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收集3篇)
来源:
药品不良反应范文篇1
【摘要】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收集到的185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型、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185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11大类127种,其中以抗感染药物比例最高,其次为中药及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比例较其他给药途径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比例最高,其次为全身性损害。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测和管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及中药注射剂,避免或减少严重药品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合理用药;统计分析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严重药品不良事件频发,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涉及医疗安全,也是导致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合理用药监测是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事件、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合理用药监测工作中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收集、报告和分析评价是及时发现药物不良事件警戒信号的最主要方法。我院从2001年开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ADR报告上报自治区ADR监测中心。现对我院2008年上报的185例ADR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目前医疗机构ADR发生的一般规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提供指导性建议。
1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12月的ADR报告185例,经自治区ADR监测中心评估认定,均已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对185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给药剂型、药品种类、ADR涉及器官和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
2结果
2.1性别与年龄分布
在185例ADR报告中,男94例,女91例,男女之比为1.03∶1。汉族170例,回族14例,满族1例。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17例,无药物过敏史者32例,其他均为不详。患者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92岁,各年龄段分布情况为:青少年组(<17岁)14例(7.6%),成年组(18~59岁)87例(47%),老年组(≥60岁)84例(45.4%)。
2.2不同给药途径引起的不良反应
185例报告中,通过静脉滴注给药发生ADR的病例最多,共有153例,通过口服、静脉推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局部外用和腔道等途径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不同给药布途径所致ADR的病例数及构成比详见表1。表1不同给药途径引起ADR的病例分布(略)
2.3引起ADR的药品类型分布
药品种类涉及抗感染药、心血管疾病用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以及各种中药和中药注射剂等,各类药物发生ADR例数及构成比详见表2。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例数最多,其中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有30例,喹诺酮类有20例。各种抗感染药引起ADR的例数及构成比详见表3。表2引起ADR的药品类型分布(略)表3引起ADR抗感染药物的类型品种分布(略)
2.4ADR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其中大部分为局部反应,累及的器官主要包括皮肤及其附件,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最多,占35.68%,其次是神经系统反应,占14.59%。全身性ADR多表现为寒战、发热、紫绀和过敏性休克,共占15.68%,详见表4。表4ADR累及的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略)
3讨论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品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正常用法用量使用中患者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药物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和继发反应等,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不同药物或同一种药物在不同个体所发生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
本调查结果表明,2008年我院老年人(≥60岁)发生ADR的频率最高,占45.40%。老年人的组织和器官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药物代谢速度减慢,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易造成蓄积,因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另外,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临床治疗中联合用药较多,药物相互作用也是引起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多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对老年人的用药监护,在给药时应根据病情和身体肝肾功能状况,给予最佳疗效的较小剂量,通常开始用成年人的1/2、2/3或3/4剂量[1];尽可能减少治疗药物品种,避免有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有条件时应在用药过程中测定血药浓度,以指导临床对老年人准确、合理地用药。
注射剂使药物能更快地吸收或直接进入体循环,药物发挥作用快,因而受到临床与医务人员与患者越来越多的亲睐。但是,注射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和危害也因此而更加严重,尤其是对于一些儿童、老年人、身体虚弱的重症患者和高敏人群更容易发生过敏性休克,严重者容易导致死亡[2]。所以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应遵循“能够口服给药的,不要肌肉注射;能够肌肉注射的,不要静脉用药”的给药原则。
调查研究[3-4]表明目前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无指征应用、品种选择不当、超剂量用药、无指征联合用药等不合理现象。尤其是头孢类抗菌药物相关的过敏性休克致死等严重不良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因而是目前我们监测的重点药物。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2008年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34.59%,其中头孢菌素类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这类药物ADR高发生率与这两类抗菌药品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密切相关,提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监测和管理,避免不合理用药引起的药物不良事件。
在2008年我院报告的全部ADR病例中,中药及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26.49%,以双黄连注射剂、丹参粉针、穿心莲内酯注射剂为多。中药注射剂ADR的高发生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中药注射剂中所含有效成分复杂,人们对其有效成分的药理、毒理、疗效等方面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在缺乏科学、有效的内在质量控制方法下极易引发ADR。(2)中药注射剂多为复方制剂,其中的抗原、半抗原可引起过敏反应。(3)中药注射剂中的微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微粒在体内无法正常代谢,可引发静脉炎、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另外,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4]显示某些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多发也与其在临床上的不合理应用有关,需引起各级医疗机构的重视并加强临床应用监测管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院临床报告ADR最多的是皮肤及附件的损害,发生率占35.68%,临床表现多为各种皮疹、瘙痒、剥脱性皮炎等一般不良反应。这种结果可能与药物不良反应对其他器官或系统造成的损害较为隐匿,不易与疾病本身体征相区别而难以及时发现和上报有关;另外,研究[5]表明我国目前药品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极为复杂,尤其是严重药品不良事件往往涉及到药品生产质量监督管理和临床合理使用的各个环节,医患群体对报告ADR认识不足,担心报告ADR后处置不当而引起医疗纠纷也是造成严重ADR上报率低的重要原因。如何进一步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和报告质量,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严重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更好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安全尚需医疗、药学和卫生医药管理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广泛的学术研究,国家卫生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还需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参考文献
[1]贾公孚,李涛,许莉.药物毒副反应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24-125.
