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建设市场分析范例(3篇)

来源:

城市道路建设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整体进步催生了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复合需求,景观设施这一城市微观要素在塑造城市形象与品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良好的景观设施规划设置与设计,有助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感与空间尺度的塑造,促进人与空间环境的互动,从而产生一系列有趣的城市活动。对现状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品质的准确评价与判断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规划建设成功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评价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前提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规划设置与设计。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评价需兼顾景观的客观性和景观认知的主观性特征,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并呈现出多目标、多属性的特征。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有固定的模式与方法来定量评价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品质的优劣。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并结合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特点,提出了一套评价因素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因素在评价因素体系中所占的权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建立了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多层次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并以杨浦区苏家屯路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对杨浦区苏家屯路的具体城市空间景观设施进行了综合模糊评价,识别出城市空间景观设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内容

(一)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中供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外部空间,是市民进行各种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空间场所。它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园、绿地等。城市广场与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两大类型[1]。同时,它又是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被称为城市的“起居室”、“会客厅”或“橱窗”。

(二)景观设施

景观设施一词最早起源于英国,一般指的是设置在城市街道或者广场等户外公共空间的各种设施,如:环卫、生活服务、文体休闲等。

国外的相关文献如希若・波米耶所著的《成功的市中心设计》,日本画报社编辑部编著的《日本景观设计系列5――街道家具》,英国M・盖奇和M・凡登堡所著的《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中也有其它的表达方式,比如UrbanFurniture,UrbanElement,EnvironmentalFacilities等。其中最早的为“StreetFurniture”,直译为街道家具,顾名思义就是指城市中的各种地景设施,通俗地讲就是城市中的环境景观小品,城市景观中的公共“生活道具”。经过城市景观设施和城市空间的不断演变,“StreetFurniture”在所处空间范围和其种类上有了很大发展,因此,在现代“StreetFurniture”便被扩大运用成“EnvironmentalFacilities”。本文以分布在城市广场与街道中的景观设施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现场调研、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方法。问卷调查法用来收集人们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评价的原始数据,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确定各分项指标的对上一层次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景观设施进行综合评价。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它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用一定标度对人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量化”[3],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它把人的思维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并用数学为分析、决策、预报或控制提供定量的依据”[4]。其基本步骤为:“(1)对构成评价问题的目标(准则)及因素等要素建立多级递阶结构模型(评价因素体系);(2)在多级递阶结构模型中,对属同一级的要素,用上一级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后,根据判断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度,并据此建立判断矩阵;(3)计算单一层次下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4)计算组合权重及一致性检验”[5]。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判是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从多个因素对被评判事物隶属度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判的一种方法。具体步骤是:

三、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综合评价因素体系的构建

根据层次分析法,选择目标-因素层次结构[5],建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评价因素体系,首先要遵循建立评价因素体系的一般准则和方法,其次要依据城市公共空景观设施的特性,借鉴城市规划相关因素。

技术标准参考已有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吸取他们成功的部分。经过反复研究、思考后可以形成比较科学的综合评价因素体系。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不同地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评价因素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不尽一致。但总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景观设施与城市空间环境协调性;景观设施的使用功能性;景观设施的设计艺术性;景观设施的生态环保性;景观设施的视觉协调性;景观设施的社会文化性;景观设施的管理与维护。这七个要素构成了评价体系的第二层次――标准层。而上述七个方面又有其各自的影响因素构成的评价因子,形成评价体系的第三层次――由25个因素组成的因素层。见表2。

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由于其性质及所处的环境的差异,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在具体应用中应视实际情况加以选用。

(二)评价因素权重的确立

1.判断矩阵的建立。采用表1所列的递阶层次结构后,对于递阶层次结构中各层上的评价因素可以依次相对于与之有关的上一层评价因素表述的性质,采用专家咨询法,请专业人士(同济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和规划系的相关教师)就各项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判断,分层次对评价因素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建立起一系列的判断矩阵。全部评价因素经过两两判定后,就可形成一个比较判断矩阵:

2.计算单一层次下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设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为λmax,其相应的特征向量为W,解判断矩阵A的特征根:AW=λmaxW,所得W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元素对于上一层次某一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向量。

λmax和W的根法计算步骤为

四、案例研究

现选取上海市杨浦区苏家屯路进行案例研究。苏家屯路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中西部,该路属于城市支路,路西北面接阜新路,东南面抵锦西路,在靠近阜新路附近和抚顺路垂直相接,横贯鞍山四村。苏家屯路修建于1954年,全长395m,道路宽11.2m~12.2m,车道宽6.2m,沥青混凝土路面。2003年杨浦区区政府重新整治该路,补种行道树、增设庭院灯、行道灯、休闲座椅等。现车道宽约6m,两侧各设2.5m步行道和4~5m的休憩绿化带。街道两旁法国梧桐树株距6m~6.5m,在休憩绿化区域设置了坐具、灯具和健身器材等景观设施。打造了一条集休闲、健身与集会于一体的景观路。

