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论文(收集5篇)
来源:
通信技术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移动通信;3G;发展;展望
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享受更为丰富和高速的通信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速度趋于缓和而竞争越加激烈,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数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型,需要3G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长期的通信需求发展需要。
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年提出了GSMPhase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Phase1及Phase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Phase2+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2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主要是话音和中低速数据,码率为384kb/s(局域网可达2Mb/s),因而可传送比目前GSM(第二代移动通信)更高码率的信息。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2Mb/s的码率将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各种新的宽带业务的需要,因此国际上已开始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一步目标是10Mb/s以上。我们国内则尚未启动。因此需尽早开始研究其关键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有: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频段、多址方法、无线接入技术、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和软件、多载波调制和OFDM技术、自适应天线阵、高效信道编码技术(如Turbo码)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5MHz左右。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信:next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1)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2)频谱利用率高。(3)在144kbps(最好能在38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2Mbps的多媒体业务。(4)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5)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6)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7)安全保密性能优良。(8)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9)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10)终端(手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3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4G系统中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实现无线通信全球覆盖;二是提供无缝的高质量无线业务。目前正在构思中的4G通信具有以下特征:(1)网络频谱更宽。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ps的传输速率,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每个4G信道将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络的20倍;(2)通信速度更快。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终端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有更快的无线传输速率。据专家估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速率可以达到10M~20Mbps,最高可以达到100Mbps;(3)通信更加灵活。从严格意义上说,4G手机的功能已不能简单划归“电话机”的范畴,因为语音数据的传输只是4G移动电话的功能之一而已。而且4G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看将有更惊人的突破,可以想象的是,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都有可能成为4G终端;(4)智能性更高。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在4G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更重要的是4G手机可以实现许多目前还难以想象的功能;(5)兼容性更平滑。要使4G通信尽快地被人们接收,还应该考虑到让更多的用户在投资最少的情况下较为容易地过渡到4G通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4G通信系统应当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3G平稳过渡等特点。
总之,随着新问题、新要求的不断出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相应地调整、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纵观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第四代通信技术的优点,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人们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自由自在地利用移动网络获取和传递信息。从而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将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胡可刚,王树勋,刘立宏.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J].吉林大学学报,2005,23(4)
