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工作存在问题(整理2篇)
来源:
乡村振兴工作存在问题范文篇1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农业强不强,全凭“领头羊”,农村美不美,重点靠治理,农民富不富,关键要看“村干部”。当前村干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自觉性不强,自我要求不严。村干部队伍老龄化、低学历问题较为突出,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赶不上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要求和步伐。大多数村干部习惯于凭经验办事,遇到问题才翻资料、请教别人,很少自觉主动的去学习新政策、新理论。一些村干部对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还不清楚,在乡村治理中缺乏依法治理理念,工作方式方法粗糙简单,自我要求不严。
2.工作主动性不强,疲于日常应付。有些村干部习惯于上级安排什么就干什么,什么事情急就先干什么事,一拨一转、不拨不转的现索仍然较为严重,工作疲于应付,只追求表面成绩,缺乏实干担当的精神。对上级安排的工作,有资金、有项目的跑的紧,落实得快,需要花钱的工作一再推脱。比如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村上卫生真真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工作主动性不强。
3.统筹抓落实不强,注重眼前工作。党的以来,多次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乡村振兴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近两年来,大多数村干部把全部精力集中投入到脱贫攻坚和农村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目光仅仅停留在眼前工作,在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繁荣农村文化、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和发展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等方面统筹抓落实力度不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系统性思维和系统性规划不到位。
4、政策保障性不强,用人资源缺乏。近年来,国家虽然也出台了鼓励村干部报考公务员的政策,但由于年纪和学历限制,真正能拥有报考资格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长时间忙于村里的日常事务,自身充电和学习的时间不多,在考试中优势不明显。即使有幸被选拔到公务员序列,也是廖寥无几。村里一些优秀青年、高等院校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开展工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待遇保障,现有的村干部工资待遇,在外务工人员不到半年时间就能实现相应收入;再加上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优秀人才资源基本上全部流失在外,有思想、有抱负、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有的“鱼跃龙门”留在大都市、有的身强体壮进城务工、有的头脑灵活当上了老板,村级干部面临着能人不愿干、带人干不了的尴尬局面,用人资源极度缺乏。
二、对策及建议
1.借助此次村委换届选举契机,选优配强班子成员。我镇11个村已全部实行“一肩挑”,同时,在针对村干部队伍老龄化、学历普遍较低等问题,要选好年轻干部,号召村民宣传能为自己谋利益的村干部,特别是创新思想好、敢于担责的村干部,为做好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治理能力。乡村振兴,思想引领是关键。依托现有的资源,开展农民夜校,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每月利用一点点时间,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农民夜校开展学习培训。同时,将农民夜校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范围,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督查,定期通报,确保村干部能力提升学习培训不打折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村干部依法治理的水平和工作自力。
3.抓实主体责任,增强工作积极性。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责任分工明确。乡村振兴才能循序渐进,农村工作头绪多,事复杂,建设一个好支部,把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到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
乡村振兴工作存在问题范文篇2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农业;基层党组织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要发展战略,是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发展和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职责,尽快克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乡村振兴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锤炼过硬过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已成为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基层党支部组织设置和管理方式缺乏创新
当前,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巩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伴随着大量的农村新经济组织的出现,由于基层党组织的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原因,对新经济组织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与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尚有一定困难;鉴于农村党员的流动性、分散性特征,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增大,对农村党组织设置提出更高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先进与落后差异,村与村之间;村与社区;村与企业缺乏党建合作机制,难以实现党建资源互补。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必须就党组织设置和管理方式在实践中加以创新。
2、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能力有待提升
(一)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党组织结构不合理、党员领导干部年龄偏大;有些村支部书记与领导班子缺乏创新思维,学习管理缺乏,学历低,能力不足,发展理念滞后,发展思路不清,带领农村经济发展能力不足,未能发挥引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作用。
(二)后备力量不足。由于工资报酬相对较低,导致村干部的吸引力下降。且农村优秀人才多已通过升学、参军、务工、经商等方式外出发展,不在回到农村,加之党员发展机制不健全,使得优秀人才难以加入党组织,党组织班子陷入“人难选,无人选”的困境,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3、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服务群众能力较弱。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为人民服务意识淡化,有的还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四风”问题,有的党员干部年老体弱,不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导致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下降,干群关系紧张或不屑一顾,未能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的农村党组织仍沿用老观念、老办法从事党务管理,难以调动农村党员的积极性。再加上部分老党员害怕吸收新生力量对其冲击,想方设法不发展党员,再加上党员队伍对外出的年轻人吸引力下降;加之许多党员自身学习能力差,综合素养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未能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缺乏创新
调研发现,农村采取“党建+项目+农户”的常规扶贫模式推进乡村振兴,但在具体实施环节和帮扶举措上缺乏创新。部分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的奉献意识和干事创业的使命感不强,缺乏一以贯之的精神和决心,能力不足和项目支撑,加之创新能力不足,扶贫思路不开阔,因地制宜组织力不足或短视的原因,使得农村脱贫振兴工作难有作为。很多驻村干部与后续脱贫工作相脱离,使驻村帮扶工作失去连续性。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1、完善组织构建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
按照“合理布局、发挥作用、功能优化、结构调整、服务基层”原则,科学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尤其要加强新型组织的党组织设置,通过组织下派、学历提升、组织培养等将优秀的党员干部充实到基层组织中,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通过村村、村企、村居联动方式,做到优势互补。通过单建、联建、挂靠诸方式在农业合作社与农业项目中建立党组织,持续加大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打造能真正引领乡村振兴的过硬党组织。
2、建立科学选人用人育人机制,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管理
(一)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坚持“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带领能力强、服务能力优”的村党支部书记选拔标准,创新支部书记选任方式。以在本村致富能力强及在外发展好的党员中选拔为主,注重引进高校毕业生与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到村任职,提升当地党员干部的学习和管理能力。大胆破除地域、身份诸界限,探索跨村任职等方式,鼓励非本村优秀人员跨村任职,为农村选配优秀“带头人”。
