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基础实训总结(收集3篇)

来源:

钳工基础实训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钳工改进实施

中图分类号:TG93-4文献标识码:A

按照目前的课程标准,凡实训的学生需要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相应考核,就能够得到对应的成绩。但考核过程中,即使学生所加工的尺寸有所超差,但按照考核评分标准,总会等到对等的分值,如果超差尺寸较少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优秀的成绩,但在实际生产中,这样的工件往往被称为不合格品。

1安全讲解方面

每一班级进入钳工实训场地内,都要求进行钳工安全文明生产讲解。这部分课程如果单从讲解方面入手,课程会显得比较枯燥。

建议:配合多媒体设备,直接进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后果演示,加深学生对钳工安全文明生产的认识程度。并在以后的课程中,不断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工作,直至钳工实训课程结束。

2实训方面

任何工件的实做都大体分为基准面锉削、垂直面锉削、平行面锉削、钻孔等。在原有的边讲边做的基础上,要将安全意识、质量意思等不断地融入到钳工实训中去,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在平面锉削时。在不断强化锉削姿势的同时,还要强调钳台的工具及物品摆放。对于学生使用的工具要做到用与不用的工具要分开摆放,对于使用的工具如何摆放,做出明确的讲解。学生要根据教师讲解内容,进行练习操作。如:能否遵守钳工操作规程、锉削姿势是否正确、能否用量具检测工件等。除掌握这一系列的实训内容外。学生还要根据工件检测结果,去分析自己可能存在的技术缺陷。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现在的工件是什么状态?我们应该从那里入手进行改进等。帮助学生一步步的找出问题点,从而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本模块实训内容,为下一模块的实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垂直面锉削时,学生的平面锉削方法和平面测量方法均已经全面掌握。在此基础上,本模块侧重于直角尺的使用方法、垂直面的测量方法和加工方法。首先教师要进直角尺使用和测量方面的讲解,并拿出符合垂直度要求和不符合垂直度要求的工件让学生检测。在根据测量结果,把学生分为A、B两组。对于A组通过的学生,可以回到自己的工位进行模块加工。对于掌握程度较差的B组学生,要问其根源,提出引导性问题。如:这个两个工件有什么区别?对于掌握垂直面测量能力的学生,要逐步加强垂直面锉削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锉削结果,要进行引导性提问,如:应该对先那个点位进行锉削加工?除此之外,还要强调学生一次交检格率。对于不能一次交检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记录,以此鼓励学生真正掌握本模块的方法。

(3)在平行面锉削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和检测方法。对于游标卡尺的读数,可将每四名学生划为一组来进行分组学习。对于学习较好的一组可以给予相应的表扬,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予帮助。当所有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后,需进行游标卡尺的读数考核,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其次,还要向学生讲授平行度的锉削方法,要求学生进行平行度练习操作。如图纸加工尺寸为60?.1mm,而实际的工件尺寸为62mm的工件。可先进行61.5?.1mm的锉削练习,如合格后可做60?.1mm的锉削加工,如不合格还需做61?.1mm、60.5?.1mm的锉削练习。对于不能很好控制平行度的学生,要向其询问操作方法。并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觉得问题出在那里?我们有没有在接近上差0.1mm的位置设置测量点?改一次锉刀纹需要多少锉削余量等。让学生根据提问结果,逐步找到自己问题存在的原因,并自己提出改进方案,逐步练习,最终所加工的工件符合垂直度加工要求。

(4)在在钻孔操作时,由于前几个模块均已掌握,本模块的侧重点为台钻的安全使用方面。对于达到本模块的学生,必须让学生了解并遵守《钳工台钻安全操作规程》,对于不能遵守《钳工台钻安全操作规程》的学生一律禁止使用台钻,对于不听劝告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停止该学生的钳工实训。在课程讲解时,首先要向学生提问,如果失去眼睛,你个人会怎么样。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把安全问题提到首位。在课程讲解后,要让学生进行台钻钻孔操作,对于存在的问题点要提出引导性问题,如垫铁活动,代表工件是一个什么样的装夹状态?如何更准确地找到钻孔中心点?等。要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判断,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逐步进行改正。不但为自己能够取得较好的钳工实训成绩,也为学生将来更好学习相关技能而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3考核方面

