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很大(整理2篇)
来源:
压力很大范文篇1
57岁,河北省环保厅总工程师。
在办公室见到王鲁时,他刚值完夜班,还没来得及洗脸,眼神疲惫,头发凌乱。
河北省环保厅大楼里,从厅机关到各处室、下属事业单位,每天夜里都有人守在电话旁值班,领导带班,随时准备接听、处理各种环境安全突况。
王鲁是河北省环保厅总工程师,57岁,已投身环保事业35年,从邯郸市环保所、市环保局,到石家庄市环保局,再到河北省原环保局、省环保厅,几乎亲历了一个省改革开放后整个环保事业的发展史。
“现在人们理解和支持环保工作了,二三十年前不是这样。”王鲁说,“有个笑话:上世纪90年代,一个县要任命一个乡党委书记当县环保局长,他给组织提条件,要求同时兼任公安局长,因为环保执法有时会挨打。”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抓环境建设方面的力度越来越大了。”王鲁举例说,《河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环保投入是466亿元,到了“十二五”,这个数字就变成了1250亿元。其间,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部,河北省环保局成为环保厅,环保部门从办事机构进入政府序列,也表明环保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此外,民众的环保意识也增强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说起环保局,有些人以为是扫大街的,现在都知道保护环境了。”王鲁笑着说,“绿色GDP、绿色信贷也让企业不得不计算破坏环境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重视起环保工作,王鲁感到欣慰。
在公众眼中,环保系统的权力越来越大,正在成为一个强势部门。王鲁说:“环境保护要保护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是大多数人的利益。在这个大目标下,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了环保部门一些权力,对违法行为采取强硬措施,是毫不为过的,这方面我们不是做得过了,是做得还不够,还要强化力度。”
不过,随着职能扩展,环保部门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了:“过去我们监控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水中的COD,现在又增加了氮氧化物、氨氮、PM2.5、VOC的监控,土壤修复,生态修复,还有危废管理,应急管理,农村环境保护……”以前要求严格执法,现在更要强调准确执法,这十分考验执法者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掌握程度和个人素质。
王鲁说,现在执法者下去检查都非常认真,到企业干了什么、要求了什么,该说的说了没有,该要求的提了没有,都要进行痕迹管理,即留有规范的记录,便于问责。
环保工作者更忙了。“不管是领导还是一般工作人员,每天工作都非常紧张,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
“但环保工作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这是环保最重要的事。”站在石家庄市桥西污水处理厂的生物池边,王鲁说:“这里原本是城市的边缘,建污水处理厂完全没问题,但城市在迅速扩张,有关部门没有考虑它的存在,周围如果都建起住宅楼,将来居民就可能因为气味和噪音投诉污水处理厂,这就是协调不到位造成的。”
“环保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公益事业,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光荣,虽然现在责任大了,压力大了,但干这个事儿,我们感到充实、有意义。”王鲁说。
问答“十”
问:您关注十吗?
答:十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肯定人人关注,不过每个人关注的角度不一样而已。
问:您最关注十的什么内容?
答:作为一名公务员,特别是从事环保工作的公务员,党的声音是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工作的灵魂,指引着方向。我们希望能推出更强有力的措施,动员全社会关注环保,尤其是农村环保,城市环保力度加大后,污染源在转移,农村环境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问:十报告中关于环保的内容将对您的工作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十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章节提出,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并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如建设美丽中国等,指明了具体路径、方向,明确了相关部门的工作,强调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过去环保部门都是“末端治理”,现在有了协调的方向和机制。我们要以十报告为指导思想,规划、布置环保工作,尽快分解、细化这些内容。
问:现在人们很关注公务员的形象,有时个别人的个别行为就能引起公众很强烈的反应,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答:我身边的公务员,至少环保系统的公务员,工作都很繁忙,也大多热爱自己的事业,他们是真的希望能为百姓做实事。当然,这个队伍中让人不满意的人和事还是有的,这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问:人们对公务员的认识或许有误解,您认为应该怎样消除误解?
答:其实政府机关的工作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清闲,工作流程也很规范。但政府应该将信息更加公开,让百姓了解我们做的事。
问:您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公务员吗?
