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知识范例(3篇)
来源:
老年护理知识范文
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从学生今后面临的老年护理职业岗位出发,选择典型工作任务,从中确立相关的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课程整体设计以典型的老年护理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来构建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现“做中学、学中做”。针对每个教学单元按照“资讯(获取信息)、决策(作出决定)、计划(制订方案)、实施(进行操作)、检查(审视过程)及评价(总结反馈)”六步法进行教学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
二、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重构教学内容
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的关键步骤是将原来学科体系下的课程内容按照能力本位的导向和项目化的思路遴选项目,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序化。德国职业教育家Paetzold指出“:课程似乎是建造了一个存放和重现经验与知识的书架,书架不同隔层的划分使得整理与重获更加容易,它极大地减轻了记忆负担。”本课程项目设计的依据是以老年人为主体,通过护理干预,延缓衰老和减少各种危险因素给老年人带来的消极影响,消除或减少老年人自我照顾的限制,加强老年人自我护理,实现其最佳的功能状态。鉴于此,通过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社区养老机构和家庭老年护理的典型工作任务后,提炼了以下9个能力训练项目(见下表),能力训练项目的设置体现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和护理需求,以任务引领学习,并使老年人护理岗位工作程序化。在每个项目下分别设定若干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模块,而应用到的理论知识则穿插于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如在完成“老年人饮食的护理”项目任务中,我们把“老年人的营养需求”“老年人常见疾病与饮食的关系”等理论知识融入“指导老年人制定合理的食谱”操作技能训练中;在完成“老年人排泄的护理”项目任务中,把“排泄形态障碍的常见危险因素”“排泄形态障碍的护理”等理论知识内容融入“指导腹肌、膈肌、盆底肌的锻炼”“排尿功能训练”“自我间歇导尿”等技能训练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也解决了工作导向课程重构的最大难点重实践轻理论,整门课程内容从知识导向转向了行动导向。
三、课程的目标设计
使学生掌握老化的特点,能应用护理程序评估老年时期这一特定阶段存在和潜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问题;并能应用专业知识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康复护理;能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以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从而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状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教学过程的实施
在老年护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改变,教师作为社区医院护士长,学生分4组(每组5~6人)作为社区护理工作小组,每组设有责任护理组长,负责每次工作的分配,安排工作进度,协调整个项目实施,组织人员完成具体项目。每个教学单元基本上就是为了解决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四个不同的工作任务,每组护士完成一个工作任务。
五、课程考核设计
老年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老年干部病房;护理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4)07-0096-04
老年干部病房患者病种复杂,住院时间长,卧床患者多,患者卧床时间长,因此护理难度较大,加之老干部心理变化较复杂,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因此,全面规范的护理服务对于老年干部病房患者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1]。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在20世纪50年代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是一种适应惯性运行质量的全面管理方法,又称戴明环。PDCA四个字母代表的含义为:P表示计划(Plan),D表示实施(Do),C表示检查(Check),A表示处理(Action)[2,3]。PDCA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现在也被广泛应用于护理领域[4,5]。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于2012年11月始在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老年干部病房执行PDCA循环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提升了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老年干部病房护理服务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间在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老年干部病房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120人。入选条件: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经过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批准后再开展工作。其中选择2012年11月后进入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老年干部病房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2012年1~11月在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老年干部病房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男25例,女35例;年龄60~87岁,平均(73.75±12.39)岁,病种分布:心脑血管疾病20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神经系统疾病13例,内分泌系统疾病8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病种分布和疾病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是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每一病区由一名主管护士进行监督管理,每天进行三次定期巡房,对老年干部病房患者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每周进行一次病情和护理问题的答疑讨论会,由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时长为1h。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模式进行调整,具体如下:(1)P计划阶段:根据老干部病房2012年11月前的病历数据、患者问卷分析、患者及家属访谈、护理人员讨论会等发现现存的护理问题,在收集了以上数据并进行分析后,发现我院存在的护理问题包括没有心理健康存档、没有规范的巡房流程、没有专人对病房设施进行管理等。在了解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我院提出了管理目标,并设置了具体的护理计划及实施方案。管理目标为保证病历书写质量,丰富病历评估范围、扩展护理范围、增强护患联系。(2)D执行阶段:入院前进行将心理健康存档内容加入患者的病历,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安排心理咨询。减少护士分管患者人数,一个护士分管4~6名患者,对患者进行专人护理、心理疏导,包括洗头擦浴、修剪指甲。要求护理人员参与心理知识培训,要求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不良状况并能够做出积极处理,此外示范病区还安排了2名已获取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主管护师担任心理疏导员。实行排班护理制,在交接班时进行资料交接和签字确认,有利于明确责任,保证各排班时间内的护理工作到位。