本研究采用共时性评价研究,现场发放问卷146份,回收13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5%。被调查者情况统计见表7。

计算综合评分值进行等级评定,评语集V=(V1,V2,…,VM)=(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的对应分数值为(95,85,75,65,50)那么这一级的评价因素的评价值为:

(0.090.320.370.200.02)×9585756550=77.5

(三)分析讨论

苏家屯路景观设施在“景观设施与城市空间环境协调性(A)”、“景观设施的视觉协调性(E)”、“景观设施的社会文化(F)”和“景观设施的管理与维护(G)”四项得分比较高。苏家屯路景观设施综合评价值为77.5分属于中等偏上,其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杨浦区区政府对于苏家屯路的重视程度很好,加强了管理力度,使得景观设施的清洁维护及正常的使用维护与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其二,苏家屯由以前的双行线改成了单行线,减少了机动车对此路段的影响,拓宽了步行空间的尺度。其三,此路段的行道树与街道的空间尺度合理,并且与景观设施的空间分布有机结合,得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其规划设置理念和管理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在今后的景观设施规划建设中,要保持和进一步地完善。

在“景观设施的使用功能性(B)”、“景观设施的设计艺术性(C)”和“景观设施的生态环保性(D)”三项得分比较低,特别是在“景观设施的设计艺术性”方面得分是最低的。现实情况是苏家屯路的街具设施没有专门设计,而是统一购买厂家的批量化产品,没有自己独特的特征,风格、色彩与造型都非常普通,没有创新性。在景观设施系统与完备性方面也非常欠缺。景观设施的功能不系统,如自行车架没有设置,儿童游玩设施没设置,坐椅的设置数量不够且位置不合理。可见,在今后的景观设施规划建设中,这几项需要加强。苏家屯路景观设施各项评价得分情况见表7。

通过以上案例检验可以说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能较好地对既有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进行综合评价,能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五、结语

本文初步建立了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评价因素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层次因素的权重进行了分析,为科学地评价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打下了基础。目前,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无系统统一的评价因素体系与方法,由于地区的差异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没有任何一套评价因素体系完全适用所有地区及其所有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评价。在进行具体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评价时,需要从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考虑,对部分评价因素进行适量的取舍和补充,以获得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科学合理的既有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综合评价可以为既有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的规划建设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运用模糊综合运算,不但考虑到了各种因素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综合多个评价主体的意见,而且有效地解决了评价过程中出现的模糊性问题。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景观设施品质评价的精确度,且可操作性较强,是一条有效的研究途径。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既有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可以实现非量化因素的可量化,是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品质进行评价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91.

[2]波米耶.成功的市中心设计[M].马铨,译.台北:创兴出版社,1988.

[3]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9.

[4]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530.

城市道路建设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问题;对策

城市道路就是一个城市的血管,它有效的运输才能保证城市交通运输的畅通无阻。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随之带来的是车辆数目的增加,从而给城市的交通运输带来了许多困扰和问题。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与实际工作当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施工现场人员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协商,保证道路设计的有效性、便捷性、畅通性。城市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变化,落后的设计理念、设计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设计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城市交通现状以及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在缓解城市交通运输压力基础上,还要考虑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等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并解决问题,为建设绿色环保的交通运输提供优质的保障。

1市政道路设计的现存问题

1.1路网结构与整体格局不合理。路网的结构设计以及道路整体的布局在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是宏观把握道路设计的途径。然而一部分城市在路网设计以及整体格局设计上并不够合理,影响了道路设计的整体性。例如,市政道路的主干路线之间缺乏过渡性路网设计,导致城市车辆在早高峰与晚高峰期间多数滞留在主干路线当中,在整体道路分布上,无法实现分流,没有充分发挥部分道路的实际作用,影响城市人民的正常生活。此外,在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依旧遵循传统的设计理念,设计重点多数在道路工程上面,对于交通工程设计重视度较低,导致市政道路设计不够符合城市实情,不能满足市民的便利出行。

