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例(3篇)

来源: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护理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前来就诊的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正确护理方法,为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最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在41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56.34±2.08)岁,心肌梗塞发生部位:前间壁5例、广泛前壁16例、下壁6例、局限前壁3例、正后壁2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将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6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性别、例数、年龄、发生部位、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临床护理方式,内容包括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给药护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研究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常规护理内容同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健康教育等。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抑郁(抑郁自评量表,即SDS)、心理焦虑(焦虑自评量表,即SAS)、患者对护理情况满意度(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变化结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具体见表一。

由表一可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及抑郁情况无显著差异,但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I,是临床血管内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原因为患者体内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导致动脉内血流中断,部分心肌由于缺血而出现坏死,此缺血情况特征为具有严重性及持久性[1]。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若患者未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救护措施,将发生致残甚至致死等严重后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生胸部闷痛,且程度较为严重,持续时间长,多数患者并发心力衰竭、休克或心律失常,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不同,部分患者可能无胸部闷痛表现,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2]。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护理内容:㈠常规护理①患者发病一周内应给予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血压、脉搏、心率、面色等,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配合其进行处理;②持续对患者进行吸氧,并保持吸氧管畅通,若鼻导管吸氧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应及时改用气管插管或呼吸机等方式;③患者发病初期前胸可能出现剧烈闷痛,应及时给予其止痛剂镇痛;④监督患者遵医嘱服药,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⑤建立静脉通道便于给药治疗,固定留置针及导管;⑥患者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发病初期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饮食应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避免患者出现便秘增加心脏负担,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㈡护理干预①对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措施,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指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治疗,讲解临床成功治疗病例,增强患者自信心;②保持病房环境安静,使患者得到充分休息,病房温度及湿度适宜,并定期对空气及地面消毒;③讲解良好的生活环境对疾病治疗及预后影响,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篇2

1NICU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的必要性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28384名婴儿出生后1年内死亡,其中18782名婴儿死于新生儿期,即从出生到生后28d这一阶段。在我国,早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产儿病死率为13%~30%,是足月儿病死率的20倍,其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病死率越高。其中极低体重儿(verylowbirthweightinfant,VLBWI)病死率在63%~74%,超极低体重儿(Extralowbirthweightinfant,ELBWI)病死率达80%以上[3]。而分析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原因包括出生缺陷(20.2%)、早产及低体重(16.5%)、母亲分娩导致的并发症(6.1%)和呼吸窘迫综合征(3.2%)[4-5]。当前对新生儿的重症监护更注重患儿的生命质量,尽可能地避免患儿及其家庭不必要的痛苦,因而在NICU有大约2/3的患儿死因是由于重症而终止治疗[5],尤其是在出生后的第1周(占63%)[6]。国外40%~93%放弃治疗的患儿会死于NICU[4-5],我国受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家长会选择终止治疗,在NICU约有85%的患儿因此死亡[7]。由此可见,对新生儿进行临终关怀已经成为NICU医护人员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8]。临终关怀主要针对濒死者,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生理、精神和经济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不以治愈疾病、延长生命为目的,而是通过缓解病痛来给患者安慰,提高人生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开[9]。由于新生儿不能通过语言表达自身感受,但是同样可以感受到疼痛,因此针对他们实施临终关怀也是非常必要的[4]。有研究[10-13]表明,NICU患儿父母的心理应激高达90%以上;患有严重缺陷或疾病的新生儿出生后就濒临死亡,这一事件使其整个家庭均需要支持。子女的死亡对母亲产生的悲伤及负罪感在丧子1年后都难以释怀,而且这种悲伤并不是其他子女出生所能替代的[10-13]。

2NICU临终关怀护理措施

目前在NICU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的核心理念,即对濒死患儿身心实施全面护理,以减轻患儿的痛苦,而且此过程中对其家庭给予足够的支持与帮助,缓解患儿父母的悲伤。国外针对危重新生儿临终关怀的研究已经初见成效[4,6],临终护理包含3个方面:①为患儿提供疼痛管理及舒适护理;②帮助父母进行临终关怀护理;③提供家庭支持。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实施儿童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应由医生、护士、社工、宗教人员等多专业人员构成,为濒死患儿及其家属提供24h服务,其中由1名护士作为主管,和患儿及其家人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关系,以便提供完整、连续性的照顾[14]。然而,在NICU实施临终关怀护理存在一些障碍,例如使用医疗仪器上受到限制,家庭的特殊要求及医护人员缺乏临终关怀护理教育等[15]。

