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环境分析(收集3篇)
来源:
冷链物流环境分析范文篇1
关键词:大数据;冷链物流;配送
中图分类号:F252.14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Basedontheefficientinformationreceivingandfeedbackinthebigdataenvironment,theimpactofbigdataoncoldchainlogisticsdeliveryisanalyzed.Thispaperstatesthreeaspectsoftheimpact,thataremanagementoftrucksinthedelivery,distributionrouteoptimizationandre-optimization,advanceshipping.
Keywords:bigdata;coldchainlogistics;delivery
0引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链物流作为提供安全新鲜食品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早在2010年,我国发改委颁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成一批运转高速、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而配送作为冷链物流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冷链物流实施成败的关键。因此,各大电商争相进入冷链物流配送领域,2015年11月6日,京东物流正式对外推出了生鲜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其生鲜冷链配送覆盖城市已达35个,其中7个城市实现了当日达服务[1],表明冷链物流配送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为冷链物流配送带来机遇和挑战,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大数据。所谓“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典型数据库软件采集、储存、管理和分析等能力的数据集合[2]。最先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认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3]在我国,大数据在冷链物流领域已经有所应用,据报道,澳柯玛公司积极运用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出了“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4]。但是,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大数据思维,如何应用大数据改进冷链物流配送仍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冷链物流在大数据环境下面临的挑战(缺乏相关设备、信息处理效率低下、缺乏相关标准没有形成信息链)和大数据在冷链物流配送环节中的应用(管理和监控运输车辆、优化和再优化配送路径、预判发货和预判到达)来进行分析。
1大数据环境下冷链物流面临的挑战
由于冷链物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思维比较传统,缺乏各种设施设备,在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互联网的情况下,又要面临大数据的冲击,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
1.1缺乏相关设备,信息处理效率低下
一方面,由于很多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为了降低运作成本,对计算机、终端设备、RFID、数据库、传感器等设备采购不到位,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无法对在库产品进行实时监控,更无法收集来自在途车辆和货物的信息。另一方面,硬件设施不到位导致企业间信息无法互换,缺乏信息交换平台,形成“信息孤岛”,跟不上各类产品数据增长的步伐。如果企业不加以改善,必将在大数据时代难以生存。
1.2缺乏标准
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冷链物流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标准,包括一般物流标准的缺失和数据标准的缺失。前者包括如冷藏柜和冷藏车的尺寸、装载量、托盘大小、冷冻产品所需的温湿度、光照、冷冻和冷藏时间、细菌超标范围等,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后者主要是指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收集、转化和处理标准,由于大数据分析平台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涉及到数据准备技术、数据储存技术、数据平台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等,需要制定大数据分析技术要求、过程模型、可视化工具要求等标准,以提高大数据处理产品的质量。而这些无疑对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1.3信息链尚未形成
所谓信息链,包括从产品生产、加工、库存、配送一直到消费者手中的整个信息链条,这是建立冷冻产品安全可追溯的基础条件。由于基础设施的缺乏,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只有少部分企业能做到产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信息可追溯,如通过扫描二维码,可查询产品的产地、生产配料、生产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向消费者公布产品的原材料信息,不仅能让其参与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也能对有问题的产品及时控制和召回。而大部分企业的产品信息都是黑匣子,让人难以放心消费。总之,由于冷冻产品对温湿度较敏感,容易变质损坏,建立这样一条信息链对保障产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来说都至关重要的。
