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范例(3篇)
来源:
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Abstract:Protectionoftheenvironment,thepursuitoftheconceptofenergytakefulladvantageofthegrowingpopular,greenbuildingcomplywiththisrequirementofthetimes,attractedwidespreadattention.Wuhanasanexample,thestatusofgreenbuildinginWuhan,thatisproposedandanalyzedinthe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issues,thesisfocusedongreenbuildingintheuseofnewtechnology,greenconstructionandgreenbuildingratingstandards,withspecificexamplestoillustratetheargument.
Keywords:resourceconservationgreenbuildingenergy-savingbuildings
greenconstructiongreenbuildingevaluationcriteria.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相关规定,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包括二氧化碳排放),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不一样,而且与节能建筑的概念也不同,绿色建筑是从建筑节能起步,其意义远远超过运行能耗的节约。实际上节能建筑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部分,绿色建筑包括节能建筑这一概念。绿色建筑不仅注重能源的节约还有土地、水资源、建筑材料等各方面的控制。
1.1绿色建筑国内外发展现状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绿色建筑已成为通行的理念及广泛使用的名词[2]。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特点,按照绿色建筑的理念进行了实践示范。这些绿色建筑通过精妙的总体设计,结合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了绿色建筑的魅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比欧美等发达国家稍晚。但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建筑节能措施的推广工作,在2006年6月1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正式颁布实施[3],在全国进行了绿色建筑的倡导、评估评价等发展工作。但由于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尚处于推广应用的阶段当中,然而比较成熟的美国LEED评价体系及英国的BREEAM评价标准在中国也有所应用,截止2008年底,国内有10个绿标项目,23个LEED项目。
1.2区域概况、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实例及数据来自武汉市。武汉城市面积大,人口众多,地理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多变和高能耗的建筑业促进了武汉推广绿色建筑。
武汉市近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快速攀升,如图1所示,显示武汉建筑业总产值每年平稳递增的良好趋势。武汉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逐步加大。2004年占30%,2005年占32.7%,2006年占35.4%,2007年占39.6%,平均占34.25%[4]。
武汉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绿色建筑发展道路的重任在肩。房地产作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既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更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市从抓试点示范入手,发展绿色建筑。三年来,全市共建设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创建项目33个,建筑面积约333万平方米。其中,绿景苑小区获“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是全国仅有的2个项目之一。
2武汉市绿色建筑案例实例引述相关问题
2.1案例1――静安小区落地窗设计不佳
位于武昌静安小区的一处复式楼。其设计新颖,造型美观,落地式的大窗几乎占去客厅的整面墙。夏天,太阳从早晨就透过窗户直射客厅和楼上卧室,一直到正午。即便拉上了双层厚厚的窗帘,炽热的阳光还是烤得客厅内犹如蒸笼,室内温度高达摄氏35度,因此经常开空调进行温度调节。因此,电费居高不下,最高时一个月达到800元。据统计,武汉市类似的小区楼房还有很多。
2.2案例2――分析绿景苑小区运用的绿色措施
武汉“绿景苑小区”是武汉市青山区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部级绿色住宅示范小区,湖北省首家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在绿色建筑的方面,绿景苑重点采用了建筑节能、节材、节水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尝试。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太阳能供热水技术:绿景苑小区一期住宅和二期多层五层以上住宅全部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晴天可提供3~5人热水沐浴,阴雨天可用电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水器具有结构简单,布置方便,不影响住宅本身的布局、功能及结构等特点。统一安装,管线预埋,外观整齐协调。
2.外墙保温材料:绿景苑小区外墙面保温隔热技术采用了聚苯颗粒保温隔热砂浆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保温两种形式。住宅外墙面采用20mm厚聚苯颗粒保温隔热砂浆,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好,且阻燃、隔声、抗震防腐,其不空鼓、抗裂、防水技术尤其是适合武汉地区多雨、季节温差大等特点,有效避免外墙开裂、渗水等质量问题。
3.节约水资源,循环利用:小区配置有50吨/天污水处理设施,在光合作用和生化作用下使污水得到处理,处理的水质完全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可以安全回用于景观用水、绿化喷灌和道路冲洗。六个生化桶内的植物茂密,郁郁葱葱,鲜花点缀其间,不仅具有降解污染物的能力,而且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在小区形成了景点式人工生态湿地。每天处理回用中水50吨,年节约用水1.8万吨。