2.1疼痛管理及舒适护理疼痛控制尤为重要。触觉是胎儿首先发育的感官,胎龄30~37周的胎儿就能明确地感受到疼痛[16],且新生儿对疼痛敏感性强于成人[17]。在NICU,很多患儿在终止治疗48h后死亡[16,18-19],其中73%的患儿在整个过程中的疼痛得不到有效控制,没有获得有效的临终关怀护理[18-19]。而镇痛治疗是唯一需要为濒死患儿提供的治疗[20],这种治疗包括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在非药物镇痛中护士可以为患儿及其父母提供一个安静、光线柔和的病房环境;应用非营养式吸吮、音乐疗法、提供舒适的和治疗性抚触等一系列措施缓解患儿疼痛,增加其舒适[21-22]。在药物镇痛中,一般建议从患儿停止治疗开始即给予镇痛治疗,直至死亡[4,19],通常医院给濒死患儿使用吗啡1~2mg,在10~20min静脉泵入,药物通常是在拔除呼吸器之前给予。也有一些医院不给濒死患儿任何止痛药物,除非他们有疼痛的指标,但是一般医生的共识是濒死时呼吸的争扎是痛苦的,所以应该给予药物镇痛[20]。在舒适护理方面,包括袋鼠式护理、口腔护理、维持身体清洁、及时更换尿布及衣服。

2.2帮助父母为患儿实施临终关怀护理护士在帮助患儿父母实施临终关怀护理时,应注重与父母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决定,讲解即将实施的关怀措施,并鼓励父母参与到临终关怀照护中[4,15,23]。研究显示,很多父母愿意在NICU而不是家中进行临终关怀,认为孩子在这个阶段由熟悉且专业的护理人员提供照护更有安全感[19,24-25]。操作时,在病房区域为父母提供一个私人空间,环境设置上保持柔和光线,缓解父母因患儿肤色改变而出现的不安,避免噪音,便于护理人员照顾[4,26]。帮助父母通知其他亲人,允许除父母以外的家人探视及告别[4,26]。同时,在实施临终关怀病房门口做象征性的标志,如飞翔的蝴蝶,提示科室其他工作人员及家属给予同理心的支持。如果应用监护仪对患儿实施监测,应注意调整模式,避免父母直接面对监护仪上的波形曲线最终变成直线的一幕[4,19,26]。帮助父母实施舒适护理,依据父母的需要,留存患儿的头发、足印、照片、手环等,让家人怀念,使家人感到孩子走得很安心。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期间医护人员应注重语言表达的合理性,避免应用死亡、濒死等词汇,加重父母心理应激,可以用“目前状态不是很好”代替;避免应用“稳定、很好、好转”等词汇,以免患儿最终死亡而造成父母误解;对父母的需求给予回馈,以孩子能够平静离开为主要目的[4,19,24,26]。

2.3提供家庭支持这种支持始于患儿进入NICU直至其离世后的12周[4,19,26],分3个阶段:入院治疗阶段、患儿濒死阶段及离世后随访,逐步为患儿家庭提供支持。①在入院治疗阶段,注重于患儿濒死阶段对父母的支持,医护人员首先应向父母说明进行临终关怀对患儿的重要意义,进行正向引导,而不是让父母直视患儿死亡,产生更大的心理应激。因而,此阶段护士应帮助父母表达出感受,给予引导。②患儿濒死阶段:患儿父母高应激状态[7],很多因素影响到父母参与患儿临床关怀的程度和能力,包括家庭发展阶段,家人、朋友的支持、个人经历、文化、及医护人员的干预支持[19,26]。因而,此阶段的支持应由医护人员、社工、家人、朋友共同完成[4]。而临床医护人员有责任指导和帮助父母度过这一难关,有效地、开放地沟通其核心理念。很多父母认为医护人员在实施临终关怀时沟通不好[14,27],他们需要的是真实的信息,即使是坏消息[19,28]。诚实地回答父母的问题,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该如何去做是干预中非常重要的,这样的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父母缓解悲伤[29-31],同时这直接影响到父母对临终关怀实施的满意度。另外,应关注母亲产褥期护理,帮助母亲提供回奶的方法及安排复诊,促进其身体在6~8周内逐步调整至完全恢复[19,22]。

