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暴力的看法(整理2篇)
来源:
对校园暴力的看法范文篇1
关键词技师院校校园暴力有效方案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1当今校园暴力现状
2013至2015年,青岛法院审理涉校园暴力刑事案件31件、民事案件13件。31件刑事案件中涉及被告人56人,未成年被害人35人。其中2013年7件,2014年8件,2015年16件。13件民事案件中,涉及未成年被告18人,未成年原告13人。其中2013年2件、2014年6件,2015年5件。伴随当前校园暴力的递增趋势,总理2016年6月份批示要求坚决遏制校园暴力,11月又在第六次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要求严厉打击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行为。
2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特点分析
因技师类院校无论是生源、授课方式、家长素质、校园管理方面都与初高中有所区别,所以发生校园暴力时也便有其独特的特点。
从施暴者层面来看,技师院校的施暴学生有如下共同特征。(1)过去有不良行为史;(2)无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3)长期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4)有的曾经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从受害者层面来看,技师院校的校园暴力受害者也存在一定规律可循。(1)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易成为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受害者;(2)喜欢炫耀的学生易成为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受害者;(3)性格胆小内向的学生易成为技师院校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从家长层面来看,技师院校大部分家长具有一些共同之处。一方面,技师类院校部分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技师类院校部分家长管理孩子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要么极为严厉,要么极为溺爱。
从教师层面来看,技师类院校的班主任大多数工作繁忙、身兼数职,很难保证每一位班主任老师能够妥当正确地防治校园暴力事件。大多数班主任无法预防校园暴力,只能在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处理。
3技师院校防治校园暴力的方案探索
对待校园暴力事件,技师类院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探索有效路径,并将预防和治理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3.1组建安全协作团队
3.1.1安全协作团队人员组成
以往,学校在应对校园暴力事件时,完全采用班主任负责机制,由班主任调查事件始末并上报学生处。完全依靠一个人进行校园暴力防治,收效大打折扣。所以,在学校设立安全协作团队势在必行。安全协作团队成员由学生、学生家长代表、各班班主任、心理教师、律师(或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教师)、学生处负责人、学校所在辖区警员共同组成。
3.1.2提供24小时匿名网络友好报告机制
我们可以在校园借助网络手段设置24小时匿名网络友好报告机制,比如可以在学校的网页上多做个表单会话框架,一份设置为《校园暴力事前预警友好报告机制》、一份设置为《校园暴力事后友好报告机制》,只需学生填写时间、地点、事件、专业等事项,并不要求学生填写姓名,而提交后的信息只有安全协作团队的管理人员和当天值班老师可以看到。当安全协作团队的信息管理人员收到同学反馈的信息后,第一时间进行辨别真伪,并着手调查解决。
3.1.3撰写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
目前大部分的校园《学生手册》仍沿用初高中中学强调惩处的思路,对于即时类院校的校园暴力防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团队成员共同商议制定浅显易懂的校园暴力应对手册,分别撰写《学生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教师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家长校园暴力防治应对手册》,重点放在如何预防校园暴力行为、一旦发生校园暴力行为如何解决,同时将学校的几个偏僻角落拍照附上,多方面全方位进行技师类院校校园暴力的防治工作。
3.2成立家长委员会
技师类院校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可以依班级、专业、学院的不同分类邀请能够熟练掌握聊天工具和具有高中文化程度且自愿成为家长委员会干事的人选组成家长委员会,使每位干事可以代领五名家长组建家长群。经常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并将情况反映给家长委员会负责人,继而告知技师院校安全协作团队。
3.3采用多N形式开展反校园暴力课堂活动
3.3.1让学生参与设置校园规则和责任并提报学校审批
让学生自己参与设置校园规则和责任,并使学生能够理解自由是在不侵犯社会和其他人的前提下的权利,让学生们从思想上分辨出什么样的行为准则、什么样的行为是可取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会伤害到其他人甚至集体利益,为技师类院校的学生营造平和的环境。最后提报学校有关部门,进行修改审批。
3.3.2新生第一学期设置《校园和谐生活》课程
通过设置《校园和谐生活》课程,让学生们一对一地讨论,并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会遭受暴力的情境,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防治校园暴力行为。鼓励他们用正确地方式反对校园暴力行为,保护学生免受重复伤害。
4结语
对技师院校防治校园暴力有效路径的探索,不仅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技师院校学生生存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更是引导广大家长要增强法治意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教而不当的应对良策。希望可以通过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坚持标本兼治、常态长效,净化社会环境,最终完善技师类院校防治校园暴力的有效方案。
参考文献
对校园暴力的看法范文篇2
关键词:青少年;校园暴力;思想品德教育;对策
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破坏青少年学生正常学习生活氛围的巨大因素,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教学中要加大思想品德教育的力度,提升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加大德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比重,防微杜渐,减少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的再发生。
1青少年校园暴力的现状及危害
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次数整体呈上升态势,今年一共发生校园欺凌暴力案件510余起,今年一月至十一月,全国检察机关工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114人,其中中学生占79.3%,男性在涉案未成年人中占比高,达到了99%,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女中学生在涉及聚众暴力伤害等校园暴力案件的人数和次数均有所增加。校园暴力的形式多种多样,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抢劫、聚众斗殴等构成了校园暴力的主要形式,伤害类和侵财类案件所占比重大。校园暴力的发生原因以及作案手法也更为简单化和突发性,有时一个小的碰撞、口角、一句玩笑,甚至眼神、微小日常摩擦等,都可能成为校园暴力的诱发因素。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不仅对于事件当事人生理上是种痛苦,对于受校园暴力伤害学生的心理上,更是种折磨,不但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心理阴影,甚至会产生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生活,对于其他学生以及学校而言,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氛围被破坏,扰乱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学质量。
