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的应用(收集5篇)

来源: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的应用篇1

一、民族唱法的发声技巧

民族唱法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几个方面。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演唱民族风格较强的声乐作品时所用的演唱的方法,不论从广义或狭义上,它都是建立在我国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并吸取借鉴其它国家的科学发声方法所融合得出的一种唱法,即民族唱法。下面我们就对这种唱法的发声技巧进行分析,分别从它的气息、咬字、共鸣腔和声音位置四大发声技巧要素为分析点:

气息:即歌唱的呼吸,主要用丹田呼吸或叫胸腹式呼吸,从开始将气吸入胸部和肺部保持,演唱过程依靠横膈膜下沉和两肋肌肉扩张,一直伴随着吸气肌肉群的参与,到句子结束放松再吸,一整个循环过程。用法有“偷气、取气、换气、歇气、就气,所以说民族唱法的呼吸运用得掌握的很好才能运用的灵活,因为它很注重表现不同歌曲地域性、风格性和方言性的有。

咬字:民族唱法的咬字讲究字正腔圆,咬字吐字必须清晰准确,咬字不仅是行腔的手法更是它的灵魂。演唱过程中要经过字头、字腹和字尾,嘴巴咬完字头后立即放松,剩下的留在发声位置上去说字换字,并且它们的发声、延长与最终的归韵对吐字的清晰与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声母即字头对情绪的表达从字头咬的力度夸张或集中与否都得准确的把握到位。

共鸣腔:民族唱法中运用的共鸣腔体分别是鼻咽腔、胸腔与头腔,其中不同音的区域所使用的共鸣腔体分配成分不同,更不能只用其中一个共鸣腔体。关于如何打开各个腔体,首先鼻咽腔的打开要求:正确的气息吸入丹田保持,打哈欠使喉咙打开小舌头上提,放松下巴、舌头和喉头,笑肌微提即鼻咽腔打开;胸腔共鸣:在气息吸入时腰腹部位应该是向外扩张的,腰两侧向外扩张即小腹向内收紧,使胸腔前后左右充分打开便可拥有胸腔;头腔共鸣是在鼻咽腔有很好的基础上,本来声音只有向眉心向前方走,当鼻咽腔用的好音域达到一定高度,原来的声音由单向扩散到四周扩散,这时边有了头腔共鸣。

发声位置:所谓发声位置,即我们通常说的高位置。真正的高位置通俗点说就是发声的着力点,即声音是从哪出来的,有人说当然从声带上出来的,是从声带出来的,但声音反映到哪里了,那便是高位置。高位置大概位置是通过小舌头向正上方即头顶延伸这条线,和通过眉心向正后方即后脑勺延伸这条线,两条线的交叉点便是声音着力点即高位置的大概位置。我们通过丹田气息,经过声带阻气,经过喉室向上达到高位置,便可发出辉煌的声音。

二、通俗唱法的发声技巧

气息:主要依靠自然的呼吸使气息进入胸部和肺部,横膈膜与两肋只是适度的下沉和张开,也不需吸气肌肉群的参与,只有在演唱高潮或高音加强时,小腹的收紧力量和声带阻气的力量才需加强,使声音集中有气流的砥柱产生爆发力。

咬字:通俗唱法由于它的音域较窄,而歌词的本身也比较口语化和生活化,所以歌唱时得把握歌词的语言性流畅,在字的出字、归韵、收声过程中,咬字吐字都得清晰。

共鸣腔:通俗唱法运用口腔较多,极少会用鼻咽腔、胸腔,不用头腔,它不需要张大口,更多的使用口腔前部,而且口腔后部即喉咙处尽可能不要大于口腔前面,舌头为横向拉开,尤其到高音时,咽腔管道呈扁长状较明显。

发声位置:通俗唱法一般只用口腔即向自然说话似的,同时为了保持通俗真声的特色,也不刻意强调高位置以免发生共鸣,到了高音区高音时只需咽管绷紧缩短,微提软腭,减轻强气流对喉部的压力,扩大共振的范围即可。