切实落实卧床患者的具体护理工作,在进行了各项护理如口腔护理、梳头发、擦身、擦阴等后,进行数据记录和身体情况记录,有助于后期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由于老干部患者家庭经济条件好,文化素质水平高,自我保健能力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期望值高,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并能够对患者及家属做出相关指导。安排专人进行病房设施检查,对病房内老旧设备进行及时更换,防止由于设备损坏引起的患者受伤等情况,对日常护理进行流程规范,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正确的工作方式。(3)C检查阶段:每周由病区主管护士进行护理情况评分,考察护理情况,询问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管理和反馈机能;每个月由护士长对全院护理情况进行评分督导,对护理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了解护理中遇到的情况,并及时进行护理制度调整。每个月进行随机抽查,对护理质量、护理操作等进行现场考察,对不合格的护理人员进行扣分处罚,并进行现场示范等培训。(4)A处理阶段:对老年干部病房的护理质量、病历合格情况、护理操作、患者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公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对效果较好的护理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对需要改进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调整,随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1.3观察指标
对老年干部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中,一般采用对护理人员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情况对比和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水平可以体现院方的护理状态和护理水平,好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配合度;而患者满意度是对病房护理质量的最直接评价[6]。
本次研究使用我院自行编制的护理知识理论考核表和护理知识实际操作评分表,每个月进行随机抽查考核,确保每个月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被考核到,每位护理人员两次考核间隔大于25d。患者满意度调查使用我院自编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前1个月内进行随机调查,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级。
1.4统计学方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16.0软件,计数数据采用t检验,计量数据采用χ2检验,在双侧检验的情况下,设定P
2结果
2.1采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采用试卷考核或现场操作考核的方法,对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分为理论知识和操作知识两个部分,其中PDCA循环管理前的资料来源于2012年11月前对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42名护理人员的考核情况,PDCA循环管理后的资料来源于2013年6月对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42名护理人员的考核情况。具体见表1。
表1采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注:*P
2.2采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对比情况
使用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自编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其中PDCA循环管理前的资料来源于2012年11月前对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60例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调查数据,PDCA循环管理后的资料来源于2013年8月对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60例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调查数据,满意度分为三级:满意、一般、不满意。具体见表2。
表2采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对比
注:*P
3讨论
3.1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自2012年11月开展PDCA循环管理以来,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老年干部病房护理服务工作开始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使得工作更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长期、不间断地对护理工作进行了改进。老年干部病房是一个特殊群体,针对老年干部病情复杂、护理工作难度大、老年干部对护理工作要求高等特点[7],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通过不断地循环讨论和重复调整,有效发现和处理护理管理工作中的盲区,提升对老年干部的护理操作效果,全方位地给予老年干部生理和心理护理,使老年干部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有切实的提高,从病历合格情况、考核数据、病区卫生情况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切实体现。
3.2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水平
在严格的责任制和考核制度的管理下,护理人员分工明确,以爱心、耐心、细心服务于老年干部患者,对患者进行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明显改善了病区的卫生环境、护理氛围和医患沟通情况;此外,通过定期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管理培训等环节,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得到显著的提高,正如统计分析的结果所示,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得分由(72.38±8.21)分提高到(81.72±6.92)分,护理操作知识得分由(69.48±7.45)分提高到(86.32±5.71)分,这体现出定期培训和考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有所改善,因此护理人员也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其次,通过科学的管理,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强化和动员了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而提升病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8]。根据研究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41.67%提高到6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3存在的不足和思考
在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PDCA循环管理中,尚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进,例如:需要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更多的心理方面培训,老年干部病房患者在心理上需要更多专业的护理、更专业的疏导和异常心理识别能够预防老年抑郁症等的发生和恶化。此外,适合老年干部的锻炼工具和设施还需要开发和配置,我病区的锻炼工具一般来说还是普适的,没有特别适合老年干部患者的锻炼工具,对老年患者的康复和活动护理还需要进行个性化的管理[9]。应当开展更多的家属沟通活动,老年干部病房往往是老年干部长期住院,因此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护理教育以及家庭护理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对老年干部患者出院后适应家庭生活和家属进行家庭护理也有帮助[10]。
综上所述,根据文章数据可以看到,PDCA循环管理对老年干部病房护理服务质量有切实的提高效果,能够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老年干部患者对院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平.个性护理模式在老干部病房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64-267.
