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企业并购案例(收集3篇)
来源:
海外企业并购案例范文篇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与世界实际经济联系逐渐加强,对外投资不断地增多,这其中主要是以海外并购为主。所谓海外并购,主要是指一国企业将另一国企业的全部资产全部纳入,并对其实施管理,或是完全控制,海外并购为中国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隐藏着加的风险危机,入不合理妥善解决将对影响中国企业的发展。
1中国海外并购现状分析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企业就开始进行海外并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出极好地发展状态,虽然在这一阶段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直到2002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才迎来发展的“春天”,并购的规模与速度与日俱增,得到了迅猛发展[1]。从纵向角度分析,2004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交易额达到了70亿美元,而在2009年的前2个月,就达到218美元,只是短短的5年时间,增长了311.43%。从横向行业情况分析,我国海外企业并购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自然资源,这一方面的海外并购尤为突出,例如:在2009年,中国铝业投入19亿美元,以此获得了力拓的12%的股份,这是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最为成功的一个案例,同时也是最大的并购案。二是技术品牌类,例如:浙江华立集团,他们并购了飞利浦的CDMA业务。
2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2.1战略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对企业自身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这集中体现在海外并购风险上。很多国内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目的基本都很明确,即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海外并购的内在驱动力,属于战略性并购。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需要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首先,发现海外并购目标,然后对并购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由于评估时间较短,对于企业海外并购的所有方案,相关人员并未做到仔细核查,进行全面分析,就仓促作出并购决策,继而参与投标。企业在对并购目标分析不明确的前提下试试竞标风险极大,他们对自身并没有准确的估量,而且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远目标,就盲目进行扩张,在并购之后将会暴露极大的隐患,一旦企业规模过大,企业将难以对其实施管理,面临资金与人力的双重短缺,致使企业并未因此得到发展,反而使其承担沉重的包袱。例如:李东升先生对TCL跨国并购时,曾遭受过巨大挫折,他在进行原因分析时,认为战略不足是导致其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
2.2政治与社会以及财务风险
除了上述风险之外,企业海外并购还面临其他风险,如,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并购实施阶段,通常会涉及到两国政府,他们批准之后方可实施并购,并购方案会适当时机在大众面前亮相,如果涉及到比较敏感的并购,将会遭受巨大的社会压力,对舆论应对不合理,将会使并购面临极大的困难[2]。例如:中铝在收购力拓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政治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收购失败。这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政治与社会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
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整合过程中,也将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巨额的资金投入将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其背负较大的债务负担。除此之外,对于即将被并购的企业,其自身可能隐含着较大的风险,如,债务、未决诉讼等,如果并购企业未能及时发现,将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其债务压力,增加财务风险。因此,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必须清楚了解所并购企业财务状况。
2.3客户流失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中国企业在并购海外企业之后,将会在某种程度上流失并购企业的客户,很多客户对于中国企业是否能够管理与经营好并购企业提出了质疑,并且对其产品质量也并不看好。除此之外,并购企业还会竞争对手提供契机,使其挖走企业原有客户资源。例如:联想企业并购IBM的PC业务之后,原IBM的大客户流失很多,基本都转向戴尔。原IBM的竞争对手惠普,他们宣称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之后,对惠普而言是极为有利的因素,为其提供巨大的商机,采取了行之有效地措施,鼓励IBM的客户投入其阵营之下。上述案例说明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客户流失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
3防范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的具体措施
3.1合理并购
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面临着很多风险,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会使其受到影响,面临经营上的困境。针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战略风险,应当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改变现状,在实施并购之前,企业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跨国经营战略,要对自身实际能力有清楚的了解,尤其是针对跨国经营能力,在并购之后,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经营策略,并制定明确的规划。对于海外并购而言,中国企业不仅要做好战略经营策略,而且还需不断地完善自身建设,核心是围绕以人为本,构建优秀企业文化,具备国际化的经营方针,还需具备重组整合理念
3.2深入了解目标企业