3绿色建筑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武汉当下正是一个建筑工地密集的时期,目前有5000多个工地同时施工。据悉未来5年武汉市建设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武汉在这个建筑迅猛发展的时期,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更突显出它的必要性。高速发展的城市,高能耗也是它面临的一大问题,武汉市政府鼓励推行绿色建筑,并就绿色建筑制订了相应规范以及奖惩制度[5],经调查研究分析,武汉在具体的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归纳说明并分析研究其原因。
3.1设计不科学造成的“不绿色”
设计包括了建筑外观、科技运用和材料选择各方面的因素,三者共同作用才能建造出符合标准的绿色建筑。
上述案例1中,体现了设计不合理而对居住者产生的影响,大面落地窗设计固然美观大气,但设计方应就武汉地区气候以及小区建筑朝向等因素进行协调,否则美观的设计反而成为了不适居住的环境,消耗更多的能源。相比下,案例2使用太阳能这种无污染的绿色能源,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这样的设计更符合绿色标准。
其次,在绿色建筑的材料选择上也存在误区,认为绿色建筑需要将所有的高精尖技术与产品集中应用在建筑中,总想将所有绿色节能的新技术不加区分地堆积在一个建筑里。很明显,绿景苑小区采用外墙保温材料、塑钢中空双层玻璃窗、屋面保温材料,合理地选择了材料,而且恰好地体现了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倡导节约的理念。
3.2施工过程中措施处理不当造成的“不绿色”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不当措施也会造成过多的能源消耗和成本的增加,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6],这也是违背了建筑绿色化的要求。这些现象都在武汉以及其他城市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
例如工地用水无节制跑滴漏情况依然在目前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很差。施工生产实际用水成本大大超过施工定额用水量的160%,中小类工程甚至超过200%以上。有的作业人员在管网上随意乱接临时用水胶管,接口处绑扎密闭性差,胶管出水口不安控制开关,用水后随意拆卡造成胶管裂缝、砂眼漏滴。特别是在淋砖、润墙作业的工艺上由于对淋、洒、润、浇的概念掌握不准,任由水管冲淌,造成多余水四处流淌。施工中机械使用方面,机械在施工周期内投入使用超时、超负荷运转或闲置时横卧露天,不遮挡、不养护、任由风吹雨打,日晒灰积,加快了陈旧、老化,造成传动系统锈蚀变形,增大耗能。
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通过采用新型材料或技术使得建筑绿色节能,这一举措引发了成本的变化,增加的成本是开发商和消费者都关注的问题,如何进行成本控制也是绿色建筑普及的关键。在绿色建筑成本控制方面要目光长远,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就是节省了各种能源消耗,在前期投入的成本可能绿色建筑会高于传统建筑,但长久计算,绿色建筑不仅更加节约能源并且提供了更舒适的生存环境。
3.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普及,人们把建筑“绿色”与否也纳入购买住宅的考察标准中。房地产商们推广自己楼盘也或多或少打出“绿色”旗号吸引消费者目光,宣传大于实效。针对绿色建筑发展中的种种认识误区,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在住宅和公共建筑中的逐步推广,我国正逐步推广完善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但由于全国标准未达成统一,绿色建筑市场还处于混乱当中,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完善统一十分必要。
2006年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150378-2006(见附表)为国内第一步绿色建筑监督评价标准,但是经过市场调查,该标准的使用普及程度不高,有待推广,部分企业习惯运用国外的例如LEED绿色评价标准,我国推广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处于初步发展有待完善阶段。
3.4认识理念及现行政策法规的局限性
3.4.1认识理念仍有局限
一是不少地方尚未将发展绿色建筑放到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缺乏紧迫感,缺乏主动性,相关工作得不到开展。二是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各界对绿色建筑理解上的差异和误解仍然存在,对绿色建筑还缺乏真正的认识和了解,简单片面地理解绿色建筑的含义。如认为绿色建筑需要大幅度增加投资,是高科技、高成本建筑,我国现阶段难以推广应用等等。关于绿色建筑真正内涵的普及工作仍然艰巨。
3.4.2激励政策相对滞后
尽管目前已经实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支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财政税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对绿色建筑缺乏补贴或税收减免等有效的激励,很难提高企业开发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制度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度有待提高。
3.4.3法规有待完善
绿色建筑在我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国家对绿色建筑没有法律层面的强制要求,缺乏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也缺乏可操作的奖惩办法规范。
绿色建筑与区域气候、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我国各个地区气候环境、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目前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差别化的标准规范有待制定。因此,结合各地的气候、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建立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和实施细则是当务之急。
4小结与展望
发展绿色建筑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推动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社会共识,但绿色建筑的推广仍存在很多困难。本文通过以武汉市的相关实例说明了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些问题并研究分析了其四点原因。有利于发展绿色建筑实践中对应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并对明确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解决。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08(9):88-92.[3]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1(5):167-181.
