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范例(3篇)
来源:
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范文
骨质疏松症对我们来说已很熟悉,对它的危害也早有耳闻,即轻则骨痛、腰痛,重则驼背、骨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的危害虽然很大,但骨质流失的过程却不痛不痒、无声无息,因此我们往往被其“暗害”!
病因:不仅仅是缺钙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王富华
在我身边曾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人洗脸,绞毛巾因用力不慎,造成腕骨骨折。家庭成员在忧虑的同时,都笑她老人家“太脆弱”,并把这事作为一个笑话在家庭成员中讲。但作为医生的我来说,觉得这事一点儿都不好笑。因为老人由于骨质疏松而轻易骨折的事,生活中并不少见。
骨质疏松症这么厉害,那么引发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吸收钙的能力下降,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足,肾脏将维生素D2转化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3能力低下,都会导致人体缺钙。再加之饮食中长期含钙量少或摄入不足,则会发生骨质疏松。但引发骨质疏松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缺钙,常见的还有以下几种:
体内激素失调
骨密度下降与体内激素失调关系密切。雌激素缺乏,是导致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而雄激素缺乏,是老年男性患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男性40岁以后,睾酮水平明显下降,骨骼内蛋白质量亦下降,胶质成分、钙盐的沉淀明显减少,结果易导致骨质疏松。
光照射不足
人体的维生素D,一半来自食物,另一半来自日光照射。由于老年人活动少、行动不便和高层住宅的普及,使其室外活动减少,接受日光照射时间少,维生素D相对缺乏,从而导致钙的吸收利用减少。
种族与遗传
专家发现,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种族有关。白种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西欧、北欧妇女,居世界之首;而黑人妇女的发病率最低。另外,近几年的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原因尚在研究中。
其他疾病
一些疾病可继发骨质疏松,如佝偻病、软骨病、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后,以及肝硬化、慢性胰功能不全等。
胆道瘘、胃肠部分切除术等导致钙、磷吸收障碍及维生素D缺乏者,以及假性维生素D缺乏、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遗传性疾病,易患骨质疏松。
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缺乏运动,或长时间不能活动如中风后,亦会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症的危险。而服用某些药物也可引发骨质疏松,如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抗癫痫药,这些药物可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过程,不利于骨骼的形成。
预防:药补与食补双管齐下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内分泌科教授陈兵/硕士彭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相伴全身器官、组织衰老退化的必然现象。一般说来,人在30岁左右骨密度达到顶峰,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中钙质的流失不可避免地发生。另外,若在生命早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早期)补好钙,对生命后期防止骨质疏松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注重补钙。
那么,怎样补钙?一句话――食补与药补双管齐下。
食补
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在全国进行的3次营养状况调查,目前我国公民每人每天平均从饮食中只能获取405毫克的钙,远远没有达到卫生部推荐的成人每天需要量800毫克的指标,离青少年、孕妇每人每天需要1200~1500毫克的指标差距更大。而补钙的最好途径是食补。
所谓食补,就是要注意摄取含钙量较高的食物,比如:牛奶、奶酪、蛋类、鱼类、瘦肉以及豆类食物。这些食物不仅富含钙质,还含有足量的蛋白质以及其他丰富的营养成分(骨骼的形成除了需要足够的钙质,还需要足够的蛋白质等物质)。注意不要挑食、偏食,不吃高盐食物,营养要丰富,最好能每天保证喝250~500毫升牛奶。
目前有人提倡素食饮食,特别是一部分热衷于减肥的年轻女性。长期的素食饮食,往往缺乏足够蛋白质,影响钙质的摄入和骨骼的形成,造成骨量减少而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药补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不同的钙片,有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氨基酸螯合钙,以及一些昂贵的含钙口服液等。专家研究发现,机体对以上不同的钙片和口服液中的钙,吸收率都是一样的,只有25%左右。没有哪一种钙像广告宣称的那样,吸收率能达到90%。