3NICU实施临终关怀护理的影响因素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504-01

医患关系是指医护人员在诊断、治疗与护理等医疗过程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人际关系。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患者及家属求医中对诊疗护理要求越来越高,更加关爱健康,珍惜生命,另一方面对医学知识的缺乏,对疾病的转归缺乏正确的认识,期望值与医学科学的成功率存在矛盾。特别是老年临终患者,尽管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也很难改变死亡的结局。但许多亲属因为血浓于水的亲情,不能接受事实,他们认为进了医院就应该解决一切健康问题,患者的病情只能一天天的好转,直至痊愈。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与亲属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和心理疏导,促成相互理解,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医疗氛围。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尊重亲属的知情权

老年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入院后,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不仅要尽快明确诊断,积极采取各种治疗护理措施,还要及时与亲属沟通,详细介绍患者病情,有哪些治疗方法,目前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以及疾病的转归。让亲属对患者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生命危险有心理准备。亲属对死亡有预期心理准备,心情相对比较平静。如果死亡太突然,家属措手不及,心理完全没有准备,导致心理的突然失衡而丧失理智,易产生冲动行为[1]。医护人员与亲属沟通时,一定要尊重患者及亲属,语言实事求是,对疾病的理解和病情判断要有根据,回答亲属提出的问题要合理,让亲属信赖医护人员。明白医患双方不是一对矛盾体,医护人员和亲属有着共同的愿望,都希望患者病情好转。

2尊重亲属的选择权

每个家庭的经济压力不同,对生命的理解不同,亲属对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会有不同的选择。譬如:有的家庭选择用贵一点的药,有的家庭选择用普通药,有的亲属希望患者平静地离开,不使用呼吸机、除颤仪,有的亲属希望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命,医院有的抢救仪器都用上。医护人员在不违背医疗原则的前体下,应尽量尊重亲属的选择。做好相应的记录,请亲属签字。

3做好临终关怀

护士在护理老年临终患者时,要仔细观察病情,保证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及时准确落实,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由于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大小便失禁,完全依赖别人帮助,内心会深感不安,同时担心自己不整洁的形象被他人看到,护士要多安慰患者,主动帮助,不怕脏,不怕累,做好基础护理,增加患者的舒适。尽量将患者安排在单人病房,多人间用屏风遮挡形成独立空间,维护患者的尊严,减少他人干扰。如患者临终前希望子女及亲属在身边陪同,应尽量让家人陪护,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不给逝者和家属留下遗憾。做好临终关怀,不仅是让患者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也是让患者亲属真切地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

4做好尸体护理

做好尸体护理不仅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逝者亲属心灵的安慰。尸体护理前,护士一定要了解患者的遗愿,尊重地方风俗,尽量满足亲属的合理要求。

5做好亲属的护理

《新编护理学基础》将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分为以下四期:①震撼和不知所措;②情绪反复无常和内疚罪恶感;③失落与孤独;④解脱和重组生活[2]。护理人员要针对亲属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特别是患者生命刚结束时,是丧亲者悲哀的高峰。医护人员要注意换位思考,言谈举止要符合当时的氛围,不谈笑风生,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要主动关心亲属,多肯定亲属的付出。注意倾听亲属的心理感受,使用安慰性语言,及时安慰患者亲属,使其尽早脱离悲哀。指导亲属安排后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6体会

随着社会老年化,老年临终患者会越来越多。医护人员不仅要精通医术,还要懂得与亲属的沟通技巧。工作中只有讲解到位、服务到位、关心到位,才能与患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网络通信基础课程教学范例(3篇)

    - 阅0

    网络通信基础课程教学范文篇1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TP3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17-0000-021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特点计算机网络基础是.....

    医院医用耗材如何管理范例(3篇)

    - 阅0

    医院医用耗材如何管理范文篇1关键词:医院医用耗材内部审计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99-02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医疗机构尤其是医.....

    临终护理综述范例(3篇)

    阅:0

    临终护理综述范文关键词:临终关怀现状展望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235-01随着....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例(3篇)

    阅:0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护理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前来就诊的32例急性....

    前台的年终工作总结(收集3篇)

    阅:0

    前台的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篇1一年来,在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指导下,在接待中心李主任的具体领导下,围绕工作中心,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