2大数据在冷链物流配送环节中的应用
大数据环境下冷链物流配送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中包含配送方、冷藏车、客户、大数据分析平台、公共数据云等要素。配送方(可以是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物流企业等)派送冷藏车将产品运送至客户,在途中,配送方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监管在途车辆,同时客户也可通过此平台对车辆和货物进行查询并反馈信息,而通过大数据平台提供的一些数据和信息,冷藏车也可接受来自配送方的指令,对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提供保障。
2.1管理和监控冷藏配送车辆
配送前,通过将企业内部信息与行业数据相结合,与其他企业合作,建立冷藏车辆信息库(载重、容量、存储条件等),通过对车辆信息库的管理,可对冷藏车进行合理安排和及时调度,避免冷藏车的无效运输,提高运输效率。在此基础上为每辆车及对应的司机建立“身份证”,通过“一车一证”可准确核查冷藏车和司机身份的真伪,有效制止骗车骗货现象的发生,保证货物安全。配送中,对车辆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冷藏车箱的温度、湿度、光照、烟雾,车辆行驶路径,停车或者行驶时间,装卸货信息等,也可以计算驾驶员急加速,急刹车的次数,经济转速区行驶时间等信息[5],并通过车载终端将实时数据传送至大数据分析平台供配送方和客户对货物和冷藏车进行追踪,以免在出现意外时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降低损失。配送完成后,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共享的信息收集目的地附近的货物,捎带返回顺路的货物,避免车辆返空,提高配送车辆利用率。
2.2优化和再优化配送路径
无论从成本的角度还是从保障产品质量的角度讲,都要尽可能快地将冷藏产品运送至客户手中。这就要求对配送车辆的路径进行合理规划。目前我国冷链配送路径安排比较粗放,基本靠配送人员的个人感知来确定行驶路线。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可借助来自公共数据云提供的基础数据如天气、交通、路况等为配送车辆规划合理路径。这些基础数据涉及城市配送中每段路径在一天中各细分时段的通过时间、各路段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等基础交通信息,基于动态与随机车辆路径规划模型(offlinedynamicvehicleroutingproblem),在考虑各配送任务时间窗的情形下,快速生成各配送批次的初始优化路径。在车辆配送过程中,根据途中车辆实时反馈的运行状态信息、公共交通云反馈的公共交通信息,依赖在线的动态车辆路径优化模型(onlinedynamicvehicleroutingproblem),做出在途实时的路径调整安排,保证获取实时状态下较优的配送路径安排[6]。
2.3预判发货和预判到达
2013年亚马逊申请了一项名为“预判发货”的专利,即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顾客此前的订单、商品搜索记录、心愿单、购物车,甚至包括用户鼠标在某商品页面的停留时间等)的分析,预测顾客的购买行为,在顾客下单之前提前发出包裹,最大程度地缩短物流时间。这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模仿的典范。企业可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收集分析有关客户消费行为(购买时间和次数,冷冻产品数量、品类等)的数据,建立消费行为与时间段的联系,在消费旺季或高峰时间段来临前,提前按一定的比率将产品运送至消费地附近,待消费高峰期到来时,可用最短的时间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避免短缺货现象发生,同时也保障了产品质量。这对于具有固定消费时间段和需要冷藏保鲜的产品尤为有效,如月饼、粽子、生鲜果蔬、肉类等。
而“预判到达”则是指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冷链配送相关历史数据(如冷藏配送车辆到达后对客户的平均等待时间、在目的地的装卸货时间、与客户的交接时间等)的分析,在车辆到达前的一定时间提前通知客户收货,保障冷冻产品从“冷藏车”转移到“冷柜”的过程中没有断链,避免车辆等待客户或客户等车的现象,节省双方的时间成本。如果客户经常要求延迟收货,配送方甚至可将这类产品放至下一批配送货物中,减少目的地仓库的库存。同时,若配送车辆在途中出现天气恶劣、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及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传送信息到配送方和客户,更新到货收货时间。
3结论
大数据时代的变革,不是技术变革,而是思维变革与商业模式变革。配送企业应及早做好准备,改变传统思想,建立大数据思维,积极应对大数据和云计算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冷链物流面临的挑战,然后着眼于冷链物流的配送环节,分析大数据在冷链物流配送环节可能的应用场景(车辆的管理和调度、路径优化和再优化、预判信息),为提高冷链物流配送效率、提高冷冻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佚名.京东物流全面进入国内生鲜物流配送领域[EB/OL].(2015-11-07)[2016-07-05].htt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6853&highlight=%BE%A9%B6%AB%CE%EF%C1%F7.
[2]张琳.RFID在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J].电子商务,2014(3):50-51.
[3]丁俊发.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储运,2013(7):32.
[4]佚名.澳柯玛打造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EB/OL].(2015-09-30)[2016-07-05].http:///news_detail.php?id=6108.