中国企业在实施海外并购时要对其进行综合衡量,包含并购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企业文化以及战略资产等,上述方面都需要深入核查,同时还需并购对中国企业发展是否能够起到助力作用,借以提升企业竞争力,针对于此展开深入的分析,继而确定并购方针政策,构建合理的并购方案。除此之外,在交易方案中需要渗透下述条款以保证企业利益不受到影响,假设发现交易信息的不真实性,或是存在欺瞒现象,需要进行赔偿,上述条款非常重要,中国企业在实施海外收购时必须引起高度关注[3]。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在实施海外并购时还需注意其他问题,比如:了解当地企业运行模式,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以及法律,并且保持高度敏感性。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完成之后,需要聘请当地经验丰富,且熟悉企业目标的机构,比如:当地投资银行、会计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以此弱化海外并购风险。
3.3实施股权投资基金
就目前而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资金渠道比较单一,基本是依靠本国银行支持,债务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对于海外并购企业来说,国际股权融资有一定的优势,由于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并不成熟,特别是对风险的掌控能力,利用股权基金融资,将会使企业风险减半,快速熟悉国外市场,克服种种困难,以此获取被收购方的认可,并在基础上获取更多的资源。例如:,其收购了意大利的CIFA,对于首次实施海外收购的而言,需要考虑当地政策法规,中意文化差异等,这次海外并购需要考虑上述问题。引入曼达林股权基金是对双方而言都是有利的,促进这次海外并购的成功。
海外企业并购案例范文篇2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并购;风险指数;案例研究
一、引言
本文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构建并购风险评估体系,并以某并购案为例构建该并购风险指数,以期为企业并购提供一份关于并购中风险分析及度量的操作模式,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对企业并购风险的控制。
二、国内外并购与并购风险文献综述
1.国外对并购及并购风险的规范与实证分析。
1999年Alexandra与其他学者编写了《并购指南丛书》,该丛书从调查的角度研究了并购调查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从融资的角度研究了影响并购融资的宏微观因素,从整合的角度对并购后的整合进行了全面的阐述。Tetenbaum(1999)认为协同效应的出现必须以相关条件的实施为前提,条件包括要制订好详细的企业整合计划,企业文化能够及时的转变,管理层与企业员工要充分的进行信息沟通,人事整合要得当等。Anderson(2001)研究了客户及供应商对并购绩效的效应,他认为并购中的整合过程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客户和供应商关系的整合。
也有不少学者针对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有学者研究了企业并购与股票价格的关系,(Stevens,1973;Siroweretal.,1988;Jarrelletal.,1989)。例如,Sirower等研究了美国一百多个并购案,既包括大企业也包括小企业,既包括纵向并购也包括横向并购,研究发现并购之后的一年并购企业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利润,股东的价值比并购之前要差,股票价格的表现不尽人意。另一条线是检验并购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Healy、Palepu&Ruback,1992;Switzer,1996;Radley&Jarrel,1998),例如Healy等研究发现1979至1984年间发生的50个大型并购案,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整合之后,企业的经营业绩整体得到提高。他们在分析这一原因时,认为并购的协同的协同效应发挥了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另外,Switzer研究了300多个案例,结果如Healy的研究结构相似,大多数并购企业的业绩得到不同幅度的提高。
2.国内对并购及并购风险的规范与实证分析。
首先看规范研究。王一(2000)较为特色的研究了企业并购中国企和政府的行为,分析了并购的动因,并重点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并购成功与否的原因。他指出企业并购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并购战略上的失误、被并购企业并购价格的不合理、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在文化的差异、并购之前的策划不足等。曹永刚(1998)对国际上几个大型的并购案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近几年我国的海外并购增加,这对于本土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很好地借鉴。国际并购涉及面更广,既包括海外法律也包括不同的文化,还涉及到外国政府的行为,都做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曹永刚研究了国际的并购案例,荆林波(2002)则研究了我国的并购案,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国情,在对并购案的分析中,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企业并购的背景、并购程序和策略,对于指导本土企业的并购具有非常直接的借鉴。
中国关于企业并购实证研究方面的成果也大量涌现。冯福根和吴林江(2001)研究了并购前后企业的业绩变动,为使得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他们采用了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评价方法进行测度企业业绩。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0个并购案中,在并购发生完的一段时间内业绩是下降的,然后业绩会呈上升趋势,,出现了协同效应。所以,对于企业来讲,不能仅看短期,而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并购交易完成后,并购整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很多企业并购之后以失败而收场,主要原因在于并购整合不到位,没有产生协同效应,企业并购应提高对并购整合重要性的认识;在制订战略时,要充分认识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本企业的企业重点和优势所在,不能一味的追求规模和多远的扩张;政府不能过于干预企业的并购,企业的并购一般从自身利润最大化出发,而政府的目标可能与企业的目标不一致,比如政府会为了本地区的发展、政绩等目标,而对企业的并购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张文璋和顾慧慧(2002)研究了企业并购对股票价格的效应和并购前后企业的业绩,研究表明:并购时间前后,股票通常会出现超长收益率,也就是说存在明显的内幕交易行为;在并购之后既有企业提高了业绩,也有企业的业绩并没有改善,其中改善的企业比重占到60.8%,没有改善的企业比重占到39.2%。檀向球(1998)也研究了并购案中的企业业绩的问题,样本量为300多家企业并购案,有接近200家企业的业绩得到提升,接近并购案总数的60%。