2青少年校园暴力时间频发的原因
发生校园暴力事件的直接诱因大部分都是很简单的,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如一句玩笑话,眼神不对,微小的日常摩擦的等,都可能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导火索,所以更多的是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体系,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青少年心理发生变化,容易被激怒,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
2.1良好家庭教育氛围的缺失,养成了青少年的不良心理及行为习惯:家庭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很多青少年由于家长各种原因,疏于加强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的关怀缺失,以及在日常家庭活动中的不好的习惯,被青少年模仿并形成习惯,久而久之,心理的病态和行为的不当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
2.2学校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重视:学校更多的重视智育,不把德育作为学生日常重要的学习内容的话,青少年由于缺少引导,正确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受阻,在面对困难时,不去正常沟通,寻求老师的帮助,而是滋生通过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的想法,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重视是校园暴力发生的推动力。
2.3社会舆论、媒体及影视作品的错误宣传:我国对于14岁以下未成年人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滋生了未成年人的侥幸心理。媒体在报道相关事件时,没有起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此外,一些为了表达作者独特观点的影视作品中,为了展现所谓的江湖道义,包装上了有黑社会,街头混混打架斗殴形式,这些不好的因素,为青少年校园暴力的发生,提供了形式和手段。
3思想品德教育对于预防青少年校园暴力的意义及基本策略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力度,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水平,是提高中学生青少年自身思想素质,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体系,使青少年认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不参与,不制造校园暴力,通过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达到预防青少年校园暴力的目的。
3.1利用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和道德观教育:中学的思品教育老师要坚持向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加大普法力度,帮助青少年树立法制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对于一些由于我国法律建设存在的缺陷,而没有对部分青少年没有受到惩罚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要及时对这种现象进行阐述,标明法律立场,并不意味这些青少年就不该受到惩罚,及时说明后果,杜绝因侥幸心理,想去钻法律的空子的想法的产生。此外,也要加强道德观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等,帮助青少年树立遵纪守法,助人为乐,文明礼貌保护环境的道德观。
3.2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原则和自我教育原则加强对青少年的校园教育:在对青少年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善于听取青少年对于相关法律的道德价值的认识和看法,及时拨乱反正,纠正学生错误的观点,集中解决大部分学生对于相关法律感到困惑的地方,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落实到学生身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原则。老师也要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学习,提高教育能力和水平。
3.3注重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能力:老师要积极的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建立学校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营造更为完善的思想教育氛围。还可以定期与社区派出所联系,做相关主题班会,根据具体事例,就其受惩罚后果对学生进行讲述,树立法律权威,提高思想整治效果。思想政治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最直观生动的展示校园暴力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危害,帮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价值体系。
4结束语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老师,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多方力量的配合,才能做到更好,杜绝校园暴力,更好的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彭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预防青少年校园暴力的重要性与基本途径[J].2016,15:151-153.
[2]黄菁.试论中学校园暴力的德育对策[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4:88-90.
[3]保虎,李春丽.我国中学校园暴力透视:现状、成因及治理[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03:38-43.

对校园暴力的看法(收集5篇)
- 阅0对校园暴力的看法篇1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识目标:了解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危害,学会预防校园欺凌,掌握应对欺凌的方法及技巧。2、能力目标:通过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对校园暴力的看法(收集3篇)
- 阅0对校园暴力的看法范文篇1【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一】一、校园暴力的几种表现(一)打架斗殴。打架斗殴是校园里最常见的暴力行为,通常是一些品德较差的大同学,自以为有力气.....

大专毕业求职自荐信(收集2篇)
阅:0大专毕业求职自荐信篇1尊敬的领导: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拆阅我的材料!我是xx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

对校园暴力的看法(整理2篇)
阅:0对校园暴力的看法范文篇1关键词技师院校校园暴力有效方案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1当今校园暴力现状2013至....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收集3篇)
阅:0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范文篇1坚持部门统一领导,企业组织实施的原则。二、工作目标依据《*市城乡环境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