三、二者在发声技巧上的相异性与相融性

气息上: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都需要气息的灵活运用,但民族唱法比通俗唱法的气息较深。通俗则不需参加,横膈膜的支持力会较小些。

共鸣腔体与位置上:二者都要用到胸腔,但民族唱法要三腔鼻咽腔、胸腔与头腔协调共用,而起保证这三腔共鸣作用的则是一个固定共鸣焦点,即三腔共鸣的最高位置,所以民族唱法除了字头用嘴巴舌头,其它不用口腔,用的都是高位置,从而使声音饱满圆润。而通俗唱法大多数用的是口咽腔与少量的胸腔,极少夹杂鼻咽腔,在低位置上即口腔中去咬字吐字,不用头腔,基本上多用口腔共鸣,在口腔中去转换字。

咬字:咬字上,二者在咬字吐字上都需要清晰,但民族唱法讲究字正腔圆,较严谨,在咬字过程,要求声音短促灵活,分明不含糊,且用力的部位也不同,如唇音字用力部位上下嘴喷口应有力清晰,舌音字用力部位在舌头,牙音字用力部位在牙(前上下牙间),齿音字用力部位,在上下齿之间,喉音字用力部位在喉(但注意不是喉音)。通俗唱法看重歌词的语言性流畅,较口语化生活化,但也讲究出声、归韵和收声,逻辑重音、感情重音,句与句之间的衔接与停顿,语气的鲜明与准确以及连贯性与整体性等,都要通过对语言特征的把握来予以表现。

了解了二者在演唱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两种唱法的相融即衍生出的“民通唱法”便不难理解,两种涵义去理解,一种是对某种风格的歌曲采用其它的唱法,如用民族唱法演绎通俗歌曲―朱逢博、李谷一的例子等等,通俗唱法唱民族歌曲--韦唯唱《小何淌水》;第二种是唱法本身的跨界融合出来的新的唱法,如谭晶的《远情》等。“民通”这一新型的唱法不仅给人们听觉上更大的震撼,顺应了时展的要求,更是对民族与通俗两种唱法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声乐“跨界”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陈长玲.论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3]尤志国.如何用现代声乐理念理解“三种唱法”[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4]刘文丽.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异同谈[J].黔西南日报,2009(5).

[5]肖兵在发声方法在三中唱法中的异同,民族音乐出版设,2011(5).

[6]郭淼铬.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音色差异成因初探[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7]黄向红.民族、通俗唱法的起源[J].赤峰学院学报,2008(2).

[8]李冰.论‘民通唱法’的文化价值[J].艺术研究,2009(6).

[9]李翔.三种唱法”的存在是人类不同层次的情感需要[J].贵州大学学报,2006(4).

[10]黄声巍.浅谈职业教育中声乐教学的“民通唱法”[J].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0(5).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的应用篇2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腹腔镜;开腹手术;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R65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3-0049-02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属胃溃疡性常见疾病,该病主要有腹痛突然急剧、疗效差、病情较严重,更甚者可伴有休克症状等特点,患者会因未接受及时、有效检查及治疗而遭受严重生命威胁[1]。当前,手术方法仍是其临床主要治疗措施,其中又以溃疡穿孔修补术为主,其包括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两种方法[2]。近年来,微创理念因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正逐渐普及,腹腔镜在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3]。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应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纳入标准:(1)穿孔时间

腹腔镜、CT或X线片确诊。排除标准:(1)有腹部手术史者;