(二)抓好村级党组织后备力量培养。以农村优秀青年、转业退伍军人、农村技术人才、返乡大学生、经济合作社和产业协会负责人等涉农精英为主体,建立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探索富有成效的农村后备干部培养与管理模式,安排其参与扶贫帮困、科技兴农、农村环境治理提升、致富带头等具体工作,增强其在实践中处理农村复杂问题的能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及退休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参与村“两委”成员选举,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后备干部。
(三)加强农村带头人的教育培训力度。立足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建立以专家学者、“乡土人才”为主体的乡村振兴人才智库。加强农村带头人关于党的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农村经济、农村实用技术等专题的培训,提高其引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做到脱产学习与个人自学、社会调研相结合。推进“三晋先锋”“微党课”“智慧课堂”“三晋通”“学习强国”等教学方式革新,组织农村干部到先进村、先进社区、先进党组织、科技兴农区学习其优秀做法和经验,使“两委”干部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对培训效果不佳者重新补课,对培训后工作成绩不突出者跟踪问责。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村级干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管是强化村级自治组织的自治职能,还是允许村干部参与产业发展和享受劳动成果,抑或是提高村级干部的基本待遇,都会大大提升村干部履职的热情,引导村干部善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把好入口关,着力选优书记配强班子。建立后备干部库,实行动态管理、递进培养,注重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党员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村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干部培训规划,着力提升能力水平。
3、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严格党员发展标准。发展党员要严把质量关,防止暗箱操作和“近亲繁殖”,严把“入口”,畅通“出口”,保证党员队伍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及时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台账,建立同步联动的流动党员数据库,建立与手机绑定的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卡,加强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双向联系;利用流动党员的特性引进先进的适合本地发展的项目或企业,将其编入项目和企业的组织管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增强组织生活活力。在组织生活中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组织制度,探索创建网上组织生活平台,推行“微信群、微课堂、微党课”学习法,开展手机APP的学习如“学习强国”、“三晋先锋”等党建学习;开展党建工作督导、考核、监督,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与考核,激发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严格执行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跟踪考察制度、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党员考核测评制度等。探索实行党员引领乡村振兴绩效考核制度,对乡村振兴中先锋作用发挥不突出的党员,及时进行教育督导,令其改进。
4、提高经济发展和管理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一)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产业振兴规划,注重开发利用本村特色优势资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土地流转和农村综合开发,推动本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升级,使分散的小农户生产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转变;结合本地资源,发展乡村特色农业,形成“一村一品”的布局;依托本地优势发展新农村建设、小杂粮基地建设;兴办农村集体企业,依靠合作社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科技附加值,使其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利用“互联网+”等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探索“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模式,形成“一村一品”的示范效应。
(二)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优势产品和主导产业,引导农民组建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选择熟悉本领域的党员和吸引外来人才充实到合作组织中,为其提供最新信息咨询服务,给予技术知识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扩大其生产销售渠道。
(三)建立健全农村技术培训与服务体系。面向群众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涉农服务,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计划”,通过技术入股和提供土地或其他荒山荒沟等方式,吸引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进行专、兼职工作;加大乡村规划设计、高新技术研发等乡村振兴紧缺人才的招引力度,打造一支精通先进科技的“三农”科技队伍。
5、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性建设
(一)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机制。如完善“两推一选”“两票制”“三票制”及村民直选等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及民主决策机制,实现党员议事制度、村级民主例会制度、村党组织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制度等;探索诸如民意咨询会、村务决策公示会等能反映村民诉求的通道;完善财务公开制度,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建设线上线下服务管理平台,借助“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形式,切实解决好农民“办事难”问题;探索创新“一对一帮扶”模式,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成效。
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考核标准体系,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综合能力、发展经济的能力以及服务能力等,拟定具体翔实的评价指标,尤其要把基层党组织领导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力作为评价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指标,对支部书记履职及其带领村民实现乡村振兴成效进行客观评价。深化农村党员乡村振兴工作民主评议制度,健全完善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力争奖惩并举,切实激发党员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对农村优秀干部在待遇方面给予奖励和表彰,对践行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以激励关怀,调动农村党员干部致力乡村振兴的主动性。
(二)创新农村“党建+”模式。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党建+乡村振兴”的工作模式,重视联村、联企和联上级组织党建等,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探索“党建+全体力量”模式,利用各种外部力量优化农村党组织建设。重视“党建+网络”运作模式,将社会资源更多地聚集到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中去,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三)创新农村“第一书记”制度。探索建立“第一书记”选拔机制,坚持一村一策选派第一书记。选拔时要科学全面考察“第一书记”的综合素养,并根据人才特点和专长因地制宜选派其到适合的农村,以人尽其材。同时,要加大“第一书记”的教育培训力度,注重对其如何开展扶贫工作进行培训,增强其做好扶贫攻坚工作的综合能力。同时,要注意保持“第一书记”扶贫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诸方面工作的连续性,接续助力乡村振兴。
当前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障与组织保障,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按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新要求加强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发展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傅国华,李春,郑凯.分层精准施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J].新东方,2017(05)15-18.
[2]张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J].知与行,2018(03)7-10.

医师岗位职责(收集11篇)
阅:0医师岗位职责篇1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乡村振兴工作存在问题(整理2篇)
阅:0乡村振兴工作存在问题范文篇1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农业强不强,全凭“领头羊”,农村美不美,重点靠治理,农民....

战略管理论文(收集5篇)
阅:0战略管理论文篇1战略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战略成本管理在煤炭企业中的运用一、煤炭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引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