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循环的主要过程(收集3篇)

来源:

碳循环的主要过程范文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理论;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战略

1低碳经济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1对农业资源利用的影响

农业资源利用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低碳经济时代,农业资源利用情况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此过程中要求对农业资源展开循环利用,采用能源加工以及废物回收的方式,对农业资源展开充分应用,发挥出农业资源的价值,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农业资源的循环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循环发展,进而促进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农业经济正在向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

1.2对农业产业经济的影响

农业产业经济主要指的是农业生产、农业加工以及农业消费产生的经济,在低碳经济时代下,需要对农业生产产物展开两方面处理,一方面为加工成型的农业产品,另一方面为对农产品展开回收利用,实现农产品的资源循环利用。这种方式能够节省大量的农业资源消耗量,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对整个农业产业展开控制,进而实现降低资源消耗量、降低污染物排放以及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的目的,促进农业产业经济的良好发展[1]。

1.3对物质循环的影响

农业产业的物质循环对经济发展来说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低碳经济时代,为了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进行物质循环处理。在传统农业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或者利用农作物产生沼气等。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低碳经济时代对物质循环的要求,现在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需要将各个区域中的农业资源进行整合应用,使不同区域的资源起到互补的作用,同时围绕一个物质交换中心,形成一个物质循环网。

2低碳经济时代现代循环农业的发展对策

2.1充分利用现代循环农业关键技术

现代循环农业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减量化中的关键技术,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水循环农业技术、高效农业物质利用技术以及农业种植节能技术,以上3种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在保证种植质量的同时,节省大量的农业种植资源。第二,资源利用中的关键技术,其中主要包括可再生资源还田技术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技术2种。第三,再循环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在此过程中可以应用农业热资源周年循环技术以及农业产关联循环生产技术,这两种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实现资源循环,进而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2.2拓展现代循环农业的实现途径

要想在低碳经济时代保证现代循环农业的发展质量,仅仅靠一个实现途径无法完成,因此需要不断拓展现代循环农业的实现途径。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实现途径分为2种,一种为模式途径的拓展,另一种为实现途径的拓展。在模式途径技术中,可以降低农业种植中农药化肥的使用数量,进而降低碳的排放量,同时将农业与牧业相结合,这种方式能够降低废物的产出数量,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另外,将农业生产中的秸秆直接还田,这种方式能够对秸秆进行循环利用,提高现代循环农业的碳汇功能。实现途径中主要采用的技术为农业生产工程化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生物技术等,采用以上技术能够保证现代循环农业中物质循环的有效性以及精准性,最终提升现代循环农业的产量。

2.3提高现代循环农业产业接口支撑质量

在提升现代循环农业产业接口支承质量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示范推广农业循环机制,在此过程中建立一个科研成果推广机制,对先进的农业技术以及应用成果展开宣传介绍,提升现代循环农业的应用范围。第二,采用循环农业发展技术,在现代循环农业发展中,将网络技术、3S技术以及模型技术应用在其中,提升现代循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科技性。第三,科学评价现代循环农业,重点对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等内容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相应的评价系统,为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质量的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基础。由此可以看出,要想保证现代循环农业在低碳经济时代中的发展质量,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完善,以保证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的全面性[2]。

碳循环的主要过程范文篇2

【关键词】低压真空渗碳乙炔avav专家模拟程序

1低压真空渗碳工艺过程

1.1渗碳前的准备

检查工艺路线、零件数量及试样数量是否正确。检查零件图号、材料牌号、零件数量、试样数量等。渗碳前工件专用清洗剂进行清洗,除去零件表面脏物,清洗后哄干。

渗碳零件每批需带与零件材料相同、同一表面粗糙度的试样5件,用以确定渗层深度、硬度检验等。如零件数量较大,超过一渗碳炉数量时,应向申请车间提出增加试样数量,具体数量由调度组协商确定。

检查高纯乙炔和高纯氮气(n2)的储备量;检查传料台是否在“安全位置”;检查富化气的流入管及废气排出管是否畅通;检查电器、仪表是否能正常工作。

2工件的渗碳

2.1设备型号

rvfoq(avac)-524(fv)-1bar。

2.2材料牌号及工艺参数

材料:20crmnti;相关的渗碳工艺参数:设定的工件表面碳浓度为:1.00%;工件临界碳浓度为:0.40%;渗碳时设定炉气碳势最高值:1.05%;乙炔气体流量:每平方米200l/h;淬火油油温:60-80℃。渗碳温度:920±10℃;保温时间及渗碳扩散时间:按照“ipsenvacu-prof4.0”模拟专家模拟时间计算。