(2)活检病理确诊为胃癌者;(3)合并严重腹腔感染者;(4)免疫缺陷者;(5)合并严重肾脏、肝脏或心脏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穿孔直径、穿孔时间、穿孔位置及腹腔积液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具体如下:取仰卧位,头高脚低,采用气管插管或硬膜外加强化全麻,胃管于术前放置,手术切口选取右上腹直肌或上腹部正中,术野暴露后观察腹腔,将腹腔内积液于明确诊断后清除,而后穿孔处露出。用4号丝线于局部消毒后全层缝3~4针,并将浆肌层缝合。部分大网膜修复工作在其分离并局部固定后完成。吸除干净腹腔内的脓水与渗液,同时腹腔需用医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将残液吸净,逐层关腹于引流管放置后进行。观察组行腹腔镜治疗,步骤如下:(1)麻醉方式同对照组,弧形手术切口选取脐下,建立压力为10~12kPa的气腹,患者取15°~30°头高足低位,插入30°腹腔镜。5mmTrocar放置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10mmTrocar放置于剑突下偏左。将腹腔内渗液吸净以便于探查穿孔部位。穿孔采用3/0带针+可吸收线纵行修补缝合2~3针,如需固定修补,可使用加网膜片。检查修补处渗漏情况,确认修补完好后,用生理盐水作彻底冲洗。Winslom孔旁引流管是否放置取决于腹腔污染程度与穿孔时间。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减压、禁食、制酸及抗感染等措施。

1.3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h及术后4、24、48h的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cellcount,WBC)。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手术指标

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镇痛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2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31,P

2.3血常规

两组术前1h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24、48h的WBC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是一种常见急腹症,传统疗法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高选择性切断+穿孔修补术、开腹穿孔修补术[4]。其中,胃大部切除术可达到彻底性根治效果,但患者术后易发生营养吸收障碍、贫血、倾倒综合征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严重并发症,大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迷走神经高选择性切断+穿孔修补术对手术实施者要求较高,解剖迷走神经变异较多,操作相对复杂,且术后复发率较高,无法广泛推广;传统开腹手术因术后并发症多、小操作及大切口等弊端使其临床应用受限。随着腹腔镜器械的改进和手术配套技术的完善,尤其以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治疗正逐步取代传统疗法[5]。

本研究显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镇痛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86±0.79)d、(7.85±1.17)ml、(32.44±4.16)h、5.45%,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外周血WBC水平可反映出炎症程度,一般炎症越严重,术后创伤越大,WBC水平越高[7]。本研究显示,两组术前1hWBC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4、24、48h的WBC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WBC于术后4h内迅速上升,并达到高峰,且于术后24h开始逐渐降低;表明两种术式均可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但腹腔镜创伤更小。

综上所述,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安全可靠、术后康复快、微创等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邓炜琳.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治疗方式的选择(附78例报告)[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5,19(1):17-20.

[2]陈锦锋.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急诊手术的适应证及术式选择[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5):217-218.

[3]钟锋,王金重,赖建生,等.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9):782-785.

[4]吴占庆.老年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28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217-218.

[5]王浩,王奎海,李健.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30例体会[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11):1200-1201.

[6]陶亮,翁晓晖,孔晓武,等.腹腔镜技术在消化道穿孔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5):467-469.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的应用篇3

关键词:口腔正畸临床治疗信息科学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280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00-01

1990年,CT技术已经出现在口腔医学中,使得口腔正畸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巨大突破,并且也克服了价格高,辐射大等缺点。近十年来,信息科学成为了辅助口腔正畸的最重要手段,能够精确诊断病情,制定正确的医学方案,还能够智能处理图像,在口腔正畸临床中也有着非常好的应用。

1口腔正畸临床治疗技术

口腔正畸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矫正的过程,最早是在1879年,咬合跳跃式矫正器的出现成功开创了口腔正畸的先河。不久之后,正畸技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正畸学校也先后被创建,口腔正畸的临床治疗开始推广。

1928年,方丝弓矫治器被提出,当时该项技术是国际上最为高效的矫治技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方丝弓矫正一直处于领导的地位,直到细丝弓矫正和直丝弓矫治的提出。到了20世纪,丝弓矫治能够直接进行粘贴,进入了多托槽时代,这也意味着口腔正畸技术能够达到缩短治疗时间和增加治疗安全的目的。