那么我们到底选哪一种产品比较好呢?相比较而言,碳酸钙制剂比如钙尔奇D等,含钙量高、价格便宜,是理想的钙剂。而一些口服液含钙量非常少,价格贵,往往达不到补钙的需求。
另外,市场上有一些活性钙,宣称是生物钙,吸收率更高等。其实这类钙片来源于牡蛎壳的煅烧产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环境污染的缘故,牡蛎壳中往往含有各种重金属元素,长期服用会使这些重金属沉积于体内造成慢性中毒。
钙的吸收离不开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在肠道的吸收,防止钙的过度流失,促进钙沉积于骨骼。因此我们还要注意利用维D来增加钙的吸收。对于一般人而言,只要让皮肤在阳光下照射,人体就可以合成维生素D。但是在南方,阴雨天气较多,很多人体内不能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而作为老年人,由于各种器官功能减退,体内缺乏维生素D。因此,对于较少接受阳光照射的人和老年人,建议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和沉积。
另外,要使补钙达到增加骨量的目的,还需加强体育锻炼。体育活动可以促进骨骼的新陈代谢,使骨骼更健康,更有活力。年轻时若坚持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体获得更高的峰值骨量;年老时坚持运动,也可以使钙更好地沉积于骨骼。同时,要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和浓茶,会抑制钙在肠道的吸收。
治疗:老年患者用药7注意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魏平
骨质疏松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化、综合性的过程,绝不是一两种药所能解决的。我们需要一种全方位的“立体”方案。
首先是生活方式,我们最能应用的就是饮食与运动。其次就是用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药物很多,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才能达到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的目的。在选择不同药物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7点:
(1)维生素D类。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并调节钙磷平衡。补充维生素D对于那些长期很少日照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是很有必要的,但一定要掌握适当剂量,否则容易引起维生素D中毒。
(2)降钙素。该类药可止痛,抑制骨吸收,减轻骨丢失,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类药。但是单用降钙素,而不进行综合治疗,不仅花费高,还常达不到理想效果。
(3)双磷酸盐类。该类药物主要用于防治以破骨细胞活动增强、骨吸收为主的各种代谢性骨病,以及高转化型(以骨吸收为主)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它们对胃肠有刺激作用,不能和其他药同时服用。
(4)雌激素。绝经后妇女补充雌激素可明显减少骨折的发生,但补充雌激素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否则有可能增加妇女患子宫癌、乳腺癌以及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
(5)雄激素。该类药物能刺激骨形成,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有效,但使用中须注意对前列腺的监测。
(6)甲状旁腺素(PTH)。该药能加强骨细胞溶解骨钙和破骨细胞吸收骨基质的作用,同时促进成骨细胞形成及矿化骨的作用,使旧骨得以不断地被新骨替换。该药目前在国内尚未广泛使用,且如果使用不当,会加重骨质疏松。
(7)某些药物。老年人常有多种疾病缠身,有时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用药中应避免长期使用利尿剂、四环素、异烟肼、抗癌药、强的松等影响骨质代谢的药物。
解惑篇
问:中医对骨质疏松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吗?
答: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是肾、肝脾虚弱导致气血不畅,淤血凝滞,久而久之,产生病痛。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辩证论治离不开三大原则,即肝肾或脾肾同治,精血齐补,气血并重。
中医名家总结出多种方药,如肾阴虚型,以六味地黄丸、左归丸、滋肾生髓汤为主方。肾阳衰型,以右归丸或桂附八味丸加鹿角胶、淫羊藿、肉苁蓉、温肾养骨汤等补肾壮骨,强筋健骨;肾精不足型,以补髓丹加味补肾填精,强筋健骨;脾肾气虚型,以金匮肾气汤温肾健脾益气;气血两虚型,以十全大补汤或归脾汤加减等行气血双补;气滞血淤型,用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淤汤等行气活血,祛淤止痛。
中医除了用口服药物外,还提倡增加一些辅助疗法,这和西医不谋而合。如采用中药离子透入法、推拿按摩、针灸、理疗、熏洗等,也提倡增加活动量,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
问: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有何关系?