冷链物流环境分析范文篇2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建设投资大,系统庞大复杂
由于农产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农产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中,要特别强调“链”的完整性,要从农产品运输的全过程入手,加强市场对整个链条的控制。
(二)运营成本较高
为了确保生鲜果蔬等在各个流通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下,就必须安装相应的温控设备,使用冷藏车运输,储存在低温仓库,并采用先进的电脑信息系统加以控制等。因此,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统成本偏高。
(三)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较高
农产品冷链物流具有精益性和敏捷性的双重特征,既要求着眼于各物流环节综合成本的最小化,又要求物流速度快、对市场反应灵敏。而农产品物流体系复杂,参与主体多,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物流过程中需要质量监控,从而需要高度的信息化技术来支撑。
二、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一)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迅速
近年来,我市畜牧生产全面增长,渔业产量显著提高,蔬菜生产供应形势较好,水果产量逐年上升,我市农产品已逐步进入全国市场。同时,随着重庆与国内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农产品消费品种余缺的相互调剂日趋增多,肉类、水产、果蔬等涉农冷链物流的规模快速增长。
(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初具规模
截止2010年,全市既有库容500吨以上的冷库45座,总库容约17万吨,万吨以上库容的冷库7座,库容量10.6万吨。其中,公共性冷库13座,库容13万吨;现有冷藏运输车170辆,年运输量35万吨。
(三)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重庆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重庆万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天利方星食品有限公司、重庆金帆果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专门从事冷链公共服务的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其中,重庆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冷链分拨中心和服务企业,占据重庆及贵州、陕西等周边地区约90%的冻品供应市场份额。
(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国家相关部门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市政府已将冷链物流作为“十二五”物流规划重要内容,为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我市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城市规划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市建设冷链物流设施、引进先进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内外冷链龙头企业投资热情空前高涨。
三、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问题分析
(一)冷链物流技术水平总体落后
由于我市冷链物流发展起步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网络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冷链物流技术水平总体落后,优势农产品资源加工不足,畜禽活体运输销售对环境和居民健康存在威胁,与直辖市的地位极不相适。具体体现在:冷库总体容量小,大型公共性冷库设施缺乏;人均冷库容量仅6千克,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万人冷藏车拥有量0.05辆,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肉类、蔬菜、水果等优势农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冷链流通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腐损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冷库分布失衡,占全市库容能力75%的19座冷库集中在主城区,物流集散与城市居住功能矛盾日趋明显。
(二)冷链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介入少
农产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涉及少,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冷链物流配送,冷链物流的成本和产品损耗亦高。
四、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优化对策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尽快制定出相关的管理标准,借鉴国外的先进物流技术,弥补自身不足,来实现其健康发展,本人就如何优化我市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完善法规体系
推广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快制定我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实施细则;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体系、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食品安全全程检查与监督机制。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规范化运行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
(二)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专业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大型生鲜农产品生产企业从生产源头实现低温控制,积极发展冷链运输和低温销售。鼓励大型零售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逐步发展壮大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
(三)加快低碳冷链物流建设
通过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有效手段,实现资源集约化,发展绿色冷链物流。结合我省产业特色和发展战略,通过低碳冷链物流的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相关技术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冷链物流,加快发展低碳冷库、低碳运输等。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资源再利用等战略性冷链物流企业。实施低碳冷链物流创新示范工程,规划和建设一批省级低碳冷链物流试点企业。
(四)推进冷链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和开发
