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作文600字(收集2篇)
来源:
杜甫作文600字篇1
杜甫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父在朝廷做官,父亲曾任司马。杜甫从小就志向远大,最崇拜的是远祖杜预,他是晋代的名将,多彩善战,懂得法律、经济、工程,还曾注解过《左转》。
杜甫的母亲很早便去世了,幼小的杜甫就寄居在姑母家里。姑母不光教孩子读书识字,对他的生活也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他和表弟每天在一起游戏玩耍,写字学画。可是一场大病把兄弟两人击倒了,姑母悉心照顾杜甫,把杜甫从死神手里夺回来,表弟却病死了。这让董事后的杜甫难过了很长时间。在姑母的'精心照顾下,杜甫涨到十几岁时,已经健壮得像头小牛犊,一天到晚欢蹦乱跳的。姑母家的院子里种着梨树和枣树,八月秋风送爽时,树上梨黄枣红,他简直像只顽皮的猴子,不停地爬上爬下,帮助姑母摘梨打枣,欢声笑语飞满庭院。
童年的岁月烂漫而朦胧,许多珍奇的生活浪花,泯灭在记忆的长河中。但是杜甫6岁时见到公孙大娘舞“剑器”,到晚年仍然记忆忧新。“剑器”是一种西域民族的戎装舞蹈,动作刚劲,节奏火爆。公孙大娘是当时最优秀的舞蹈家,伴随着有力的音乐,她忽而从天而弱落,光彩夺目:忽而拔地而起,凌空飞舞。当时的情景是万人空巷,掌声雷动,矮小的杜甫剂在人群中,忘情地欢呼。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众着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多年后,杜甫特别赋诗纪念当时的情景。看来,舞蹈、书法、绘画、音乐、诗歌,是彼此相通的。据说,但是草书家张旭观看了公孙大娘的舞蹈之后,书法大有长进。这种激昂顿挫的舞姿,对以后杜甫诗歌的创作风格也起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杜甫作文600字篇2
当我走进杜甫草堂,看见那一条条对联,一句句诗句,“故乡有弟妹,流落随丘墟。”
这时,一个中年人,满脸沧桑,甩着长袖走着,沉重而悲切。“杜甫?这是杜甫?是能和李白相提并论的诗圣?”我想到这,问到“你是杜甫?”他回答“正是”,现在他正经历安史之乱,在好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旁草屋中安居,在他的眼神中透出忧国忧民,悲愤,即使有草屋,美景的他,也只有时不时的欣喜。我不懂,从一个安史之乱逃出,游离几年,有居所有美景相伴,为何还忧国忧民?
没有解释,他走进屋内,铺开纸。提起笔,写起诗,时而提笔构思,时而含情挥洒,是我读不懂他的心,他眉宇间的凝重,眼闪过泪花,我思索许久,突然看到一张宣纸满是含情深意的毛笔字,坚定的笔锋,柔和的字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不知秋风瑟瑟吹破茅屋,忘记身处寒室,还为天下人所处之势所担忧,秋风残落花瓣,飞扬在空旷溪边,眼前一切忽远忽近,回望他一眼,眼神里还是忧国忧民、坚定。
我在他的雕像前,思绪万千,顿然所悟。年轻时考科举被小人所害,后在因爷爷官位做一个工部,一心图功名的他,就职与官位,才看到官场的黑暗,人民的'悲苦,又因安史之乱,官职卑微被逐出,更使他具有远大的抱负,及忧国忧民的忧患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之后开始了流离生活,更让他感同身受,他用诗来抒发他的情感。
还是懂他了,他拥有才华情谊错生在乱世,这是杜甫的不幸还是唐朝的悲,历史的车轮碾压下轨迹,他一个才子能够这般为天下人着想,想去改变,谁懂?别是一番滋味!
月如钩,锁清秋,留人醉,几时重。问君能有几多愁?我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懂。
小学作文600字(收集2篇)
- 阅1小学作文600字篇1三年级那年,妈妈先后给我买了十七条观赏性小鱼。有十条是红斑马鱼,它们全身亮红色,体侧从头至尾分布数条浅粉色条纹,故名红斑马鱼。它们小巧玲珑,比两颗牙齿还.....
写人物的传记作文600字(整理8篇)
- 阅47写人物的传记作文600字篇120xx年,临西县人社局把“忠诚服务、规范效能”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核心主旨,以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为统领,明确提出“服务创特色,管理上水平,廉洁保本色,文.....
熟悉的风景作文600字(收集4篇)
- 阅0熟悉的风景作文600字篇1因为秋游,我来到了久别的世纪公园。别了一年多后再见到它,心中有说不出的兴奋与喜悦。走近公园大门,各种五颜六色的植物一下子映入了眼帘。我第一次认.....
杜甫草堂作文600字(收集8篇)
- 阅0杜甫草堂作文600字篇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清明,我们去了诗圣杜甫在成都的住处——杜甫草堂。一大早,我们便来到如怀抱的草堂大门前。它好似一只大手,想把我们.....
我和秋天有个约会作文(收集8篇)
阅:0我和秋天有个约会作文篇1对于从小生活在苍南我来说,秋天就是种让世界感到凉爽和美丽的季节,一眼望去金黄金黄....
杜甫作文600字(收集2篇)
阅:0杜甫作文600字篇1杜甫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父在朝廷做官,父亲曾任司马。杜甫从小就志向远大,最崇拜的是远祖杜预,他....
家乡环境的变化作文(收集5篇)
阅:0家乡环境的变化作文篇1200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在这三十年中,我们的国家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