也有众多学者对并购风险进行了研究。张泓(2002)以实际案例入手,总结了并购进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主要包括:风险、整合风险、谈判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并购风险的对策。黄一鸣(2001)根据并购的先后,把并购分为三个阶段:并购前,并购中以及并购后,并以此提出了并购前中后的并购风险和应对风险的各种措施。王海杰和赵莉(2012)通过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这一案例,详细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转型动因、市场份额动因、协同效应动因和核心技术动因,以及海外并购的政治风险、市场风险和整合风险,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王海杰、赵莉(2012)通过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这一案例,详细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转型动因、协同效应动因、市场份额动因和核心技术动因,以及海外并购的政治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整合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发现,研究视角比较丰富,研究方法既有规范分析也有实证分析,但是专门研究并购风险定量研究的文献不足。本文试图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并购风险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并购风险进行定量研究。
三、并购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选取的原则。选取并购风险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当力求多角度、全方位测度并购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尽量能用有限的指标尽量能够反应并购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风险;独立性原则,各指标之间应当尽量存在相互独立的关系,也就是说选取的指标的相关性要尽可能的小;适应性原则,本文研究并购风险指标的设计最终是为了度量中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风险,所以应当适应中国企业的需要。
2.指标体系的构建。按照企业兼并重组活动的进行顺序,可以把兼并重组过程分为兼并重组前,兼并重组中和兼并重组后的风险,即战略风险、交易风险和整合风险。每种风险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包括更加具体的风险。按战略风险、交易风险和整合风险作为三大主线,对风险进行分类和识别。
四、并购风险指数的估算—案例研究
这一部分,将以某并购案为例,采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法,构建该并购的并购风险指数,下面首先介绍层次分析法。
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测度方法。侧重于把定性问题定量化,对难于完全定量系统进行决策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层次分析法要求把本层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然后利用数学方法来确定这一层次每个元素的相对权重。
2.风险因素的权重的确定。并购风险A有三大类,分别为战略、交易和整合风险,即A={B1,B2,B3}。战略、交易和整合风险对并购风险的贡献程度各有一个权重,定义其权重为W1,W2,W3。经过对各风险指标的两两对比,可以得到并购风险判断矩阵表、战略风险判断矩阵表、交易风险判断矩阵表以及整合风险判断矩阵表。并购风险判断矩阵表如表1所示(由于论文篇幅有限,其余判断矩阵不再列出)。
根据并购风险判断矩阵表(表1),求得并购风险权重向量W=(0.540,0.163,0.297)。同理,根据战略风险、交易风险和整合风险判断矩阵表,得到:战略风险权重向量W1=(0.144,0.102,0.085,0.233,0.176,0.261);交易风险权重向量W2=(0.062,0.043,0.118,0.271,0.077,0.056,0.110,0.263);
整合风险权重向量W3=(0.105,0.258,0.637)。经过一致性检验,各风险判断矩阵均通过。
3.确定隶属度。把风险程度划分为风险较小、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严重四个等级,请企业家、财务、金融、法律方面的12专家对本案例的风险进行评判,得出评判矩阵如表2。
4.模糊综合评价。风险分为三层,要经过两级风险评价。首先是一级评价,采用模糊集对风险程度进行描述。
战略风险B1=[0.144?摇0.102?摇0.085?摇0.233?摇0.176?摇0.261]
2/128/122/12003/127/122/122/126/124/1203/129/12009/123/12003/124/125/120
=[0.2940.470?摇0.221?摇0.017]
同理,得到交易风险B2=[0.134?摇0.561?摇0.279?摇0.026]
整合风险B3=[0.239?摇0.3500.053?摇0.053]
接着,进行二级评判。
并购风险A=[0.54?摇0.163?摇0.297]
0.294?摇0.470?摇0.221?摇0.017
0.134?摇0.561?摇0.279?摇0.026
0.239?摇0.350?摇0.053?摇0.053
=[0.251?摇0.449?摇0.180?摇0.029]
最后,进行加权处理。首先需要把评判集中的各元素量化是加权平均法用于评判非定量指标的必然要求。评语集的数值分别为100、80、60、和30。并购风险指数V=100×0.251+80×0.449+60×0.180+30×0.029=73分。并购风险指数对应的风险等级为:100分~85分对应的风险等级为优秀,85~70分对应的风险等级为良好,70分~55分对应的风险等级为中等,55分~40分对应的风险等级为较差,40~30分对应的风险等级为差。本案例并购风险得分为73分,风险等级为良好,说明此并购案成功率较高。
五、结论
按照企业并购活动的进行顺序,可以把并购过程分为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的风险,即战略风险、交易风险和整合风险。求得并购风险权重向量为=(0.540,0.163,0.297)。同理,根据战略风险、交易风险和整合风险判断矩阵表,得到:战略风险权重向量为=(0.144,0.102,0.085,
0.233,0.176,0.261);交易风险权重向量为=(0.062,0.043,
0.118,0.271,0.077,0.056,0.110,0.263);整合风险权重向量为=(0.105,0.258,0.637)。即战略风险中的行业走势风险和政治风险的权重较大,交易风险中融资风险的权重最大,整合风险中人事整合风险最大。另外,根据文中采用的案例,该并购案并购风险得分为73分,风险等级为良好,说明此并购案成功率较高。
参考文献:
1.曹永刚.并购策略.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黄一鸣.企业并购风险及控制.经济论坛,2001,(23).