在考核方面,在执行课程标准的同时,还要严格执行分层次教学。即对于钳工实训的学生,一律采用钳工分层次教学考核方法。对于项目模块不能通过的学生不允许进入下一模块的实训。而《钳工实训纪律》、《钳工安全文明生产》、《钳工台钻安全操作》等规程,要始终贯穿在钳工实训中,并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之一。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在培养学生基础技能的同时还要兼顾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操作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更好的帮助学生融入企业,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钳工基础实训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钳工技能教学创新

钳工技能是机电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它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特别是工艺方法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想要学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钳工这个工种是既需要技术,又需要体力的,还要具备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在钳工教学中,如果仅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将容易使学生形成定向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局限,这对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当代科技生产是十分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在钳工教学中,应结合实际,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笔者根据自己在工厂多年从事机修工、技术员、工程师的实践和从事技校教学工作的经验,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应抓住以下五个方面。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中,就机电专业而言,学生基础多数较差,且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专业理论课不认真学。钳工技能这门课虽然是专业技能课,但仍有一些同学改不掉作风懒散的毛病。有的同学怕吃苦受累,学习不用心,实习不认真,这样下去,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公司、企业紧缺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对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说,练好专业技能、具备较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钳工教学时,必须强调上述观点,使学生了解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认识到钳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学好练好钳工技能。

2.带学生参观校实习工厂,观摩高年级实习操作课

学生的理论学习到了一定程度,迫切想知道现实的各种状态。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实习工厂,带领学生进行参观,了解钳工一些常用工具、量具、机床,并在高年级学生操作时,联系课本内容进行现场讲解,具备条件的可以让学生进行试操作,这样可a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参观专业机械厂,进一步加强感性认识

钳工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也在得到不断提升。教师应在恰当的时间,带领学生去设备齐全、工艺先进的机械厂参观。参观的过程中,要求专业教师要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际操作过程同时进行讲解,特别是在课堂上不易讲明的、讲彻底的内容,要着重讲解。对学生参观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耐心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参观学习效果。

二、尝试“一体化”教学

1.进行“一体化”教学创新

历来钳工技能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一直处于比较落后、陈旧的阶段。钳工教学过程中,工艺课与实习课教学脱节,开设内容和实习课题不符,形成了你教你的、我练我的、自成体系的局面,不利于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工艺课时,缺乏与实习的结合,没有感性认识,常感枯燥无味,难以接受,部分学生上课打瞌睡,有厌学情绪,课堂纪律较差。实习过程中,往往用得着的内容工艺课没讲,实训室不用的东西讲了一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操作水平的提高。鉴于以上状况,笔者建议把钳工工艺课和实习课合二为一,即钳工实习的教师同时兼任钳工工艺课,实行教师一体化。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对钳工专业进行教材一体化和教室一体化进行配套改革。围绕钳工专业一体化教学创新,实训处应报请学校支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教学创新的顺利进行。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钳工工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问题,减少工艺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一体化教学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使钳工技能课更有针对性、直观性,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效果有明显的提高,工艺、实习课教学质量有明显改善。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合理地安排工时

要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除了教师良好的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采用一体化教学之后,如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觉得应该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统筹兼顾各种训练技能之间的时间分配,工艺学与生产实习一体化教学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之间的时间分配,各种技能之间要合理交叉训练。

三、分解钳工实训目标,注重技能训练

1.分配时间,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

由于平时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如果仅有一个总体实训目标,学生就会对自己每次课程必须达到的技能练习要求不够清晰,缺乏紧迫感。因此,有了掌握钳工技能的愿望,还要让学生对总体实训学习的内容、各阶段必须要掌握的技能目标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在何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技能。这样,学生就不至于简单地认为时间还长,对自己反复的动作练习感到枯躁单调。让他们对照分解出的每个阶段技能目标,明白自己技能的不足之处,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有了时间意识,就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具体来说,在开始练习前,可将以前的同学参加技能鉴定的工件展示给同学,从工件的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精度、加工的方法与过程、考试工时等几方面给学生进行分析,先让学生初步对他们应掌握的钳工技能有个总体了解,然后把从开始实训到参加技能考试之间的时间进行分配,指出在每个时间阶段内要掌握的技能。比如第一周的课是锯割练习,学生要做到基本掌握操作技术要求:根据材料硬度选择锯条;锯条装夹合适,锯削姿势正确;会使用手锯、钢尺、游标卡尺、划线工具;检查工件毛坯尺寸,划出平面加工线;保证锯割尺寸及锯缝与基准面垂直度和平面度达到图样要求等。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锯削速度以20~40次/分钟为宜,注意起锯方法等。第二周锯割练习在前周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要求,如控制尺寸误差小于半个毫米,垂直度和平面度控制在0.3mm等等,并向学生指出,每次都要以图样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后,练习起来时间观念就会增强。

