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整理2篇)
来源:
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范文篇1
关键词:现代城市;防洪规划;重点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在城市建设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人们居住的方便、舒适和惬意,还应该考虑到自然灾害(如图1)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尤其是针对洪涝灾害时,城市规划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加以应对,以尽量降低损害。然而,目前我国城市防洪设施还比较薄弱,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没有跟上城市建设的发展步伐,与城市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为了确保城市发展和防洪的安全,我们必须要做好城市防洪的规划工作。
图1杭州洪涝灾害
当前我国城市防洪减灾的现状分析
(一)城市防洪标准低
城市的防洪标准和现有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地位不对等,使得当遭遇洪水灾害的时候,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的损失较大。另外我国目前无城市排涝标准,针对城市防洪排涝规划设计还缺乏规范依据。
(二)城市调蓄雨洪能力减弱,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突出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城市建筑和硬质铺装必然会侵占城市的绿地和水域。从而导致城市地区的湖泊和洼地面积减少,致使城市调蓄雨洪的能力降低。当出现较大的洪水灾害的时候,城市内部的雨水得不到有效的排出,使得城市内积水排向河道的时间加长,易造成内涝。此外,有些城市的排水管网的建设相对比较滞后,或者对于城市管网的维护不到位,使得很多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不够、排水的标准相对较低。
(三)城市防洪排涝技术落后
城市的防洪减灾除了需要不断加强城市防洪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还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的手段。比如说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洪水预报、预警系统、3S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GPS卫星定位系统)等。然而,在目前我国城市防洪排涝过程中,对于新技术的运用还不够,特别是对城市老管网的布设、抢险、探测还缺乏预先防范的手段和措施。
(四)城市防洪排涝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备,补偿机制未建立
我国南方城市在夏季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洪涝灾害,因此,我国防汛减灾应急管理部门在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组织体系、防洪预案、指挥系统、抢险队伍和防汛物资储备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管理体系,各级的地方政府也建立了相应的防汛减灾指挥部。然而,防汛体制的信息沟通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联动机制还是比较薄弱,预报的预警信息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此外,受我国经济和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城市防洪工程的设防标准也十分的有限。在遭遇特大洪水灾害的时候,目前尚未考虑在遭遇大洪水时城市中可以被淹没的区域及设施,受淹后又缺乏补偿机制。
(五)城市居民防洪排涝减灾常识贫乏、防灾减灾意识淡薄
洪水等自然灾害是我们无法去抗拒的,但是我们却可以尽量去降低损失。首先就必须树立起防洪的思想意识。然而,由于我国地理位置和气候的特点,南方城市相对于北方城市更容易出现洪水灾害。加之城市防洪宣传的不到位,导致很多居民对于防洪意识淡薄,直到发生洪水灾害的时候缺乏防洪减灾的技能,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时往往束手无策,在洪涝灾害发生的过程中不但不能成为防洪减灾的积极因素,反而成为防洪减灾救助的对象。
现代城市防洪减灾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正确合理的城市防洪标尺
在城市防洪减灾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并不是说标准制定的越高越好。再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历史上城市洪灾的情况,参照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出合理的防洪标准。
(二)确定合理科学的防洪设施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把城市防洪设施纳入到设计当中去。需要根据城市的气象、水文、地理、自然等各种状况,拟订一套合理的、科学的抗洪设施。在城区的主要河道的两旁所建设的建筑必须设置防洪墙和防洪堤,并且设置重要的出水口和排水设施。抗洪设备的具体情况应该根据当地的水文情况来制定:一般而言,抗洪墙与堤坝的顶部高度应该是:历史记录的最高水位加上超出高度1.0~1.5m的高度建设抵挡洪水的墙,然后再设置安全的超出高度。此外,还需要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市政建设相关部门需要按照城区发展设计和城市抗洪设计的标准,合理的设置管道的位置、管径以及坡度,从而起到排洪的作用。如果是在一些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不能够进行重力的排水的情况下,应该设置泵站,合理设置管道,使用强行的排水方法解决低洼地区的排水问题。
在设计排水管网的时候,需要掌握雨季时候最大的下雨流量、径流系数高、路面渗透系数低、建筑物稠密等情况,计算抗洪的系数。
(三)推进和谐生态美丽城市防洪设施建设
