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范例(3篇)

来源:

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范文篇1

关键词:中西文化;思维模式;英语议论文;写作构思;文化差异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的交流也日益增多。除了口语间的交流,书面表达也成为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交流的重要方式。而英文写作,又是我国教学中的一个弱项。对中国学生而言,对英文议论文的写作常常感觉无从下笔。中国的论文构思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学生也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在写作英语议论文的时候也常用汉语的习惯来对整篇文章进行构思,相当于将汉语的议论文翻译成中国的议论文。虽然在语法方面没有很大的错误,但是却和西方文化相差较大,使西方对论文的内容感到匪夷所思,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了解双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有益于思维模式的转变,以西方思维模式来进行英文议论文的写作构思,达到中西方不同思维模式的灵活运用。

二、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上的表现

(一)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地域文化方面的表现

中西方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在彼此地域中生活的民族不同,对同一个事物和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也不同。中国气候四季分明,大陆性气候中夏天是最为炎热难熬的季节。而西方的英国夏天却是温和舒适的季节。所以,面对“夏天”一词,中国人马上会想象到酷暑难耐的样子。而西方面对“夏天”一词,就反应出一种舒适宜人的感觉。虽然这仅仅是地域差异中一个小小的例子,却折射出两种地域的差异性。地域的差异,带动思维模式的差异,就如同样是“夏天”,对其的感受却大相径庭。因此在英文的写作构思时,要充分考虑到双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二)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风俗习惯文化方面的表现

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相差较远的风俗习惯。就如同“春节”和“圣诞节”,一个是属于中国的最重要的节日,一个是源于西方的重要节日。中国饮食习惯用匙和筷,西方则是刀和叉。中国崇尚礼仪,认为“左尊右次”,这一点对西方而言,是难以理解的。对各国而言,风俗习惯都是复杂的。不同的风俗习惯,影响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英文写作时,要尊重西方独有的风俗习惯。

(三)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宗教文化方面的表现

人类文化博大精深,宗教文化是其总重要的一部分。不同民族的人民具有不同的。崇尚的、忌讳的文化也不同。中国的以佛教和道教为主。而这并不存在于西方文化。西方崇尚的多以基督教为主。信奉上帝是最高的神。在文章写作中,对词汇的理解从方面来讲也不相同。龙是中国崇尚的图腾,象征着“高贵,吉祥和神圣”。而西方英语词汇中“龙(dragon)”仅仅是一种低等的爬行动物。由此看来,在英文议论文写作中,思维模式同样要注意西方的信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三、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在英语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表现

(一)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词汇上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上有着不同的偏重。也因此,汉语中动词在句子中应用较多,而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用名词多于动词,比较静态化。所以我们在写作中,要想接近西方风格,就尽量用名词来表达汉语里用动词要表达的意思。汉语追求一种语言的韵律,内容结构间的协调。又包含很多修辞方法,一些意义重复的词语被多长使用。而英语强调的是简洁,流畅,具有逻辑性。西方国家的用词要求简明扼要,避免复杂冗长。这点在英语议论文的写作中要有足够的重视。

(二)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

英语的句子中必须使用连接词,以体现句子的完整性。而汉语则着重于句子本身的意义。汉语句子本身不以主语为中心,而是以句子表达的意义为主题。而英语则是要求突出主语,不能将其省略。汉语中多采用主体的思维方式,常用人称来作为主语,运用主动语态。英语则对主体和客体有严格的区分,常用物称来表达事情,被动语态使用较多。因此,在英语议论文的写作中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差别,避免汉语主题的思维模式对英语的句子完整性造成影响。

(三)写作中汉语和英语在文章篇幅章节上的差异

汉语的写作思维方式常采用引言慢慢引出主题,很少直接进入主题。中间内容逐点述说,最后结尾呼应引出结论。受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响,文章也常用辩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来叙述主题。而西方文化则更习惯于直奔主题,表明态度,突出论点。内容呈直线型展开,与中心思想紧扣,讲究因果思维。在章节段落中,汉语习惯含蓄的连接,没有主题句。而英语则习惯在每个段首都有一句提纲类的语言,其余语言都为之服务。所以在写作中要注意思维模式合乎英语国家的逻辑方式,阐明观点。

四、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减少中式思维模式的方法。

如何减少中式思维模式对英语议论文写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我国西方语言写作中长期探索的问题。针对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性,提出以下减少负面影响的方法。

首先,应该加强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学习,融入西方各方面文化的认知。除学习英语语言本身之外,对西方的自然地理,风俗习惯,人文风情加以了解。熟悉英语本身的语言背景。尤其重视英语的思维方式的锻炼,明确英汉两种思维的差异性,在写作中摒弃汉语的思维模式。其次,在写作中重视英文论文的结构和风格,做到论点鲜明,论证有力。不冗长,不繁杂,注重结构的紧凑。再次,充分利用范本来进行模仿写作,研究英语论文范本的结构,句型和词汇的运用,培养对议论文写作的兴趣,拓宽写作思路,锻炼英文的思维模式。同时多阅读英文资料,强化英文的思维模式,发现和学会英语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平时注重英语思维的模仿练习,培养英语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对汉语进行准确的翻译,也可以为论文的写作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满足对写作在实践中的需要。