答:选择职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公务员是约束性很强的职业,比如我自己三十几年来上班就很少迟到。我孩子学的是艺术类专业,他应该从事更适合自己特长的职业,我不希望他当公务员。
问:过去10年,您记忆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答:2008年,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三年过去,“大变样”真的实现了。现在,河北省大部分城市一年中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良)的能达到337天以上,比2005年多了42天,河北省七大水系的监测断面水质也有了明显改善。
问:您对未来有怎样的期待?
答:环保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和经济协调,包括发展与环保的全面协调,包括如何继续提高百姓的环保意识,包括政府考核干部、企业指标的科学性,这都不是一个环保部门就能解决的,是整个政府协调起来才能解决的,十报告中已经明确了协调的方向与机制,希望未来这些问题能够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
1.环保部门的任务越来越重,工作越来越忙。
压力很大范文篇2
97.48%的人觉得累
2010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为亚洲地区的中年人起了个名字,叫“三明治一代”,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年龄在30~45岁,“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庭都是“顶梁柱”,花费越来越多、积蓄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
在中国,“活得累”是“三明治一代”的普遍感受。调查显示,只有2.52%的中年人认为自己“不累”,高达97.48%的人觉得自己“很累”、“有点累”、“比较累”。其中,30岁~49岁的人明显比其他年龄段的中年人更容易觉得累。最近6个月内,51.79%的中年人“总觉得睡不够觉”,51.29%的人“没出去旅游过”,43.92%的人“没看过一场电影”,43.76%的人“没时间好好陪家人”,33.45%的人“很少正点下班”,18.81%的人“周末经常加班”。
天津市一项关于“市民幸福感”的调查显示,与青年和老年人相比,35岁~55岁的中年人幸福感普遍偏低,坠入了幸福的“谷底”。上海也有调查表明,当工作压力太大时,三成中年男性曾为此流泪,41%的40岁~50岁中年男性希望自己尽快退休。中年人所受到的压力强度和社会地位成正比,一般来说,知识水平越高、地位越高的人,承受的压力也越大。
我们年轻时都曾经憧憬过幸福,但真正步入中年、成家立业了,却为何听不到幸福的敲门声?
四大原因导致中年人压力过大
在中国城市居民中,中年人感觉“累”的原因复杂多样,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是城市里的中年人感到累的最大原因,有64.80%的人把它排在“累的原因”的第一位。作为工作中的骨干,他们不仅要面对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上下级的隔阂,同事间的摩擦等,还要面对来自青年人的冲击,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这些压力都会使人感到情绪紧张,烦躁不安。
家庭负担。中年人是家庭中的主心骨,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既要扮演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又要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还要扮演儿子或女儿的角色,多重角色的转换常使他们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应。人到中年,最容易产生疲惫厌倦的心理,特别是家庭负担,往往让他们觉得走到“崩溃”的边缘。
个人健康。过度的压力及应对压力的透支会带来各种躯体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事业不断发展,承担的各种角色和责任不断增加,身体状况却与日剧下,这种反差会引发人们对健康的强烈渴望及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应激压力。
住房压力。在房价高涨的同时,人们的心态也在悄然改变。没房的想买房,买了房的想换大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住房占家庭财富的一半。而在中国人看来,房子意味着家,中年人大多希望将父母子女都接到一起,对房子的要求就更高。