[4]顾国维.绿色技术及其应川[M].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篇2
摘要:绿色发展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发展绿色建筑产业已成为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当前要充分认识绿色产业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产业。
关键词:绿色建筑;供给侧改革;经济转型
在全球经济向低碳、绿色转型的大趋势下,党的十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绿色发展也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发展绿色建筑产业已成为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产业的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受到思想认识、行业壁垒、社会氛围等多重因素限制,遇到了一些障碍与瓶颈。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绿色产业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产业。
一、发展绿色建筑是全球抢占发展先机的迫切要求
全球正积极发力绿色经济,应对全球性资源环境约束,绿色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发达国家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积极推动向绿色济转型,力图占据绿色产业发展制高点。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寻求建筑产业的绿色发展道路。所谓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发达国家为发展绿色建筑,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节能环保和低碳技术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制订产业标准和设置技术壁垒,试图主导全球绿色经济新的游戏规则。1990年英国即了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目前欧美国家90%以上新建物业均为绿色建筑。因此,绿色建筑已成为全球建设业界力捧的“宠儿”,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十分迫切的现实任务。
二、发展绿色建筑是践行党中央新发展理念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当前,随着城镇的大规模建设,我国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三分之一,建筑产业高消耗、高投入、低收益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发展绿色建筑是推进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绿色发展作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绿色建筑产业已成为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多次表示要以“最大的决心”探索绿色发展,并要求大力实施包括发展绿色建筑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国家已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2013年就以1号文的形式专门了《绿色建筑行动纲要》,将绿色建筑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绿色建筑技术不断创新,我国绿色建筑已形成了规模化、区域化发展趋势。
三、发展绿色建筑是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直接切入点
绿色建筑的行业关联度大、部类产业链长、投入显效性强、未来生命力久,所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该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行绿色建筑的发展。据2013年国务院颁发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到2022年,30%新建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要求,新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则提出到2022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20%以上,到2025年,该比例为50%以上,然而目前我国绿色建筑比例尚不足5%。据业内人士估算,我国绿色建筑产业链较长,将有效带动新型建材、新能源、节能服务等产业发展,其潜在的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也曾预测,2022年前我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将至少达到1.5万亿元。可见,我国绿色建筑领域发展空间巨大,绿色建筑不仅在将来的“增量建设”中空间无限,而且对既往物业的“存量改造”也存在庞大市场,必将对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长期有效供给产生巨大的拉动。
四、发展绿色建筑是推进产城融合的有效途径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产城融合是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当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产城融合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实现产城互动的核心在于做好产业、城市前瞻性的规划和定位,要把建设“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现代产业体系为驱动、生产性和生活相融合、多元功能复合共生的新型城区”作为发展的定位。在产业园区的定位选择方面,开发区近年逐步暴露出“混合同质化”弊端。不少企业陷入产业链缺失的“流程困局”,有些园区则显出难以细分的“服务疲态”。要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在打造新兴产业上有所突破,而绿色建筑产业契合国家节能减排和培育新兴产业两大战略。所以,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产业,抢先形成产业优势,对新一轮开发区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战略选择。与此同时,结合产城融合发展趋势,要把绿色建筑产业园区作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最佳实践区,坚持在园区中培育绿色产业生态体系,在园区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绿色社区、绿色商贸等,积极推进绿色化产城融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玮;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如何发展绿色经济;《光明日报》;2015年08月16日.