通信技术论文篇2
在网络的数据通信当中有很多的网络通信方式,而不同的网络应用是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网络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的。现阶段较为常用的网络通信方式有单播、多播通信以及广播通信这三种,其中单播通信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于网页的浏览等相对比较简单的网络通信环境中,而多播通信一般都是用于会话,比如说视频通话这一类的。而广播通信的使用范围与多播通信大致相同,但是广播通信的通信对象是不受通信限制的。我们这里所说的这三种通信方式是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还有其他的一些通信方式也被运用鱼不同的网络应用中。
2网络编码
2.1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网络编码较为全面的定义了网络结点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中间结点一旦具备编码条件,那么中间结点就会对其所接受到的数据按照相应的方式进行编码方面的处理。当编码的数据被逐渐的传送到后续结点之后,后续结点可以进行编码,也可以不进行编码,如果有需要还要进行编码的话,这时就要对接到的信息按照之前的方式再进行一次编码,然后传输,经过不断的反复编码传输,最终就会实现所有的编码信息都能够到达目的结点。最后一步工作就是目的结点通过对信息进行译码之后,就可以得到最初结点所发出的基本信息了。
2.2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
在对网络编码的研究当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结点要根据哪种方式对所接受的数据分组进行编码组合。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讨,比如说采用的编码系数选择方式,分组编码操作方式等方面,其具体的表现是根据编码结点分组进行编码操作的方式,其中线性网络编码主要表现是结点对所接受的数据分组实行的是线性编码组合型操作,不然编码的工程就会变为非线性网络编码。我们根据编码系数的选择方式,把网络编码构造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确定性网络编码,另一种是随机网络编码。这两种编码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确定性网络编码构造方法的编码系数是根据某一种算法进行确定的,而随机网络编码中编码系数是从伽罗符号中随机进行选择的,因此随机网络编码构造方法在整个的网络编码系数选择中占据着灵活性的地位,这也是随机网络编码构造方法的特点。我们根据编码在网络系统中的具体实现过程,将网络编码分为了两种编码形式,一种是集中式网络编码,另一种是分布式网络编码。集中式网络编码是在编码的过程当中需要了解全局的网络拓扑,根据全局网络的情况来分配相应的编码系数,这一编码形式并不适合拓扑变换较大的无线网络。分布式网络编码仅仅需要了解网络当中一部分拓扑信息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编码操作,而且分布式网络编码还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性能。
2.3网络编码应用网络数据传送的研究
网络编码是一种编码和路由信息交换的技术,在传统道德路由方法基础上,通过对接收的多个分组进行相应的编码信息融合,以达到增加单次传输信息量的作用,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网络编码最开始提出时是因为多播技术,网络编码最初是为了提高网络多播的数据速率,而随着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网络编码在其他的领域也逐渐有了优势,比如说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从总体而言,对网络编码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实际吞吐量,进一步的减少了数据分组的传输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传送的功耗,由此我们看出网络编码为网络的数据传送性能的改善提供了新的途径。
2.4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送技术研究趋势
随着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新的理论,但是网络编码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尤其是网络编码的网络数据传送技术问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需要我们去逐一解决。
1)网络编码复杂度得到降低
现阶段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在提高网络编码效率的同时降低网络编码的复杂程度。这会涉及到网络编码的相应网络开销,这也是作为网络编码性能评价的内容之一,还有就是在网络编码实用化的过程当中,逐渐控制网络编码的复杂程度,减少网络编码需要的额外的计算量,从而降低系统的实施成本。这对于网络部署以及应用网络编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数据传送可靠性研究
保证网络性能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提高网络数据传送的可靠性,现阶段对网络数据传输可靠性的网络编码研究主要是根据多径路由展开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编码中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可靠性。因此在多跳动态的网络环境当中,分析研究提高网络编码数据传送的可靠性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3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的相应解决方案
1)在对网络编码的网络协议结构研究当中,其出发点主要向三个方面集中:一是较为系统的分析网络编码在各个协议层与现有协议相结合的参数,其目的是为了让应用网络编码提高网络的系统整体性能;二是设计相应的对应网络性能指标的线性规划模型,以便求解出线性规划模型的最有设定;三是提高各个协议层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来实现参数的实时调整。
2)在对网络编码时延约束控制的研究当中,针对数据在网络中各个结点频繁的参与编码和解码的操作,使得数据编码时延逐渐成为了网络数据传送累积时延的主体,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网络编码的实际应用当中,提出了基于数据传送时延约束的网络编码模型,这一模型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对传送时延进行了优化的控制;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入了数据传送信息反馈机制,以此来促进数据在网络结点中的及时有效传送。
