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整理2篇)
来源: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范文篇1
关键词:动物学实验教学创新体系
动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动物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相关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关联作用。动物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环节作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掌握动物学基本实验技能,学习实验设计、提升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开拓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传统的动物学实验课以验证性的解剖实验和形态观察实验为主,侧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往往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要求。这就要求动物学实验教学必须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要求教育工作者认真分析动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原有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进,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笔者结合多年动物学实验教学经验,对高等院校动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进一步提高动物学实验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1.动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
长期以来各高校动物学实验教学中通常存在以下共性缺点:(1)学生不参与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单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做实验的目的不明确,对实验的思路、目的、设计缺乏全局的思考;(2)各高校动物学实验教学内容都大同小异,把“形态观察实验和验证动物学解剖实验”作为主要实验教学内容,涉及动物学其他相关领域的实验内容较少;(3)实验教学方法死板、手段落后,实验课缺乏趣味性;(4)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单一,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教学效果;(5)实验室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实验室在开放时间上不能满足学生课余时间连续开展实验的需要,有些实验资源不能很好地共享。
2.动物学实验教学体系优化措施
2.1优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
我们首先应针对原先实验内容、类型相对单一的情况进行了重新调整,将实验划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研究创新型)实验三大类。对实验大纲进行修改,优化整合基本实验,整合后的内容设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动物形态的构建,即从细胞、组织、器官到系统,再到动物整体的思路设置实验;二是从动物进化过程,即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无脊椎动物到有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设置实验。
2.2重视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动物学实验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比如:实验材料的采集和培养、显微镜的使用、动物标本的制作、生物绘图、动物的解剖、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有些学生不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有的学生不是拿着解剖器具无从下手,就是随意乱剖,实验效果非常差,有的学生甚至连显微镜的基本操作都不会。因此,实验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和熟悉实验内容。在学生自己操作实验前,教师应该先进行演示实验,并对操作的注意事项加以强调,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予以纠正。
2.3重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专业教师工作的最主要两个方面。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论是对提升教师的个人能力,还是对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的教学具有探究性特点,教学活动具有科研性是突出的特征。在动物学实验教学中,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内容引入教学课堂,根据实验教学的条件设计出综合性实验,使实验课堂上具有学术气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开拓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将我校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河北省小五台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生物习性和人工扩繁技术研究”的有关内容引入教学课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有的学生设计了褐马鸡的生活习性实验,有的学生设计了褐马鸡的消化器官的解剖实验,还有的学生设计了褐马鸡的人工饲料饲喂效果实验。学生们观察其形态特征、运动和摄食,并进行解剖实验,实验结束后归纳褐马鸡的消化器官结构特点及其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这样实验课不仅巩固和扩充了理论知识,而且学习了实验技能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协助教师完成了科研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4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将网络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课件广泛应用于动物学实验教学中,努力加大信息量,积极拓展实验课教学的有限空间,改变传统的“嘴巴+黑板+粉笔”的实验课理论教学模式。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过程生动形象地、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全面参与感知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坚决摒弃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2.5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
传统动物学实验教学通常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预定的实验,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是有益的。但反过来讲,把实验内容的选择、实施禁锢在一个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必须打破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思维方式。而开设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较多、所需时间较长且不固定,学生无法在预定的学时内和固定的空间完成实验,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或其他的实验室来完成,这就对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就必须对实验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统管共用、资源共享”的理念来管理实验室和实验资源。
2.6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法。
实验考核是检查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实验考核不仅能检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理论知识的不足之处,还能督促学生认真进行实验,此外还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考核的重点要定位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上,我们建议把传统的依据实验报告考核成绩的方法进行改革,把考核成绩分解为4部分:实验理论考核成绩、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实验报告成绩以及平时成绩(主要指平时上课的学习态度),各成绩所占权重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具体情况灵活制定,最终使实验考核成绩公平、公正,客观体现“高分高能”的原则,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热情。
3.结语
动物学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动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一个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动物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动物学实验教学体系,丰富高校实验教学管理理论,以提升学科水平,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贵友,张荣庆.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26):5-8.
