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的基本规律范例(3篇)

来源:

遗传学的基本规律范文

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新教材的使用成为广大教师讨论的一个热点,与以前的教材比较,新课改教材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和编写程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遗传部分。经过亲身的教学实践,发现新教材在此部分的编写程序上更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高中遗传部分是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遗传的分子基础,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三、遗传的基本规律,即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

旧人教版遗传部分编排上采用的是: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先是考虑到学生在初中时对遗传和变异的一般概念已经有所了解,本部分在引言部分没有重新阐述这部分内容,而是首先用三个设问“遗传和变异究竟怎样发生的,“在生物体内是什么物质对遗传和变异起着决定作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哪些共同的规律,概括出了本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又简单介绍了100多年来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之前,对遗传学的发展过程及其意义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然后教材是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二章中细胞部分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详尽地阐述遗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通过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功能,以及基因的表达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有关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最后在前面的基础上讲述《遗传的基本规律》主要分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两部分都是先讲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可以看出这三部分是三个独立的单元,前两个单元的学习是为学生第三个单元的学习做知识的铺垫和储备。这样编排的出发点就是利于知识的传授与施与。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教学观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更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终身发展、长远发展。旨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在教学中特别强调探究性学习。基于此,新教材在此部分的知识编排上做了很大的调整。新人教版在这部分的内容基本是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展开的。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基本按照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安排,将“孟德尔实验”部分的内容调整到最前面,一些重要概念的提法也随着教材章节而呈现出逐步的变化。如在第一章,由于孟德尔时代,人类还没有了解基因和染色体这样的概念,那么如何真实还原当时的情况呢?教材中成功的使用了“遗传因子”这样一个名词,概念的不断修正和完善正反映了人类在科学认识道路上不断的进步。这样既展示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又体现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遗传学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达成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尝试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解释和推理。这样学生学习遗传知识的过程,犹如亲历了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索过程,会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多方面的启迪。尤为重要的是,每一章的学习都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学习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呈现方式更加重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驱动知识的建构?;更能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通过上述内容的对比分析,我们很明显体会到新教材做这样的调整,更注重问题驱动式的教学,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枯燥的知识堆砌,讲求方法论,同时注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遗传学的基本规律范文篇2

关于性别比例和伴性遗传,学生有一定的感官认识,但对其原理并不清楚,虽然学生对遗传的物质基础和遗传两大定律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从分子水平分析性别比例和伴性遗传现象。本节内容是对遗传物质基础和遗传基本规律的应用和提升,也是今后学习遗传变异相关知识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性别决定的方式(C:理解);2)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C:理解)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2)通过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竞争、合作和交流的能力;3)通过对相似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2)牢固学生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思想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3)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4)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XY型性别决定方式;(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四、探究式教学设计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主动思考

以学生们并不陌生的关于生男生女引发家庭纠纷的影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生男生女究竟由男方还是女方决定?有何规律和特点?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索新知

(1)性别决定

1)XY型性别决定

简单介绍自然界性别决定的方式多样,但大多数生物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从而进入性染色体的学习:学生观察分析男女性染色体分组图,数出同源染色体对数,找出有显著差异的一对染色体,总结男女性染色体的构成。

学生观察其他染色体形态及对数,写出男女染色体的组成。

男女随机婚配后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多少呢?展示对部分国家男女性别比例的调查表。学生根据性染色体构成情况,结合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究一:生男生女的比例为什么接近1:1?(教师可结合减数分裂进行引导)

根据这个图解:

学生讨论生男生女由谁决定?

其实,在受精作用的时候性别就已经决定了,我们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生男生女都一样,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都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巩固性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介绍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是XY型性别决定方式。

2)ZW型性别决定学生利用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规律简单推导ZW型性别决定方式。

(2)伴性遗传

1)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

通过图片形象直观理解同源和非同源区段及基因,重点学习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伴性遗传。

2)红绿色盲

介绍最常见的人类伴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及症状,学生自学色盲的发现过程,进行情感教育:科学发现其实并不神秘,或许它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做的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只要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善于观察,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可能成为科学家!

随后学生测视觉,同时融入感恩教育(感谢父母给予健康的身体)。

道尔顿是色盲,为什么他妈妈却不是?这种伴性遗传有什么规律和特点?探究二: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学生根据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

讨论:红绿色盲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是伴X还是伴Y染色体遗传?怎样表示人类正常色觉和色盲的基因及基因型?男女随机婚配,会有几种婚配方式呢?学生活动:用遗传图解分析每种婚配方式的后代患病情况。随后由学生谈论分析得出红绿色盲遗传的4个特点:男多于女;女病父必病;母病儿必病;交叉遗传。

3.知识竞赛,竞争合作,强化巩固

结合红绿色盲遗传特点开展竞赛活动,既能提示学生学习激情,又能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竞赛方案一:学生分成A、B两组,A组同学随机抽取教师手上三张纸牌(一家三口)并展示,B组同学根据纸牌信息,推知父母和子女的基因型及其他情况,随后A组同学对B组的推断作出评价。AB组交换角色。

