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活动方案范例(3篇)
来源:
体育锻炼活动方案范文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我锻炼;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042-01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隐身”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学生自我锻炼的自觉性、自我锻炼的目标程度、自我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作者本人从事中学体育教学多年,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和改革,现浅析如下:
一、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们一些地方体育教学还是没有摆脱老的框框,教学方法、方式任然比较陈旧,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三基”教育和增强体质教育。教学上采用“填鸭式”或“灌输式”的方法,忽视了学生能力尤其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体育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终身体育锻炼基础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应以“被动”教学向“主动”学习方面发展,表现为“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加强体育意识和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锻炼,使之终身受益。
二、提高兴趣推动自主锻炼
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前提是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体育活动并积极参加某种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可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代替过去由教师“承包”的方法。但活动前需要要求学生提前写出一个简案,经过多次修改和教学实践后,由教师讲评并同意措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主动性,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组织能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锻炼,为培养自我锻炼能力提供可能。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落实时间,培养自锻能力显得极为重要。自我锻炼前,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去探究寻找答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技能技巧,再在实践中运用,教师不必把每个细节和结果都告诉学生以利于培养自我锻炼能力。指导学生自我锻炼,同时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体育有强烈的兴趣和爱好,才会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地去上好体育课和养成良好的自我锻炼的习惯。
三、自我锻炼要形式多样
目前,在我国中学普通体育课整个教学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增强学生体质为教育目标。学校把三项素质做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锻炼身体,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老师的教学也围绕着三科测试内容进行。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从事和继续活动的兴趣,影响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爱好和独立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选择性,开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课。
四、体育锻炼的组织能力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的学生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锻炼等能力,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做为理论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可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代替过去由教师“承包”的方法。例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明课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或有目的性的游戏的内容要求、练习形式及规定时间。如需用音乐,应帮助他们选好音乐或规定好音乐节奏。要求学生提前写出一个简案,经过多次修改和教学实践后,由教师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的宵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组织能力。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初中一年级,由于学生还没有摆脱小学体育课的常规习惯,对教师仍有依刺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学生对体育教学有所了解,我们就应安排学生参与教学,由学生轮换带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等,发展他们的独立组织能力。
五、体育锻炼的自我教育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互帮互教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弱点,有计划地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第一,学生自我教育可以促进别人学习,任何人都有进行教育的可能。比如,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体育课的积极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促进自我学习和帮助他人学习。第二,体育课堂是学生进行模拟交流的场所,也是动作操练的实体。学生互为对手,互为目标,互为校正,也互受影响,完全体现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的效果比老师教的效果还好。因为学生间的操练活动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操练内容合学生的要求,操练方式多样化和具有趣味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锻炼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刚.适应新课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辽东学院学报,2007.6
[2]胡晓兰.体育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J].中学课程资源,2008.11
体育锻炼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边框效应体育锻炼决策大学生
一、引言
每条信息都有不同的表征形式。信息的不同表征方式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①。这种利用信息不同的呈现方式对决策者的决策产生的影响就称为边框效应或者框架效应。正负框架,就是指利用正面或负面信息,来描述两个期望值相同的选项,其中一个为确定的,另一个为不确定的。KahnemanandTversky(1981)用实验说明了正负框架对决策的影响②。
实验一:亚洲发生致命疾病,有六百个感染者感染这种疾病。
方案一:两百个感染者获救。
方案二:三分之一的几率六百人全部获救,三分之二的几率无人获救。
研究结果显示,72%的人选择方案一,28%的人选择方案二。
实验二:亚洲发生致命疾病,有六百名感染者感染这种疾病。
方案一:四百个感染者将死去。
方案二:三分之一的几率六百人全部获救,三分之二的几率无人获救。
研究结果显示,28%的人选择方案一,72%的人选择方案二③。
在这两个实验中,唯一不同的是对结果的语言描述不同。一个是多少人获救,一个是多少人死亡,受测者的选择很明显受到这个结果描述的正负(即生与死)的影响。可见,决策选择的结果容易因为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出现差异,这就是边框效应。