1.2市政道路相关的附属设计的施工图不合理。市政道路的系统设置与设计涵盖里面结构的设计、路况横断面的升级、整体道路体系设计以及相关道路的附属设计。附属设计即为整体市政道路设计的配套设施例如管线工程、排水工程等。施工人员以及设计师更倾向注重道路设计的主干情况和主要部分对于一些附属设计的施工情况和施工图不够重视并且没有按实际规划加以落实,例如,坡度不达标、没有按照标准限高等问题。附属设计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是对于市政道路的设计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在前期的设计考量还是在后期的施工监管,都需要加以重视,不断完善。

1.3盲道设计不合理。城市的发展不是单一的,既要有经济的进步、商业的发展、贸易的流通,更需要有人文化的发展。对于盲道的设计,是要满足盲人的日常出行,然而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上存在一下问题:首先,盲人依靠盲道与圆点提示音来判别方向,然而在市政盲道建设当中许多圆点提示音的方向不明确,对于学校、医院等标志性场所的提示也不够突出,给盲人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其次,在一些路口、居民小区等叉口比较宽,盲人在出行时因为盲道的突然中断而影响前行。部分盲道的设计并没有形成连续合理的网络布局,不够连贯畅通,也不利于盲人的出行。最后,在市政道路的盲道设计当中,缺乏人性化合理的协调和后期的实地考量,在盲道上时有出现电线杆、井盖等障碍物。对盲人的安全带来隐患。盲道设计凸显城市人文化氛围与人性化设计,城市是居民赖以生存的场所,所以在设计盲道时更要充分换位思考,让盲人感受到重视与呵护,保证道路的畅通,也推动城市文化的进步。

1.4人行道设计不够合理。人行道也是居民日常出行与生活的重要区域,人行道的设计既要考虑路面的宽度,也要考虑路面的坡度。人行道的设计更要针对其使用功能展开,结合绿化面积、基础设施、地下线路等问题,从而设计出最为合适的人行道宽度。在部分地区的城市人行道设计当中,人行道过于狭窄,且坡度与宽度并没有结合整体道路情况与城市布局进行设计,给人们便捷出行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市政道路设计的解决对策

2.1加强城市道路的排水功能。市政道路的设计当中还需考虑排水问题以及雨水对于道路的冲刷等问题的处理,雨水对路面的冲刷会对路面产生一定的破坏,雨水过多渗透到路基当中也会增大路基的承载力。所以在市政道路的设计当中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排水功能,提前预见各类因雨水、积水问题给道路带来的困扰。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每段路程的水文情况、植被情况、建筑材料,从而确保排水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特别是对于坡段路程、城市中心主干道路的排水问题更要在设计过程中加以重视和合理协调。

2.2合理设计盲道。合理化加强盲道设计,凸显北向砖的作用,协助盲人时刻把握方向位置,清晰辨别所在位置,由此来建立盲人的方向感;在重要的交叉口设置导盲路牌,设置盲文标识,帮助盲人在各大路口区分道路方向,起到指引作用;为盲人设置方位定位砖,通过徐高法、箭头指向法,提示盲人前方场所,例如,对于学校、医院、银行等公共场所,通过地砖的标识,帮助盲人分辨。

2.3建立规范化整体布局,提高快速路的的建设。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是未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主要途径,快速路也是市政道路中规格与级别较高的道路,城市快速路的建设能够有效的达到缩短路程时间的目的。为此,市政道路设计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现象,就要结合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发展规划,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符合城市需求的快速路,即能够支持城市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建设起着多面的功能与作用。在城市的整体规范与布局当中,设计人员既要从宏观上了解地理位置、发展动态、实际需求、生态环境,也要从微观的实际操作中考虑施工技术、相关设备、人员分配、可预见的困难与问题。在不断的摸索与实地的考察当中寻求最佳的城市道路整体规划方案,从而保证车辆的高效运行、干路与分流路的合理转化,最大限度保证城市交通的畅通性。

2.4规范路边停车现象。城市车辆的增加不仅带来了车流量对市政道路的压力,城市的道路设计也面临着停车难的问题。如果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没有考虑必要的停车位,那么城市也会因为随意停车陷入道路瘫痪的僵局当中,因此设计师也要在一些路段当中设置合理的停车位,即满足人们的车辆留存也保证道路的畅通运行。城市道路作为城市运转的重要枢纽与关键部分,为城市的运输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城市道路的建设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未来规划、市民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城市道路的设计当中,设计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实际考察,制定合理的道路设计与规划方案,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打造实用性、效率性、便捷性、舒适性的市政道路。遵照以人为本、注重科学、结合实际的发展理念,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出行空间,为国家城市道路建设提供宝贵的参考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小群,宏.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探讨和分析[J].科技信息,2011(7):216.