充分发挥重庆市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组织冷链物流企业、研究机构、专业院校等参与冷链物流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加快我市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构建,重点在冷链物流的基础、技术、管理及服务等方面尽快制定适合我市冷链物流业发展需要的系列地方标准和管理规范。积极推动重要的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五)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鼓励冷链物流专业企业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从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重要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周边加快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大力改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设备,建设经济适用的农产品预冷设施;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推广全程温度监控技术;完善与冷链物流相配套的查验与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快速准确的检测设备和试剂。
参考文献:
[1]叶勇.张友华.中国冷链物流的最新发展和对策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79).69-71
[2]高国云.浅析我国物流统计发展现状[J]中国市场.2008.(3).11-12
[3]柴本澄.中国物流现状与发展[J]物流技术与应用.1996.(1).1-2
冷链物流环境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调研;发展战略;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3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24-5262-04
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nHeilongjiangAgriculturalColdChainLogisticsand
ItsDevelopmentStrategy
LIUQiao1,SHENXin2,LIULi2,HUANGZhi-peng2
(1.SchoolofEconomyandManagement,HeilongjiangInstituteofTechnology,Harbin150050,Heilongjiang,China;
2.SchoolofManagement,HarbinUniversityofCommerce,Harbin150028,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Toaccelerate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coldchainlogistics,forimprovingthecompetitivenessofagriculturalproducts,topromotetheincomeincreaseofthepeasantryandtoensurefoodsecurity,hastheextremelyvitalsignificance.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mainproblemofagriculturalcoldchainlogisticsofHeilongjiangprovincewereanalyzedfromfiveaspectssuchasthescaleofconstruction,infrastructure,thesituationofcoldchainlogisticstechnology,coldchainlogisticsenterprisesanddevelopmentenvironment.AfterthesituationofagriculturalcoldchainlogisticsinHeilongjiangprovinceanditsmainissueswereanalyzed,thepointthatHeilongjiangprovinceshouldfocusonthedevelopmentofpoultry,fruitandvegetable,aquaticproducts,andprocessedfoodcoldchainfieldswasproposed,thenthestrategicimplementationcountermeasuresforaboveareasweredescribed.
Keywords:agriculturalcoldchainlogistics;investigation;developmentstrategy;Heilongjiangprovince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屠宰、捕捞后,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1]。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2010年6月18日颁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冷链建设状况如何?如何建设与“现代物流业”相适应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黑龙江省如何制定适合省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来指导今后的建设与实践?带着这些问题,“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现状与对策”课题组,根据黑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组织的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的要求与安排,分两个子课题组,深入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鹤岗、七台河、双鸭山、绥化等8个地级市以及甘南、同江等8个县(市)进行了调研。课题组发放“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基本情况调查问卷”70份,回收问卷65份,其中有效问卷6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6%。课题组除了采取问卷调查外,还采取座谈会、汇报会、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对上述县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
同时,课题组受黑龙江省发改委委托,设计了8份调查表,交由全省83个市县发改委协助完成调查,调研涉及农产品生产、消费布局(主要农产品品种,生产基地及市场建设,农产品产量及消费量等)、辖区内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的相关情况(现有冷藏冷冻设施、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冷链设施及使用管理现状等)、辖区冷链物流建设存在的问题等。
本研究从黑龙江省冷链物流建设规模、基础设施、冷链物流技术现状、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发展环境5个方面入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该省发展冷链物流应重点开展的领域以及措施建议。