除了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特点,将易于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变为生态园区。从而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当做抗洪的主要目的。依据历史上城区中最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以及发生的频率和次数等,将危险区域的建筑物实行改迁,重建河道洪水断面,并且将危险地区改造成为林地、湖泊或者公园等生态区。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洪水灾害带来的严重损失,还可以美化城市的环境,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四)城市设施建设与防洪设施建设并举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城市建筑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力度。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的时候,还应该考虑环境的因素。我们可以重点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废土和废渣,一定要严禁将此类废土和废渣倾倒到河道中。第二,在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的时候,不能侵占原有的河道,不能破坏原有的圩堤沟河;第三,沿河道路的建设以及旧城的改造一定要抬高地基从而起到抗洪的作用;第四,对于河道上面的违章建筑一定要严厉打击,发现后一律拆除,确保河道干净整洁,促使河道流水的功能加强;
(五)生态型河道治理
对于城市防洪抗灾来说,河道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河道排洪的能力,减少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河道治理而言,政府需要颁布相应的法规政策,对于侵占河道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同时河道的治理不仅仅以单一的防洪为主要目标,应该以生态为主线,综合环境保护、休闲及感知需求进行治理。从而降低洪水的发生的概率,也就变相的解决了洪水灾害问题。
在当前,生态型河道治理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体现了河道防洪工程由以往的改造自然转变为回归自然、顺应自然的治理理念。
(六)城市防洪工程设计应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必将为城市防洪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新的契机。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发挥出人类的饿聪明才智,不断创新技术、新设备,以提高城市防洪的能力。这就要求广大的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结合现代城市的可持续生态发展观念,既要有长远的观念。创新是一个产业、一项工程的精髓,是技术进步的动力。我们需要鼓励因地制宜的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从长远来看,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加强沟通和协调,加强技术融合以及信息反馈的速度,从而带动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
总之,人类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却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尽量降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针对洪水这种自然灾害,在进行规划建设的时候,就应该从管道的设计、地下水排放、城市防洪排水设施的建设入手;另外,需要对于河道进行相应的整治,以确保洪水发生时河道可以起到排洪的重要作用。人们应该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提高自身承受洪水风险的能力,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彭佩,禹华谦,袁浩.我国城市防洪规划与实践研究[J].四川建筑,2013,01
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范文篇2
【关键词】塔里木河干流;防洪现状;存在的问题;防洪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引言: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周边,其流域地理位置低,排水不畅,加之其支流众多,在夏季冰雪消融大量水流快且多的进入河道,致使其同时进入汛期,干流接纳不及,排水不利,易造成洪涝灾害。再者,塔里木河流域周边多城镇,人口密集,极易发生汛情、受灾严重,所以,塔里木河干流的防洪工程格外重要。面对塔里木河日益严峻的防洪形式,沿流政府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防洪工程,但这些工程大多因灾害而建,不具有长久防洪的技术,再者这些工程技术不高,防洪能力有限,难以形成一整个防洪体系,难以解决塔里木河的长久防洪问题,因此,研究解决塔里木河的防洪工程措施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塔里木河干流洪水灾害情况
(一)塔里木河的自然概况
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新疆南部,起源于天山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围绕整个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带,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是源流河,本身不产生地表径,其干流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北部,起始于阿克苏河、叶尔羌河以及和田河交汇处,与源流关系密切,其地表水流域产生于山区消耗于平原区,径流流量不均,6月至9月的总流量占全年水流量的70%~80%,其中冰雪融化水入流及降雨是主要原因,该段时间为塔里木河洪涝灾害的高发期[1]。
(二)塔里木河的洪水灾害情况