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继2007年建设部公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来,全国也正在推进行业内的“低碳建筑评估体系”,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拉开了生态节能技术的设计研究与实施。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技术;塑木;光导管;生态排水沟
有着“设计之都”美誉的深圳,也是绿色建筑相关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国内发展最快的城市,目前深圳已初步实现了从建筑节能到绿色建筑,从绿色建筑到绿色城市的两个转型。位于深圳南山区蛇口湾厦的商住综合体――海境界一期住宅小区,成为深圳湾地区首个获得国家、深圳“双认证”的城市综合体绿色建筑,在改善生态人居环境、节约生活成本和社会公益实践上有着良好的影响。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即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到拆除、建筑原材料会用的整个过程)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以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来建造低环境负荷下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环境空间,是人、环境与建筑共生共容、永续发展的新建筑模式。
项目概况
海境界一期位于南山区蛇口后海大道与招商东路交汇处东南,占地面积12892.96平方米,主要由5栋建筑组成,1栋首层为商业,1栋首层以上及2-5栋均为住宅,属于城市商住综合体。作为该项目的景观设计师,我们对现有的设计条件做了认真的分析思考,对业主提出的绿色建筑的目标,我们将绿色建筑生态低碳的理念糅合到设计的每个细节中去。
方案设计的挑战
该小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环境,用地范围方正,深圳绿化树种资源丰富,这些都是该项目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设计上的挑战:
1.小区全园面积不大,全园室外绿化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下;
2.园内小区被南北5栋建筑隔断;
3.消防通道和消防登高面占据了较多的室外空间,绿化空间有限;
4.全园大部分有地下车库,在地库顶板上做景观。
解决条件约束的措施
针对现有的条件和约束,我们通过合理的景观布局来优化场地物理环境,使得场地更加宜居舒适:
1.充分利用2-5栋首层架空层空间,主要活动场地移至架空层内,做成泛大堂泛会所的感觉,把室外空间留给绿化,以期最大的绿地率。四个架空层犹如四个大亭子,并通过室外连廊交通组织穿透,形成风雨无阻的游园路线,小区虽小,通过景观围合形成了众多丰富的景观空间,行走在内步移景异,无形中给人予在大的园区内游览的感受,使感觉中的景观面积加倍。
2.架空层的处理方式让人忽视了建筑塔楼隔断对景观的影响,让首层景观连贯顺畅,架空层的设计有利于全园的风流动,新鲜的空气在园区内穿透,令人心情愉悦。
3.全园的消防通道及消防登高面占据了室外较大的空间,我们通过布置植草格栅的方式弱化消防通道的生硬感,在隐形消防通道和隐形消防登高面基础设置开放性透水路基,增加透水率,实现在植草格栅处的雨水尽快下渗,增加土壤涵养水源能力,减少地表径流和减小雨水管网系统的压力。隐形消防通道以草坪形式呈现,增加了景观绿量,降低了地表温度,是一种良好的处理方式。
4.我们在地库上的绿地景观内设置生态排水沟。目前在国外的景观设计中常会见到生态排水沟这种排水方式,通过营造地形,使与人行道路相接处的绿地下凹,形成沟状地形,沟内预埋连接至最近排水井的多孔管,周围覆填砂质种植土壤,上面种植绿色草坪植物,形成一条具有临时蓄水及引导排水功能的绿色植物沟渠。
本项目采用了地下车库顶满铺蓄排水板的方式来组织地库顶板的排水,并通过高差,将地库顶板排水组织汇集到项目北侧的雨水回收池。同时,我们也给建筑专业提出了屋顶雨水及空调冷凝水收集的建议,这些集中回收的水源通过在不同的小池中流淌,水流经过了的砂石吸附杂质的物理过滤和植物根系呼吸交换作用的生物净化,使得雨水回收池内的水质达到二级用水标准,可用于园内绿化浇灌及地面冲洗之需。
另外,全园的地库顶板上及车库出入口盖顶上设置了29个光导管,在白天可通过物理折射自然光线,将光线引入地下车库,减少地下车库白天的照明耗电量。
景观绿色生态措施系统
该小区不仅仅在现有的条件和约束下做了生态节能的景观设计,并在绿化系统、节水系统、采光系统等方面都做了系统的规划研究和设计:
一、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
全园的木质景观(如木连廊、亲水木平台、木座椅等)材料采用塑木,塑木是一种替代木材的新材料,以植物纤维为主原料,与塑料合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同时具备植物纤维和塑料的优点,同时也解决了塑料、木材行业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其产品美观可塑、使用环保、成本经济、可回收再生,是近年来越来越多采用的景观用材。
二、绿地率最大化
1.如前所述,景观方案设计时将人活动空间尽量安排在架空层内,室外空间尽可能多的留给绿化;
2.由于项目地下室面积基本占满小区红线范围,地下室顶部覆土厚度平均在1.2米,大于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的800mm,以保证土壤的蓄水能力,增加绿化率;
3.本项目的1#与2#地下车库出入口的车库顶,均采用绿化植被覆盖的屋顶绿化方式。绿色的植被调温屋顶在夏季可使内表面平均降温5.4摄氏度,冬季平均升温3摄氏度左右,且令车库顶外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平均提高12.5%,在赏心悦目同时,更让人体舒适。