3.张泓.企业并购风险及其防范.湖北财税(理论版),2002,(4).
4.荆林波.中国企业大并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号:12YJC7
90166);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11工程3期重点项目;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海外企业并购案例范文篇3
在这场出海收购的大戏中,踌躇满志的民营企业出海收购技术、寻觅资源的热情正在不断升温,而品牌卓越的本土PE机构作为新生力量也积极参与到跨境投资收购当中。专家表示,欧债危机带来全球经济环境低迷,不少优质项目存在价值低估,这为有着技术升级、市场扩张等需求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出海并购的良好契机,预计在2012年将有更多的出海并购瞄准欧美国家。
――中国并购市场活跃,出海收购再创佳绩
2011年,在中国经济强劲发展和国家并购重组相关扶持政策的带动下,中国并购市场并购数量和并购金额双双翻倍增长,均创下近六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全年各季度完成的并购数量,较2010年各季度均实现成倍增长,交易金额也不断攀升。
清科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157起并购交易,披露价格的985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669.18亿美元。与2010年完成的622起案例相比,同比增长高达86.0%,并购金额同比增长92.3%。
在2011年的中国并购市场当中,跨国并购强势增长,尤其中国企业出海的海外并购市场表现活跃。在2011年中国并购市场上资金规模最大的十大并购交易都是跨国并购,其中有8起为中国企业出海并购,2起为外资入境并购交易。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在中国企业出海并购方面,2011年中国企业完成110起海外并购交易,与2010年海外并购57起相比,同比增长93.0%;披露的并购金额达到280.99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12.9%。其中,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以30.70亿美元收购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交易,是2011年中国并购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一起并购交易。
在外资入境并购方面,外资并购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也呈现上升的态势。2011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外资并购案例66起,与2010年外资并购44起相比,同比增长50.0%;披露金额的41起案例并购金额为68.60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209.2%。外资并购中,雀巢公司以16.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徐福记国际集团60.0%股权的交易拉升了整个外资并购市场整体的并购金额。
――欧债危机带来出海并购契机,目标转向技术与品牌
2011年中国企业出海热情高涨,交易量激增,命中率明显提高。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徐卫卿表示,海外并购的火爆与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导向密不可分。在全球经济阴霾不散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出海收购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一直以来,由于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以及中国企业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定价权缺乏,促使中国资源类企业的出境并购需求旺盛,能源和矿业的出海收购多年来都是中国企业出海收购的主要对象。2011年中国企业已宣布的出境并购交易有近五成源自能源及矿业。
虽然能源和矿业仍然是中国企业出海收购的主要标的,但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收购的目光范围不断扩大,从欧美国家的品牌与技术类的收购也在不断增加。
2011年中国企业完成了多起广受关注的出海并购交易,如联想集团先后收购德国Medion与日本NEC、中国化工集团收购以色列农用化工企业马克特西姆・艾根工业公司60%股份、海尔收购日本三洋白电业务、光明集团收购澳大利亚食品控股有限公司玛纳森75%股份、复星国际战略投资希腊雅典的时尚品牌FolliFolle等。
从这些并购案例可见,中国企业的出境并购标的正在从传统的以资源为主,转向海外市场的技术、渠道与品牌,以寻求企业新技术的引入或产业链的扩充。