五、结语

写作对语言方面涉及很广泛,不仅包括语言的表达,还有思维方式等多种方面的能力。英汉之间的各种文化差异,决定了中心思维模式的差异,极大影响了英语议论文的构思。在今后的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要增强文化间跨越的意识,减少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写出让西方人民理解和认可的英语议论文。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范文

语言学家拉多所言:“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所以,我们在英语教育中,必须重视这个差异,同时从这个文化差异入手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注意中英文词汇的意蕴差异

汉语和英语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各自文化语境中有些词汇表面的意思是能对译过来,但是内在的意蕴却可能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掌握各自的内在意蕴,才能在交流中不出现问题。比如,英语的“red”,对应汉语的“红,红色的”意思,但是内在的意蕴却不一样。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红火、热闹、顺利等有关。比如,相关的词组:红火、红包、红光满面,等等,结婚过年等喜庆事情都是以红色为主打色。但是红色在英语文化中,却是表达愤怒、暴力等,如“seered”(怒不可遏),“redrag”(可激发愤怒之物)等。再如,Dog(狗),在中国骂人的话经常用狗作为比喻,“狗汉奸”“狗腿子”“狗仗人势”,等等,狗的形象是非常糟糕的,被鄙视的。但西方则恰好相反,他们认为狗具有勇敢、忠诚等品质,把人比作狗还是出于对对方昵称。比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连我们那句“爱屋及乌”,在英语的表达中则成了“Loveme,lovemydog.”这种情况是不同词语在中英语境中不同的意思。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与我们汉文化一样,某些事物在英语中同样有深刻的联想意义,但这种联想意义和我们汉语中却又不同。比如,中国被誉为“四君子”之首的竹子,就是高洁、坚定性格的人格化,历代文人、艺术家都借助竹子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高尚志趣和独立纯粹的人格。但与竹对应的英语词“bamboo”却没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仅仅是一种植物,这个词也仅仅是个符号。

由以上论述可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具体的语言教学和运用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在诸如介绍、称呼、问候、赞扬等诸多方面,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表达差异非常明显,是外语教育和学习必须重视的方面。

二、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教育策略

针对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创设和运用情景化教学,领会掌握英语交际习惯。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和发展。死板地进行词汇、句型、语法教学和习题训练,不是英语教学的正途。因此,一定要通过创设和运用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理解、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如此才能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表达差异。

2.区别语言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学习意识。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代表着文化的本质内涵。英语作为成熟的西方文化的主要记录语言,代表的是英语文化的独特性。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有准备、有针对、有比较地对语言文化差异性进行区别、讲解、解释、举例,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的意识。西方文化中称呼、致谢、赞美、慰问、思维等方面都与汉文化不同,这些就必须让学生领会并掌握。比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吃了么?”而西方人去不是这样的。因此,只有了解了英语文化,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3.培养学生兴趣,打造学习氛围。任何知识的学习,如果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必然能够事半功倍。所以,外语教学,必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展现英语文化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化差异却是语言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根源,体会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从而克服文化差异对学习外语的影响。

4.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多方面展示英语魅力。现在教学条件提高了,各种教学设施齐全了,不论是听说训练,还是阅读训练,教学设备都能为我们提供多种选择。利用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内容来展现英语魅力,体会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比如,电影片段、音乐、诗歌散文朗诵,等等,音画都是展示外语的辅助条件。让学生不断从具体的外语情景中获得听说读写的训练。鼓励学生日常用语也能用外语交流,体会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这是增强理解的有效方式。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

翻译作品要求“信、达、雅”,这就是说中西文化沟通必须建立在准确地理解的基础上,因为“信”和“达”都强调的是准确性。因此,英语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面对中西文化差异能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首先,从语言交流的差异出发,学习、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语言形式和语言使用规则都来自文化固有的一些特点,不同语言之间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不同,交际规则也不同。因此,必须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风尚、习惯、交际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解。通过学习、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充分掌握对英语本意、引申义、比喻义等了解和领会,从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做到准确和合适。

其次,学好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比较英语文化差异,是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关键。英语教学中,对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如果没有对自己的母语良好地掌握,是很难认识到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的。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母语学习,要增强一种比较教学观念,以此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文化差异;交际方式;产生影响

一、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背景

中国经过了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在传统的历史过程中,儒家思想居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人们崇尚自我贬抑,尊崇谦虚的交往方式,反对过分展现自我,其传统文化主要突出群体性的特点,其待人接物上以尊重整体性为原则,反对个人意志凌驾群体之上。西方价值观经过文艺复兴的等运动的改造下,主体呈现宣扬个人主义的特点,鼓励人们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西方崇尚英雄强者,大多认为社会是弱肉强食的,极大的体现了个人的体制特征,比如个人崇拜主义等等。这种个体特征是将个人凌驾于群体之上,与中方的文化存在实质性的差异,文化差异带来价值观的差异,价值观引导人们进行不同的社会交往活动[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交际的主要表现方式