竞赛方案二:A组派两名同学随机抽取手上的纸牌,并同时展示,B组同学根据纸牌展示的信息,推知子女可能的表现型,A组同学对B组的推断作出评价。AB组交换角色。

随后计分评比。

4.情感升华,应用巩固,拓展提升

除了红绿色盲外,自然界还有很多伴X隐性遗传,例如血友病等。通过血友病遗传系谱图中致病基因来源的分析及色盲概率的计算进行提示练习,随后进行课堂小结巩固知识,同时自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伴性遗传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在人类伴性遗传的患者中,有不少身残志坚的例子。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选择出生时是否健康,但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有他的空间和尊严,请尊重每一个生命,请关爱每一个人。

遗传学的基本规律范文

关键词:自由组合定律;辩证法;方法

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学问题是每年高考试题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而命题者多不按照常理出牌,常常涉及一些自由组合定律的特殊问题。对于这类问题许多应试者常感到棘手,解决起来很困难,根据多年从事高三复习备考工作的经验,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十分有效的思想方法,或许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自由组合定律的一般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般规律是许许多多特殊事物共性的体现,而特殊问题又一定遵循普遍规律,即一般来源于特殊,特殊孕育在一般中,按照这样的辩证法关系我们先来看自由组合定律的一般规律。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花费了多年时间做了大量的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两对相对性状的一般规律,下面通过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情况,进一步挖掘其中蕴含的规律。

若假设最初的亲本均为纯合子控制黄色和绿色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为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性状的等位基因为R和r,则上述遗传过程可表示如下:

平时教学若照本宣科,让学生按上面的图解去掌握,未免太繁、太难,绝大多数学生很难办到,但若细细研究可得到下面结论:

1.自由组合定律问题最初的亲本一定是纯合子,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双显纯合子与双隐纯合子杂交,要么是一显一隐纯合子和一隐一显纯合子杂交(即YYRR×yyrr或YYrr×yyRR)。

2.F1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定为双杂合子,即YyRr且F1中的两对等我基因一定位于两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3.F2中从表现型来看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中为4种,即双显性状、一显一隐性状、一隐一显性状、双隐性状,且比例为9:3:3:1。

4.从基因型上来看有9型,其中有关双显性状的基因型为4种,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一显一隐性状的基因型为2种,分别为(Yyrr、YYrr),一隐一显性状的基因型也为2种,分别为(yyRR、yyRr),双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1种,为:yyrr。

5.从基因型所占的概率来看,所有纯合子占

二、用一般规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特殊问题

1.不同性状分离比的变式题

(1)9:6=9:(3+3):1实为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

(2)9:7=9:(3+3+1)实为双显:(一隐一显+一显一隐+双隐)

(3)9:4:3=9:(3+1):3实为双显:(一显一隐或一隐一显+双隐):一隐一显或一显一隐

(4)15:1=(9+3+3):1实为(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

诸如此类许多子代性状的特殊分离比都可以从一般规律中变换而来。

2.解决某个配子或基因致死型的性状分离比问题

若某基因致死型后中性状分离比不符合9:3:3:1,为6:2:3:1可根据一般规律分析为F29中基因型中含YY的基因个体致死或含RR基因的个体致死。

3.解决子代中表现型或某个基因型的概率问题

如上面图1中的豌豆遗传问题,若问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利用一般规律便知实问F2中一显一隐和一隐一显性状表现概率和之比,即为;或问黄圆豌豆中纯合子占的比例等问题,根据一般规律可知所有双显性状占9份,其中纯合子占其中的1份,所以所问比例为;或问绿圆豌豆中基因型yyRR所占的比例,同样可以根据上面总结的一般规律中一隐一显性状单杂合子yyRr占,纯合子yyRR占,则yyRr:yyRR=2:1,所以yyRR基因型占,类似这样的问题若用一般规律去思考分析定能迎刃而解。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自主探究式学习范例(3篇)

    - 阅0

    自主探究式学习范文关键词:自主学习;模式探究;小学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日后学习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模式,有利.....

    司法助理专业就业前景范例(3篇)

    - 阅0

    司法助理专业就业前景范文篇1于建飞:物联网发展需要科技创新于建飞,28岁,新疆智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高级软件工程师。于建飞说:“截至2013年2月,我们公司拥有1项发明专利.....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范例(3篇)

    阅:0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范文篇1关键词:表观遗传学;染色体失活;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基因组印记遗传学是指基于基因序列....

    遗传学的基本规律范例(3篇)

    阅:0

    遗传学的基本规律范文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新教材的使用成为广大教师讨论的一个热点,与以前的教材比较,新课改教....

    自主探究式学习范例(3篇)

    阅:0

    自主探究式学习范文关键词:自主学习;模式探究;小学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日后学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