4结束语
通信技术论文篇3
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是指通过无线电磁波,实现信息和数据传输的系统,一般包括发送、接收设备以及无线信道三个部分。从工作频段及传输方法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中波、短波、超短波等通信,是我国通信网络建设的关键部门。
二、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构成
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跳频技术,主要是指无线抗干扰的一种形式,采用拓展频谱的方式,实现载波频率在多个频率上伪随机跳变,避免其中一个频段的强干扰信号,这种跳变体现的是频移键控方式。另外,在频谱上,则是将信号进行随机的跳变,且在发送和接收端已经输入跳频规律,能够与跳频及时对接。因此,应用跳频技术,能够实现信息传输目标。第二,扩频技术,主要是由跳频和直接扩频两方面构成,一般在军事抗干扰及移动通信系统当中应用比较广泛。信号在频域中形式展现形式为与其相反的形式,时间上有限的信号能够实现无限延展,例如:窄带脉冲信号,其频谱宽带较宽,在信号传输过程中,进行抽样,发线其信号码元速率极高,从而降低扰的影响。3G核心技术CDMA技术采用的正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但是,受到多个用户进行随机接入特点的影响,极易受到外界干扰,造成用户传输信息难以同步进行,造成多址干扰,严重影响了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及系统容量,由此,将积极引进多用户检测技术,解决这一问题。第三,MIMO技术,目前,MIMO技术主要在特定局域网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多入多出机制,增强信息传输信道强度,避免信道衰减,确保信号功率下降,在发送端和接收端设置多条天线,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同时,还能够扩展信道容量,从而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完成信息传输任务。第四,智能技术,相比较而言,智能技术主要是借用或者应用相同地域中其他同类通信设施天线,进行相互作用,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确保每一条天线实现信息传输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干扰信号,提升系统抗干扰性能。第五。混合技术,主要将各类抗干扰技术有机结合,并形成新型混合抗干扰技术,例如:DS/FH技术等。一般情况下,虽然混合技术是由单一的技术混合而成,其要比任何单一技术更为复杂,且实现抗干扰目标难度较大,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从协同学理论教学来看,混合技术发挥的价值要比独立技术总和效果更大,例如:上文刚刚提到的DS/FH技术,在处理增益方面比单独技术处理效果更为明显,能够获取更为优质的跳频效果,且拥有更加广泛的频谱,进而有效提高增益,但是,混合技术也存在一定缺陷,由于其复杂度较高,必然会增加其开发成本,难以实现广泛推广和普及。
三、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无线通信不断发展,推动了抗干扰技术进一步发展,在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下,未来,将会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首先,新型抗干扰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同时,抗干扰技术也随之发展,只有实现均衡发展,才能够为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提供保障,促进无线通信健康发展,避免受到外界干扰。因此,未来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将会开发出新型调制方式,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推广,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其次,综合性,目前,混合技术在无线通信抗干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未来,抗干扰形式将会随着通信方式的变化衍生出不同的手段,并将这些手段有机结合,建立在不影响系统复杂程度的基础上,利用综合技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对不同干扰因素的调整,进而为无线通信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四、结论
通信技术论文篇4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接入带宽迅速提升,以适应大容量、高速率的数据、视频、语音等高质量的信息传输与服务。目前常用的宽带接入方式有电话拨号(即XDSL)方式、有线电视线路(CableModem)方式、双绞线以太网方式,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力线通信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宽带接入技术,并且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电力线通信简称PLC(PowerLineCommunication0)是利用配电网低压线路传输多媒体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在发送时利用GMSK(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或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调制技术将用户数据进行调制,把载有高频信息的高频加载于电流,然后再电力线上传输,在接收端先经过滤波器将调制信号取出,再经过解调,就可得到原通信信号,并传送到计算机或电话,实现信息传递。类似的电力线通技术信早已有所应用,电力系统中在中高压输电网(35千伏以上)上通过电力载波机利用较低的频率以较低速率传送远动数据或话音,就是电力线通信技术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已经有几十年历史。