婚恋关系、赡养父母、同事关系……中年人所面对的压力是最复杂的,它们环环相扣,而只有努力工作赚钱后才有能力解决其他的问题,所以,经济问题可能是压力中的核心。中年人的身份、地位决定了他们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多重的压力。
压力大,身心都不健康
中年被誉为人生的黄金时期,正是精力充沛、身强力壮的鼎盛时期。但由于各个方面的压力,许多中年人正在透支着自己的健康,因为压力所带来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焦虑。情绪不稳定。调查显示,有50.9%的人压力大时会非常焦虑。焦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面对压力时的正常情绪反应,但因为长期激烈的竞争和超负荷的工作等原因,中年人在为事业、家庭拼搏时,很容易产生过度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
体力下降。有49.83%的人面对压力时觉得体力不如从前,甚至很多中年男性上班族还会觉得腰酸背痛、神经衰弱、食欲不振。中年人工作生活压力都非常大,长期紧张、压抑或超负荷工作,是造成精神疲惫的主要原因。精力被透支,其他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大部分人在40岁左右容易患大病也就是这个道理。
失眠。有43.16%的人表示睡不好觉,甚至失眠。生活压力大,心理、情绪问题等会影响中年人睡眠,同时,身体老化和更年期的到来也容易影响睡眠。
心脑血管疾病。24.98%的被调查者觉得自己经常胸闷气短。中年人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出去应酬,加之饮食不合理、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心脑血管等老年病正逐渐向他们袭来。
脱发。脱发被认为是人到中年的标志。有24.4%的人饱受脱发的困扰。体内激素变化、工作压力大、长时间的劳累等都可能是脱发的诱因。
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面对压力,每个人都会本能地选择一种逃离的方式。调查显示,生活中,中年人通常会选择以下9种减压方法:休息补觉(43.80%),看电视、看电影、听音乐(40.79%),做运动(32.27%),吃东西(23.77%),购物(23.19%),喝酒(17.38%),和朋友聚会(16.55%),唱歌(8.24%),旅游(7.02%),但也有21.34%的人“没有采取任何减压措施”。
这些减压方法孰优孰劣,哪些真能对减轻压力起到帮助呢?
运动、倾诉是最好的减压法。排名第一的“休息补觉”是减压方式之一,但并不是最好的一种。虽然假期补觉可以减缓压力,但专家更提倡用“运动”、“唱歌”、“和朋友聚会”这三种方式来减压,前提是,运动和唱歌最好也和朋友在一起,是集体活动。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当个人承受的压力太大时,互相倾诉能带来一定的归属感,从而减轻压力。运动能够提高人体血清素的水平;增强人体抗压能力。美国有研究显示,每天走45分钟至1个小时,一个月后,人体内的血清素水平相当于吃了一个月的抗抑郁药“百优解”。
听古典音乐、回归自然。“看电视、看电影、听音乐”和“旅游”也能起到一定的减压作用,但专家提醒,听什么音乐和去什么地方旅游,最好有所选择。最好的减压音乐是古典音乐,有实验证明,听1个小时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人的焦虑情绪会减少一半。旅游最好多去草原、海边以及淳朴的乡下等接近大自然的地方,商业味道越淡,减压效果越好。
喝酒、吃东西、购物不能减压。多巴胺是众所周知的人体“爱情激素”,能让人活力四射,帮人抵抗压力。但酒精中的乙醇会影响多巴胺的功能发挥,所以“借酒消愁愁更愁”确有道理。吃东西可以促进体内多巴胺分泌,但其生物活性很短,所以很多科学家并不赞成进食减压。购物不仅会加大中年人的经济压力,其所获得的,也仅仅是一种短暂的心理满足,不能真正起到减压作用。
很多中年人还忽视了亲情在减压中的重要作用。有压力自己承担,不告诉家人,忽视和父母、子女的沟通几乎成了中年人的通病。

工作压力很大鼓励自己的话_压力大
- 阅0 1、简简单单的问候,清清爽爽的情谊。我的祝福纠缠在你身边,问候占领你的心田,幸福陪在你身边,愿压力都靠边,祝你微笑甜甜,精彩生活每一天。
2、工作难免与压力同行。面对痛苦和压.....

安全管理审计报告(收集3篇)
阅:0安全管理审计报告范文篇1(一)国内外重大财务舞弊案挑战公司的内部控制1.国外安然公司事件2001年12月2日,作为美....

压力很大(整理2篇)
阅:0压力很大范文篇157岁,河北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在办公室见到王鲁时,他刚值完夜班,还没来得及洗脸,眼神疲惫,头发凌....

企业办公室工作职责(收集5篇)
阅:0企业办公室工作职责篇11、研究制定学校双拥工作计划,指导督促落实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双拥工作任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