舌侧矫治器是在1976年由CravenKurz发明的,在他的研究基础上,舌侧矫治器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现在我们使用的已经是第七代技术,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计算机的辅助设计,这对矫治的舒适度有非常大的提高。舌侧矫治器的发展也带动了与之相关的粘接技术发展,可以使用最少的粘接剂,达到最高的效果,正畸医生对此十分欢迎。

支抗一直是口腔正畸临床治疗的重点,如果支抗系统不够完善,就会出现一定的风险,产生拔牙间隙。微种植支抗是一种非常方便简单的支抗系统,在使用该系统时甚至不需要患者配合,能够通过CT等定位来进行操作,实用性十分高,使用微种植支抗大大提高了疑难病症的治愈,对口腔临床应用来说极为重要。

2信息科学在口腔正畸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中的应用

信息科学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专家系统上,这是一种智能的计算机程序,能够模拟专家的计算,解决复杂的问题。信息科学对建立口腔正畸数字化模型也是十分有效的,它能够将传统的石膏型模型转化为数字化模型。利用先进的电子感应直接对口腔进行扫描,系统就能够自动将资料输入计算机得到牙化模型。与传统的模型相比,数字化模型更加的有效可靠,它不占据空间,能够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并且不受空间限制,能够最大精度的将模型设计出来。

计算机专家系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推理来解决问题,它的知识来源是专业领域学者的研究报告,该系统能够模拟出专家的能力,给与最为专业的解答。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基于知识的系统,它的建立能够加深我们对口腔正畸学诊断和治疗的理解。专家系统还能够给与牙医相关的建议,比如拔牙的位置,如何选定治疗方法,如何选择支抗等等,专家系统能够根据对参数的推理决定治疗方法,其权重是非常高的。

信息科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正畸或正颌的预测分析一直是正畸领域的活跃领域,也是一种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的工具,规划正畸和正颌治疗的工具。

3信息科学对口腔正畸治疗结果的评价分析

现在口腔正畸学的临床应用处在一种爆炸状态,即如何通过有限的时间利用信息科学解决问题。对口腔正畸学来说,进行资料搜集和调研是最为重要的,只有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才能够得出最有效的结论,从而更好的辅助临床决策。其科学性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软件上,现在很多厂家都有专门设计辅助软件,算法虽然各有差异,图形效率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其效果都是十分可观的。

信息科学对口腔正畸治疗整体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其科学性,避免了人为误差的产生,使得整个口腔正畸临床治疗不仅精确而且高效。口腔正畸的临床应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仍然处在不断改进的阶段,但是信息科学的出现使得口腔正畸应用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不仅是从舒适度和成功率来看,同时更加的安全、高效、美观,这对整个口腔医学史来说也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患者对信息科学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也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4结语

目前,信息科学在口腔正畸医学领域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它解决了例如如何判断牙根吸收等以前二维影像无法解决的问题,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减少了诊断中的失误,使得口腔正畸治疗更加的安全,为口腔正畸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不仅提高了医生处理的准确性,更造福于患者。信息科学凭借其独特而实用的优势,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口腔各学科领域。

参考文献

[1]谷妍.严斌.赵春洋等.锥状束CT在正畸学中的应用研究[M].口腔生物医学.2010;1(2):101-103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的应用篇4

关键词:器官数字声乐教学法

在声乐艺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从事声乐教育事业的教育者都在极力地寻求更好的声乐教学方法和方式,以便于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声乐艺术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如器乐演奏、舞蹈、作曲等。声乐演唱是以人体为乐器来歌唱表现的艺术形式,其教学始终围绕着声音来进行,声音是无形的、转瞬即逝的。由于歌唱器官内部在歌唱运动中有限的可视性和不可视性,歌唱动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失误率较大。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演唱的途径往往是通过教师示范歌唱,学生听觉分析,模仿练习,寻找正确科学的发声方法,最终获得具有艺术性的各种歌唱技能;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是盲目机械的,从而多了一种当局者迷的感受,甚至许多声乐学者学习到高级阶段,仍然还处于含糊状态。所以要做到使学习者都能够清楚、准确、充满理解地进行声乐学习,实是一件不易之事。鉴于歌唱学习训练的特殊性,如何依据声乐教学的一般规律,进行针对性教学,成为获得发声技能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多年的声乐演唱和教学实践中,在先进的声乐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反复的实践,总结出了一种适应性最广、针对性较强并且科学有效的新型声乐教学方法: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