[2]王喜芬,康定文.436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7,7(5):391-393.
[3]扈福,王健.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14):1056-1057.
药品不良反应范文篇2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2]。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1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药品因素(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患者自身的原因(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2)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发现,现60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52/887),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113/713)[4]。(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其他因素(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5]。(4)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3怎样做到安全用药(1)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2)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都是不恰当的。(3)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4)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评价。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的重视。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适当地合理用药。
选题参考
1徐年卉,林国生,付洁,等.合理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43-144.
2唐镜波.合理用药的评价与实践要点.全军临床合理用药研讨班论文摘要汇编,1990,64.
3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0,314.
药品不良反应范文篇3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我市ADR、MDR及药物滥用监测工作,提高监测工作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成立市ADR、MDR及药物滥用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二、职责范围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ADR、MDR及药物滥用报告的监测、审核、应急处理和上报工作。市卫生局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与实施ADR、MDR及药物滥用报告制度有关的管理工作,督促医疗机构及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组织开展本市内发生的药品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并采取必要控制措施。
三、工作目标、任务要求
(一)目标
各相关单位要加强本辖区内ADR、MDR及药物滥用监测工作组织领导和宣传,可确定几个重点监测药品和医疗器械,对使用面广,用量大的几个基本药物实行重点监测,并形成年度分析报告;在器械方面重点为三类医疗器械,可关注婴儿培养箱、宫腔镜、重症监护用心电动态监测仪、植(介)入材料、高质耗材等,对仪器使用过程出现无法恒温、黑屏等异象时均要上报。
(二)任务
1.各相关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ADR、MDR及药物滥用监测的收集、整理、上报及报告质量的审核,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2.2014年全市完成ADR监测报告数不少于250份,其中严重的50份(任务数见附件1)、完成MDR监测报告数不少于60份(任务数见附件2)、完成药物滥用报告数不少于50份。ADR和MDR报告合格率要求达到95%以上。新的、严重的上报数量要占各上报单位报告总数的20%。
(三)工作要求
不得有虚报、瞒报、漏报。各单位在完成任务数的基础上,务必做到报表规范、真实、有效,重点抓好新的、严重的、群发性的、死亡的ADR和三类、严重的、死亡的MDR的监测和收集上报工作。死亡病例在发生或知悉之日起必须及时报告,不得瞒报、迟报,否则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予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建立考评奖惩制度
考评主要内容是人员、机构、制度、专项资金、宣传、培训是否到位,查阅病历是否有漏报、虚报现象。
奖惩办法:各单位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本单位开展监测和报告工作人员的奖励,比照其他县市区做法,一般ADR和MDR监测报告奖励标准每份不高于50元,新的、严重ADR监测报告每份不高于100元。
2023宝宝双胞胎男孩名字精选
- 阅8选择双胞胎男孩的名字 - 第一星座网黄历星座生肖批命双胞胎男孩的名字选择第一星座网络 作者: 匿名11028人在看 我们都说 ‚ 婴儿是上帝送给父母的最好的礼物 ‚ 也是父.....
夏姓女孩起名大全精选
- 阅8俗话说 ‚ 人如其名 ‚ 可见名字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 特别是对于女孩来说 ‚ 名字不仅能彰显自己的外在气质 ‚ 而且还能给自己的形象加分。 夏姓是一个纯汉族、源流单一的.....
预防诈骗心得体会精选范文2025
- 阅0当前反诈形势不容乐观,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倾向,诈骗类型繁多,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预防诈骗心得体会参考范文2022,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防诈骗.....
守边人观后感精选范文2025
- 阅0守边人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国家意识、国门意识,无惧困难与艰险奔赴防控第一线,坚定以;三气守住、守好、守牢国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守边人观后感参考范文2022,希望对大家.....
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整理2篇)
阅:0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篇1[关键词]社会学;本科生;社会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从近年的教学实践来看,一般本科生定量....
北方冬至吃什么(整理2篇)
阅:0北方冬至吃什么范文篇1立冬表示的是开始进入冬天,而冬天除了需要注意保暖和养生之外,在一些习惯上也需要多加....
药品不良反应(收集3篇)
阅:0药品不良反应范文篇1【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