2.3工艺过程

将工件摆放在指定的工装上,摆放均匀。入炉工件及工装应进行清洗并烘干,不应有锈斑,不应有对工件、炉膛产生有害影响的污物、低熔点涂层、镀层等。

接通水系统电源及主电源开关,检查面板有无报警,将“泵+外部冷却水关”开关打到“0”。水系统的循环泵、风机及喷淋泵的开关设置在自动位置,出水压力为0.15-0.3mpa。氮气罐充气压力达到0.4-0.8mpa,按下主控制柜上的“驱动开”按钮。检查炉门前机械式压力表的指针是否在1000mbar的位置,如果不是,需要按下炉门控制柜“冷却室充气”按钮,使压力达到1000mbar,与大气压平衡,按下“开门”按钮,打开炉门,用装/卸料车将工件送到炉门前,将工件送入冷却室。退出装/卸料车,观看料盘位置,按下“关门”和“炉门关闭安全提示”按钮,关闭炉门。将加热室超温仪表调到比工艺要求高出10-20℃。在电脑vacu-prof系统的“程序”中选择待处理工件所需工艺,按“新程序炉子”。渗碳时打开乙炔气瓶及阀门,压力表压力为1.0-1.5mbar,在控制柜上依次按下“加热室泵循环开”、“冷却室泵循环开”、“外部加热过程循环开”和“工作循环开”按钮,程序运行。当在炉内压力抽至低于10pa,真空室基本达到无氧条件时,真空炉开始加热。

工件采用脉冲方式供气;真空室达到设定渗碳温度,通入乙炔,控制炉内压力在10-1000pa之间,这时进入第一渗碳时段。当工件表面达到该渗碳温度下的奥氏体中的碳的溶解度极限值时,停止通入乙炔,并对真空室抽真空,进入扩散时段。渗碳时段和扩散时段重复进行,直至工件的渗碳层深度符合要求。富化气单个脉冲时间不应小于50s。

真空炉开始降温至淬火温度后进行淬火操作,淬火时,油淬室应充入高纯氮气,压强为400mbar-800mbar。淬火时,油槽应进行搅拌和循环冷却。

程序运行结束,出炉铃响,将冷却室回冲高纯氮气至1000mbar,到主控制柜上按“外部加热过程循环关”和“加热室泵循环关”按钮到炉前控制柜上按下“开门”按钮,炉门打开,工件在冷却室放置10-20分钟。

2.4清洗(设备型号:wpsd-5-e)

工件应冷至到小于100℃出炉,油淬工件出炉后经进行清洗除油,保证后续回火时工件无油污,清洗机水温为60-80℃。清洗剂采用专用清洗剂,浓度为1.0-3.0%。

2.5回火(设备型号:d-5-e)

回火温度:180℃±10℃;保温时间:120min。氮气保护:氮气流量当两电磁阀都开压力为4nm3/h,单阀开启时压力为2nm3/h。

注:淬火后至回火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h。

r>

3检验结果

硬度及渗碳层深度见表一,金相组织见图一和图二。

4结语

低压真空渗碳可以使齿轮各处渗碳层更加均匀。除此之外,低压真空渗碳还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1)低压真空渗碳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大幅度提高设备利用率。这是因为低压真空渗碳的气氛非常简单,强渗期仅需乙炔,扩散期仅需氮气且压力非常低,因此使用气氛的成本显著降低。

(2)由于低压真空渗碳的控制系统能够对渗碳工艺进行精确控制,因此所处理的工件有良好的重复性,且工件变形小、表面光亮。

(3)低压真空渗碳采用冷壁真空技术,无点火装置,无失火危险,无污染,洁净、安全,设备操作简单、维修容易。总之,低压真空渗碳比传统的气氛渗碳具有很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包儿,田绍洁.真空热处理[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碳循环的主要过程范文篇3

经济原则是二者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经济性是评价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不能是循环不经济或低碳不经济的发展,而是在循环和低碳的基础上以效益最大化作为统筹发展的原则。循环经济强调资源利用的效度和频度,以一定的资源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最大化,而低碳经济则强调在生产过程中更少的能源投入和碳排放,也可以理解为以一定的碳排放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最大化。因此,在制定循环经济规划或者低碳经济规划时,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不能为了实现循环经济而影响低碳经济,也不能为了实现低碳经济而损害循环经济,要充分平衡协调两者的关系,尽量使循环经济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化,而尽可能避免两者的此消彼长。

2我国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

2.1发展阶段约束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一定会受制于这样的发展规律,既其工业体系要经过轻工业发展、重化工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后工业化等若干阶段。从我国发展的现实和前景来看,今后10~20年,将是我国基本完成工业化中期任务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以机械、钢铁、石化为主体的高耗能产业群仍是进一步推进增长和发展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与此相适应,城市化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因之也带来了汽车工业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这对全球资源和能源提出了空前的需求,对环境和气候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增长和发展转型面临的阶段性特征(能源、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及国际减排责任等)成为未来制约中国中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现代化,必须解决好能源及其相关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创造高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现代工业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提供强大的动力,奠定最为重要的工业基础。