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弥补了传统“三种教法”(模仿式、教材式、器官式)的不足之处,以生理器官为依据,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经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通过一系列独有的发声训练,让学生彻底抛弃了声乐学习的懵懂状态,进入一种理性的思维状态,充分利用自己的发声器官,从一种盲目的发声学习状态自然过渡到一种科学正确的发声状态中去,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最终塑造出各种饱满、优美、动听的声音。这种新型的声乐教学法,极大地丰富了声乐理论的内容,是声乐教学的一次改革。在各种教学方法大量涌现的今天,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以其科学、系统的教学特点,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目前,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已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使得一些高等院校的声乐专业学生、专业声乐学习者以及声乐爱好者等群体都受益匪浅。那么到底什么是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呢?

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是在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的前提下,采用器官教学与数字定位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器官数字定位图”课堂教学的同时,重点掌握四种获得歌唱技巧的技术要素——“如何准备”“如何做动作”“意念”“声音形象”,将理论知识与歌唱中要运用的技术技巧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演唱者在学习时获得充分的生理和心理准备,使歌唱中的动作更准确,因此降低了歌唱动作的失误率,并在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中,较快地掌握声乐发声的技术技巧的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它是生物力学、声运学与控制学的综合体现。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数字定位性”。摆脱了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看不见,摸不到”的模糊感觉状态,更重要的是它将声乐学习过程“形象化”了,使整个发声过程变得清晰可见。通过训练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了学生的声音潜质,使他们明确了声音的概念,树立了歌唱的信心,正确理解了科学发声的机理,体会到了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带来的便利。

从宏观上说,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部分:一是数字定位图内容(器官数字定位图)的理解。二是歌唱技巧四大要素的掌握。这两部分是相得益彰的关系。从微观上说,每一个“数字定点”中都蕴含着生理成分和技术成分的共同协调,这就存在着各种更细致的发声练习:深呼吸练习、开喉咙练习、哼鸣练习(大气力哼鸣、喉咙稳定的高音假声哼鸣、打开额窦口哼鸣、打开蝶窦口哼鸣等)、泛音(高泛音)等训练内容。只有将这些技术技巧熟练掌握,才能更加合理地运用发声器官,体现了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的理念。整个教学法是这种宏观和微观的统一。下面将从宏观的角度阐释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的理论原理。

一、“器官数字定位图”的形成体现了数字定位的内涵和意义

人的整体发声器官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声音表现音乐的奇妙乐器。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这件乐器表现音乐艺术,了解发声器官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是基础。人的发声器官大体由喉咙、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在这些腔体中还存在着鼻前腔、鼻上腔、鼻后腔(后咽壁)、额窦、额窦口、蝶窦、蝶窦口、硬腭、软腭等生理成分,这些生理成分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在没有系统的声乐理论学习的前提条件下,想让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记住器官位置的同时又加入各种技术技巧是很困难的。器官数字定位图的发明,是将各种发声器官按照其相互的作用关系定位到几个关键的“点”上,使演唱者和学习者在发声时一目了然,及时准确地调动各种器官进行准备和动作,产生各种声音效果,调用的“点”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会各不相同。图示的应用,使视觉、听觉、动觉等共同合作,协调动作,潜移默化地将歌唱的发生机理和技术技巧糅合在一起,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声乐学习变得形象生动、看得见,摸得着。

下文将结合“器官数字定位图”,来了解教学法中“数字定位”的内涵,它包括数字定点的解释和各定点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

这张“器官数字定位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此教学法的“数字定位性”。每一个数字“定点”的解释如下:

定点1:首先,用开口哼鸣练习,运用意念将生理器官“额窦”“人中”“声带”共同的动作通过深呼吸想象,在前胸做一个声音的支点,同时吸气在腰部形成一个气息的起点。因为,音高的不断增长,气压越来越大,气息的起点和声音的支点越来越深。例如:从小字一组的g开始哼,音高半音半音地向上升高,声音支点的位置就相应地向下;当我们哼到小字二组的f时,声音的支点就到了脚尖附近。脚尖就定点为1。

定点2:由于音高半音半音地向上升高,气息的起点也相应向下,运用意念(意念是一种夸张的感觉,夸张的目的是为了打开,歌唱是打开紧张的过程),将“横膈膜”“深呼吸”定点于脚后跟处,完成了气息与器官的合作,保证呼吸的方法合理化、科学化,很好地支持定点(1)的动作,形成了定点(2)。为了发声的整体化,又将“开喉”和“牙根”“声带状态”放入定点(2)。

定点3:主要是哼鸣(额窦哼鸣)的效果。

定点4:一共有两个具体的位置,其中之一是指脑后处的“后咽壁”(发生动作的后咽壁),另一个是共鸣反射的后咽壁(蝶窦共鸣)。

定点5:生理成分是鼻尖,与定点(1)平行相距一米前后。

定点6:在定点(5)的向上垂直处,平行于定点(3)(4)。

各数字定点之间的关系是:定点(1)—(3)—(5)—(6)配合的过程体现的是形成“声柱”的过程。定点(1)—(3)—(2)—(4)配合的过程体现的是形成“气柱”的过程。(5)(6)两点的产生是(1)(3)立柱的哼鸣通过在(2)处深呼吸、张开横膈膜、打开喉咙完成的。(1)(3)(2)(4)是歌唱的动力;在“声柱”与“气柱”的共同配合下,使声音效果(4)(6)丰满而有弹性。

二、对四种技术要素“如何准备”“如何动作”“意念”“声音形象”的简介

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的每一个技术要素都要经过循序渐进的具体专门训练融入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一种技术要素的训练都是结合“数字定点”进行的,每一种技术对于要产生的声音效果都是必要的支持,缺一不可。各个技术要素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准备”是运用“动作”的保证,“意念”贯穿于各种要素之中,“声音形象”是正确运用“准备”“动作”和“意念”的体现,他们之间互相依靠,相互作用,在掌握了具体“定点”的基础上,必须理解和运用得体的技术成分,也是此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每一种声音要素的训练又都可以归结为一种技术训练方法,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声乐教学是以培养声乐人才为主的,一般学生学习声乐的时间并不很多(因为其他基础课占大部分时间),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使学生尽快掌握基本发声原理与歌唱基本方法,通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运用此方法演唱,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演员,均要时常练习,它对提高演唱水平是很有帮助的。它直接关系到声音的正确发展,是正确歌唱的一个重要前提。俗话说“教无定法”,无论运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关键是能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使之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就证明所持观点和方法是正确可靠的。因而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11月.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吴天球.让你的歌声更美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0.

[4]歌曲.1986年第5期,第44页.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的应用篇5

关键词:总线技术红外跟踪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牙科治疗机

中图分类号:TH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067-02

西北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医药管理局定点生产口腔设备和牙科手机的专业企业。公司在四十余年的生产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并与国内外著名生产厂家进行广泛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使产品在设计理念、工作性能、产品功能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和提高。而运用新科技,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在新型数字化牙科综合治疗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1、新型数字化牙科综合治疗机的功能特点

全新的控制理念,人性化的人机交互,所有操控的模拟动作显示逼真;具有多种防交叉感染的操控方式;具有强大的图象处理功能;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患者状况;机椅分体式结构,整机更稳定;新型进口五级可调LED无影口腔灯:痰盂可自动旋转,确保不会与牙椅干涉;双重感应漱口水,确保漱口水不外溢;器械盘可电动升降,满足不同治疗需求;助手架高度可调,方便操作:牙椅运行平稳、椅垫柔软舒适、椅身可水平旋转,满足相应的治疗位;头枕高度可自动调节,适应不同患者。