答: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而骨质增生是骨质在增生过程中的一种异常状态,常表现为骨刺、椎骨的异样突起等。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确实是完全不同的病变。
但是,这两种病的发病基础都是缺钙。人到中年后,在缺钙等因素影响下,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促使骨骼中的钙向骨外转移加快。这样,一方面造成骨超量脱钙,引发骨质疏松症。另一方面,由于血钙的升高,引起降钙素生成增多,反过来,又促使血中的钙向骨骼中迁徙,加快成骨活动,加速新骨形成,这本来是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不幸的是,这种代偿性新骨的形成往往是在骨关节边缘形成骨刺,从而产生腰椎病、颈椎病、骨关节炎等,这就是骨质增生。因此,骨质增生的本质仍然是缺钙,两者都可以采用补钙治疗。
问:有的文章说激素会导致骨质疏松,有的则说激素替代疗法可治疗骨质疏松,哪种说法可信?
答:以上两种说法都不对。钙质的吸收和骨代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激素只是其中之一。既然引发的原因不一样,若全部患者都用激素替代治疗,当然就不能对症,也就达不到治疗效果。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地说激素会导致或可治疗骨质疏松。
问:诊断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测定是惟一的方法吗?
答:骨质疏松症虽然一般无明显症状,但却有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的特征,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查这两个特征来判断。
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主要靠骨密度测定,应用最广泛的是双光子或双能X线骨吸收仪,它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特点,可以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但是骨密度的测定并不能完全反映骨质疏松的特点,它不能反映骨质量、骨强度等。
而超声骨密度测定仪除了可以监测骨密度,还可以测定强度、骨质量、骨弹性等指标,以更好地反映骨骼的病理生理特点。
除了骨密度的测定外,还须生化抽血验尿,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及使用药物治疗效果的追踪比较。
问:多吃盐是否可以导致骨质疏松?
答:多吃食盐确实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我们知道,多吃盐可以诱发高血压,研究表明,多吃盐同样可以诱发骨质疏松。食盐的成分是氯化钠。钠对人体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人体的神经信息传递和肌肉收缩都需要这种物质,若得不到适量的补充,就会发生低钠血症。
钠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钠是“吃多少,排多少”。肾脏在排钠的同时,也将钙排除体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钠,大约也会同时耗损26毫克钙。这乍看起来似乎对人体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可是人体需要排掉的钠越多,钙的消耗也就越大。如果吃过多的盐,为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脏就要排出的体内过多的钠,从而导致钙离子从肾脏排出过多,日积月累,丢失的钙离子总量相当客观,继而可引发骨质疏松。
教你一招熬骨头汤先将骨头砸裂
动物骨头汤中含有较多的钙质、脂肪酸以及蛋白质,这些都是骨骼形成的重要物质,因此,多熬骨头汤来喝,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是有一定的帮助。但骨头汤中钙离子较少,钙的浓度较低,故在煮汤前,应先将骨头砸裂,这样可增加钙离子和蛋白质的溶出率。(梁自文副教授)
西南医院内分泌科简介
西南医院内分泌科创建于1980年,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学科。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科已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在内分泌疾病的诊治上,该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目前科室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教授、主任医师1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3人,中级职称4人。开展国家科研项目5项,在各类医学杂志上100余篇。
科室特色
糖尿病专科:在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诊治、预防及心理治疗方面有一套完整、高效、先进的方案。结合无痛性血糖、血脂、血酮和尿微量蛋白监测仪和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胰岛素诊断、治疗和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结合糖尿病足诊断箱,经皮氧分压测定仪等先进设备,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等新业务。
甲状腺疾病专科:对甲状腺疾病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能成功治疗甲亢合并粒缺、甲亢危象、甲亢合并急慢性肌病等危症。开展了甲状腺细针吸活细胞检查术,提高了对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对难治性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甲状腺腺瘤等内分泌疾病的治疗,掌握了一套独特有效的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技术。
骨质疏松治疗专科:拥有重庆市第一台双能X线骨密度仪和脉冲电磁波骨质疏松治疗仪,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能力。
其他专科:拥有先进的体脂分析仪,积极开展肥胖的饮食、运动和药物干预治疗。对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诊治,以及矮小身材的诊断和药物治疗也有相当的水平。
撰稿专家简介