2.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础

基本操作技能是专业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这些动作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渐熟练地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较多的失误和多余动作。教师如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因此,在学生开始练习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问题。当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随着练习的深入,动作连贯,协调一致,不再需要时刻注意就能持续稳定正确地操作之后,教师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其中的锯割和锉削又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以锯割来说,许多学生刚开始可能并不是太重视,凭着一股冲劲,一口气锯下去,不一会儿就累得胳膊发酸,锯出的锯缝歪歪斜斜,参差不齐。实际上,正确的锯割动作,与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锯弓的握法、站立的部位、身体与胳膊运动的配合、用力的速度与大小、眼睛的注视部位都密切相关。正确动作的掌握,可以使学生节省很多体力,这样才能进行一连几个小时的练习。学生刚开始要对这些方面反复练习,逐步加强动作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伴随着大量的练习,就可以逐渐提高锯割的精度,减少为下道锉削加工所留的余量。比如锯割后的切削余量只有达到大约0.2mm,才算打牢了锯割的技能基础。再比如锉削加工时,学生对锉刀的握法、站立部位与姿势动作、操作用力、锉削方法等几方面的掌握也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锉刀能否端平,更是一个需要反复观察、反复纠正的训练,学生对自己姿势是否正确往往会“当局者迷”,通常要安排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只有当随手端起进行锉削都能基本做到水平,才能进行更难的练习。

3.培养感觉技能,锻炼反应能力

感觉技能是指与感觉器官的敏锐程度有关的技能,不同专业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在钳工技能实训中,仅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钳工的操作主要用手来完成,培养出一定手感就更为重要。感觉是否正确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质量和速度,体现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对初级技工考核而言,学生要对自己的下手有一定分寸。以锉削为例,学生需要了解锉刀应根据工件的表面形状、尺寸精度、材料性质、加工余量以及表面粗糙度等要求来选用;锉刀的粗细规格有1号粗齿、2号中齿、3号细齿、4号双细齿、5号油光锉,锉削量由大到小。当自己分别采用粗、中、细、油光锉削时,要知道每次锉削的锉削量大概值,以免下手不分轻重,开始尺寸超出,用力连锉几下,就会把工件尺寸锉小了。这就要求学生多动手、多检测,多思考、多观察,通过科学训练,熟能生巧,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出一定的感觉技能。

4.注重综合操作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课题练习

在学生熟练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这种训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如钳工技能训练中多数都要制作的一个小钉锤,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技能考核的要求,钳工的针对性练习课题较多,如凹凸T形配、方孔配等。

5.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

无论是单项操作技能练习,还是综合操作技能训练,在每次实训时都要建立一个评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标准,可以了解实训的要求,教师利用这个标准,方便对学生的技能水平作出评价;学生发现自己技能的不足,立即改进,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予以肯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还应注意利用技能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加竞争意识,形成你争我赶的局面,提高学生积极性。

6.重视理论课、生产实习课中的德育教育

良好的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比如实习每天准点到达本岗位,不旷课,不早退,遵守本工种实习纪律,安全生产,实习结束要及时清扫场地。德育教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结果,教师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要具备一定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专业水平。德育教育需要教师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严肃、科学的工作态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与其他学科的配合教学是钳工教学成功的必要保证

在钳工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它不是一门独立性的课程,它的教学与其他学科有联系,如果仅从钳工单方面的角度来开展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定不能够取得教学成功。因此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来辅助做好钳工教学,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基础知识是学好钳工的关键

虽然钳工教学容易给学生造成不需要基础知识,或需要基础知识很少的感觉,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发现,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很难学好钳工,如钳工落料、尺寸链计算、装配、定位误差计算等问题,都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知识。所以,在教学中,除了正常的钳工教学之外,还需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的补充。这对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也是很有好处的。