2、总线技术在牙科治疗机中的应用

2.1总线技术介绍

总线,英文叫作“BUS”,即我们中文的“公共车”,这是非常形象的。比如,公共车走的路线是一定的,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坐公共车去该条公共车路线的任意一个站点。当然,从专业上来说,总线是一种描述电子信号传输线路的结构形式,是一类信号线的集合,是子系统间传输信息的公共通道。通过总线能使整个系统内各部件之间的信息进行传输、交换、共享和逻辑控制等功能。如在计算机系统中,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主机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于总线相连接。

2.2采用总线技术的可行性

总线技术已经在工业上大量应用,比如,汽车控制系统、计算机、机械加工中心等。生命体征数据的获取,在临床上也已经广泛应用,如:心电图、血压、脉搏的电子监控等。远程设备故障维修诊断功能在计算机、通讯领域普遍应用,可以说,用于数字化牙科综合治疗机是成熟技术的整合。

2.3总线技术运用

该新型牙科治疗机采用工业总线测控技术、基于模块化设计的数字化口腔综合业务单元,由测量控制平台和信息处理平台组成。其中,测量控制平台是通过模块化的总线节点式功能组件实现统一的机载设备水电气执行部件控制、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反馈以及相关人机控制接口,按照这种新型结构设计的口腔综合治疗台能够根据不同型号以及不同机载设备需求任意组合而不必修改硬件驱动和控制电路板,从而在硬件上实现设备的模块化集成;信息处理平台支持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和临床数据的自动记录,包括各种生命体征数据和口腔内图像数据的采集,并能够方便医生和患者与先进口腔综合治疗台的有效交互,提供远程设备故障维修诊断功能,并成为今后远程口腔诊疗的数字化终端。项目计划完成的系统和关键模块。

3、红外跟踪及语音识别技术在新型牙科治疗机中的应用

3.1红外跟踪技术的应用

非接触型红外跟踪遥控系统通过设计的红外装置中,手指或器械的运动情况可以被实时跟踪,经过编码后形成控制命令,再经过CAN总线发送给计算机。这就可以使医生不触及按键就能调节例如手机速度调节,超声类设备的执行。系统可以识别装置内手指或器械的运动情况,包括上、下、左、右及其组合运动模式。同时,也可以识别在装置内的8*8个相对位置,并发出相应的编码指令。对于装置外侧的特定部位遮挡,系统可以识别并发出不少于8种特定的编码命令。红外跟踪输入框。等。可以选择在非接触型红外跟踪遥控系统的配合下(目的是防止患者或其他医生的意外语音导致设备动作),系统通过学习能够完成多于8个常用命令的自定义识别与传输。例如:“升椅”,“降椅”,“快些”,“慢些”,“开灯”。“可以了”等。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

    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1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社区2025年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 阅0

    社区2022年工作总结参考范文xxxx年以来xx社区在xx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社区第一书记有效指导下,团结辖区内多方力量,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拉近与居民群众的距离,较好地完.....

    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范文集锦

    - 阅1

    城市精细管理,出发点在;精,落脚点在;细:查摆问题要精,思路对策要精,工作力量要精;政策措施要细,任务分工要细,手段措施要细;最终实现城市环境;在细节处打动人、于细腻处温暖人的目标.....

    怎么写述职报告(收集5篇)

    阅:0

    怎么写述职报告篇1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医务人员身上再恰当不过。现在已经临近2023年的尾声,我....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的应用(收集5篇)

    阅:0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的应用篇1一、民族唱法的发声技巧民族唱法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几个方面。从....

    怎么写课程论文(收集5篇)

    阅:0

    怎么写课程论文篇1什么是引言?引言就就是我们论文正文的开头,是在论文正文的最开始的位置,那么论文的引言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