陈兵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具有20余年医教研工作经历。现任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委员、重庆市内分泌协会委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总后勤部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其他院部军队科研项目3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60余篇,主编书籍1本,参编3本;在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上有较高的造诣。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王富华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内分泌专业24年,参加编写书籍4本,先后获得医疗成果三等奖3项,对各种内分泌疾病诊治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诊疗疑难罕见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肥胖病诊治。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范文
在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学术研讨会上,美国骨科专家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在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中,非机械因素(钙、维生素D、激素等)并非是最主要的,而在神经系统调控下的肌肉质量是决定骨强度(包括骨量及骨结构)的重要因素。与会的许多中外专家都支持这一论点。
传统的观点认为:骨质疏松症与人体缺乏钙和维生素D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等密切相关,补充钙和维生素D更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近年来一些科学家对“单纯补钙和维生素D就可以增加骨密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比如人们发现:有些长期卧床的老人,尽管补充许多钙或维生素D,但他们的骨质疏松症照样发展;宇航员的饮食中并不缺钙,但他们在失重状态下大量丢失钙而造成的骨密度下降,在返回地球后很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有关研究得出结论,提高骨密度,防止骨疏松,固然需要补充钙,但钙必须在负重状态下才能有效地吸收到骨组织中。也就是说,缺钙者只有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便骨骼“承重”,才能助于防止骨质疏松,提高补钙的效果。
研究发现,肌肉负荷及牵张力(又称机械性因素)对骨强度的控制作用远远大于非机械性因素(如各种骨相关激素、维生素、钙及其他矿物质、氨基酸、脂肪、骨相关细胞因子等)。后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前者的效应,但不能取代之。这一理论可解释久卧病床的患者即使补钙也无法阻止骨质减少的现象。研究者认为,通过运动锻炼可增强骨承受负荷及肌肉牵张的能力,有助于恢复丢失的骨质及维持一定骨强度水平。
负重和运动对防止缺钙的确至关重要。一项调查表明:某高校200名平均年龄为68岁的老教授中,男性的骨质疏松发病率为9%,远高于对照组。这提示在脑力劳动者的骨质疏松发病因素中,缺乏运动、神经肌肉锻炼不足等机械性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另一项试验也证明,绝对卧床1周后尿钙明显增加,2周即可出现全身骨痛症状。研究表明,适量地负重和运动对骨骼有强健作用,会不断地对骨质的生长、重建及维持产生积极效应。
所以,补钙结合适当的负重运动,是防止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方法。中老年人可结合自身情况,参加一些运动锻炼,如慢跑、骑车、跳绳、登高、俯卧撑、举杠铃、网球、园艺劳动等。每天保证有30分钟的运动时间(分两次完成也行)。即使长年卧床的病人,也应每天尽可能离床1小时,使骨组织承受体重的负荷,促进肌肉收缩活动。这样对推迟或延缓骨质疏松进程大有好处。那些整天坐办公室的人也应抽些时间常运动一下肢体,哪怕坚持每天多走一段路,对其骨骼的健康也是有益的。此外,平时多喝牛奶,少吸烟,适量晒晒太阳,饮食荤素搭配,对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也是有帮助的。
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范文篇3
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骨健康补充剂。
调整生活方式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预防骨质疏松,应该从青壮年时期抓起,年轻时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多存储骨量,当骨量因为年龄原因而衰退的时候就可有充足的储备供给。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进食富含钙的食物及蛋白质,如牛奶、虾皮、海带、芝麻酱等,避免进食易引起骨质疏松症的食物,如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并戒烟。多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并保持充足的日晒。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或骨折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骨密度的检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骨健康补充剂
钙剂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在中国人的食物中钙剂普遍缺乏,充分的钙摄入,可以抑制骨吸收,有利于骨健康。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800mg元素钙,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需选用钙剂补充。那么,应该如何补充呢?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1000~1500mg,中国人平均每日饮食钙摄入约400mg,故每日应再补充元素钙600~900mg。各种钙剂含钙量不一,要以实际的元素钙计量,以含钙量最高的碳酸钙为例,如碳酸钙含元素钙40%,则500mg重量的钙片含钙仅为200mg。枸橼酸钙补充剂在与饭同时吃或空腹吃的时候吸收较好。而碳酸钙在进餐脂肪和胃酸分泌时服用吸收更好,重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可改用含镁的剂型。
