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学(收集3篇)

来源:

色彩心理学范文篇1

我们能够在无意识的睡眠状态下看到色彩,也可能在有意识的状态下无法记起不久之前看到的颜色,还会因过去的记忆而喜欢或厌烦某种色彩。从这些现象中可知,除视觉信息之外,色彩还伴随着观念上、象征上以及生理学上等的多种认识效果。

色彩的这种与人类心理密切相关的特性使得色彩的应用领域除设计和色彩营销之外,又扩展到色彩的内在影响、色彩治疗和色彩心理等多个方面。

产品若要受到顾客的青睐,除在性能、材料、设计和广告等多方面下足工夫外,还有一个绝对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这就是商品的色彩。

如果是跑车,显然要使用具有轻快敏捷之感的颜色;如果是年轻女性使用的商品,色彩就必须要让女性由衷地感到可爱与漂亮。

在以下的色彩特性介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色彩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散发味道的色彩

色彩与味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比如红色与白色让人感到甜味,黄色让人感到酸味。这是因为红色可以使人联想到熟透的水果,白色可以使人联想到白糖,而黄色则可使人联想到柠檬和柑橘。

人们会通过生活经验将色彩与味觉联系起来。如果实际的味道与视觉上的感受不相符,人们将很难接受。

男性喜爱的颜色

男性喜欢锐利、冷静和饱含力量的颜色,最能表现这种特征的颜色是纯色及与纯色相近的暗色调色彩,这些颜色是男性商品中主要使用的颜色。

富含都市气息的色彩也深受男性的喜爱,泛灰调的冷色就可以流露出这种都市的情调。

从男性使用的刮脸刀中,也可以看出男性的色彩喜好。在深受广大男性喜爱的刮脸刀品牌中,黑色、藏青色和银色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女性用的除毛刀则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有除毛刀都是明亮色调的粉红与蓝色,突显了可爱的形象。

女性喜爱的色彩

女性喜爱的色彩当首推粉红色,尤其是年轻女性对粉红色的钟爱更加强烈。粉红是幸福、甜蜜、舒适、年轻和可爱的象征,同时在生理上具有促进女性荷尔蒙分泌的作用。

粉红也可根据明暗和浓淡的不同分为浅粉红色(babypink)和鲑鱼粉色(salmonpink)。

不同粉色的区别在于色调。之所以要关注色调,是因为女性对每种色调的印象都各有不同。

在粉红色的各种色调中,受女性喜爱的有淡色调、浅色调、浅灰色调和轻柔色调,这些色调都能展现出温柔、柔和和反差小的形象。

对于以女性为目标消费群的店铺,最重要的就是要使用女性喜爱的色调。首先,最好将外观与内部都装饰成明亮的色调。给人以清洁感的白色系也是女性喜爱的颜色,因而可以在外墙或内墙中使用泛灰或泛黄的白色或者米色等柔和的色彩。如果用粉红或紫红等点缀色强调局部,可以营造出浪费的氛围,对吸引女性顾客会起到极其明显的效果。

在化妆品包装的设计中,由于化妆品是涂抹在皮肤上的商品,温柔宁静的色彩不会使人感到负担,因此化妆品的包装多采用明亮、柔和和轻淡的色彩。

儿童喜爱的色彩

人在出生后1~3个月,开始具备了识别色彩的能力。儿童首先能够分辨的色彩是红色与绿色,其次是蓝色与黄色。由于儿童大脑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只能辨别出鲜艳的色彩。

因此,儿童喜爱的颜色是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等原色。如果从色调的角度看,就是鲜艳色调与明亮色调。而对无彩色的白、灰和黑则没有丝毫的兴趣。

当儿童逐渐长大后,在对颜色的偏好上会产生性别差。从前在5~6岁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近来在3~4岁就可以发现这种征兆。

男孩会喜欢冷色系中的蓝色或绿色,而女孩会喜欢暖色系中的粉红或红色。从儿童商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种色彩偏好上的区别。然而,最近在女孩使用的商品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商品使用明亮的蓝色。

吸引眼球的招牌色彩心理

店铺的招牌可以说是诱使顾客进店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招牌的色彩决定了店铺的形象,所以一定要选择符合店铺特征的色彩。