2.其他机械专业课知识对学好钳工也至关重要

钳工在实际生产中,有着“万能钳工”的美誉。这除了证明钳工的作用之外,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钳工涉及知识面较广,内容复杂。在实际教学时,不难发现许多的机械专业课程,自始至始贯穿于钳工课程中,如关于金属材料热处理知识、刀具角度及刃磨知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都与钳工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知识的补充,对能否学好钳工课程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加强这方面的知识学习也是很必要的。

五、不断充实自我,创新课程内容,是搞好钳工技能教学的重要途径

当前的钳工技能教学,由于工业飞速发展,书本的知识与现实已有很大的差距。记得曾有人说过:书本的知识与时代脚步相比,总是滞后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书本中的常识性、基础性的问题应讲深讲透。同时,应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将课本以外的东西融入到教学中去,与时俱进地开展教学。

1.教师应不断充实课程以外的知识

在钳工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习课本以外的内容,不应该在钳工中教钳工,而应跳出钳工来教钳工,这包括我们应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

2.教师应收集更多的信息,填补书本的空缺

现代钳工方面的机械、材料、加工工艺日新月异,作为教师,不应停留在原来的一些传统的加工模式或工艺,而应注重从网络、杂志等方面收集更多的当代信息和科技充实到我们的教学中。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能应付将来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至少不至于一无所知。

3.教师应拓展眼界,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地走出去,请进来,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有开拓性地来进行钳工教学。

钳工基础实训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钳工教学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andApplicationofIntegrationofTheory

andPracticeinFitterTeaching

SHAOJun

(AnhuiAutomobileIndustryCollege,Hefei,Anhui231131)

AbstractFittercurriculumintegrationoftheoryandpracticeofteachingpractice,movedfromtheclassroomtoclassroomtrainingworkshop,modularteachingmethods,thetightintegrationoftheoreticalknowledgeandpracticaloperationskillsinteachingtoachievea"truthinfact,therealtherational"andskillsidentificationandfittercloselytogether."Theintegrationoftheoryandpractice"teachingtoreplacethetraditional"chalkandtalk"teachingmode,sothatstudentsfrom"beingnice"to"taketheinitiativetodo,"greatlystimulat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improvestudentlearningenthusiasmandinitiative,teachingqualityhassignificantlyimproved,accesstogoodteaching.

Keywordsintegrationoftheoryandpractice;fitterteaching;practice;application

1传统钳工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职生基本上是中高考的落榜者,他们学习成绩较差,文化基础不好,普遍怕考试、厌学、习惯懒散、不够自信,对理论学习热情不高,但不部分学生都对实训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动手进行实训操作,不过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大部分学生在实训时仅限于简单的操作模仿,实训效果欠佳。总的来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传统钳工教学模式中理论课与实操课严重脱节,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操作课的教材有明显的区别。(2)教学组织形式是理论和实训分开,课程先理论后实训,分别由专门的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教学。理论课教师相对缺乏操作能力与实操经验,而实习指导教师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知识,教师的知识能力不同,讲解的角度不同,对同一问题的讲解也会出现偏差,使学生学习内容对不上号。(3)理论课面面俱到的说教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让学生无所适从。实训课长时间的应付性操作训练也让学生感动疲倦与乏味。

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及方法

课时分配: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课时分配上,理论与实训教学比例为1:2,一个班级三周,总课时为84节。

教学内容:在内容上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金属热处理等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和钳工工艺进行整合,在内容的选取上结合职业资格证考核和行业发展最新情况要求,通过各个训练项目串联理论与实践知识,将理论教学内容嵌入到各实践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我们将钳工理实一体化教学分成七个模块,分别是:锉削、锯割、划线、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套)螺纹、刮削、锉配。

教学过程步骤:

划分小组: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最好由班主任划分,共分四小组,让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分到一组,相互搭配,相互学习。分组后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管理小组在实习中所用的工、量、刃具以及本组学生的考勤、整队、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等等。小组最终算平均分以培养团队精神。

实训工位安排及安全教育:带领学生熟悉实训场地,强调实训安全操作规程,上好第一堂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介绍钳工场地的主要设备及相关的知识。课程结束后,让各小组按照学号,找到自己的工位,并要求组长在每组同学的工位上都贴上姓名标签,方便教师在教学中的管理。