北美2010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指南认为,除含钙性肾结石的妇女外,每天总钙的摄入量达到1500mg时不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因此,在补钙的过程中,可以定期监测尿钙水平,以≤300mg/日为宜。
维生素D维生素D作为机体必需营养成分及激素,在维持机体钙、磷代谢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D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的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维生素D保持肌力,可改善身体的稳定性抗跌倒,降低骨折风险。
老年人推荐维生素D剂量为每天400~800IU(10~20g)。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为每天800~1200IU。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建议老年人血清25OHD水平应>30ng/ml(75nmol/L),我国北方地区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不足,>90%低于此水平。北美2010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指南建议:每天至少800~1000IU连续1年的维生素D补充对所有绝经后妇女均合适。只有当维生素D剂量>1000IU/日时,才与高尿钙和高血钙的危险有关。监测尿钙>300mg/日则须减少维生素D的摄入量。
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包括1α(OH)D3(α-骨化醇)和1,25(OH)2D3(骨化三醇),这些维生素D的衍生物已经不再需要经过肝、肾脏的羟化酶羟化,故称为活性维生素D,或D激素,不受肝肾功能不全的影响,在体内直接发挥生物学效应。活性维生素D对增加骨密度有益,并能增加老年人的肌力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危险。骨化三醇的常用剂量0.25~0.5μg/日。α-骨化醇0.5~1.0μg/日。上述活性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治疗时的用量是安全的,长期使用者应注意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
钙和维生素D对于骨骼营养是最重要元素。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有益于骨骼健康,并被作为任何一种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案的基础治疗部分。事实上,已经批准的所有抗骨质疏松症用药,都要求在治疗前强制纠正矿物质代谢障碍,主要指纠正钙或(和)维生素D的缺乏。但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钙和维生素D等成分也不能替代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处方干预。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钙剂、维生素D的补充是骨质疏松症预防和治疗的基础,适用于各个阶段,但仅限于此也是不够的,哪些人需要进行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呢?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适应证①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骨密度:T≤-2.5,或有过脆性骨折史);②已有骨量减少(骨密度:-2.5<T≤-1.0),并伴有>1项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无论是否有过骨折;③无骨密度测定条件时,具有以下情况之一也需药物治疗:已发生过脆性骨折,OSTA筛查为高风险,FRAX计算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骨折概率≥20%者。
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的选择见表1。
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
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
抑制骨吸收药物
双膦酸盐类:双膦酸盐是一类焦膦酸盐的类似物,与骨骼羟磷灰石有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到骨转换活跃的骨表面,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率。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证实,双膦酸盐可明显提高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显著降低椎体及髋部等部位骨折发生的危险。
双膦酸盐的常用口服制剂有阿仑膦酸钠和利噻膦酸钠,阿仑膦酸钠片剂70mg,每周1次,或10mg,1次/日;利噻膦酸钠片剂35mg,每周1次,或5mg,1次/日。利噻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均需空腹服药,用200ml白水送服,30分钟内不要进食和喝水,不平卧。注意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者慎用。不适于口服者可以选择供静脉注射的双膦酸盐,如伊班膦酸钠2mg每3个月1次,或唑来膦酸钠5mg每年1次。
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35ml的慎用,静脉注射用的双膦酸盐的不良反应是引起一过性发热和流感样症状。关于双膦酸盐引发下颌骨坏死的报道罕见,偶见于恶性肿瘤应用大剂量双膦酸盐,并存在口腔疾患而进行拔牙手术时。因此准备拔牙等口腔手术时应提前停一段时间的双膦酸盐药物。
