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管理(整理2篇)
来源:
网络课程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Linux;教学模式;远程实验;远程开放教育
0引言
Linux网络系统管理是中央电大电子与信息工程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特点是淡化理论,强化技能和应用,内容安排上体现渐进性、实用性和实践操作的互动性。
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网络系统管理的实际过程和方法,训练学生对网络系统管理的各项技能,培养综合运用多知识点进行较为复杂的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实践教学目标如下:
(1)帮助学生理解Linux操作系统理论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团队和学习合作精神。
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Linux网络系统管理课程在远程开放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教与学围绕期末考核这一目的展开,致使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教学过程中没有比较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和实施细则,教学过程得不到监控,教学效果比较差;对学生的学习支持和服务管理不到位;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
针对上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充分考虑远程开放式教育和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
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从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出发,把“教、学、做、评”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设计,将课程考核和实训考核嵌入学习过程,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功能。
在教学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任务”教学和“学习团队”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提供“远程实验”,搭建Linux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学生可通过远程登录Linux系统平成任务,并可在课程讨论区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
运用“远程开放实验室”和“形成性考核测评系统”,开展基于网络的考核,可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实现互助互动学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各个阶段学习的考核效果。图所示为教学改革设计总体思想。
2.1基于“工作过程/任务”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任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或工作密切相关的任务,辅导教师对任务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和操作演示。实训过程把学生分成团队,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阅读文档,做相应设置。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根据完成情况对其他队员讲解和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如图2所示。
2.2“学习团队”实训
学生实训过程采用“学习团队”模式,学习团队应以完成辅导教师布置的任务为目标,有序分工合作,共享学习资源,共攻学习难关,共创学习佳绩,共同评价学习效果。学习团队不仅要关注学习任务,也要关注团队成员的进步和整个团队的进步。
实训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协作、互动,强调与辅导老师之间的互动与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3提供“远程实验”学习支持服务
Linux最大的―个优点是多用户使用,只要Linux系统正常运行,就可以使用一些终端软件(如Telnet),且登陆点不受限制。利用Linux的这个优点为学生提供“远程实验”学习支持服务,辅导教师也应安装一台Linux服务器,为每个学生创建用户名(学生学号),作为学生远程登录账号,学生在Telnet技术支持下远程登录服务器,完成实训任务,其结构如图3所示。
2.4基于网络的考核
Linux网络系统管理课程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网上终结性考核两大部分。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中网上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10%、实训占总成绩的40%;网上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最后的总评成绩为及格的前提是:形成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均须及格。考核成绩比重如图4所示。基于网络的考核,旨在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充分发挥各种测评方法和手段的优势,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及其发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3教学实施
3.1实训项目内容组织
在实训中安排了课程实践教学36学时,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实践方案的要求,组成8个实训项目,如表l所示。
辅导教师根据项目工伤任务和要求,在教学点机房内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团队,引导团队完成实训任务。
3.2远程Linux服务器的搭建
利用Linux多用户系统平台,搭建一台Linux服务器,专供学生远程实训。
辅导教师要准备一台微电脑,安装Linux操作系统,确定是否安装了telnet服务,如果没有安装则使用Linux的添加删除组件安装。然后在开始菜单的“系统设置”一“服务器配置”一“服务”界面选中Telnet服务。
在其他电脑上测试是否可以通过Telnet正常登录,如果在本机可以而在其他电脑上不可以的话,首先排除Linux防火墙的原因,设置防火墙中允许进入Telnet选项。
辅导教师为学生创建账号并赋予相应权限。
3.3实践教学的实施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强,要求学生上机操作达到一定学时,并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报告。若学生无法到校实训,辅导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实训任务,让学生“远程实训”,辅导教师需要在Linux服务器上查看相关配置文件以考查学生具体完成情况。
学生登录Linux服务器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点击“开始”一“运行”,弹出“运行”对话框,如图5所示。
第二步:在对话框中输入“cmd”命令,点击确定按钮,弹出DOS对话框,如图6所示。
第三步:在DOS提示符下输入命令:tenlet10.100.119.73(该IP地址是Linux服务器的地址),进入Linux服务器,分别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图7所示。
第四步:在提示符下输入Linux命令,如图8所示。登录服务器以后,学生根据实训考核的任务进行配置。
3.4课程考核
(1)网上形成性考核要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辅导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了解与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网上形成性考核设计为二次,通过“形成性测评系统”完成。考核题型为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填空题三种。每次网上形成性考核成绩按照百分制计算,最后按10%计入总评成绩。
(2)基于网络的实训考核是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结合岗
位培训要求和实际工作而进行的综合性考核,旨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环节力图通过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巩固和验证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程度。
实训考核设计为四次,通过“远程开放实验室”完成,每次实训考核任务由省电大通过“形成性测评系统”,辅导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辅导教师查看配置文件为学生打分,实训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最后按40%计入总评成绩。
(3)网上终结性考核采取一纸开卷的形式,时间为60分钟,通过“形成性测评系统”完成。采取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填空题三种形式进行,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终结性考核的目的是巩固和验证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网上终结性考试由机器自动评判出成绩,最后按50%计入总评成绩。