2.2基本国情的不利因素

与发展阶段目标任务相对应的是基本国情中存在着不利因素,为推进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带来困难。首先是人口众多。据估计,我国人口高峰将在2030~2040年达到高峰近15亿,适龄劳动力的人口增长仍将持续10年;更严峻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加速,依靠要素投入的外延式增长模式难以短期改观,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均主要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将刚性增长,不可能在短时期内下降。其次是能源禀赋矛盾突出。表现为:品种上以煤为主,比重超过70%,区域上分布极不均衡,品质不良和资源缺乏并存。从未来的发展来看,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在21世纪将达到50亿~60亿吨标准煤左右,其中的绝大部分只能依靠国产煤炭解决。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严重影响着生产和技术的选择与效率,而且在消费数量倍增的同时,结构改变越来越困难,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增长的代价也越来越高。

2.3多重发展目标的要求

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现实,使得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满足多重政策目标,既要实现快速增长又要突破资源的瓶颈,既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又要实现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还要考虑就业、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国际责任等等。因此在现阶段,不管是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处于低端的“世界工厂”地位,还是产业结构上“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先进技术的缺失,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并举的艰巨任务,都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我们必须要做出战略取舍和选择,明确发展任务的主次顺序,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应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寻找出一条协调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权衡各类发展目标的路径。我们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就不应以单纯的循环或碳减排为核心,而应在绿色经济框架下,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安排为手段,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调整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打好基础,避免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

3我国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3.1制定循环–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社会发展进入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因而倡导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也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这二者共同协调发展才是我国应对我国能源人均不足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才能实现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在具体实施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要始终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发展目标,从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多个方面来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碳排放减少的目标,以此来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将是一个长期要实行的经济发展政策,但其效果也是随着其实施的深入而日益显现的,在具体的实施中,国家应该制定分阶段目标,实行逐步推进的政策,循序渐进的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是要动员各种力量积极投入到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建设之中。各个部门主体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要加强合作,通过彼此的政策支持、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来共同实现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此外,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国际有关能源与环境保护的谈判与规则制定事务之中,尽量为国内经济转型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3.2建立健全循环–低碳经济政策

我国循环经济以及低碳经济的推行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国家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来鼓励各个行业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支持科技的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但从整体成效上来看,我国的循环–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各个主体也并没有十分积极去参与到这一经济发展模式之中,这主要是国家虽然对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做出政策支持,但并没有从市场机制的角度去建立一套激励和约束政策,因此造成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循环-低碳经济政策的建立也应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去看,从纵向来看,国家应该尽快制定从上到下的支持政策,目前我国的循环—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主要是国家制定的宏观引导政策和地方政府为相应国家号召和促进经济方式转型制定的一些中观支持政策,但贯彻到实际应用之中的微观政策还较少,这就使得政策的实际指导力并不强,一些有利于经济转型的技术和想法并不能实际上得到政策性的鼓励和支持,而一些粗放型的经济生产也得不到相应约束,这就降低了人们参与循环–低碳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因此国家要完成微观领域的政策支持,使整个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能够形成宏观指导、中观协调和微观可操作的一套完整政策体系。而在横向方面,一是要注重各个地区循环–低碳政策的相互协调性,使之能够实现区域整理和跨区域发展,这有利于循环–低碳政策实施的统一性,促进不同地域的技术、产业能够实现对接,二是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组织社会非正式组织、企业以及个人积极参与到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之中。

3.3加快法制建设,完善执行机制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将是我国的一个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因而它不能只靠一些临时性政府文件和规章制度来维持长久的发展,随其发展的深入,必然要将一些相关政策纳入法制轨道,以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的法律政策建设首先要进行的便是立法工作,这是法制建设的基础。立法工作之中,先要对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指导原则以及基本的政策等有所规定,这些基本法的确立也为其他相关法律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和判断。而在法律内容上,要特别重视从能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角度去制定各种较为具体的法律法规。除了立法之外,还要建立严格的执法程序,完善执行机制,这样才能够使得法律贯彻执行下去,保障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高三的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高三的周记篇1下课铃响起了,同学们飞快地跑出教室,操场上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只见打乒乓球的两位同学,你拍过去,我打过来,两人不分上下。围观的同学喊着:“小明,加油!小军,加油!”。.....

    初一学生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初一学生周记我爱书,更爱读书,书中内容使人充实,使人快乐。古人说:“书是人类进步阶梯。”我喜欢看各种各样书。我喜欢看童话书,喜欢听灰姑娘与白雪公主故事,童话结局永远是美好,.....

    初一上册语文总结(整理2篇)

    阅:0

    初一上册语文总结范文篇1《语文》第七册教学计划王蓉芳班级情况简析:班级人数61上学期合格率100%上学期优秀....

    碳循环的主要过程(收集3篇)

    阅:0

    碳循环的主要过程范文篇1关键词低碳经济理论;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战略1低碳经济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1.1对....

    初一复习计划(整理2篇)

    阅:0

    初一复习计划范文篇1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