降钙素类:降钙素是钙调节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可预防骨量丢失并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椎体骨折发生率。降钙素还有中枢性镇痛作用,缓解骨痛,对骨折期间的骨痛也有效果。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鲑鱼降钙素和鳗鱼降钙素类似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常用鲑鱼降钙素50IU/日皮下或肌肉注射或200IU鼻喷。鳗鱼降钙素则用20IU肌肉注射每周1次。少数患者应用降钙素可有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偶有过敏现象。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该类药不是激素,它选择性地作用于雌激素的靶器官,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与不同部位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会发生不同的生物效应,在骨骼有雌激素的作用,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转换至妇女绝经前水平;在和子宫则有雌激素的拮抗作用,不刺激子宫内膜和乳腺增生,能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乳癌的发生率。
目前,SERMs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主要有雷洛昔芬,60mg,1次/日口服。雷洛昔芬只用于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循证医学证实,雷洛昔芬能预防骨丢失并能有效降低椎骨骨折的危险,但对于降低其他骨折的作用还不确定。面红、潮热症状明显的绝经后妇女不宜用,国外报道该药有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此,有静脉血栓病史及有血栓倾向和长期卧床或久坐期间(如长途旅行)禁用。
雌激素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主要病因是由于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骨钙流失,因此补充雌激素可以抑制骨吸收,降低骨转换的速率,使其恢复到绝经前水平,而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已证明雌激素或雌孕激素补充疗法(ERT或HRT)能降低骨质疏松性椎骨、非椎骨骨折的发生危险,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该类药物更适合有更年期症状及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的妇女。但需评估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风险。
常用药物有结合雌激素、雌二醇、替勃龙等。雌激素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但对雌激素的利弊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虽然乳腺癌的风险每年不足1/1000,但乳腺癌仍然是雌激素治疗的禁忌证。关于子宫内膜癌,临床研究已证实,对保留子宫的妇女补充雌激素的同时适当补充孕激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不再增加。在绝经早期开始用雌激素治疗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是有益的。但应定期监测乳腺和子宫,评估治疗的获益与风险。
骨形成促进剂有甲状旁腺激素(PTH):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特立帕肽rhPTH(1-34)]。PTH是最主要的钙磷调节激素,大剂量的PTH可促进骨吸收,增加骨转换率,而小剂量PTH则刺激骨形成。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每日小剂量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PTH(1-34)注射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可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发生的危险,能有效地治疗绝经后严重骨质疏松,该药被美(下转第7版)(上接第6版)国FDA批准用于男性和女性骨质疏松症治疗。
该药为注射剂,每日皮下注射20g,治疗≤24个月。部分患者可有头晕或下肢抽搐的不良反应。动物研究可能增加成骨肉瘤的风险,高钙血症者禁用。
其他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①锶盐:锶是与钙、镁同族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工合成的锶盐雷奈酸锶是新一代抗骨质疏松药物,具有刺激骨形成、抑制骨重吸收的双重作用,能增强骨强度与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降低发生椎骨和髋骨骨折的危险。雷奈酸锶每日睡前服2g,餐后2小时后,不宜与钙和食物同服。肌酐清除率<30ml/分不推荐用。不良反应可有恶心、腹泻、头痛。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选择见表2。
总结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文明乘车范例(3篇)
- 阅0文明乘车范文活动意图:公交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乘车礼仪,增强文明乘车意识,文明出行,我设计了这次主题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看,听,说,玩,了解乘车.....

文明个人主要事迹材料范例(3篇)
- 阅0文明个人主要事迹材料范文一、写作典型经验材料-般包括以下几部分:(1)标题。有多种写法,通常是把典型事迹经验高度集中地概括出来,一般不采用公文标题的写法。这种集中概括出.....

司法助理专业就业前景范例(3篇)
阅:0司法助理专业就业前景范文篇1于建飞:物联网发展需要科技创新于建飞,28岁,新疆智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高....

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范例(3篇)
阅:0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范文骨质疏松症对我们来说已很熟悉,对它的危害也早有耳闻,即轻则骨痛、腰痛,重则驼背、骨折....

整形医院工作总结(收集7篇)
阅:0整形医院工作总结篇120xx年对于医院、科室、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转变、成长、奋进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们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