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能力培养范例(3篇)
来源:
创造能力培养范文篇1
关键词: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创造潜能创造空间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1-0086-0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认为,儿童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可见环境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丰富的物质环境和宽松、活泼、愉快、自由的精神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摇篮。
一、创设良好物质环境,挖掘幼儿在动手、动脑、合作、参与中的创造潜能。
1.墙饰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在美化幼儿园环境的同时,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性情,丰富幼儿的知识,激发幼儿的创造灵感。
1.1精选墙饰布置的内容。
墙饰布置的内容不仅要丰富多彩,知识性强,而且要能激发幼儿的求知兴趣。我园在墙饰布置上严格遵循这一原则,各班有各班的固定主题和活动主题,固定主题一般以实物命名,如:交通工具班;海底世界班;动物班;植物班;名胜古迹班等。变动主题是各班根据小朋友年龄特点,以幼儿选题为主,师幼共同布置的主题。幼儿活动室也不是固定的,按月轮换。每换一次都举行一次卫生环境和活动主题墙饰布置的评比。这样可以让幼儿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互作用下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想象。
1.2寻找墙饰布置的材料。
在墙饰布置的材料寻找上,要从节约和环保的角度出发,发动家长、幼儿一起参与寻找废旧物品进行布置。这样能让幼儿在利用收集废旧物品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产生创造灵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装饰、布置,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幼儿认识了许多东西,掌握了许多知识。为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创设了良好的实践机会。
1.3注重墙饰布置的过程。
在布置墙饰时注意从根本上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努力让幼儿成为墙饰布置的设计者、操作者、欣赏者。在墙饰布置的过程中,孩子们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努力去寻找与众不同的创意。允许他们为采用自己的创意和同伴据理力争,让他们在众多的创意和材料中反复遴选。在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孩子们的思考和创新,都需要孩子们争论、交流和合作。也许这样做出的墙饰不够精致美观,但它蕴涵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培养了幼儿参与、合作、交流、表达和创新能力。
2.活动区创设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另一重要的内容
丰富多彩的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了多样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活动材料。在活动区中,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自由地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照顾到了幼儿的个体差异,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差异发展。
在创设活动区时,要考虑哪些区角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更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各种角色区及手工区、科学区、表演区等都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好场所,要成为好场所,材料投放最关键。
材料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丰富多样的玩具材料不但能很好地把幼儿吸引到活动区来,使他们兴趣盎然,而且能让他们在与玩具材料的互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和同伴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互相合作能力。根据教育目标投放玩具材料,能增强幼儿活动目标意识,提高幼儿在活动区活动的效能。例如:在进行沉浮教育活动时,要在科学区投放水盆、各种各样小球、海绵、纸船、石头、木块等材料,在图书区投放有关沉浮的船、鱼雷、鱼、游泳的图书,供幼儿进行探索"怎样才浮?怎样会沉?为什么浮?为什么沉?"这些科学现象。
二、创设精神环境,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自由的创造空间。
1.尊重幼儿,理解幼儿。
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角度,值得尊重和理解。尊重和理解的前提是减少管束和压制,不仅在行为上,而且在心理上做到"蹲下来"和幼儿交流,多从幼儿的角度去看问题,去想问题。把自己看成幼儿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讨论分析问题,这样不仅能减少教师的主观武断,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避免把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在萌芽中的现象,也能较好地防止幼儿自闭性格的形成。
2.给孩子一个追求创新、发展自我的机会。
软件之王比尔.盖茨的成功,关键得益于他就读的湖滨中学有良好的、自由的创造环境。湖滨中学极为重视个别在某个方面突出的学生,乐意给这些学生许多特权、自由和随意活动的空间,允许他们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当时,湖滨中学租用通用公司的PDP_10型计算机,让学生涉足这个崭新和令人兴奋的计算机世界。正是这些,帮助比尔盖茨成了电脑神童。当时他年仅19岁,还是一名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就创立了以后令全世界惊羡的微软公司。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个人在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幼儿在各个方面表现出的个体差异。过去我们在评价幼儿方面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知识掌握速度快,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是优秀的、聪明的,经常给予表扬;而其他孩子则与表扬无缘。
3.弘扬孩子的优点和长处。
创造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245-02
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应用一切已知信息,通过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突破原有事实、框架,而获得的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方式或产生对社会和个人极有价值的产品的智力本质。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培养出的学生因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从而养成了只能在教师划定的条条框框内运行,不敢越雷池半步进行创新的习惯。致使学生过于严谨,尊崇权威,定势思维强,创造性思维薄弱。学生被动学习,成了装知识的容器,忽略了主动性,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1加强辨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利用化学事实的发现、发明、科学家的事迹和有关资源的介绍,使学生对知识的创造和创造者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激励他们树立为国家和科学献身的远大志向。