城市道路建设市场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区位分析;道路景观分析;绿化景观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175-01

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传统街区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凯文・林奇说过:“一个不能改变的环境会招致自身的毁灭,我们偏好一个以宝贵的遗产为背景并逐步改良的世界。”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发展与规划,整合景观资源,西安已经形成了我国特大城市群中具有独特文化和历史及旅游型大城市。为更好地发挥和提升西安的城市景观资源,改善城市环境,针对西安传统街区景观中韩森路街区进行调查分析。

一、韩森路街区区位分析

韩森路位于新城区与碑林区的交汇处,东起金花路,西至幸福中路,全长1600米,路面较窄,路幅为25米。道路类型属于三板四带类型,为东西双走向,中段和东段行驶车流量与人流量较大。街区北侧主要汇集小区与商铺,有规模较大的韩森路建材市场。南侧主要汇集西安工程大学和海方商城等商铺,因属于老城区主道路,是联系附近居民生活工作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东郊传统街区中较为重要的景观道路。

二、韩森路街区景观分析

韩森路街区环境以韩森寨市场和海方商城为主体的商圈,街区内韩森寨村落正处于城中村改造。周边环境较凌乱,附近居民居多,街区内缺乏公共绿地和活动空间,附近居民活动与健身场所主要集中在长乐公园。

(一)道路景观分析

韩森路东段与幸福路交接,东段大多为拆迁段,建筑物陈旧,人行道破损严重,电线低矮。韩森寨家具城位于万寿路的交接处,过往的车辆和人流量大,易造成道路拥堵,对于提升街区整体交通不利。韩森路南段海方商城,在韩森路与公园南路北口的交接路段,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整条街道路铺装设计不合理,雨天道路积水严重,造成过往车辆拥堵及对行人安全不利。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红绿灯设计的不合理导致与金康路交接地段严重堵车,公园南路北通拥挤。

(二)绿化景观分析

城市道路的植栽包括各种乔木、灌木、藤本、花卉、草坪及其他地被植物。除有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休息、娱乐场所等功能外,还为人们美化环境,创造良好街区景观提供了保障。韩森路街区景观道路树种主要以梧桐树和悬铃木为主。4米一株,树龄约为30年,树冠较大,韩森路与金花路交界处,种植小叶黄杨作为绿化带。对二氧化琉、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较适合西安地区种植。而整片街区绿化缺乏灌木绿化与街头绿地,这是西安传统老城区中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提高整体街区景观环境不利。道路绿化较为单调,缺少了植物搭配的递进性。

(三)公共设施景观分析

城市街区公共设施景观主要包括候车亭、电话亭、厕所、管理用房、休息凳椅、指示牌、广告牌,垃圾箱等。韩森路街区道路上无任何的休息座椅和候车亭以及公共厕所等设施,垃圾桶年代已久,影响市容。路灯仅仅是起到了照明的作用,街区内灯光照明没有层次,商业照明混乱,主要建筑的整体照明不足,环境照明更是无从谈起。因为缺乏系统的灯光照明设计,街区夜景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街区照明景观应从灯光与环境、灯光与建筑方面给予充分的关注,营造商业氛围,激发街区活力。

三、总结

在整个调研活动中,总结韩森路街区景观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合。

(一)尊重和彰显历史文化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因素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也要不断更新。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在今后的设计改造中应当完善文化体系。体现街区地域风格。

(二)安全性原则

街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充分考虑行车视距,满通安全的需要。利用植物引导视线的功能,设计出具有引导作用的植物空间,如在弯道外侧。树种选择根系不破坏路基的植物品种。在韩森路的原有的设计中采用了梧桐树,根系较大,在一定的程度上破坏了道路的路面以及人行道,且考虑到梧桐树种植多年,可以通过树池这种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保持整体性原则

城市街区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街区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第二,从街区本身出发,将片区内道路、建筑物、绿化、街道辅助设施、街区景观视觉色彩、历史文化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环境来设计,避免凌乱和风格的不协调性。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2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2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范例(3篇

    - 阅0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范文篇1【关键词】客户信用比率供应商信用比率财务风险石化行业一、引言经调查研究发现,当企业不能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时,会更多地利用其与客户、供.....

    树嫁接技术要点范例(3篇)

    - 阅0

    树嫁接技术要点范文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林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有了崭新的应用前途和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新内容。首先,无性系人工林已成为国际造林事业.....

    想象力的本质范例(3篇)

    阅:0

    想象力的本质范文篇1既然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教育和教学中对物理模型的讲述和讲授就....

    城市道路建设市场分析范例(3篇)

    阅:0

    城市道路建设市场分析范文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当前....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范例(3篇)

    阅:0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范文篇1【关键词】客户信用比率供应商信用比率财务风险石化行业一、引言经调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