业前景范例(3篇)
- 阅0农学就业前景范文1.1乡土特色乡土特色是农庄休闲园的基本内容,只有具备了乡土特色,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观光客置身其中去感受与体验。农庄休闲园之所以能够受到众多观光客的青睐.....
高校宿舍规章制度范例(3篇)
阅:0高校宿舍规章制度范文关键词:宿舍管理;思想教育;辅导员建设引言由于受到学分制、选修课等的冲击,出现了班级功能....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范例(3篇)
阅:0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范文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是从2009年确定的,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研究从近年才开始的....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例(3篇)
阅:0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范文(一)总体政策取向上配合适当。200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财政政策转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