PLC接入设备分局段设备和用户端PLC调制解调器。局段负责与内部PLC调制解调器的通信和与外部网络连接。在通信时来自用户的数据进入调制解调器后,通过用户配电线路传输到局端设备,局端设备将信号解调出来,再转到外部的Internet。该技术不需要重新布线,在现有低压配电线路上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的承载。终端用户只需插上电源插座即可实现因特网接入,电视接收、打电话等。同样电力线通信技术也可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对于重要场所的监控和保护,一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现在只需利用电源线,用极低的代价更新原有监控设备即可实现实时远程监控。目前电力系统抄表,基本上主要依靠人工抄表完成。人工抄表的准确性、同步性难以保证。同时由于抄表地点分散,表记数量众多,所以抄表的工作量巨大。基于电力线路载波(PLC)通信方式的自动抄表装置,由于不需要重铺设通信信道,节省了施工及线路费用,成为现代电力通讯的首选方式,使得抄表的工作量大大减少。近年来居民小区及大楼朝智能化发展,现在的智能化建筑已经实现了5A。但是这些不同的系统自动化需要不同的网络支持;给建设和维护网络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借助电力线通信技术,无论是监控、消防、楼宇还是办公或者通信自动化都可以利用电力线实现,便于管理和扩展。
电力线通信主要优势:
电力线通信有无可比拟的网络覆盖优势,我国拥有全世界排名第二的电力输电线路,拥有用电用户超过10亿,居民家里谁都离不开电力线;显然连接这10亿用户的既存电力线是提供上网服务的巨大物质基础。在广阔的农村地区,特别是那些电话网络不太发达的地区,PLC更有用武之地,毕竟电力网规模之大是任何网都不可比拟的。虽然这些地区上网短期需求量并不大,市场发展成熟较慢,但会存在电力线上网先入为主的局面,对PLC的长远发展和扩展非常有利。
电力线通信可充分利用现有低压配电网络基础设施,不需要任何新的线路铺设,随意接入,简单方便的安装设备及使用方式,节约了资源和费用,无需挖沟和穿墙打洞,避免了对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破坏,同时也节省了人力,共享互联网络连接,高通讯速率可达141Mbps(将未通过升级设备可达200Mbps)。PLC调制解调器放置在用户家中,局端设备放置在楼宇配电室内,随着上游芯片厂商14M产品技术相对成熟。PLC设备整体投入不断下降,据调查当前14M的PLCModem产品其成本已降到普通的ADSL接入猫相仿的水平,而局端设备则更便宜。由于一般一个局端拖带PLC调制解调器的规模为20-30台,因此随着用户的增长,局端设备可以随时动态增加,这一点对于运营商来说,不必在设备采购初期投入巨大的资金。因此也有宽带网络接入最后一公里最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之称。
电力线通信的缺点
传输带宽的问题。PLC与电话线上网从本质上讲并没有区别,都是利用铜线作为传输媒质,铜线上网的最大问题是不能解决传输带宽问题。虽然14M的产品已经成熟,但电力线上网是共享带宽,若同一地区多个用户同时上网则数据传输速度将会相应降低,如何保证用户能够获得足够带宽成为挑战噪声安全性问题。由于电力网使用的大多是非屏蔽线,用它来传输数据不可避免的会形成电磁辐射,从而会对其它无线通信,如公安部门或军事部门的通信造成干扰;再次电力线上网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波对通信产生干扰,时常会发生一些不可预知的错误。与信号洁净特性恒定的Ethernet电缆相比,电力线上接入了很多电器,这些电器任何时候都可以插入或拆开,并机或关闭电源。因而导致电力线的特性不断变化,影响网速。
通信技术论文篇5
将DNC系统通信技术应用在生产制造产业中是否具备一定的可行性,这主要是看射频信号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无线接收端。最初研发DNC系统通信技术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办公室以及校园网的需求,而不是将其应用在工业领域中,即使在工业制作领域中应用,其范围也十分有限,只是在业务数据中有所应用。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无线通信的传播方式与工业企业中所使用的通信传播方式不同,无线通信中使用传播方式有直射波或者散射波等,这种传播方式严重影响了WLAN的广泛应用。另外,因为WLAN技术在传输数据时,对传输率的要求并不高,但是工业企业对此要求却非常高,因此WLAN技术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
1.1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OFDM技术也被称为正交多载波调制技术,它把数据流分成若干个子比特流,这样每个子数据将具有底得多的比特流速,用这样的低比特率形成的低速率多状态符号再去调制相应的正交且相互重叠1/2的子载波,从而构成多个低速率符号并行发送的传输系统。信号在无线信道传输过程中,由于时间弥散引起的时延扩展,接收信号中的一个符号的波形会扩展到其他符号当中,造成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Interference,Is1),为了避免产生ISI,应该令符号宽度远远大于无线信道的最大时扩展,采用多载波调制技术的子信道的符号宽度要比单载波调制技术信道的符号宽度大,所以有效的减小由时问弥散引起的ISI。
1.2使用增强技术提高数据传输率
目前传输速率最快的IEEES02.11g的标称传输速率为54Mbps,而实际它在数据链路层的理论传输速率仅为31Mbps。而在应用层,其实际传输速率通常在15M~20Mbps之间,而通过对802.1lg增强技术进行实际测试,在应用层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以达到40Mbps以。802.1lg增强技术主要采用了突发机制、快速帧等技术。在标准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每两帧问都有同定等候周期。应用了帧突发之后,一旦成功传输完毕一帧,无线设备将会连续的传输以系列帧,大大减少了等待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实际的吞吐量。
2.基于WLAN的网络
DNC系统网络结构基于WLAN的网络DNC系统的网络结构,实现DNC主机与数控设备连接的无线串口服务器的作用是接收/发送RF(射频)信号并实现TCP/IP与RS232协议的转换。它向上接入标准无线局域网,RF收发模块使用超外差接收机架构接收RF信号,向下连接带有RS232串口的数控设备,使数控设备成为WEAN中的一个节点,从而达到集中控制和管理数控设备的功能,如NC程序传输、加工信息采集、状态监控等。其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如下:
2.1速率匹配问题
无线串口服务器向上接入无线局域网,网络宽带为108Mbps,应用层有效传输数率在40Mbps左右,向下接入连接的数控机床,其通信速度一般为4800、9600、19200baud。那么在从计算机向数控机床传输数据时,由于无线串口服务器的输入速度高,输出速度低,这就要求所使用的无线串口服务器有一定的数据缓冲区。但是,当传输的文件过大,在传输过程中接收的数据大于空余的缓冲区,将发生数据丢失现象,因此必须考虑一种机制来使数据缓冲区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即不过载也不欠载。在服务器端发送数据时将数据分包处理,循环发送各个固定长度的数据包,在发送之后通过函数调用使其等待一个固定周期再次进入下次循环,这样就可以有效的缓解串口服务器缓存不足,通过这种机制可以有效的解决速率匹配问题。
2.2计算机断开连接
由于串口设备到无线串口服务器数据传输速率远低于无线串口服务器到计算机的传输速率,计算机接收数据时将因为等待时间超出短开连接,这就要求合理设置接收的等待时间。
3.结语

