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电(整理2篇)

来源:

矿山机电范文篇1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管理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煤炭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矿山企业管理的探索出现了新的课题,设备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具,更是企业机电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如何搞好矿山企业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1.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设备管理是指从设备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直到报废退出生产领域为止的有关设备的技术及经济管理工作。搞好煤炭工业企业的设备管理,对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安全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代化矿山中装备着大量的机械电气设备和设施,这些设备和设施是矿山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据调查统计,我国煤矿的固定资产中有55~65%为机电设备和设施,是固定资产中的积极因素。因此说随着矿山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每年的矿山安全生产过程中,由于机电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占总事故的60%左右,一旦机电设备停止运转,不仅会影响到矿山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行,还会对矿山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井下煤尘和瓦斯事故40%是由电火花引起的,井下重大的火灾80%以上是机电原因引起的,因此说加强机电设备的科学管理工作、正确合理的使用机电设备,对于保证矿山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机电设备管理机构不完善

很多矿山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机构都不完善,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管理机构分散,造成设备的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分离。比如设备的资金管理归财务部门、选购归供应部门、使用中的技术管理归机电管理部门。这些管理模式无法实现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更无法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的管理目标。而且很多矿山的领导干部对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部够重视,对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建立一个专业的机电管理组织,职能管理意识淡薄,甚至供电系统的施工都不能按照设计进行,仅凭电工人员的工作经验;而对于机电设备的性能也没有按要求进行测试,仪器仪表的校验也不按照规定来办。总之,矿山企业的机电管理机构还存在很大的欠缺。

2.2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

机电设备的使用时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合理的使用设备,可以大大减轻磨损、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应用精度,这不仅关系到设备本身的寿命,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但是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因设备运行环境、设备摆放、管线吊挂、安全间距、安全设施等不符合机电专业质量标准,造成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还存在有些机电设备安装使用不正确,有些机电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转,维护检修不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机电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的保养,设备损坏严重,影响了矿山的安全生产。

2.3机电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因为煤矿是高危行业,条件比较艰苦,风险较大,福利待遇较差,而且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吸引广大的优秀毕业生来矿山工作,一些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因得不到相应的提升,要么转岗,要么跳槽,导致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专业队伍整体素质较低。随着机电专业人才的不断流失,不少岗位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而且年龄结构不合理,在岗人员技术不成熟、知识储备不充足、缺乏相关的操作经验等不利因素的存在,致使矿山企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智力支撑,使生产效率低下、发展的后劲不足,科技和技术创新更是无从谈起,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矿山的发展。

3.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改善的途径

3.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要想进一步规范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行为,必须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使在进行机电设备管理时做到有章可循、严格贯彻执行。有些矿山企业具有相当的设备管理意识,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机电设备点检标准书》、《机电设备隐患治理管理办法》、《机电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等,从各方面建立维护、检修、操作机电设备的相关规章制度,为了保证这些规章制度的落实执行,还配套制定了相关的考核细则,违者重罚。只有这样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维护制度的权威和公信度,才能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2执行设备管理的岗位责任制

要确保机电的正常工作,必须首先要提高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责任心。矿山企业应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并与绩效工资挂钩,把各种管理措施进行量化管理,每个月由煤矿机电管理职能部门对维修人员及操作人员所管辖的设备责任范围进行检查验收,设备完好率达到规定要求的给予奖励,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处罚。要对设备的维修与使用执行动态管理,机电管理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井下检查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一旦检查出防爆电气设备失爆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于不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设备而引起设备损坏的,要追究使用单位和操作者的责任。

3.3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先进的技术装备需要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否则,再先进的技术装备也无法发挥其功效。机电管理人员应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并能把握工作主动权。矿山企业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与考核,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选拔一批肯吃苦、素质高的人员担任一定的技术职务,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培养一答批技术骨干,从而提高机电设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4.结论

总之,机电设备管理是综合性的人与物的管理,是矿山管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矿山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对待,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从而减少机电事故的发生,确保矿山企业沿着高产、高效、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矿山机电范文篇2

【关键词】煤矿;矿山机电;运输;事故分析

1、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成因分析

1.1管理存在问题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要加强绞车工和信号把钩工的技术培训,一定要做到持证上岗,落实终端责任。井下使用的电车头驾驶室内要有明显的操作示意图说明。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1.2工人流动性大

由于新到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加之对新工作场所不熟悉,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

2、控制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对策与安全管理

2.1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2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

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2.3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2.4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

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

3、加强机电运输设备的管理

3.1矿井主通风机装置。

(1)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其中一台备用,备用风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开动。(2)矿井的主要通风机必须每三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3)生产矿井主要通风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40%。(4)矿井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还必须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主要通风机的运行必须由二人及以上的专职司机负责。(5)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

3.2井下防排水装置。

(1)矿井必须配备三台及以上水泵,两趟及以上排水管路,水仓、泵房机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规定。每年进行1次性能测定。(2)排水系统配备与矿井涌水量是否相匹配。

3.3煤矿提升运输设施。

(1)立井、斜井提升机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保险装置和提升机后备保护装置,各种保险装置必须灵敏、性能可靠、在正常提升过程中严禁甩掉保护运行。(2)各种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19、420条规定。(3)立井升降人员必须使用带MA(煤安)标志的罐笼和防坠器并按《煤矿安全规程》第413条规定对防坠器定期进行脱钩和不脱钩试验。(4)升降人员与物料的罐笼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81条要求。(5)在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统内,必须设防撞梁和托罐装置。(6)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规定。(7)提升斜井和行驶机车平巷危险区段必须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必须行人,要经信号工、把钩工同意,并停止行车;对通过人员必须清点人数,确定无人时才可发开车信号。(8)提升装置使用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9)井下绞车安全保护装置、制动系统灵敏可靠,提升系统做到“三固定”、“四保险”。信号系统声光齐全。(10)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输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规定。(11)井巷中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时应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5条规定。(12)井下使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3条规定。皮带必须选用带有MA(煤安)标志的阻燃带。

3.4煤矿供电及井下电气

(1)矿井必须有与实际相符的井上、井下供电系统图,该图的绘制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0条规定。(2)矿井至少应有可靠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意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其它任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3)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条回路。主通风机、提人立井提升机、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应设置双回路供电。(4)井下防爆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iE”、“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5)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6)矿井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装设过流、漏电、保护接地装置,“三大保护”装置必须动作灵敏可靠。(7)井下电缆必须选用带有MA(煤安)标志的阻燃电缆。电缆的联结和铺设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8)电煤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9)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必须采用具有短路、过载荷漏电保护的综合保护。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矿山数字化解决方案(整理2篇)

    阅:0

    矿山数字化解决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地质模型;生产计划;模型化管理目前,国内煤矿企业在地质数据、开采设计、生产....

    矿山机电(整理2篇)

    阅:0

    矿山机电范文篇1【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管理0.引言近年来,随着煤炭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矿山企业管理的探索出现....

    对化学和绿色化学的认识(收集3篇)

    阅:0

    对化学和绿色化学的认识范文篇1【关键词】绿色化学;教学;渗透;培养;实践绿色化学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化学,是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