1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1.1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标准化种植水平日益提高,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等多项强制性地方标准得到推广应用,覆盖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全省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87580hm2,年产量701万t。果园面积达到35340hm2,年产量50万t。肉类、禽蛋、乳制品、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87.9万t,649.5万t、101.9万t、38.07万t。目前,全省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获得标识认证的产品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到1600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484万hm2[2]。对黑龙江省蔬菜、水果、肉类、禽蛋、乳制品和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初步测算,分别为4%、3%、10%、13%、95%和1%,冷藏运输率分别为1%、7%、25%、30%、90%和1%,冷链物流的规模正在逐步增长。
1.2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截至2010年底,黑龙江省有冷藏库近400座,冷库总容量约为62万t,其中高温冷藏库、低温冷藏库、冻结物冷藏库的比率分别为40%、45%、15%。冷藏运输工具主要是冷藏车,数量为415辆,冷藏容量为22万t[2]。目前冷库大部分是以土建为主,气调库所占的比例不高,冷库规模相对较小,绝大部分库容都在1000t以下,1000t以上的中型冷库比率约为30%。
1.3冷链技术逐步推广
绿色农产品基地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思想、GAP(良好农业规范)、GMP(良好操作规范)等管理技术,正在努力实施全程低温控制。大型肉类屠宰企业开始运用国际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从生猪屠宰、分割加工、冷却成熟等环节低温处理起步,基于RFID技术逐渐向储藏、运输和销售环节延伸,向着全程低温控制的方向快速发展。冷库建设中开始运用较为先进的发泡技术,新建冷库结构正在逐步调整为以气调式冷库为主体。
1.4冷链物流相关企业不断涌现
截至2010年底,黑龙江省拥有冷库的企业有145家,有农产品加工型企业180家,其中肉类、蔬菜、水果、乳制品、禽蛋和水产品加工型企业分别占38.4%、16.1%、17.8%、18.3%、7.2%、2.2%。主要生产加工的农产品集中在肉类、乳制品、蔬菜水果和禽蛋类。全省已经开展冷链运输的规模以上企业为21家,从事冷链物流的人员1112人,从事冷链运输的机械冷藏车243辆,冷藏船吨位3t。全省农产品销售中有规模以上农贸批发市场62家,综合性超市农产品专销区80个。
1.5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逐步完善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专门制定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环境也在逐步完善。黑龙江省高度重视鲜活农产品快速流通通道建设,构建起通往京津等主要城市的农产品绿色通道,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完善“绿色通道”政策、提高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等,为鲜活农产品跨区域长途运输提供便利,有力推动了冷链物流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体现,全社会对优质优价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2黑龙江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1生鲜农产品冷链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黑龙江省大部分农产品仍是在常温下流通,冷链物流各环节衔接尚不够通畅,缺乏系统化的连贯作业,损耗严重。部分农产品在加工初步环节采用低温处理,而运输和销售环节断链现象严重,全过程冷链的比例过低。冷链物流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手段落后,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3,4]。
2.2冷链设施设备规模严重不足
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国有冷库大多使用了30年以上。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或低温场所操作。各类冷库的结构并不合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相对较少,果蔬冷库建设还较为落后,产地加工冷库建设也较缓慢。夏秋蔬菜生产旺季供应过剩,冬春淡季自给不足,主要靠从省外调入,恒温保鲜库设施严重不足。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屠宰企业拥有冷藏车的比例还较低,多数运输车辆达不到冷链运输的标准,高温屠宰、高温运输造成的二次污染给肉制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2.3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第三方物流主要以提供货物、库存管理、搬运和定向运输等业务为主,黑龙江省尚未形成具有规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不能提供全面的、综合的、集成的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大量冷链物流服务资源分散于食品、农产品初级加工等领域,资源整合与增值服务能力较弱,致使农产品产后损失较大,附加价值未得到深度挖掘。
2.4冷链物流技术应用不足,信息化程度低
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冷链物流手段尚未普及,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冷链各环节的企业信息化程度还较低,各环节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和共享,农产品追踪溯源技术的支撑能力尚较弱[5]。
2.5冷链物流人才严重匮乏
从事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冷链物流系统和专业培训。省内开设有物流、食品、制冷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极少,专业大学生的有效供给量不足,造成冷链物流人才匮乏。缺乏多层次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3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重点发展领域及主要任务
3.1肉禽类冷链
发挥黑龙江省“全国重要猪肉、牛羊肉、禽类产地”的区位优势,建立以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产品产地与销售终端无缝对接的冷链物流体系。一是推进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改造屠宰生产流水线及温控设施,提高肉类屠宰加工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强肉类屠宰后产品排酸、预冷等低温初加工设施建设。三是以大型肉类加工企业为依托,建立产销对接的肉禽类初加工冷链物流基地。四是提高冷却肉销售比例,大力推广冷藏运输车辆和运输全程监控技术,鼓励和支持超市、大卖场及农贸市场等销售终端采用冷柜销售的方式。
3.2果蔬冷链
黑龙江省应发挥特色果蔬品种多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建立以生产基地为基础,以集散市场为载体,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果蔬冷链物流体系。
