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整理2篇)
来源:
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范文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党建促脱贫各项工作,今天我就以“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主题上一堂党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所以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的作用,发挥村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自己应该做的贡献。
一、要坚定信心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甘肃省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总书记了解甘肃扶贫攻坚的薄弱点和问题的所在点,更是对即将吹响最后的冲锋号的出发点再次鼓舞士气,鼓足干劲。所以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鼓作气、尽锐出战,坚决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标准。
二、要咬定目标不放松
总书记在谈到我省的脱贫攻坚时声音刚正,提出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甘肃的脱贫攻坚任务重,困难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这就更需要我们有执着的理念,坚定的信心,要始终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咬定目标不放松的要求,做好工作,这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更是对我们其他各项工作的总要求。
三、要落实责任不松劲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我们要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特别是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四、要整改问题不手软
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对群众反映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
五、要转变作风不懈怠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要及时纠正脱贫攻坚中反映的党员作风问题,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完善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制度机制,加强我们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关爱和保障。
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范文篇2
一、把握党建扶贫的深刻内涵
党建扶贫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它不单指一种扶贫模式,更是在党的领导语境下实施大扶贫开发战略的一条现实路径,其实质是以党建为灵魂、以扶贫开发为媒介与手段,形成“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常态和生态。虽然党建、扶贫不属于同领域工作,但两者间有着相通规律和密切联系,这使得党建和扶贫工作共同部署与推进成为可能和必要。
一方面,扶贫为党建提供实践平台和检验标尺。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从中可以看出,扶贫开发是关系党长期执政和人民切身利益的事业,具有党建扶贫的特点,定位和评价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具有战略和战术上的双重意义。实现共同富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践行党的宗旨、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补齐民生短板、推动社会各阶层和各群体协调发展,都需要扶贫开发。此外,扶贫开发也是检验贫困地区党建工作成效的主战场。做好扶贫工作,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党的执政使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任务。这是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实践和理论课题,成为扶贫工作的政策依据和逻辑起点。
另一方面,党建为扶贫提供组织保障和强大动力。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抓好党建促扶贫”是将党建思想引入扶贫开发的政治考量,构成党建扶贫思想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一环,推进扶贫开发、主打脱贫攻坚战,必须以党建挂帅,发挥政治引领、政策指导、资源整合功能,确保到2023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摘帽”。实施党建扶贫,就是在各级党委领导下,抓好扶贫攻坚这一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助推扶贫工作组织化、精准化和制度化,开创扶贫、党建互动双赢局面。
二、夯实脱贫攻坚的组织基础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堡垒。一个团结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就是一面引领发展的旗帜、一个决战贫困的指挥部。如果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软弱涣散、领导乏力、职能缺位,势必影响农村的生产发展与和谐稳定。为此,强调,“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从长远来看,“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这是扶贫工作的根本。
扶贫先扶本,本固事业旺。要着力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要“配强”。抓住县乡换届契机,选优配强村领导班子及村组干部,增强贫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造血功能”,激发其凝聚力和战斗力。二要“扶弱”。除自然条件制约外,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是不少贫困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要投入党建扶贫专项资金,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效破解其不善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难题。三要“外援”。村级领导班子想要建强,除自身努力外还需借助外力。要向贫困村精准选派有拼劲、会扶贫、能吃苦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利用他们的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声音传达好,把各类扶贫资源整合好,帮助抓好村班子建设。四要“结对”。探索跨区跨行党组织结对共建模式,借力有关城镇居委会、企业或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为扶贫村工作带去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活力。
三、发掘党建扶贫的工作“交集”
开展党建扶贫,关键在于找准党建与扶贫工作的切入点、连接点。当前,有些地方的扶贫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融合程度还不够,就扶贫而抓扶贫,就党建而抓党建,存在党建与扶贫“两张皮”问题,党建扶贫仅停留在口头上。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创新思路,健全机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将“两张皮”拧成“一股绳”。一要探索“党建+”扶贫工作模式。要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开展支部和产业对接,建立支部+公司(或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电商、基地)等基层党建助推扶贫工作“联合体”,做好“支部引路、产业铺路”。尤其要拓展支部设置渠道,探索将支部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种养基地、流动党员集中地,把党员、致富能人和群众“聚”在产业链上。二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活起来、用起来,党建扶贫才能得到落实。要突出党员主体地位,搭建党员履职平台,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引导党员“亮身份作示范”“践承诺转作风”,推动党员积极主动联系服务困难群众、示范带领精准脱贫。要立足长远开展“双向培养”活动,把村干部和先进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或村“两委”后备干部。三要增强困难群众内生动力。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扶贫先扶志、提振精气神,是制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内因。要凸显党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及时准确传达中央和上级有关政策精神,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四、建立扶贫开发的责任体系
扶贫开发是一项影响全局的系统工程,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肩上的现实责任。指出:“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以党建之手部署扶贫工作、落实扶贫责任,激发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是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基础。

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收集3篇
- 阅4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范文篇1一、基本情况岗沟村位于冶力关镇西北部,与卓尼县勺哇乡接壤,距镇政府驻地7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无霜期120天,年降雨量600毫米,气候干旱,平均气温.....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职能(整理2篇)
阅:0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职能范文篇1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

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整理2篇)
阅:0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工作总结范文篇1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

采购部问题及解决方案(整理2篇)
阅:0采购部问题及解决方案范文篇1一、采购决策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的作用在钢铁企业原材料采购管理研究中,采购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