便利店的招牌应给人以“容易进入”、“生机勃勃”的第一印象。因此,最好在印象空间中“轻快的”印象范围内选择与店铺理念相配的色彩组合,使顾客产生亲密感。在市里的便利店招牌中,有的招牌是以黄色为基调,同时配以红色与深蓝色以提高明视性,也有的招牌通过红、绿和橙的搭配强调轻快活泼的感觉,而蓝色系与红色系搭配的招牌则可向顾客传递更加清爽、干净和生机勃勃的形象。

当配色以强烈的原色为主时,容易使人感到杂乱,因而需恰当使用黑色与白色,以避免杂乱的感觉。

(钱丽娜摘编自《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作者金容淑,2011年1月出版。)

味觉与颜色的关系

甜:桃、蛋糕和冰淇淋等以红色为基调的粉红色系

咸:蓝色与灰色系等可使人联想起海水的颜色

酸:柠檬、橘子和猕猴桃等黄色和明亮的黄绿色系

苦:中药、草药和咖啡等暗棕色

辣:暗红色系的颜色

如果食物中含有多种颜色,红、绿、黄三原色的搭配会更有美味诱人的感觉,提起人的食欲。蓝色系的颜色通常不会给人留下美味可口的印象,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与食品相关的商品很少使用蓝色。然而,对于与海洋相关的商品,或者打算利用蓝色表现新鲜、凉爽和清凉的味道时,也可以适当使用蓝色。

据统计,在人类从外界所获取的信息中,有87%是通过五感中的视觉得到的。这样看来,即使说颜色决定了味道或食欲也不为过。因此,食品包装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选择能够激起食欲的颜色。如果单纯为了与其他商品相区分而采用蓝色,恐怕就要在销售上承受巨大的风险。

色彩心理学范文篇2

在当今社会,智能电子设备在人类生活所占比重愈加重要。在这个以数字信息作为主要交换方式的网络化时代,传统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人机交互式智能设备,以其高效快速的信息传达功能与直观的视觉传达效果

而就当前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智能便携设备消费市场而言,软件核心部分的功能固然还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当中,但是我们同样需要认识到作为首先视觉感知的软件界面设计,即UI设计(userinterfacedesign),在越来越强调视觉对系统和软件消费者的心理和使用感受方面的影响,诸多的厂商和开发者也开始关注到这一点。对于以往传统认识中,对于软件开发过程中还存在重技术而不重应用的现象逐渐消失。开发团队在关注于软件核心功能的研发的同时,同样会系统考虑界面设计如何去有效的体现出科学的人机交互性、操作逻辑和用户心理的适应度,从而成为一个更为缜密的系统。

回顾一下智能设备系统和软件界面设计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软件界面经历了从拟物化设计(skeuomorphism)到当前扁平化设计(flat)的视觉效果演变过程。从APPLE、GOOGLE等公司在先期的系统界面中以模拟真实物体的材质、质感、细节、光亮等视觉表现效果来体现人机交互的拟物化,模拟现实中的交互方式。到如今更为流行的界面扁平化设计通过简单纯色的组合或单色极简的抽象矩形色块,去掉冗余的拟物化界面元素而体现软件核心功能,以现代主义式的审美去表现视觉传达的高效性。

设计师在进行UI设计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必然要更多的考虑到色彩心理学在设计中的运用。特别是在当前扁平化设计大行其道,视觉元素主要由纯色组合去传达功能含义的主流趋势之下,如何去科学的将色彩进行运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命题。从色彩心理学的广义角度而言,色彩心理学包括了美学、光学、心理学和民俗学等多重学科所要研究的范围。在与一切与视觉有关的人类活动之中,色彩是除形体之外,最能直接的客观刺激人类心理的形式;从人类的应激主观反应而言,色彩往往又是能够去促使人类行为的一种显性或潜在诱因。在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之中,人类的色彩心理,即对于色彩的生理向心理的反应系统,从视觉开始而向知觉、感情进行延伸,最终形成记忆、思想、主观意志乃至与潜意识中的具象象征,这样一整套演化过程是极其复杂而又缜密的。因此,我们在进行与色彩相关的设计时,需要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如何通过色彩在第一直观视觉角度去赢得受众的心理认同。

