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整理2篇)
来源:
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范文篇1
行动来源于信念,信念来源于思想。领导干部是党的各项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是维系党和人民进行对话的精神桥梁和纽带,其好的作风是一种宝贵的政治资源,是一种可以化为实践、化为物质成果的重要精神力量。同志曾说过:“党领导的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先进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就是说,党的各项政策路线的实施要依靠广大的领导干部去付诸实践,如果领导干部作风不能自律,缺乏思想上的坚定是肯定不能很好的践行并贯彻落实党的任务的,实现国强民富的新跨越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严以自律,荡涤思想灵魂,纯洁思想观念,进而保证实践工作的顺利完成。现如今,我国进入了物质发展的高速期和精神建设的关键期,我们需要一批具有高素质和高领悟的领导干部做向导,需要端正的思想作风给予熏陶和效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措施,实践落实党的惠民方针。因此,领导干部作为党和人民对话的精神桥梁和纽带,加强其思想作风建设是不可懈怠,也是刻不容缓的举措。
二、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必须正本清源
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体现着党的先进性建设,关乎人心向背,也关乎党的执政地位。早在全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前夕,面对纷繁复杂的局面和诸多利益的诱惑,同志就号召全党要继续保持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的作风,要在思想上保持清醒的认识,在作风上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若要强大和进步,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新时期,我们需要一个先进的理论作引导,强大的执政党作后盾;而领导干部作为攻坚发展的砥柱力量,加强其思想先进性建设刻不容缓,其精神上的政治信仰和观念上的理想信念决定着其是否会坚持马克思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领导,关乎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必须认真对待。同志也一再强调:“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这些都着重说明了加强党员干部信念教育和思想教育与党执政地位的重要关联性。思想就代表着方向,关乎党的先进性和执政方向。一方面,党的坚固执政地位需要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领导干部作支撑,以驱除贪欲之害和不正之风。另一方面,只有在源头上了剔除了腐根残须,才能储蓄精神养分,迎来党新生命力的萌发。最后,领导干部的行为作风关乎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决定着这个政党会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能不能根固常青,枝繁叶茂,体现着这个政党的先进性、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亦关乎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必须正本清源。
三、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是新时期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的渗入点
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所倡导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是维系我们国家和民族共同理想的最有力、最深沉的理念。同志曾指出,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同志也曾反复强调,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这些重要论断都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提升全民族的文化共识,这样精神支柱才能根深蒂固、亘古常青。而当下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体现了这种诉求的核心,是凝聚全体人民共识的共同价值追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干部作为党建和兴国的主力和先进思想理论的宣传者,其理想信念的树立和作风建设对社会成员共识的价值诉求具有引领的作用。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有利于鼓舞和导向社会成员的价值选择,有利于更好地在全社会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渗入点,对引领社会崇尚学习、净化风气大有裨益。
(二)是抵御腐败和提升党性修养的基石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4]领导干部的作风具有示范引领性,体现着党性修养的水平,也是衡量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最近的反腐倡廉行动中,大批的事实向我们证明,一个党员的堕落往往是从思想退化、道德变质开始的,而过去的实践也证明了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教育是不可放松的。1998年中央领导开展了干部集中学习的党性党风教育,2004年开展了“三个代表”为内容的先进性教育,2008年开展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践教育,纵观近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这些学习和教育实践活动对推进党的建设和发展、党性修养和作风、社会的进步和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过去的事实也证明,领导干部信仰深厚、思想作风清正廉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行政效能才能提高,政治环境才会清明。因此,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是抵御腐败、夯实党性修养和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的基石。
(三)是切实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保障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所谓“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务实清廉、率先垂范,确保党与人民同心同力同进退。只有思想上渗入了群众观,行动上才能深入群众,扎根群众。党员干部要树立群众观,坚定群众路线,才能在工作中为民利民,作风上亲民爱民,充分激发和运用蕴藏在群众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为此,新形势下提出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论断。要求把坚定理想信念和增强政治定力放在首位,并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推进作风建设。这一举措也充分影射了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领导干部只有信仰坚定,政治路线清醒,才能行动上真正贯彻落实走群众路线,做到心系群众,忧民之忧,乐民所乐。
(四)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奔向中国梦的力源所在
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范文篇2
关键词: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把“生活作风建设”列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胡锦涛同志关于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讲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抓好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试就此课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是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是领导干部的一种外在表现;它从不同方面反映着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反映着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和行为方式。同时,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党的精神风貌,与学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等一起构成党的整体形象,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党的先进性建设固然要求发挥全体党员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好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而表率作用主要靠领导干部的作风来体现。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情趣健康的生活作风,与人民同甘共苦。这既是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在生活方面的体现。我们党之所以有力量、之所以能够团结亿万人民群众,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靠真理的呼唤,二靠党员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领导干部的高尚品德和伟大人格可以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我们的党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才能保持先进性,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统一体。领导干部不仅是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骨干力量,而且是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建设的带头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在人民群众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生活作风往往是民风和社会风气的标杆。只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引导领导干部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珍惜亲情和家庭,并教育好家属子女,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德家风,构筑起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石,并带动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只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引导领导干部培养健康的人格、淡化功利思想,才能与群众交朋友,建立纯洁、平等、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发展;只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引导领导干部提高道德修养,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形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是防止领导干部蜕化变质的根本要求
良好的生活作风是抵御消极腐败现象、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保障;不好的生活作风往往是走向消极腐败的起因。改革开放以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告诫我们:一些领导干部没有被困难吓倒,却倒在糖衣炮弹面前,而这些领导干部的蜕化变质都是从生活作风上放松要求开始的。由此,领导干部一旦在生活作风上放松要求,就会降低甚至丧失拒腐防变的能力,就会解除反腐倡廉的思想武装,最终滑入腐败堕落的深渊。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一些腐朽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对一些领导干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只有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有效防止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
二、当前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一)当前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上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本色。但我们也应看到部分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价值取向功利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得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而市场经济活动带来的弱点及其消极影响,也使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很大影响,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一是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即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以“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为信条,大捞特捞。二是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即这些人在社会生活中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忽视、贬低乃至无视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把社会、集体、他人仅仅当作追逐私利的手段和工具,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唯利是图,甚至为了个人私利,坑害人民、危害国家、贪赃枉法等。三是重索取,轻奉献,即在一些掌权者那里,不给足好处不办事,给足好处乱办事,甚至有人干着买官卖官的勾当。这种政治生活领域里的等价交换,从形式上看,也是一种交换,但就其实质而言,是一些掌权者对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的盗窃与滥用。

护理自荐书(收集9篇)
阅:0护理自荐书篇1尊敬的院领导:您好!当您亲手打开这份自荐书,将是对我过去五年的检阅,当您最终合上它,也许又将决定....

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整理2篇)
阅:0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范文篇1行动来源于信念,信念来源于思想。领导干部是党的各项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组织者....

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总结(收集3篇)
阅:0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总结范文篇1防火灾应急演练心得体会转眼又一届__公司地面安全消防应急演练圆满结束,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