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小讲课(整理2篇)
来源:
重症医学科小讲课范文篇1
1适时更新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授课内容
根据五年制中医学专业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学时安排和具体情况,对教学大纲进行了更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整合、增减等处理:(1)目前使用的教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医儿科学》,该教材由汪受传、虞坚尔主编。教材具用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充分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内容适合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2)一些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为必讲内容,如肺炎喘嗽、哮喘病、泄泻病等。安排学生自学临床少见病、罕见病如寄生虫病、胎怯病、硬肿症。(3)个别疾病虽然常见,但与其他疾病相似或学生较易理解,如咳嗽病、奶麻等,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论学习。(4)部分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内容和疾病,如腹泻病涉及的小儿液体疗法、小儿惊风等作为教学中的难点进行讲解。(5)“多发性抽搐症”这一节多年来在儿科及针灸学均有讲授,为了避免学科间不必要的重复,节省教学时数,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将此节定为自学内容。通过精简课程,调整教学内容,减少重复,进一步拓宽了医学生的专业培养口径。
2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世纪对医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具备广泛的专业技能、扎实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自学、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及较广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创新意识。为此,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特点,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1)自主学习:对于教材中要求熟悉和了解的部分章节如便秘病、鹅口疮等以此种方式要求学生自学,教师采取答疑、总结等方法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解答和归纳总结。2)小组讨论。分两种情况进行。对学生不分专业的给予同一问题进行讨论,如“你如何理解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在儿科有何特点?”、“对小儿推拿疗法有何认识?”。(2)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方案。如第七章肝系疾病的第三节癫痫,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可提出以下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并解答:①本病除与晕厥、癔病性发作鉴别外,还可和哪些疾病进行鉴别,其鉴别要点有哪些?②本病治疗上有哪些单方验方?而对于针推专业学生可提出以下问题:①癫痫发作期和缓解期取穴有何异同?②《千金药方》中的“十三鬼穴”为哪些穴位?3)病例分析。教师结合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给予学生典型病例,各小组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如肺炎喘嗽和咳嗽病通过实际病例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疾病诊治的理解和区分。4)情景模拟。借助大学实训室、模拟人系统,模拟儿科常见急症如高热惊厥、哮喘持续状态等,检验学生对急重症处理的能力。
3重视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中医儿科学作为临床主干课程建立了本科生临床导师制度,在学生科室轮转学习的基础上,为每位学生配备1—2名临床教师,对学生技能、临床思维和职业规范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强化。同时,聘请老中医工作室成员担任“中医学专业优秀本科生个性化培养计划”临床导师,并在基础学习阶段就予介人。学生经实训考核后,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实习教学中采取:人科告知一实际讲解一学生侍诊或独立操作一出科考试的程序模式。通过实习,带教老师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并利用教学录像、典型病例讨论等方法强化和锻炼学生的临床能力,使学生在采集病史、查体、书写病历、中医辨证思维方法及独立分析处理病人等方面得到提高。
4建立网络课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通中医儿科学网络课程,提供中医儿科学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实验指导、练习自测、参考文献、外文资料及现场教学录象等,开辟了中医儿科学的专门网页,补充和丰富教学手段,网络教学资源定期予以更新。(1)将相关教学资料上网公布,如教案、教学幻灯片、网络课件、参考文献等,以供学生自学或深入学习。(2)编写了中医儿科学相关病证的思考题和病案分析题,供学生讨论、练习,提高其辨证思维能力和对中医儿科学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公布部分教授上课、査房、讲座的录像,以供学生观摩学习。开设教师E-mail与学生交流,加大互动力度,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时进行解答,并反馈回课堂教学作为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网络沟通,使教学变成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成为课堂问题教学的内容,使教学水平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提高。
5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实施教考分离
采用理论课考核形式和临床实践成绩评定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理论考试除在期末考试中采用闭卷考试、机考等形式外,还加强了中医儿科实习中的临床操作、诊疗技能、论文撰写等考试改革,注意考察学生解决临床基本问题的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体现课程系统整合后基础与临床知识相结合的特点。临床实践成绩评定分为岗位准入、职业态度考核、出科考试、毕业考试等几部分,以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技能实践部分标准为蓝本,既考察学生的操作熟练度,也注重考察对操作意义的理解,并使用模拟人进行实际的单人考试,保证公平公正。
重症医学科小讲课范文篇2
1采用图表教学法,使复杂的内容简洁明了图表教学法是原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倡导的教学方法。
它的核心是“纲要信号”图表。图表通过各种信号,简要地把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便于学生联想和记忆,迅速地理解和抓住知识要点,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思维能力。
《中医内科学》病证较多,且涉及相关知识较广,内容较抽象,教材内容较冗繁,缺乏条理性,易造成学生思维混乱,难于记忆,因而降低了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个病症的病因、病机演变、证型、代表方列为图表,这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疾病,便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授“胁痛”时,总结了下面的图表。(见图1)