三、软景植物与景观材料本地化
1.选择可在周边苗场内购买的本土植物,不采用本地无法采购的用材,减少异地植物和景观材料长途运输带来的不必要的花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该小区的绿化植物本土化达到了90%以上,远远高于绿色建筑中对于本土植物比例占60%以上的要求。
2.全园软景设计以全冠小苗和中等规格的苗木为主,未设计大规格苗木,避免选用从原生态地区移植过来的大树老树,造成对原生态区的植被的破坏。
3.全园均选用四季优美、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如:宫粉紫荆、白兰、鸡蛋花、大叶紫薇等,这些植物开花美丽,有宜人香味,并且生性强健、低维护,减少后期物业管理的投入。
4.采用多层次的植物种植,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结合堆坡地形,对空间进行了绿化分隔和视线隔断,构成复合的植物群落。全园植物种类丰富,适量的棕榈科植物与乔木组合配置,体现深圳热带海滨城市的特点。
四、节水系统
1.雨水回收系统:如前所述,通过系统的管道收集屋顶雨水和空调冷凝水,通过生态排水沟和地库顶满铺的蓄排水板收集的路面雨水,将这些水资源汇集到项目北侧的地下雨水收集池集中回收利用,通过过滤和净化,用于社区用水。
2.全园绿化灌溉采用微灌的节水浇灌方式,比地面灌溉省水50-70%
3.设计时采用了植草格栅用于隐形消防通道处,增加透水率,并相应铺设开放性的透水路基,其结构为:厚度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设计,其构造由上至下为砂垫层、路基层和砂过滤层,使一定比例的雨水可下渗。
五、自然采光系统及节能灯具的选择
1.地下车库,通过光导管、采光井等有效利用自然光,充分节能。
2.园区内采用截光型灯具,如截光型射灯和截光型壁灯,减少灯光对住户和行人的干扰,减少光源污染。
3.全园的草坪灯和庭院灯采用LED节能灯光源,大量减少公共景观用电量。
纵观以上绿色节能措施,均为小区带来了更加优良舒适的人居环境。用心思考和设计的景观创造了以人为本的舒适的人居环境,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同时,创造了新的价值和利润。绿色生态技术的景观设计手法,将成为业内越来越受重视的设计发展方向和设计要求。
发展绿色低碳建筑的必要性
绿色建筑也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全新的建筑变革时代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如今,深圳的城市发展正朝着“绿色建筑之都”迈进,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了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在未来的20年里,建筑能耗将成为主要的能源消费增长点,深圳必须通过建筑节能模式的创新,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设计,培育绿色产业,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的目标,并成为国内领先的示范城市。
参考文献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2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2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措施范例(3篇
- 阅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措施范文篇1关键词:土地规划;存在问题;解决措施Abstract:thelandplanningisthenationalcontrollandmanagementtoakindofadministrativebehavior,andthe.....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例(3篇)
- 阅0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范文一、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政府的制度保障概况为了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发达国家为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措施、政.....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范例(3篇)
阅:0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范文国有企业通过放权让利改革,经营机制发生了一定变化,但总体上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产权关....

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范例(3篇)
阅:0绿色建筑行业发展前景范文Abstract:Protectionoftheenvironment,thepursuitoftheconceptofenergytakefulladv....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措施范例(3篇)
阅: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措施范文篇1关键词:土地规划;存在问题;解决措施Abstract:thelandplanningisthe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