项目引领式的课堂教学:每天早晨一、二节课在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第一节课主要是总结前一天的实训情况,对实训过程中学生普遍出现的操作问题、重要的知识点和操作要领进行讲解、强调,巩固前一天的教学实训效果,并布置当天的实训任务,提出当天的实训目标。第二节课上新的理论课程,主要讲解当天实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如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并对钳工技能考证中理论考试部分经常遇到的相关题目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实训操作中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基础,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积极性。

实训项目课堂教学:每天的三、四、五、六节课在实训场地进行实操练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单独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在现场进行示范、指导和监督,为学生提高理论和技能操作上的帮助。根据一、二节课布置的任务再次进行详细的讲解,要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引导他们想办法、找思路,最终使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

考核方法:主要分为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两个方面。

实训考核:通过三周实训操作,学生一共要完成两个工件的加工。第一个工件比较简单,是四方铁制作,单燕尾配合剂外圆弧的加工。主要是让学生们练习划线、锯削、锉削、钻孔等钳工基本操作和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常用的工具、量具和夹具的使用,为第二个燕尾配合工件的加工打下理论和操作技能基础,第一个工件应在第二周周四之前完成。第二个工件作为本课程实操部分的考核,是安徽省某年钳工中级技能鉴定实操题目,单燕尾配合,要求学生在第三周周四前完成。

理论考核:时间定在第三周周五下午进行,考试题目使用历年钳工技能鉴定的理论试题。

学生的期末成绩,不仅仅包括学生完成工件的评分和理论考试得分,还包括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等。

3总结经验,扎实推进“理实一体化”课改

根据教学要求修编教材。将钳工基本操作部分划分为七个部分:锉削、锯割、划线、錾削、钻孔、扩孔、铰孔、功(套)螺纹、刮削和研磨、锉配。每个部分都包括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相关图纸文件盒资料、技术条件要求、工量具清单等内容。将其划分为若干学习单元,再针对每一学习单元的设计及零件加工对学生进行技能的专项训练。

七个教学部分中,各部分内容可交叉轮换进行。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

注意强化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达标考核,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进行考核评定,填写成绩登记表,作为阶段学习成绩计入学生期末成绩。

教学中按照“先学会再学好”的原则。学会每个项目基本操作,并掌握该项目的相关知识,由简单到复杂,先基础后专业,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教学方式,也能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要管好管住学生。在实训工厂,学生不再像以往坐在教室固定位置上听老师讲课、做笔记,实训场地不可能保证学生每人都在进行认真操作,并且场地上也不可能没有钳工操作的声响,教学过程中,学生相对比较自由,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强调纪律,总有些不守纪律的学生在实训场地上乱跑、嬉闹,扰乱课堂纪律,还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和效果。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多花时间和精力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合理安排学生操作练习,维持好课堂秩序,这是提高和巩固教学效果的关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2023宝宝双胞胎男孩名字精选

    - 阅8

    选择双胞胎男孩的名字 - 第一星座网黄历星座生肖批命双胞胎男孩的名字选择第一星座网络 作者: 匿名11028人在看 我们都说 ‚ 婴儿是上帝送给父母的最好的礼物 ‚ 也是父.....

    夏姓女孩起名大全精选

    - 阅7

    俗话说 ‚ 人如其名 ‚ 可见名字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 特别是对于女孩来说 ‚ 名字不仅能彰显自己的外在气质 ‚ 而且还能给自己的形象加分。 夏姓是一个纯汉族、源流单一的.....

    社区2025年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 阅0

    社区2022年工作总结参考范文xxxx年以来xx社区在xx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社区第一书记有效指导下,团结辖区内多方力量,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拉近与居民群众的距离,较好地完.....

    厉害了我的国作文精选范文2025

    - 阅0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为我在中国而扬眉吐气。有一种祝福叫祖国你好,有一种骄傲叫扬眉吐气,有一种努力叫苦干实干,有一种梦想叫伟大.....

    钳工安全总结(收集3篇)

    阅:0

    钳工安全总结范文篇1关键词钳工实习训练教学改善现状中图分类号:TG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

    钳工基础实训总结(收集3篇)

    阅:0

    钳工基础实训总结范文篇1关键词钳工改进实施中图分类号:TG93-4文献标识码:A按照目前的课程标准,凡实训的学生需....

    金融理论知识(收集3篇)

    阅:0

    金融理论知识范文篇1(一)培育学生金融投资意识金融投资学应该在培养和发挥金融专业学生金融投资意识方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