在讲授时要详细讲解图1,让学生理解图表,才能便于记忆。从图表中,我们能看到胁痛的病因为:情志不遂,跌仆损伤,饮食所伤,外感湿热,劳欲久病;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肝胆络脉失疏和肝胆络脉失养);病理变化有“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之分;病理因素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病位以肝胆为主,可涉及脾胃、肾;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别,然以实证属多;证型及其代表方为: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瘀血阻络证,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汤;肝络失养证,一贯煎。只要理解并记住上表,则胁痛病症的重要知识点就基本掌握。我们可以把每个病都总结一个图表,图表是每个病的重要知识点组成的框架,这样我们很容易掌握每个病症,减少病症之间的混淆。
2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学生们普遍反映《中医内科学》内容冗繁、难记,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只有我们把知识熟练记忆,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遇到患者不至于无从下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的探索适合《中医内科学》的好的记忆方法。利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联想记忆法。一般来说,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联想记忆法,注重前后章节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总结规律,如:内伤咳嗽的痰湿蕴肺证、肺胀痰浊壅肺证、喘证痰浊阻肺证的症状很相似,都有咳嗽,且痰多黏腻色白,但症状的主次不同,内伤咳嗽是以咳嗽为主症,肺胀的主症咳嗽、咳痰、气喘、胸部膨满同时具备,喘证是以气喘为主症,上述3个证型的代表方分别为: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其中三子养亲汤为三个证型所共有,在讲授上述某一病症时,要联系其他的病症,便于学生更好的记忆和掌握疾病。再如:冷哮证,溢饮表寒里饮证,支饮寒饮伏肺证的代表方均为小青龙汤,在讲授其中的一个知识点时,要联系其他的知识点。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前后联系,总结规律。
3提问式互动教学法
由于学生尚未接触临床实践或接触临床实践很少,故在学习《中医内科学》这门临床专业课程时,许多学生不知如何学习,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式互动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3.1课前提问为了督促学生学习,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在每次授课前用约5min的时间对上次授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通过提问使学生对重点内容更加熟悉,同时通过师生互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授课过程中提问《中医内科学》的许多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例如一个处方用于多个病症,某些病症在临床表现、治法或病机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常对一些相互之间联系的内容进行提问,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肺胀痰浊壅肺证代表方时,其中有三子养亲汤,这时笔者会提问学生,在前面所学过的病症当中哪些疾病的哪些病症还用到了三子养亲汤。再如,在讲到“喘证”时,要提问学生哮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等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喘证和哮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3课后提问在每次授课之后,给学生留出5-10min的时间,让学生就所学内容或相关内容进行提问,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再和同学们互相讨论,在回答学生提问的过程中,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既有利于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反复的提问,既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同时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4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教学
由于《中医内科学》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兴趣;学生没有从事过临床工作,学习的动力不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将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疑难或危重的病例讲给学生,使他们明白医生的职业是神圣的,同时也是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摸索的职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同时也把有效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的讲给学生,或者把自己从老一辈的专家那里学到的经验也讲给学生,学生对临床的经验是非常感兴趣的。
5典型案例举例教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并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每讲完一个病症,笔者都要选取一个相关的典型病例供学生讨论学习。要求学生给出疾病的病名诊断,说出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和处方,随机提问几名同学,或让学生主动回答,然后将他们的回答在全班讨论,这样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6多媒体教学法
由于课本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和记忆比较困难,为此,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声音和图像把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清楚的呈现出来,例如在讲“哮病”时,我们把患者哮病发作时的录像放给学生,这样学生会很容易记住哮病的临床表现,使学习变得容易一些;讲黄疸时通过多媒体把阳黄和阴黄患者的不同表现以图片或录像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阳黄和阴黄的不同;讲鼓胀时把鼓胀患者的录像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什么是鼓胀。
7让学生参与试诊

医院活动策划方案(收集5篇)
阅:0医院活动策划方案通用篇1一、活动意义1、继续提高医院知名度。增加医院在社会上的曝光度。2、提成医院门诊....

重症医学科小讲课(整理2篇)
阅:0重症医学科小讲课范文篇11适时更新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根据五年制中医学专业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校企合作实践(收集3篇)
阅:0校企合作实践范文篇1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工学结合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