[2]王洋,玄英哲.PDCA循环在护理领域应用的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22):191-192.
[3]FukuiT.Patientsafetyandqualityofmedicalcare.Editorial:Fromevidence-basedmedicinetoPDCAcycle[J].NihonNaikaGakkaiZasshi,2012,101(12):3365-3367.
[4]VogelPA,VassilevG,KruseB,etal.PDCAcyclusandmorbidityandmortalityconferenceasabasictoolforreductionofwoundinfectionincolorectalsurgery[J].ZentralblChir,2010,135(4):323-329.
[5]VogelP,VassilevG,KruseB,etal.MorbidityandMortalityconferenceaspartofPDCAcycletodecreaseanastomoticfailureincolorectalsurgery[J].LangenbecksArchSurg,2011,396(7):1009-1015.
[6]周如女,罗玲,周嫣,等.应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护理杂志,2013,30(11):48-51.
[7]张欣.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持续提高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47-49.
[8]侯惠如,王晓媛,勇琴歌,等.老年干部病房开展心理护理服务的做法与成效[J].护理学报,2012,11(3):275-277.
[9]王艳,康金兰.PDCA循环在口腔科清洗消毒室工作中的应用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8):848-849.
老年护理知识范文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社区护理;护理需求;护理教育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成为许多国家人口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也面临着老龄化“银色浪潮”的冲击。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统计1,1990年以来,我国老龄化人口以每年3.32%的速度增长,200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09%,全国开始进人老龄化社会;2011年江苏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258.8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7.00%,其中80岁以上老人占老年人口14.5%,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第三,成为老龄化进程最快的省份之一。据预测,到2025年我省老年人口将上升到20%,可谓“超老年型”,老年人口的比重将在2040—2050年达到25.5%,届时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江苏省老龄化呈现基数大、高龄化、空巢多、留守老人比例高等特点,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发生慢性病和体力衰竭的危险年龄段,加上老年人社会角色的改变和适应能力的降低,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健康问题,老年护理成为卫生事业的一大难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和老人居家养老的心愿迫切需要社会性的服务机构和组织承担起养老的责任,老年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焦点。
1老年社区护理工作面临的难题
1.1卫生服务模式的改变增强了护理工作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卫生服务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的医疗救治逐步转向对卫生服务对象(包括健康人)身体—心理—社会的全面照顾,包括保健、康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等,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再仅仅作为医生的助手,而将与医生、药师等其他技术人员一样,成为整个医疗保健队伍中的重要一员,共同承担医疗保健任务。护理服务对象也从原来单纯照顾生病的人,扩展到整个人群;工作领域从医院扩大到社区;研究范围从单纯地研究对疾病的护理扩展到所有影响人的健康的领域。
1.2护理人员的匮乏使老年社区护理面临严峻考验卫生主管部门的权威数据表明2,2011年我国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89人,远低于发达国家6.25人的平均水平,医护比1:0.79,与卫生部2015年医护比1:1的发展目标相差甚远。目前,世界医护比平均比例为1:2.7,亚洲平均医护比大于1:2,我国香港地区、英国、泰国、德国以及日本等都超过了1:4,芬兰、挪威、加拿大等国家甚至超过了1:6。护理人员整体情况姑且如此,老年社区护理人员情况则更不容乐观。目前江苏省社区护理人才量、质严重欠缺,至2011年底,注册护士约14万人,社区护士仅占3%,在社区卫生机构中,医护比约为l:0.346,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2—4)。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虽达到60%,但绝大部分集中在三级综合医院,社区护士普遍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知识老化、社区护理知识匮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由单纯护理治疗服务向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