塔里木河干流全长1321千米,上游长495千米,河道较顺直;中游长398千米,河道弯曲,水流缓慢;下游长428千米,河床稳定顺直[2]。塔里木河多年来洪灾严重且频繁,主要发生在干流中游地区,其原因是塔里木河中游地区河道弯曲不利于泄洪,洪水泛滥时容易在弯道处冲出河道缺口,并且局部河床冲淤变化剧烈,泥沙沉积严重,导致河床不断上升,河道内水流容积大大减少,常出现洪水外溢造成灾情。
二、塔里木河干流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塔里木河干流的防洪工程现状
塔里木河的洪涝灾害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显现出其严重程度,从1956年至今,几乎每年其干流区域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洪涝灾害,给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生命威胁和经济损失。对塔里木河的防洪工程我国政府也一直在不断建设,上世纪90年代,在塔里木河干流的中上游区域建了180.86千米的不连续简易堤防;在后来的不断建设中,现上游流域附近的沙雅县段有28.86千米的堤防和3.8千米的护岸工程,阿拉尔市处有3.975千米的护岸工程;中游流域现已由附近建厂的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及沿线政府筹资建立了152千米的防洪堤坝;由于下游流域没有洪涝的危险,所以只修建了部分河段的输流工程[3]。
(二)塔里木河干流防洪工程存在的问题
塔里木河干流的洪涝灾害一直不断,主要是因为现有的防洪措施问题诸多,不足够来预防洪涝发生时的汛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河道无堤坝路线长,不能防御洪水,其次是由于现有的防洪工程的标准低,防洪范围小并且抗洪能力差,最后就是因为干流河道弯曲,泄洪不易且河岸植被过少,抓地吸水能力差,一旦水量过大过急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三、塔里木河干流防洪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防洪工程措施
为减少塔里木河的洪灾频率,解决其防洪问题,需要根据塔里木河的特点及防洪现状对塔里木河进行一定的防洪工程措施。防洪工程措施在布置上要按照“上游重控制,中游重险段,下游重生态”的原则,充分利用已有防洪工程,并在考虑信息采集及通讯传输通畅的基础上在河道沿线合理布置堤防、护岸堤坝、丁坝和防基坝等防洪工程,才能在洪水来袭时更好的保护河坝不奔溃,保护沿岸的经济作物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非工程措施
1.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及防洪预报预警系统
为将塔里木河放生汛情时的灾害降到最低,在最好各路段的防洪工程措施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灾前灾后非工程措施,其一就是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及防洪预报预警系统。其要求根据塔里木河的实际实质情况,运用水文测设手段采集其水流的水文信息,尽其可能的找出洪灾规律,并利用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一定数量的信息采集中心、情报分享中心和防洪预报预警系统,做到资源、情报共享,并能在洪灾发生的最短时间里将各种情报送到各级防汛指挥机构,以便其及时的做好防汛准备。
2.洪水调度方案及防洪避险方案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的地域地形特征及发生汛情是的洪水流向等情况,实际考察制定出一套适合各个路段发生汛情时的调度方案及防洪避险方案,确保洪水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到周围村落内村民的安全转移和有效的经济财产抢救,将洪水所带来的灾害降到最小,为生活在该流域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3.洪水保险
估计塔里木河流域沿线的公民参与购买洪水灾害保险,参与保险的公民只有定期缴纳规定的保险费,就能在洪灾后得到一部分洪灾财产损失赔偿,有利于加快灾后重建和恢复速度,减少自身损失和国家对灾情的救济经费,减少灾情对当地公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结语:通过对塔里木河干流的自然概况的研究与现有防洪工程的分析,给出了以上对防洪有效的工程建设措施,通过合理的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洪预案,有助于全面提升塔里木河干流流域的防洪能力,能够有效减少洪水泛滥漫溢情况的发生,避免遭受大洪水可能带来的灾害,保护流域内生活公民及生产企业的财产安全及个人生命安全,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提升为下游河道输水的能力,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刘哲,王军.塔里木河干流现状防洪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C].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2014.

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收集3篇)
- 阅4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范文篇1关键词:旱涝;灾害预测;效益分析中图分类号:P4文献标识码:A1引言辽阳地处辽宁中部,太子河的两岸,属旱涝灾害频发城市。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气候的变化,经.....

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事作文(整理2篇)
阅:0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件事作文范文篇1今天早晨,我到学校上学。发现抽屉里有一条红领巾。我想:这一定是昨天张桐忘....

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整理2篇)
阅:0发生洪涝灾害的解决措施范文篇1关键词:现代城市;防洪规划;重点问题;探讨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城镇....

法律效应和法律效益(整理2篇)
阅:0法律效应和法律效益范文篇1关键词:法律价值;发展公平;社会整体效益;矫正公平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一直是经济法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