4预期教学效果
在Linux网络系统管理课程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技术搭建符合课程实践教学和考核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将课程实践教学和考核嵌入学习过程,实现了课程实践教学和考核的网络化。通过教学改革,可以达到如下教学效果。
(1)通过引入基于“工作过程/任务”教学模式,将问题与实际工作和任务结合起来,将抽象问题实际化、现实化,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因而在进行相关知识点介绍时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通过“学习团队”实训,学习团队成员可以分享团队所有成员的知识,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集体质疑和反思,形成对具体问题的共识,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3)引入“远程实验”,利用Telnet技术远程登录Linux服务器环境开展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对Linux网络系统管理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促进了对操作系统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基于网络的远程实训,使学生在家里就可以完成实训操作任务,实现了实践教学网络化。
(4)基于网络的远程实训考核彻底改变了传统实践考核,学生成为实训考核的主体,在整个实训考核中处于主动的地位,学生能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并自主进行实践、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通过主动探索、协作讨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网络课程管理范文篇2
“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老旧,没有及时与现有的技术衔接。学生对理论不感兴趣,喜欢实际的动手操作得出结果,这与部分高校重理论轻实践冲突。教学考核过程比重不合理,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年轻教师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很多年轻教师直接从高校毕业就进行教学工作,实际教学经验不足。由此可以得出,“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建设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同时解决以上的几个问题。
2“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教学改革
针对“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在教材选择方面,要选择一本主教材和几本辅助参考书,主教材的选择要注重理论与案例的结合,辅助参考书的选择要有助于知识面的拓展和延伸。针对实验设备的缺乏,可以采取选择用虚拟机VM和思科的模拟软件Packet来解决,虚拟机VM主要用来解决“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中网络操作系统中常用服务器的架构,比如Web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DHC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WINS服务器等。而模拟软件Packet主要用来解决“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中网络设备的配置,比如交换机、路由器基本配置的模拟,还有一些网络工程项目组网的模拟。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达到实际想要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及时的更新教学大纲,与现有的新技术做衔接,针对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在案例中贯穿理论知识点。同时可以尝试任务驱动法,把课程教学内容细化为多个实践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意识以及大胆改革创新的能力。
要优化教学考核的方式和比重,使考核方式和比重更趋于合理化。针对年轻教师没有教学经验和工作经历,应多鼓励年轻教师去企业实地学习,并坚持良好的听课制度,向老教授们学习。根据当前《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来看,越来越重视实践操作和安全管理,而社会对组网技术和网络管理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也逐步转变为坚持理论够用、实操为主。同时考虑我校的办学理念和专业定位,学生的实际专业知识的接受度,我们采用了案例式和模块化教学的方式,把大的内容细化为小的模块,在讲授每一个模块中都穿插案例,这样让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我们把“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的课程划分为五大模块,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第二、三、五这三个大模块。在第一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比如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工程的概念、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子网划分、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网络接入设备、网络互连设备中交换机和路由器,网络安全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采用的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图,同时让学生实际观看常用的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在第二个模块里,我们讲解交换机配置的基本命令,交换机的VLAN技术和生成树技术,路由器配置的基本命令,路由协议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网络地址转换。我们采用思科的模拟软件packet来完成实际的案例教学,案例有三层VLAN的通信、生成树配置、静态路由的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
在第三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操作系统中服务器的技术与应用,包括常用的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FTP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INS服务器、流媒体等服务器的架构。我采用虚拟机VM来完成这些常用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这样既方便又易于理解。在第四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安全技术中的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采用的案例为软件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在第五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的规划和设计、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工程的测试与验收,案例教学采用实际的网络工程规划书来讲解。在整个基础性案例完成以后,再来几个综合性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的、全面的、牢固的掌握所学重要知识点。
为了更好的适合本课程的课程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程考核达到良好的效果,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占比50%,期末考核占比50%,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作业、上机,其中重点考核上机,占比60%,学生通过上机来完成每个模块化中的案例,而考勤和作业各占20%。期末考核则采用报告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完成一个网络工程的规划,把五大模块全部贯穿进去,从而可以实现模块的分散练习到集中练习,进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结论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收集3篇)
阅:0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范文篇1【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新农村建设;作用一、经济推动作用农业部门通过推广农业技术,....

网络课程管理(整理2篇)
阅:0网络课程管理范文篇1关键词:Linux;教学模式;远程实验;远程开放教育0引言Linux网络系统管理是中央电大电子与信息....

餐厅企划方案(收集5篇)
阅:0餐厅企划方案篇1具体内容策划如下:一、活动定位:为了答谢新老客户对的支持,加强与客户之间、客户与客户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