1.3老年知识的教育和训练不足制约老年社区护理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逐步提高,要求护士的职责从传统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转向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精神关怀、心理慰藉。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培养的护士大多只适用于一般普通护理岗位(群),如内科护士、外科护士,而对于社区护士,缺乏专业的专科培训。不少发达国家已采取相应措施:北欧,老年护理人员多为本科以上,毕业后须接受一年以上的社区护理专科训练;美国,早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老年护理专业,护理人员须经相关培训并通过认证考试;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普遍设有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专业,学员须通过相应的资格考试3。然而,我省的老年社区护理专业性教育远远没有成熟,如护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充分考虑老龄化和护理角色多元化带来的护理需求的变化,导致知识传授与工作实际严重脱节;相当数量的护理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未经正规的老年护理培训;重护理理论、轻护理实践,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导致老年护理实践技能不足,不能满足广大社区对老年护理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
1.4社区护理工作不尽人意调查表明,老年护理的需求占社区护理的70%,城市老人的护理需求率高达50%以上。但目前,老年社区护理工作的现状离老年人的要求还相距较远,一是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忽视了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虽然开设了不少家庭病房,但主要针对患者,其系统性和规范性不够完善;二是以大中医院为中心,忽视了基层老年卫生保健工作。表现在社区老年卫生服务方面,没有健全的卫生服务体系。据调查,超过20%的老年人希望社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而目前实际能提供的服务与老人的需求相差4—5倍。50%的老年人因为社区服务机构在医疗条件、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而表示不愿接受其提供的服务。
2人口老龄化的护理需求现状
2.1身体护理需求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竭,各脏器组织逐渐衰退,其功能普遍降低,如因缺钙导致骨质疏松而引起的骨折以及腰、肩、膝的不适;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的病变;胃肠功能退化引起的便秘等。诸如症状均需要有良好的治疗与护理。根据全省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4,60岁以上老年人中无重要脏器疾病的仅占20%—25%,74%以上患有各种慢性病。影响我省老年人身体健康及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为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病、恶性肿瘤。此外,便秘、老年痴呆、白内障等非致命性疾病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2心理护理需求老年人的情绪纷繁复杂,常见不健康的心理精神状态有3种:
2.2.1孤独失落感孤独、寂寞、失落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心理特征。老年人由于神经抑制高于兴奋,喜欢在安静环境中生活,患病后更加明显,严重可产生忧郁症。
2.2.2忧虑抑郁感老年人从几十年繁忙的工作到退休,这种社会角色的突然转变会使他们心理上一时难以适应,从而产生心烦、怀旧的心理,觉得事事不如愿。
2.2.3烦躁易怒,情绪改变老年人情绪体验的强度和持久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5,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兴奋、激动,易发火,喜欢唠叨,与人争论等。
2.3社会护理需求老年人在社会角色方面,面临着从以工作为中心的职业角色,过渡为以家庭为中心的闲暇角色,社会交往范围变窄、收入减少,以往的社会地位改变。随着人口高龄化、家庭的空巢化和小型化及社会流动频繁,“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四二一”的人口结构愈加明显,空巢老人的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失去全方位养老的功能,越来越多的老人的生活照料将依赖于社会性的服务机构和组织,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将肩负起养老的重担。
3老年社区护理教育的现状
3.1专业规范教材缺乏传统老年社区护理教学只是在临床护理教学的基础上,简单的增设《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课程,学习内容不明确。目前,江苏省大专院校还没有统一的老年社区护理专业规范教材,内容的选取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没有建立统一的知识评价体系,使得老年社区护理的教学内容处在不确定的状态。
3.2教师认知局限老年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在服务理念、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老年社区护理教师多接受临床思维模式的教育6,大多未接受正规的老年社区护理系统培训,思想观念未发生根本转变,这是目前制约老年社区护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3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目前我省各大专院校院的护理实习生更多的是到综合性医院实习,仅在实习阶段安排1—2周的社区实习,知识传授与工作实际严重脱节,社区实践经验缺乏,学生普遍未能认识和理解社区老年护理的真正内涵。
3.4社区护理缺乏吸引力对2009—2011年护理专业15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2.3%的毕业生选择到综合性大医院就业;2.0%的毕业生选择转行;5.7%的毕业生考虑如不能进综合性大医院,选择到一级卫生院。可见,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也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这也是社区护理教育很薄弱的一环。