1)加强特色果蔬生产基地的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借助黑龙江省果蔬种植的地域优势,大力建设大庆寒地葡萄种植基地、尚志市三莓浆果基地、双城西瓜种植基地、阿城白菜生产基地等特色果蔬生产基地,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果蔬产品品牌,加强果蔬生产基地的冷藏、保鲜、储存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果蔬拣选、保鲜储存和包装等环节,保证黑龙江外销特色果蔬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增加。
2)完善果蔬集散市场冷链网络建设,依托哈达果蔬批发大市场等省内专业果蔬集散市场,建设集交易、冷藏、质检、运输、配送为一体的区域配送型果蔬冷链物流中心。
3)推进果蔬加工企业冷链系统的升级改造。加大投资力度,支持果蔬加工企业加快应用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技术、设施和设备,加强果蔬预冷、保鲜、精深加工和包装环节,完善冷链链条,扩大冷链物流规模。
4)完善果蔬产品的季节性双向冷链体系建设。黑龙江省冬春季节果蔬供应不足,大部分依靠南菜北运。而每年的7~9月份,露地蔬菜和果品产量大、质量优和口感好,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适合北菜南运。借助果蔬种植的季节时间差,加强季节性果蔬产品的销售、预冷、包装、保鲜、冷藏和冷运,大力发展满足黑龙江省果蔬产品季节性调运需要的双向冷链物流体系,保证果蔬产品全年的充足供应。
5)大力培育专业第三方果蔬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加大对第三方物流的鼓励扶持,加快整合大型果蔬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超企业和果蔬储运企业冷链设施和服务资源,建立从产地到销地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打造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影响力的龙头第三方果蔬冷链物流企业。
3.3水产品冷链
着眼于深化水产品结构调整,提高水产品冷藏比例,建立以大型养殖基地和水产品市场为支撑的冷链物流体系。一是加大冷链设施投入,鼓励和支持重点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冰鲜、冷冻等冷链设施,引导水产品基地健全速冻、冷藏等冷链设施。二是建立快运网络,针对水产品易腐的特点,积极推广冷藏、冷冻等冷链运输方式,全面提高水产品快速通达能力。三是强化配送功能,依托养殖基地和水产品市场,加快速冻库、冷藏库、深加工车间等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仓储、配送、定制加工等物流业务。
3.4加工食品冷链
围绕加工食品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产品运输、配送、销售等各环节,建立以龙头食品生产企业为主体,实现产后预冷、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及运输和冷冻销售等功能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体系。一是加强流通加工基地建设,依托浆果、乳制品、速冻蔬菜等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具有分拣、清洗、切分、冷藏等功能的流通加工基地,构建以品牌食品加工流通基地为节点的冷链物流网络。二是积极推进食品加工企业冷链物流业务外包,整合社会冷链物流资源,构建以订单为核心的一体化冷链产品配送模式,全面提高共同配送水平。三是加快改造提升专业市场、连锁超市、大卖场等食品交易平台,完善冷链服务功能,加强食品采购、销售流程控制,建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4结论与探讨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有着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资源优势。在“十二五”期间,应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应用为支撑,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规划,优化布局,重点突破,强化特色,科技引领,管理创新,引导和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模式完善和创新,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的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不断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增强农产品冷链服务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管理优势和竞争优势,切实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满足居民生活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Z].2010.
[2]黑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黑龙江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刘乔,沈欣,孙栩.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价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1(9):38-41.
2023宝宝双胞胎男孩名字精选
- 阅8选择双胞胎男孩的名字 - 第一星座网黄历星座生肖批命双胞胎男孩的名字选择第一星座网络 作者: 匿名11028人在看 我们都说 ‚ 婴儿是上帝送给父母的最好的礼物 ‚ 也是父.....
夏姓女孩起名大全精选
- 阅8俗话说 ‚ 人如其名 ‚ 可见名字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 特别是对于女孩来说 ‚ 名字不仅能彰显自己的外在气质 ‚ 而且还能给自己的形象加分。 夏姓是一个纯汉族、源流单一的.....
预防诈骗心得体会精选范文2025
- 阅0当前反诈形势不容乐观,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倾向,诈骗类型繁多,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预防诈骗心得体会参考范文2022,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防诈骗.....
守边人观后感精选范文2025
- 阅0守边人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国家意识、国门意识,无惧困难与艰险奔赴防控第一线,坚定以;三气守住、守好、守牢国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守边人观后感参考范文2022,希望对大家.....
药品不良反应(收集3篇)
阅:0药品不良反应范文篇1【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
冷链物流环境分析(收集3篇)
阅:0冷链物流环境分析范文篇1关键词:大数据;冷链物流;配送中图分类号:F252.14文献标识码:AAbstract:Basedontheefficie....
药品价格(收集3篇)
阅:0药品价格范文篇11改革历程1.1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控制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广大农村有以赤脚医生为主体,覆盖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