在人类日常的观察活动中,人的心理因素往往会受到色彩的很大影响。这种由色彩带来的应激反应,学界将其称之为心理颜色视觉感。人类常常会感受到色彩对于自己心理的影响并且能有效影响到情绪与行为,这种影响有时会是直接刺激,有些则是通过对于色彩潜在意味的联想而产生。比如在通俗的对于色系的区分上,我们时常会将色彩区分为“冷色系”与“暖色系”,这种对于冷暖的物理性反应,正是来源与人类心理中对于色彩的物理光刺激而产生的直接性心理效应,我们看到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会感觉到温暖感,并由此而对此类光所照射到的物体所具象表现出的色彩产生明显的温暖感觉;我们看到诸如紫色、蓝色、绿色等光源和色彩的时候,则会产生寒冷感。这些由色彩而产生的心理错觉构成了我们最初的对于色彩的生理性反应。同时,冷暖色系的不同还会带来一些诸如质量等物理方面的联想。比如我们看到暖色系的时候,会觉得这个色系的物体相对厚重,而冷色系的则显得轻薄,冷色给我们带来的更强的透明感,而暖色则相反。

诸如此类的视觉物理反应而带来的心理和感情因素,通过人类的进一步联想而产生了更为具体的关乎于主观意志的影响,而由此而通过思维去产生象征意义。比如我们在看到红色时,往往会联想到此色彩所附加的形态之上一般象征着征热情、性感、权威、自信,是个能量充沛的色彩。这样的暖色系色彩往往会带来兴奋感与直接的刺激性作用。往往在促进人类行为方面有着较为直接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诸如生活消费类APP,如一些电商软件等UI中,可以看到如红色这样的暖色系运用较为广泛,其目的就在于通过这样一种暖色系的高纯度高明度的色彩去充分的调动起消费者的积极性,促使消费者通过色彩的心理暗示来进行积极行动。反之,我们在看到一些冷色系的色彩时,会必然由此而产生沉静感。比如我们在看到那些明度低纯度也低的冷色系色彩诸如蓝、紫、绿等色彩时,往往会将心理活动降低到一个缓速阶段。比如蓝色所能具体象征出的灵性和知性兼具,以及象征希望、理想、独立、诚实、信赖、权威、坚定、智能;同时蓝色视觉形象也能自己、也让对方完全放松。我们往往可以在一些诸如搜索引擎、辅助应用软件等软件的UI设计中看到大量的运用。

色彩心理学范文篇3

幼儿美术教育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方面的教育作用,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此项目正是在这一理念下,通过改进现有的幼儿色彩教学,结合长期的教学效果反馈和分析,形成一种新的色彩教学方法。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为基础,在幼儿园色彩教学实践中引入儿童心理干预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教学方法,加以实践。艺术教育是调节儿童心理的有效途径,我们的项目研究是这种教育观的具体应用环节,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尽管《纲要》在幼儿园的活动教学中已经实行多年,但真正地把握幼儿心理的特点,并进行美术色彩干预的方式几乎是空白,现在大多数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没有把握幼儿心理特点,还是运用教小学生美术的方法来教幼儿美术,对于幼儿来说,这样小学化的美术教育,形式就会显得过于死板,方法过于僵硬,从而让很多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美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它能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能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经验、感受和体验;教师要理解幼儿并积极鼓励幼儿创造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化的技能训练。

一、色彩在幼儿教学中的定义

在幼儿教学中,美术是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针对儿童在绘画、动手操作及美术欣赏中出现的智力或非智力因素,并依据长期的学习经验,来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促进幼儿思维的发散,达到美育的效果的一种艺术,美术既能反映现实美,又能创造艺术美,而色彩则是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的本质是光。色彩是以光为主体的客观存在,对于人则是一种视觉感觉,这种感觉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光,二是物体对光的反射,三是人的视觉器官――眼。光与人类的生命息息相关,生命离不开光,即生命离不开色彩,特定的色彩在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中也有体现,当光的不同波长作用在人的视觉器官产生色感时,会使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这就是色彩对人类身心的影响的一种特性。色彩是通过人的眼、脑和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色彩是将视觉元素搭配组合成新的视觉形象,是人在接受光的刺激后,视网膜的兴奋传达到大脑中枢而产生的感觉。色彩不同于颜色,颜色是色彩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在幼儿的教学过程中,色彩不仅是幼儿对颜色的种类的一种认识,更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应和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色彩心理学是研究人对色彩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从色彩到色彩心理学

