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公园(整理2篇)
来源:
地质公园范文篇1
科研科普是地质公园最重要的职能
导刊:请您结合多年实践和研究工作经验谈谈对“地质公园”这一名词的理解,其本义是什么?职能是什么?
陈文光(以下简称“陈”):地质公园(Geopark)是21世纪涌现的一项新生事物,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自然属性、较高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题,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地质公园担负三项任务:第一,保护地质遗迹,保护自然环境;第二,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高;第三,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地质公园担负的任务来看,之所以把保护地质遗迹和普及地球科学知识放在第一和第二的位置,是因为从其本义上来看,地质公园最重要的职能是科研科普,好比风景名胜区最重要的是风景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森林公园最重要的是森林景观、生态环境。
普遍把地质公园当做可盈利“资源”
导刊:请介绍一下湖南地质公园管理的现状?跟国外先进的地质公园(如美国黄石地质公园)相比,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
陈:湖南现有世界地质公园1家,国家地质公园10家(其中已挂牌6家,获得资格待揭牌开园4家),省级地质公园13家。
全省现行地质公园管理体制,从省一级层面来说是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市一级是各市州国土资源局,再到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再到各个地质公园管理机构。
我省地质公园有三大优势:一是资源丰富,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如砂岩峰林地貌、丹霞地貌、岩溶地貌、花岗岩地貌及水体景观等。二是地质遗迹价值级别很高,张家界、山都是世界自然遗产,古丈、花垣有世界级寒武系金钉子剖面。三是分布比较合理,基本分布在主要旅游区,如张家界――凤凰旅游线路集中了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整合及区域连片开发,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与国外先进的地质公园相比,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差距,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这也是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联的。二是经营管理理念不完善,国外地质公园都不收门票,纯粹提供公共产品,我们普遍把地质公园作为一种“资源”,可以带来经济利益、可以钱生钱的可盈利“资源”。
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拓宽资金来源。二是重点提升地质公园的科研科普理念和能力。三是提高公园管理者的素质。
“盈利”无可厚非关键是统筹兼顾
导刊:在地质公园建设中,如何平衡经济效益和地质知识科普宣传的关系,做到两者都抓好?
陈:我国地质公园建设普遍都重视经济效益,这本无可厚非,其原因跟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地质公园资金投入不足密切关联。关键是“两手都要抓”,即经济效益和科普宣传要兼顾,这种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建设地质公园是很有效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肯定了这种发展模式。
一个最主要的理念就是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科普宣传要经常化、系统化,并保证一定的预算投入,关键是保证人、财、物的投入。科研科普要与公园的经营开发融为一体,相互促进,成为公园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仅仅一年搞几次活动了事。科普宣传的特色性也非常重要,需要经营者多动脑筋、多创新,把专业深奥的地学知识和娱乐活动融为一体,让游客在旖旎风光体验中感受到地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给他们留下深刻体验感。
地质公园范文篇2
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中国地质公园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重数量发展到重品质的提高,从疏于管理到加强管理,从公园建设要求不够规范走向各项建设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新阶段。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先后建立了184个国家地质公园,其中29处已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体系成员,约占三分之一,是建立世界地质公园最多的国家,初步形成了地质公园体系轮廓。
地质公园的规划是公园具体管理者用以建设本公园的依据,是各公园管理者应该严格遵守的“公园宪法”,因此编制一个好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是建设好、管理好地质公园的关键。查阅国内外相关期刊文献可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和遥感(RemoteSensing,RS)技术目前在地质公园规划的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与旅游规划、景观规划等不同的是,它最大的特色是要突出地学的科学性和空间数据的精确性,在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公园边界划分、土地利用协调等诸多方面都涉及到空间定位即与空间地理位置有关的问题,目前在GIS和RS技术在地质公园规划编制中的应用还存在层次较低、应用领域较片面等问题,如:GIS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制图、管理信息管理系统或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应用的层次还比较浅,深度的空间分析、数据处理、分析建模等很少涉及;RS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成因演化分析等方面,未能在功能区划、总体空间布局等宏观方面有更多深入的应用研究;地质遗迹调查评价方面很少涉及GIS技术,多采用属性定性或半定量的属性进行分析,很少考虑地质遗迹本应有的空间属性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关联性。
针对上述问题,决定开展基于GIS和RS的地质公园规划编制关键技术问题分析研究,旨在解决地质公园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与空间地质位置有关难点问题。其主要的关键问题分析如下:
(一)基于GIS和RS的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方法。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的根据,保护地质遗迹是地质公园的首要任务。目前的地质遗迹评价,大多是基于地质遗迹单点的定性的或半定量的评价,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很少考虑地质公园整体地质遗迹空间关联性,忽略了地质遗迹固有的空间属性。因此,需要建立基于GIS和RS技术,从宏观角度分析地质遗迹发育分布特征和成因演化规律,建立与空间位置相关联的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方法。
(二)基于GIS的地质公园规划数据库建设。地质公园规划涉及大量空间数据,如何合理有效的管理好海量空间数据将是编制一份高质量规划的基础。因此,建立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库,整合地质遗迹数据库和遥感影像、基础地理、地质、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管理规划等空间数据库,全面掌握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建设和其他相关规划等方面的现状和规划情况,从而为制定地质公园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三)地质公园范围划界研究。地质公园在申报时往往对公园边界划定具有随意性,贪大求全,且对地方建设前景、矿权状况考虑不够,往往面积过大,给公园管理、地方发展造成麻烦。因此合理调整公园的面积成为地质公园规划编制重点中的重点。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地质遗迹集中度的方法划定地质公园边界,确保在效保护地质公园内重要地质遗迹的前提下,综合与各类景区、各类规划的协调,避免与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相冲突。
(四)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编制土地利用平衡表是地质公园规划的一个难点问题,需要在收集相关土地利用现状和规划数据的基础上,采用遥感影像人工目视解译、GIS空间分析等技术,对地质公园土地利用与公园建设之间的协调性关系进行分析,综合协调有效控制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编制土地利用平衡表。

地质公园保护条例(收集3篇)
- 阅0地质公园保护条例范文篇1一、高度重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把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确立了环.....

重点人员分析研判报告(收集3篇)
阅:0重点人员分析研判报告范文篇1关键词:卫星广播电视;监测;异态;自动研判1前言卫星广播电视监测工作是我国广播电视....

地质公园(整理2篇)
阅:0地质公园范文篇1科研科普是地质公园最重要的职能导刊:请您结合多年实践和研究工作经验谈谈对“地质公园”这....

春季幼儿疾病预防(收集5篇)
阅:0春季幼儿疾病预防篇1【关键词】新时代;幼儿保健;问题与措施1春季幼儿保健问题和措施1.1春季幼儿保健问题春季....

求职的个人自荐信(收集2篇)
阅:0求职的个人自荐信篇1尊敬的领导: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抽空翻阅我的自荐信。我是XX市医药中专学校中药制剂专业....

重点产业招商工作总结(收集3篇)
阅:0重点产业招商工作总结范文篇1为进一步深化全区招商引资工作,根据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会议精神,结合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