(一)日常交际的寒暄和打招呼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一套约定成俗的交际规则,同时还受人们日常社会活动方式的影响而形成固定的习惯。比如中国人在见面的过程中通常以“你最近怎么样?”或者“你吃饭了吗?”作为常用的打招呼方式,并非实际对你最近生活以及是否吃饭表示关心。同时还会根据聊天人的工作背景以及年龄等进行相关的聊天话题,仅作寒暄使用。然而西方的价值观不同,他们极其注重个人的隐私保护,如果你进行这种询问式的问候,他们会认为自己的私人生活被监视,会遭到西方人的方案,因此,在西方进行日常的打招呼时,需要避免提及与个人生活有关的事情。比如在见面过程中可以说:“Hello/Howareyou!”,还可以以天气为话题进行交流,避免因为价值观不同造成交际障碍。

(二)人们之间的相互称呼

在西方家庭中,对于长辈可以直呼其名,而且没有表现不尊重的意思。然而在中国,对于老人家必须用尊称,还有对于比自己年长的人需要带上一定的尊称,以此来体现中国人的礼貌性。还有中国在称呼他人姓名时常常带上“小”字,以表达对于人的亲切,然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不礼貌的交往行为,同时在西方国家,对于老人家可以统称老人家以及姓名后带上“老”字,表示其辈分高,然而,在西方,这种称呼是含有贬抑的倾向,无论男女老少他们一律直呼其名。

(三)表达与接受情感

中国人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交往中持有谦虚的态度,通常不能够很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在表达方式上过于含蓄委婉,以表现自己的教养素质。然而在西方国家,他们习惯于直接的赞美与表达,通过正面的表扬来表达自己的感,同时又能够坦然的接受他们的赞美。中国人在接受赞美时常常委婉谦虚,不肯直接承认。比如当夸奖一个中国美女很漂亮的时候,中国人会回答“No,no,Where?”,然而西方人会直接说“Thankyou.”

(四)分别的方式

中国人的另一大传统是好客,因此在拜访结束后会表现依依不舍的态度,并且强烈的要求多做停留,在送别的时候会将客人送到楼下,主人会对客人表示留恋并嘱咐下次再来,其语言多样化无法翻译成英文,然而西方国家对于客人的拜访结束利用一个手势并且说“Goodbye”只要将客人送至家门口就可以表示主人的礼貌[2]。

三、分析其中西文化差异影响交际的原因

(一)价值观的差异

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长久积淀下来的人文特征出现较大的差异化,主要表现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价值差异上,中国的价值观是强调个体让位与群体,在群体利益下集中,忽视个体化的需求,然而西方主张个人主义的展现,强调人权以及自由。因此,在社会交往中,会影响其待人处事的行为方式。

(二)世界观的差异

世界观的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他关系着对于国际交际之间能否进行深刻的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人们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然而,在西方的文化中崇尚将人与自然分立,主张人权的自由,不受束缚,所以其形成了求新求变的民族特性,而中国则形成了以和为贵的思维方式[3]。

(三)文化语言上的差异

语言上的不同是影响交际的一大因素,由于文化历史构成其语言的体系准则,语言上的差异还包括语音语义上的不同,其集中体现了社会习俗与生活价值观。语言是历史演变的最直接的体现。基于现代各种语言的翻译学习,语言障碍已经不那么明显,但是其中语言的历史底蕴还存在较大的理解差异。比如汉语词典中的“龙”与英语单词存在不同的含义,在西方dragon是贬义的,象征凶神恶煞。然而在中文中,是图腾的象征。

结束语

中西方由于文化差异造成思维、价值观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其文化传统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准则。只有进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好的进行跨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黄耘.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南方论刊,2010,03:111-11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2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2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旅游文化经济范例(3篇)

    - 阅0

    旅游文化经济范文篇1一、玉溪在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玉溪是滇中经济圈的重要区域,建设昆玉旅游带,有利于加快玉溪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建设,加快玉溪第三大支柱.....

    讲诚信的事例范例(3篇)

    - 阅0

    讲诚信的事例范文一、身教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所谓身教,就是树榜样。榜样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本人的榜样。教师如果夸夸其谈,只讲大道理,而行动却完全与其相反,这样只能起负作用,为学.....

    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辩论会范例(3篇)

    阅:0

    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辩论会范文对于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这个主题,我的观点是:人一定要讲诚信,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也....

    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范例(3篇)

    阅:0

    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范文篇1关键词:中西文化;思维模式;英语议论文;写作构思;文化差异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

    旅游文化经济范例(3篇)

    阅:0

    旅游文化经济范文篇1一、玉溪在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玉溪是滇中经济圈的重要区域,建设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