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整理2篇)
来源:
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理念;基础建设;教育模式
我国是正在发展前进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教育目标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基本原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教育对于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育水平决定了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水平。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点内容,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教育平衡、维护国家稳定、融合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滞后
由于意识的封闭,很多学校对心理学、心理咨询有误解。认为从事心理学或者心理咨询工作的人主要是与思维形态不正常的人打交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不准确或者有局限。在不同的发展区域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心理健康的理解阻碍了教育活动的实施和开展。很多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比较晚,到现在还未能实现每一个学校必须匹配一个心理咨询员的任务,也无法解决编制问题,地方很多学校不重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开展和宣传等工作。学校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滞后,从基础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实施。
2.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视
很多学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些学校还没有建立心理健康工作专门机构,管理机构也不完善,而且没有编制,影响专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多学校领导认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或健康教育讲座会占用其他课程时间,加重学生的负担。根据2013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尚有72.7%的中学、22.4%的小学没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很多学校未能达到每一个学校要配备2~3名心理健康教师的要求,有的大部分是学校医保人员、体育、语文、政治课程教师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部分教师虽然参加国家级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并获得证书,但毕竟不是学心理学专业的,所以心理学综合知识和心理咨询综合方面的素质偏低。
3.地区经济发展状况阻碍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处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困难无法给予教育更多的物质支持。开展心理教育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更主要的是心理教育需要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保持一种基本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经济落后的地区,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受到一定限制,心理教育开展的土壤缺乏健康的元素。
二、有效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途径
1.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整体教育的积极作用
我国对于学生的教育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实施长期培养政策,这不仅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具体化体现,更是对人口素质关心的重要表现。学校开展心理教育,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观念束缚。我国特有的国家形态不同于西方的国家制度,对人才的培养能够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在学校教育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能够维护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安定团结。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建设
在正确认知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地区政府需要给予学校建设一定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单纯理论上传授,更需要现代化教育的辅助设置。如丰富的心理健康教材、多媒体教学环境,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众所周知,教师对于教育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心理健康教师能够影响学生成长的多个方面。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建设,需要从硬件上入手,更要从软件上做足工夫,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教育科目。
3.建立与地区教育特征相符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定要适应地区的基本特征,如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生活水平高低,社会整体发展状况,区域性的生活习惯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育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人才群体,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遵循各个地区的发展习惯,尊重历史溯源的独特文化,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与东方文明古国特质的融合,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给予社会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是开创未来的基础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教育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整体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我们多民族国家统一思想、共同发展,实现我国现代化社会的整体进步。
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篇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多元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16-01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学校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影响教育,从而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的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之中,将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往往当作心理疾病来看待,并且采用心理治疗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些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心理疾病的诊治上,比较强调心理疾病在学生中的普遍性。有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是正常现象,不需要动用心理治疗来改变。有的学校却舍本逐末,将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当作心理疾病。
(2)学科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有的学校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关于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来进行的。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把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当作课程来学习,让学生对原理和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将心理教育纳入了纯学科的学习范畴。这种模式,偏离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和目标,只能让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3)德育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的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当成是德育教学的一部分,并且将这两者混为一谈。这些学校的教师认为,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必要进行单独的教育,而是采用德育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有本质意义上的区别。
(4)过于形式化。在当前有的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还不够完善,并且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模式。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教师以及咨询室,但是没有很好地开展工作,导致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这些硬件设施和软件措施都就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此外,在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只是向学生介绍一些心理知识,并没有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甚至有的学校只有在上级检查时,才象征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构建多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要在学校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要结合校园的特色,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结合各种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式,并且联合社会、家庭、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要以教学为本,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课堂都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更加贴近心理的对话,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影响。同时,教师还需要把握好课堂上的切入点、结合点,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下,得到心灵的成长。不仅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需要与学生进行心理互动,在其他的学科上,也要广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鼓励所有任课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学案设计,从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例如,在数学课程中,有些数学定义可以折射出做人的道理,数学教师就可以对这些定义进行良好的应用,让学生们不仅明白数学知识,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此外,教师和学校还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课堂以外的活动之中。学校要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物质环境,同时组织各种各样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有益活动。教师可以在班会上,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小游戏等,在班级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其次,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需要进行多种渠道的拓展,多方面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将自己的工作与之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心理教育能力。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与学生朝夕相处,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所以,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还要负担起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正确引导学生成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的心理咨询相结合,专业的心理咨询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补充。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且帮助学生产生恢复正常的力量。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建立心理咨询室,并且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全面。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追求传统的单一模式,而是要进行多元化的结合,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全面,更加多样化。这样,才能够适应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才能保障学生健康地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车间副主任的岗位职责(收集5篇)
阅:0车间副主任的岗位职责篇1a.协助车间主任搞好本车间工作职责范围的各项工作内容,能够解决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和....

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整理2篇)
阅:0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篇1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理念;基础建设;教育模式我国是正在发展前进中的社会....

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纪要(收集3篇)
阅:0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纪要范文篇1近年来,在区水务局和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水务局纪委、镇纪委的监督支持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