说起在近代的色彩研究,就不得不提起两位伟人――牛顿和歌德,他们因色彩而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纵然生活的年代相差近百年,但对色彩的研究着实让人惊叹,因此被称为色彩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者。牛顿用科学实验来解释自然的方式把光分解为七原色,而将这种七原色光综合起来就会还原成白色光,这就是牛顿发现的所谓的“混色原则”,因此树立了自己在光学领域里的权威地位,建立了色彩领域的“共和国”。

歌德的理论观点与牛顿的理论观点大不相同,为此他还用著作《色彩论》诠释自己的观点。他是最早注意到色彩与情感之间联系的人,他认为颜色的显现是通过对比展现出来的,色彩具有轻重感、冷暖感、强弱感,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以不同的色彩联想,因此有人甚至将歌德视为现代色彩心理学的开山鼻祖。

(二)从心理学到色彩心理学

自古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心理探寻的脚步,从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到荣格的性格类型,再到一些发达国家进一步对色彩心理学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日本、美国,并出现了一大批以研究色彩心理学为内容的书籍,如:最近几年,出现的具有实用性的石井亚由美的《别笑,我是色彩心理学》,原田玲仁的《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等等;在国外,色彩心理学很早就被引入到幼儿的心理教育学校日常教学当中,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曾进行过为期一年的儿童色彩调查研究,并将他的研究成果广泛作用于现代教学当中。在国内,近几年,随着色彩心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并且关注色彩心理学。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这个在近几年迅速发展的学科,并有意识地引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关于色彩心理学与教学的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色彩心理学以其去无所不在的特征和不经意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已在不经意间被运用于幼儿的教学当中,当然真正成熟的,有效地运用于幼儿教学中的实例却寥寥无几。

三、色彩在幼儿教学中心理影响的价值

(一)现实价值

色彩与幼儿的心理及情绪,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性,是项灵敏的指示器。色彩偏好与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幼儿对色彩的选择甚至可以透露出他当时的情绪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对颜色无意识的选择习惯可能诠释了幼儿内心的秘密,他的深层个性与气质特征,幼儿极端的热爱某一种颜色,证明了其个性特点存在突出的问题,这种突出的个性特征常常是幼儿优缺点的“释放点”,这个时候教师要找准了这个“释放点”,正确地对幼儿进行引导,这样对其进行色彩的教育可以更加地有的放矢。既然颜色诠释了幼儿内心的秘密,我们可以运用简洁有效的“色彩引导”方式,如运用冷暖色调的对比,色调渐近的方式,或多让幼儿欣赏其他颜色的艺术作品,这样不仅弥补幼儿“极端个性”的缺陷,又培养了良好的审美习惯,又能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如果能在效地掌握色彩和色彩心理学的基础上,并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效地、灵活地运用,这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理论价值

通过色彩心理学在幼儿园的活动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幼儿园、教师、家长更准确、快速地掌握孩子的情绪情感、心理动向,进而弥补其他活动领域的不足,并辅助常规的理论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幼儿快乐的成长,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色彩在幼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幼儿认识色彩的过程从认知方式的转变,到色彩感觉的培养,到色彩心理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再到幼儿在美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方式的转变

3―4岁是幼儿的色彩敏感期,这时的特点是幼儿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开始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人类认知的发展正是从感觉训练开始的。

但是现在,在幼儿园的艺术教学活动中,其中特别是色彩认识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色彩认知方式。传统的幼儿色彩认知方式是老师拿出色彩图片或相应的图书机械地教幼儿进行认识记忆,教师再用简单的游戏来进行强化,来达到认识的目的。说实在话,这样的方式确实会让幼儿准确地认识色彩,然而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会大大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幼儿的整体的身心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好动的天性出发,探索出一种新的认识色彩的方式,即运动认识法。教师在讲色彩时应准备饮料瓶若干,并装多半瓶水,提前把颜料放入瓶盖内(不让幼儿看见),教师做示范,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再通过亲手摇晃水瓶的方式来认识色彩。经过幼儿园的实践演练发现,幼儿在进行此活动时,一方面颜色的变化会刺激幼儿的视觉,进行记忆,另一方面身体的跳跃和手臂的摇晃等肢体动作的协调进行会加深记忆。事实证明,这种愉快的方式远比机械的记忆效果显著,同时可以在幼儿的交叉活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运用,如社会领域活动等。

