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的工作要求(整理2篇)

来源: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范文篇1

卦卦:随着当下研习茶艺之风日渐强盛,许多的人都开始接触、学习茶艺,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群体主要有哪些?

Echo:其实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学习茶艺是出于工作的需要,在茶艺方面的部分技能是很多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我目前就在一家茶企工作,一般情况下,我们只简单地接受企业的安排,接受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但身边的同事也不乏自己去单独接受培训班的情况,有的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有的则是出于对自己的高要求,有点则是因为在事业上有更高的打算。

天上客:现在国内其实也有不少行业都涉及到茶,比如茶行业的媒体工作者,一些从事设计方面的人员等,虽然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对他们在茶艺上作出硬性要求,但是为了能够得到对茶更为深刻的领悟,她们也有很多从了解茶文化走上了学习茶艺的道路。

吴雅真:20年前,我便从事茶艺培训方面的工作,在当时,许多都市的白领都已经开始对茶艺培训产生兴趣了,在她们看来,这样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精神文化素养,陶冶情操,还可以拓宽个人的交际圈。后来随着茶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将茶艺作为一种技能学习,许多学校也都添加了茶艺作为一门专业来学习,而其中职专的学员占了很大的份额。现在许多非茶企业也会为职工报名参加我们的茶艺培训班,茶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卦卦:不同的人对茶艺的培训肯定也有不同的需求,那么根据不同的需求,目前茶艺培训主要有哪些模式?而不同的模式主要又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Echo:现在很多茶企都在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茶艺培训模式,这些专门针对企业员工开设的课程,一般都有定期的培训和考核,而其相对应的考核制度也相对完整。茶企的茶艺培训模式通常是建立在企业的文化背景上的,不同的企业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形成专属自己企业的茶艺。另外,茶企的茶艺在性质上往往也会分为两种:一种为实用型。这种往往服务于企业各大门店的茶水试品,是一种较浅显的茶艺,通常简单易学;另外一种为表演型。这种往往服务于企业文化展示的茶艺队,很多是结合舞蹈动作进行展示的。

天上客:师傅带弟子,这是中国比较传统的一种教授方法。这种模式的教授往往强调因材施教,能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教学,而这种教授模式也相对深刻,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技艺传承下去。与此同时,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也存在无法大量教学、学习时间相对长的问题。此种教授模式目前在中国还比较低调,并未形成较为清晰的茶艺流派。另外,当茶文化在一个地方的普及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茶艺就变成日常生活的技能,形成民间处处有工夫的现象,就好似潮汕和闽南一带的人。几乎人人都懂得泡茶。

吴雅真:随着茶文化的普及,茶业市场的扩大,茶艺培训班已日益成为培养茶艺方面人才的重要模式。茶艺培训班的教学往往是帮助学生获取茶艺师资格证,所以许多正规的茶艺培训班也具有相应的门槛。随着高校茶艺课程的逐步增多,每年不同的学校都会举办相应的茶艺大赛,许多职专学校也会对学生的茶艺技能进行强化,于是便诞生了许多专为高校而设的师资班。这些班级往往也会像高校一样设有不同级别。现阶段,许多高级茶艺师也逐渐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通过工作室,茶艺师可以与政府、企业、个人进行直接的合作,所以茶友们也可以通过工作室直接跟随茶艺师进行学习。

卦卦:既然存在如此多的学习模式,那么学习者又该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正确地选择培训的方式呢?

Echo:我觉得在学习前,自己要清楚参加培训的目的。就像之前说的。茶企所开设的课程都已经足够应付日常的工作需求了,而人来人往的工作交流也能丰富很多茶文化方面的知识。但总会有一部分职员出于兴趣、升职、加薪等各个方面需求特意报名培训班,由于目标清晰,加上自身的基础,他们往往能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所以我觉得自身的需求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不要只是因为一时兴起,或者随波逐流地因为别人在学而开始一段学习的旅程。

天上客:这种选择确实要因人而异。我认为一方面如果作为一种职业需求去学校,最好选择应聘的企业的茶艺培训,在商言商。但另一方面,如果把茶艺作为个人兴趣爱好的话,我建议采用师徒制的学习法比较好,可以学习一辈子。所以在选择前,一定要对自身的情况作出充分的评估。因为只有对自己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有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有些初学者在学习茶艺之前对相关的了解是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而部分学习者在学习茶艺前其实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有非常高的领悟,那这些不同情况在学习模式上的选择肯定是不同的。另外,茶艺很多时候就是茶文化的一种载体,所以在学习茶艺的时候,也应该对各大茶类进行充分的了解。

吴雅真:我觉得培训班的正统正规性是茶友要重点考虑的要素之一。只有正规的培训班,才具备真正雄厚的师资力量,才能为学习者提供正确的茶艺引导。而随着网络日益的发达,很多资料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对培训班有所了解的人进行充分了解,继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另外,不同的老师也会有自己的茶艺风格。所以不同的培训班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内容,比如范增平有其独创的“三段十八步”行茶法,而我在泡茶表演这方面的教学则是以自己创建的“闽氏功夫茶泡茶程序”为主。不同的内容一定会存有风格差异,所以茶友们在面对众多的培训模式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卦卦:当下茶艺流派也日渐增多,其中有的流派对茶艺培训要求非常严格,许多动作姿势都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而有些流派的茶艺培训则较讲究随性,大家是如何看待这种区别的呢?