我心中的奥运英雄作文范文(整理9篇
- 阅0我心中的奥运英雄作文篇1今天,我们全家兴奋极了,因为今晚要进行110米的跨栏决赛,中外闻名的刘翔叔叔是代表中国参赛的选手。刘翔叔叔刚上场的时候,我觉得他有点紧张,但他看到现.....

温暖六年级作文范文(整理6篇)
- 阅0温暖六年级作文范文篇1在某一个夜晚里,我和妈妈摇着小船驶向滨海那边的大船上去休息。第二天早晨,天蒙蒙亮,妈妈就起床了。只有我还在床上睡觉。我只能听见妈妈的嘴里咕哝着什.....

高中日常周记范文(整理23篇)
- 阅0高中日常周记范文篇1或许是一场梦地结束,或许是一个新的起点。只是站在这条线的两边,静静的守侯着,或者说是迷茫把,生活在不同世界的那个自己会是怎样呢!只是希望也能有所追求。.....

高一语文周记范文(整理5篇)
- 阅0高一语文周记篇1今天的晚餐可真丰富呀!妈妈下班后,就一头扎进了厨房,忙得不可开交,不停地说:“小宝,小宝,快来帮忙。”于是,我也加入了“战斗”中……没过多久,菜就一个个地上桌了:.....

食堂会计工作计划(收集3篇)
阅:0食堂会计工作计划范文篇1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贝林小学是一所县级寄宿制试点学校、“留守儿童之家”。该校....

通信技术论文(收集5篇)
阅:0通信技术论文篇1【论文关键词】移动通信;3G;发展;展望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

幼儿园出游活动策划方案(收集4篇)
阅:0幼儿园出游活动策划方案篇1一、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开阔眼界,发现春天的美景,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2....

法制工作要求(整理2篇)
阅:0法制工作要求范文篇1受杜主任委托,有机会参加这次*市政府法制工作会议,非常高兴。刚才,听了廖南萍主任、周国....

探险的作文(整理2篇)
阅:0探险的作文范文篇1记得在上海的时候,我和爷爷奶奶去游乐园玩。许多玩的我都玩了,只剩下一种游戏了,是最吓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