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仅尊重了幼儿的自主性,同时又理解、重视了幼儿的情绪情感,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求。

(二)色彩心理干预在幼儿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指南》指出,要培养幼儿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觉,这时教师就应该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不同主题的版块、琳琅满目的游戏区角、优秀的艺术作品的欣赏等来调动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让孩子无意识地进行色彩交流。另外,在主题的环境创设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色彩对幼儿进行心理调节和渗透,也可以针对幼儿的个性差异组织一些活动或游戏进行个别指导。

根据日本色彩大师野村顺一的调查研究可知,幼儿喜欢颜色的顺序是黄色、白色、粉色、红色、橙色,它完全不同于成人的色彩喜好。

色彩的喜好与幼儿的性格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喜欢不同颜色的幼儿性格也大不相同,比较明显的是,喜欢红色的幼儿多为外向型,活跃,精力旺盛,但脾气易暴躁,自制力较弱;喜欢黄色的幼儿好奇心较强,乐于探索新事物,有很好的自我调节意识,但有时行动会较为自由散漫;喜欢蓝色的幼儿感觉敏锐,冷静,有较强的自控力,但有时会比较自我;喜欢绿色的幼儿率真,平和,富于忍耐力。色彩心理是幼儿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作为教师就更应该注意幼儿心理感受,通过色彩的调节使幼儿得到心理的满足。

通常教师可以通过幼儿园的相关色彩教学活动来判定幼儿的性格特点,但教师绝不能因为幼儿喜欢的颜色就定义幼儿的性格,幼儿对某种颜色偏爱才能能体现幼儿的性格特点,而且这种喜好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如家庭成员对幼儿颜色的引导性、幼儿现阶段的心理状况、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三)幼儿在美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成人评价观念落后,只注重绘画技能训练,大大忽略了幼儿的创造性的发展。

现在很多家长都特别重视幼儿的艺术教育,把孩子送到美术班学习,而很多的美术班为了向家长展示孩子学到了美术知识,就特别注重幼儿的绘画技能、技巧,如:画出优质的线条,临摹优秀的艺术作品。优质线条的绘画要求不利于幼儿小肌肉群的发育,这种不考虑幼儿身体发展状况的学习行为,会使幼儿沦为绘画的“小技工”,而非真正的感受、发现,创造艺术的美;与此同时,不可否认临摹优秀艺术作品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有着极大的益处,但一味的模仿恰恰束缚了幼儿自我创作的天性,这种机械的、缺乏自主性的、不考虑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的学习方式,会大大降低幼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上这两种美术的学习方式只会使幼儿变成所谓的“乖宝宝”,这样的美育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

五、结语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高三的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高三的周记篇1下课铃响起了,同学们飞快地跑出教室,操场上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只见打乒乓球的两位同学,你拍过去,我打过来,两人不分上下。围观的同学喊着:“小明,加油!小军,加油!”。.....

    初一学生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初一学生周记我爱书,更爱读书,书中内容使人充实,使人快乐。古人说:“书是人类进步阶梯。”我喜欢看各种各样书。我喜欢看童话书,喜欢听灰姑娘与白雪公主故事,童话结局永远是美好,.....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收集5篇)

    阅:0

    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篇11、青春期沟通要接纳孩子心声当一个人能感觉到被另一个人真正的接纳和沟通时,他就具有....

    色彩心理学(收集3篇)

    阅:0

    色彩心理学范文篇1我们能够在无意识的睡眠状态下看到色彩,也可能在有意识的状态下无法记起不久之前看到的颜....

    社会医疗保险参保方式(整理2篇)

    阅:0

    社会医疗保险参保方式范文篇1一、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概述1.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管....

    峨眉山月歌(收集5篇)

    阅:0

    峨眉山月歌篇1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诗作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内涵也往往不同。李白在他的作品中赋予....

    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收集3篇)

    阅:0

    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范文篇1关键词: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探索研究建筑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就是指对整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