以光明收购玛纳森为例,玛纳森是澳大利亚排名较前的综合食品品牌运营商和分销商,其主营业务涵盖零售渠道、餐饮服务、分销、体验式销售、生产加工业务及出口业务等为一体,有丰富的“网络”资源。
谈及这次收购,光明集团副总裁葛俊杰表示,渠道网络资源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最大资源。澳大利亚的产品要进入中国,包括中国产品要进入澳大利亚,网络渠道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国内的分销模式仍然停留在纯粹的品牌,而澳大利亚的商业模式已经形成了拥有多业务组合模式的网络体系。“商业模式的先进与否在毛利率上有很直观的表现,比如中国批发式的转手贸易分销模式的毛利率在5%~10%左右,而澳大利亚的商业模式的毛利率达到28%~30%。”
投中集团分析师万格表示,欧债危机逐渐蔓延,使得欧洲大量企业面临产品销量下降、拖欠供应商货款与员工薪资、甚至濒临破产的局面,为存在技术升级、市场扩张等需求的我国企业提供了出境并购的良好契机。
万格表示,预计在2012年将有更多的出境并购瞄准受欧债危机影响较大或经济持续不景气的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希腊等国。
――民企出海热情升温,PE跨境投资将成为趋势
在中国声势浩大的出海收购大戏中,资金雄厚的央企一直扮演主角。而近年来一些新生力量不断崛起。不少颇具实力的民营企业正在从幕后边缘走向台前,国内活跃的PE也借助资金和品牌的优势积极参与跨境投资交易。
万格表示,与动辄操作十几亿美元大型交易的央企相比,民企在出境并购中更加关注交易价格与自身的整合能力,操作更加灵活,效率往往更高,最终将成为出境并购中的重要买家之一。
一位帮中国公司在美国进行收购、投资的美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告诉记者,在美国市场上,有很多中国民营企业正在寻找适合的可收购的标的,关注的范围极广,涵盖技术、服装、咨询服务、汽车零件、酒店等等。
上述律所人士表示,有些企业选择收购对象时比较看中人才资源,包括知识产权和研发能力与设施;还有企业看中被收购对象的渠道资源,如销售渠道资源。还有企业看中的是用以更新现有产品线、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产品。“随着这些并购交易的单笔规模通常不大,交易活跃度一直在不断增长,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参与其中。”
强势崛起的中国经济助推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除了民营企业之外,国内不少大牌PE对出海投资也十分热衷,中信资本、鼎晖投资、弘毅投资等都已经开始率先试水。
中信资本旗下已有两只日本直接投资基金和三只国际直接投资基金,在全球寻找可投标的。新希望集团也于2011年11月份募集完成第二只产业基金,该美元基金将帮助新希望集团投资海外的农业及食品行业。
在2011年9月,联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资在上海设立跨境投资基金管理总部,进一步坚定了走出去的步伐。截至目前,弘毅投资已成功投资了意大利混凝土设备制造商CIFA、全球第五大药物心脏支架生产商柏盛国际、日本东海观光株式会社等企业。
2023宝宝双胞胎男孩名字精选
- 阅9选择双胞胎男孩的名字 - 第一星座网黄历星座生肖批命双胞胎男孩的名字选择第一星座网络 作者: 匿名11028人在看 我们都说 ‚ 婴儿是上帝送给父母的最好的礼物 ‚ 也是父.....
夏姓女孩起名大全精选
- 阅8俗话说 ‚ 人如其名 ‚ 可见名字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 特别是对于女孩来说 ‚ 名字不仅能彰显自己的外在气质 ‚ 而且还能给自己的形象加分。 夏姓是一个纯汉族、源流单一的.....
防灾减灾活动个人总结精选范文2025
- 阅0回溯既往,人类社会始终与自然灾害同生共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洪涝、干旱、台风、地震……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
数学教师个人述职报告精选范文2025
- 阅0有句俗语说得好:;述职报告做不好,一年到头全白搞,正是说明了一篇好的述职报告有多么重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师个人述职报告参考范文2022,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数学教.....
海外企业税收筹划(收集3篇)
阅:0海外企业税收筹划范文篇1【关键词】海外直接投资;海外税收筹划;税收政策2008年9月17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
海外企业并购案例(收集3篇)
阅:0海外企业并购案例范文篇1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与世界实际经济联系逐渐加强,对外投资不....
海外传播论文(收集3篇)
阅:0海外传播论文范文篇1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国家主要外宣网站之一,国际在线在中央网信办统一部署下抓住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