本研究将在以往研究④的基础上,探讨不同的框架情景是否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运动锻炼决策。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了120名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110份,有效问卷102份(男48人,女54人),有效率92.7%。
(二)问卷调查法
本论文问卷根据《框架效应与公交车信息对乘客等候决策调查问卷》,将原问卷的10个问题改为9个问题,删除原问卷中的主观填空题;将原有维度的时间等候改为影响体育锻炼的各个因素;将原问卷中的等候决策和等候替代改为锻炼决策与锻炼替代。同时,问卷中的正面框架修改为:“锻炼使您身体保持健康、体形优美的可能性为80%”,负面框架修改为:“不锻炼使您身体产生疾病、身材肥胖的可能性为20%”。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区间尺度来衡量体育锻炼与体育决策行为的发生情况。
(三)统计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以及t检验和方差分析来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为正面、负面属性框架锻炼决策差异显著,正面属性框架优于负面;正面、负面锻炼替代差异不显著。正面框架与负面框架锻炼决策与锻炼替代差异比较见表3。
表3正面框架与负面框架锻炼决策与锻炼替代差异比较
正面
(M±S)负面
(M±S)tp
锻炼
决策12.28±1.699.82±1.232.13*0.031
锻炼
替代15.36±2.5813.01±2.031.800.071
注:p
结果显示,在体育锻炼决策过程中,积极的评价或者一定程度的赞赏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兴趣,消极的评价或者否定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拒绝或者持消极态度面对体育锻炼。
在锻炼替代方面,正面属性框架与负面属性框架结果为不显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也与选择的空间过大有关。本来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想去进行体育锻炼,但可以通过一个自己十分喜欢的项目来进行替代,毕竟体育项目多种多样,从纯脑力类到身体运动占绝大多数的徒步、爬山,甚至是电子类竞技无所不包。当个人对某一项目非常喜欢或者十分想达到某种目的时,往往会忽略许多并不是非常重要因素,其中就包括边框效应,但不能说这种替代性选择就是理性的或者合理的。基于以上因素就导致了在锻炼替代方面,正面属性框架与负面属性框架结果为不显著。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在大学生的锻炼决策中,正面属性框架大于负面属性框架的影响。
2.当决策过程中有另一个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存在时,框架效应的影响会得到抑制。
(二)建议
现在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何促进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学校与家长的重视。这就要求各学校除了要改善运动所必需的场地、器材、服装等硬件设施外,还必须改善语言、公示信息的表达方式,改变对体育活动的态度,促进大学生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
注释:
①庄锦英,情绪边框影响决策认知过程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4(6):1340-1343.
②Tversky,Amos,Daniel,Kahneman.TheFramingofdecisionsandthePsychologyofChoic[J].Science,1981(30).
体育锻炼活动方案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终身体育;培养
中学体育健康新课标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促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形成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须按照个人意志,坚持不懈地参与体育活动,且变成一种伴随一生的有目的的自觉反映。
一、合理运用学校现有条件,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良好的场地设施和师资水平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必要条件,试想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体育锻炼必要的器材,学生怎么能够搞好日常体育锻炼,又怎么能够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因此,要充分依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开发学校体育资源,包括器材自制、场地合理规划和使用,使得学校体育资源利用率得到充分。在资金容许的情况下,学校领导应该重视学校的体育两个条例工作,筹划款项支持体育器材场地建设,多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并且建立一支优良的体育师资队伍。
教师的教案设计,组织教法的好坏,直接造成了学生参与运动的态度。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智慧使学生厌恶体育课。课堂设计简单,课堂教法一般,既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无法因材施教,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在课堂教案的设计上,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聆听学生的心声,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设计教案。一堂好课,不是因为规范而成为好课,而是因为学生喜欢才是好课。学生喜欢了体育课,才会接受运动,才会自觉地参与终身体育锻炼。而教师只有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上,才能教授学生正确的运动方法,指导学生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因此体育教师要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会使学生的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使学生终生受益。
体育习惯一般是指通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只有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提高体育教师的自我素质,以榜样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喜欢体育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1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宏观微观的区别范例(3篇)
- 阅0宏观微观的区别范文【关键词】金融稳定;宏观审慎;管理;实践一、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背景、概念及在我国的进展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形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以后,并将其用来作为.....

体育教学信息化管理范例(3篇)
- 阅0体育教学信息化管理范文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深,这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还直接影响了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的发展改革。目前世界上的许.....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范例(3篇)
阅:0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建议范文【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家居标准化无线通信技术1国内标准化现状我国政府对智能家居....

体育锻炼活动方案范例(3篇)
阅:0体育锻炼活动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体育教学;自我锻炼;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

财务数字化解决方案(整理2篇)
阅:0财务数字化解决方案范文篇1论文摘要摘要:随着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网络财务应运而生。网络财务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