4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高等护理教育应对
4.1确定培养目标老年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单纯的医疗护理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精神、心理、生活等多方面护理的需要,当今的老年社区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术,还需有足够的人文、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对人际沟通能力、管理协调能力、职业道德、奉献精神等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老年社区护理队伍不仅是专业护理人员,还包括护工、志愿人员、家庭照料者等。这些人也承担着大量的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和疾病的护理,但是这部分人中的大多数缺乏从事老年照料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他们必须进行必要的培训,如采取岗前教育、岗中带教、岗后考核的方法。但加强护理队伍建设,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规范护理行为,保证护理质量。
4.2完善课程结构护理教育需改变以往偏重于教师“教”的传统,注重教学与实践相衔接,重视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和特点,合理设置课程,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如对必修课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整合,选修课以专业对技能和知识的需求为依据,开设老年心理学、老年伦理学、老年康复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满足老年人对高等护理人才的需要。
4.3依托基层社区开展社区护理实践建立社区护理基地,促进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有利于组织学生深人社区开展各项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在促使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及健康水平提高的同时,使学生的社区卫生服务意识及工作能力得以提高,受到双赢的效果。也可以依托家庭病床,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地运用于实践中。
5展望
中国的人口政策、经济条件等因素决定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及老龄人口比重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我国老年护理的状况无论是从护理专业在整个卫生领域的位置,还是从今后护理专业在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来看,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专业护理人才量、质不足,势必影响老年护理的内容和质量。面对我省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护理教育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出适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具备多元化护理角色的专业老年社区护理人才,为深化居家养老的内涵贡献一份力量,为老人的健康提供量的支撑和质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晓青.新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研究的新动向,人口与发展,2009,15(3):101—108.
[2]张楠,李伟.浅议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与完善[J].卫生经济研究,2010(3):22—24.
[3]林小萍,林保萍.老年人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9,7(4):93—94.
[4]张娜,蒋银芬.离职护理教育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0,9(28):85—86.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2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2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日常护理小知识范例(3篇)
- 阅0日常护理小知识范文【关键词】传输人员提升IPRAN维护技能一、概述传统的SDH、MSTP传输网络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多业务承载受到限制,很难满足3G业务的突量发展,无线回传网络的IP.....

篮球集训计划范例(3篇)
- 阅0篮球集训计划范文力量素质是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中的首要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是运动员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篮球力量训练是指在全面发展篮球.....

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范例(3篇)
阅:0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范文篇1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障碍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微....

老年护理知识范例(3篇)
阅:0老年护理知识范文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从学生今后面临的老年护理职业岗位出发,选择典型工作任务,从中确立相关的职....

日常护理小知识范例(3篇)
阅:0日常护理小知识范文【关键词】传输人员提升IPRAN维护技能一、概述传统的SDH、MSTP传输网络建设投资大,周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