[2]杨毅,杨艳燕.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构想[J].生物学杂志,2004,21(1):46-48.
[3]刘艳平,刘静,郑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21):109-101.
[4]李予霞,高剑峰,李鑫,陈副龙.生物类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河南农业科学,2009,13(2):163-164.
[5]谢志浩动物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改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31-32.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生命学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YZD2010004)。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范文篇2
关键词:大智移云;管理会计;教学体系;实践课程
“大智移云”即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统称。大智移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冲击与挑战。目前企业不仅需要具备熟练专业知识的管理会计人员,更需要具备数据整合、处理以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从而为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进行预测、分析、控制、决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价值增值奠定基础。为了培养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高校会计专业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并付诸于实践,及时反馈实践效果,不断完善,从而满足大智移云时代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
一、加强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教学
体系顶层设计加强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顶层设计是优化管理会计教学体系的第一步,也是站在战略的高度,重新确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以及具体实现的过程,是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顶层设计是从一定的高度进行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其考虑了培养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的各个影响因素与环节,将“大智移云”的大数据、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贯穿始终,无论是在教学实施环境、教学模式及手段、教学实施设备等方面都注重培养学生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并且能够运用有用的数据信息,为企业的财务策略提供基础信息,进一步帮助经营管理者做出正确的预测、决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顶层设计在大智移云背景下,必须以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为指引,进一步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理论、实践等教学体系,从宏观到微观,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复合能力的培养。高校会计专业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首先应该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引进先进的教学软件及硬件,满足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的实施与运用。并且应该改进教学内容,增加预算管理、资金内部控制管理。财务预测与决策等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比例,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成本管理、财务分析、预测及决策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样的信息共享平台,实施校企远程合作,在嵌入式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阔学生的眼界,了解各行各业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以及典型企业的财务数据的处理流程,将所学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培养学生收集数据信息,处理数据信息以及利用信息数据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决策的能力。具体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顶层设计如图1所示:
二、加快构建体现信息化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教学理论体系
在大智移云背景下,信息化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教学理论体系是实现顶层设计的关键,是顶层设计实施的具体构建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理论体系应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以成本管理、战略管理、资金内部控制管理、风险管理、预测与决策、全面预算管理等基本理论为核心,以平衡计分卡、本量利分析等方法为手段,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载体的信息化理论课程体系。信息化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优化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教学理论体系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分析、整合及判断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强了学生毕业即就业的竞争力,真正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完美链接。
三、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模块化、循环式”的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全方位、全过程、模块化、循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以嵌入式为主导,以“VBSE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为指引,以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手段,在管理会计理论教授期间,配有与理论知识相一致的课内管理会计实训教学,以保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内容、时间上的衔接与配合,满足能力素质培养的需要,并在大三、大四开设集中管理会计实训,使学生在毕业前进一步掌握企业实际管理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以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该实践教学体系开创了会计学科教学中课程内部有章节实训,课程间有整合实训,毕业前有综合实训,实训教学活动贯穿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全程的系统性实践教学,并与相关企业进行链接。该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在教学的内容上、教学的形式和环境上实现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全面对接,克服传统教学体系专注理论教学、缺乏能力培养的弊端,融入执业能力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体现出该方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宝贤,唐建荣.互联网+下会计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财会月刊,2017,12(110).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收集5篇)
- 阅0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篇1关键词:测控技术;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作者简介:殷红(1978-),女,四川都江堰人,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彭珍瑞(1972-),男,甘肃民勤人,兰州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看法(整理2篇)
阅:1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看法范文篇1关键词:社会保障立法思考一、引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整理2篇)
阅:0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范文篇1关键词:动物学实验教学创新体系动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

中医馆医疗废物处理方案(整理2篇)
阅:1中医馆医疗废物处理方案范文篇1一、主要工作情况:(一)、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环保统一监督管理职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