Echo:在我看来,规模化的内容就意味着相对简单。因为规定较为严格,很多内容并不需要学习者过多的专研。固定的要求更有利于规模化,特别是企业培训这一块,在这个讲究效率与速度的时代,这也是艺术与时俱进的表现。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范文篇2

会把茶泡好、会把茶介绍得好的人是茶企业最需求的基层人员,不管是茶的制造商、贸易商、零售商,还是销售茶汤商品的茶艺业。有人以为只要会做生意,来了再教还来得及,但他忘了教导与时间的成本,为什么不将这个成本转嫁到教育部门或其他专职机构的身上?大家对公司的会计人员、电脑管理人员就比较不会有自己培养的念头,不是因为他们难以培养,只是会计人员与电脑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较为成熟,大家都很放心地等待招聘会计与电脑管理科系毕业的学生,他们相信招得到、相信招进来的员工几乎可以马上使用。但是这个信心在茶企业还没有,他们不相信登了征人启事就可以找到人,他们不相信能从应征者中找到可用之才。

茶叶行销的职业教育尚未成熟,不像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的教育体系,其建构的时间较为长久,派得上职场应用的可行性较大。但茶叶行销的职业教育尚属萌芽阶段,不但大家不认为茶叶行销需要专业训练,而且也不肯定应该如何栽培。现在中、高职院校开设的茶文化或茶艺科系究其设置的初衷就是茶叶行销的职业教育。但是在设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家都不好意思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为:茶叶行销。(只有漳州科技学院,原天福茶学院,开校设置茶文化系的时候,在系馆的门口挂了一条横幅,写着:“茶文化专业学些什么?一如何销售茶叶与茶文化。”)

中、高职院校开设茶文化或茶艺科系时的课程设置大多向两条边线倾斜,一是茶叶加工与茶树栽培,一是茶艺表演,中间的主干道,茶叶的认识、冲泡与品赏往往显得稀疏。事实上如果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茶叶行销,那如何把茶泡好、如何把茶介绍得好才是应该充实的主干课程。在大家还来不及把学生培养成茶企业所需的基层人才之时,有一个择才的简便方式,就是看他通过泡茶师检定考试没有。因为现在已执行多年(1983年至今)的该项检定就是评估考生能否把各类茶在不同的茶具与场合下(如人多人少、喝一道还是多道)泡出一定的水平,而且将该种茶的欣赏法与相关的茶文化介绍给客人。这项检定没要考生从事茶艺歌舞式的表演,也没有列上背景音乐的分数,正符合茶企业基层人员的职场要求。这项检定考试目前只有台北陆羽茶艺中心与漳州科技学院每年各举办一至二次,其他设有茶文化或茶艺科系的学校也可以举办这样的检测,这个检测不但能调整学生学习的方向,它的检测标准也可以作为茶企业用人的选择依据。

有的茶企业是从事茶道艺术的提供(如为客户举办各种茶事活动),或从事茶业人才的培训,他就可以举办泡茶师检定考试,只要他的泡茶师证照获得大家的认可,用人单位也乐得以他的证照作为取才标准。泡茶师检定考试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是颇大的,例如一天要完成30人的检测,就要准备65套不完全一致的茶具(假设每场5人同考),所以培训与检测的单位可以分开,培训单位教育好了准泡茶师,将他们带到检测单位考试。

茶汤市场,也就是有泡茶师为客人泡茶的品茗馆逐渐拓展后,泡茶师的需求量还要加大,而且大家会要求更精准地泡好茶,更完美地呈现茶汤作品的泡茶师。泡茶师是茶企业的基层员工,是茶企业的基石。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茶艺教学方法(整理2篇)

    阅:0

    茶艺教学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茶文化;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职业培养中国美术教育专业人才队伍,直接关系我国美术....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整理2篇)

    阅:0

    茶艺师的工作要求范文篇1卦卦:随着当下研习茶艺之风日渐强盛,许多的人都开始接触、学习茶艺,这些来自不同领域....

    茶艺入门知识大全(整理2篇)

    阅:0

    茶艺入门知识大全范文篇11.《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在旅游市场中我们发现,发展茶文化旅游品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