1.2让学生了解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
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意识。人类生存的一些重大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环境污染、能源开发等都与化学有关,化学教师可充分应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
1.3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地位,切实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
1.4加强对学生进行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由微观到宏观,由抽象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判断能力;对化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归纳能力;对化学概念、规律的运用和迁移能力;运用数学方法定量计算化学问题的能力;自学和阅读能力等。
2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是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偏重于传授学科中固有的知识,而对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以及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形成从不过问或无力过问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满堂灌、填鸭式地进行教学,提倡时间加汗水的做法。
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并运用于教学中,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发现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教学中不能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要打破应试教育中的传统做法,废除死记硬背,苦拼硬干,题海战术的做法。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永不知足","永不安于现状"的精神。教会学生用巧妙、速效的方法解题,获取知识与信息,能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学习了用盐酸除去不溶于水的氧化物、碱及碳酸盐后,问学生在家中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再如:怎样检验厨房中有一包白色粉末是味精还是纯碱?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在问题解决与学习过程中,推动主体经过变化、组合、探索,得出新成果,获取新知识与新能力的,受主体个性特征制约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
化学教学中,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3.1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生平和科学发展史让学生明白:只有勤奋的人,顽强的人,不怕失败的人,敢于献身的人才可能有所创新。让学生知道创新并不神秘,从而树立创新的自信心。
3.2加强课堂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中的规范化管理,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顺序,必须严格按操作顺序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勤奋、实事求是的精神。
3.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许多伟大的发明,惊世的创造常常都是从那些平常的、一闪念的好奇心开始的,没有好奇心,通向真理的跋涉就无法启步。自信心是质疑精神的心理依据,只有有了自信心,学生才敢于独立思考,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未知,才敢于捕捉疑问并确定为进攻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实现。学生有了自信后就鼓励学生要勇于做要求高、难度大的实验,如:氢气的爆炸性实验;硫化氢气体的制取及收集等,并鼓励失败者继续努力,培养学生顽强的、百折不挠的勇敢精神。
3.4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精神。如:做磷的燃烧实验时,水下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如何才能燃烧?对铜片上的红磷,学生很快就会回答,而对于水中的白磷,学生因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只会回答将其拿出水面。老师在加以肯定后再问:"如果说不拿出水面能否燃烧?"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讨论后,教师再用实验加以验证。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去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创新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这三种能力。
4.1加强双基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好坚实基础。
4.2加强并补充课堂演示实验,增加一定数量的学生实验,要求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视角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不仅善于发现共同现象,而且更善于发现不同现象。
4.3做全并补充部分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学生实验。实验前明确目的要求,让学生先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后相互讨论,取长补短,相互提高。实验过程中教师加强个别指导,纠正错误操作方法。如:硫、磷等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在现有仪器条件下,如何加工制成具有防毒气逸出的装置,使实验更安全。从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实践的能力。
4.4教学中注意运用生动活泼,科学有趣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幻想,善于幻想,并运用各种思维方法积极思考,让幻想同创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只有把教学看作是启迪学生的智慧,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才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陕西省教科所崔敏,《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4]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创造能力培养范文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创造的主要是内在动机的激发下产生的,由于内在动机是个体评价工作与自己的兴趣匹配程度时形成的,所以在创造过程中内在动机与兴趣直接相联系。探究性有利于形成对某一类事物的好奇——产生兴趣。
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扼杀神圣的探究好奇心,这不啻是个奇迹;因为这株稚嫩的幼苗,除了需要激发它外,主要就是需要自由生长,没有这种自由,它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毁灭。认为洞察和探究的乐趣可以用压制的手段和责任感来促成,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在教辽教版小学美术第四册《美丽的鱼》一课中,我是这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情境导入:“上节,我们画了一幅神奇美妙的《海底世界》,其中有许多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鱼;同学们也知道了在大海中大鱼吃小鱼的规律。那你信不信竟有小鱼吃大鱼的呢?”许多同学显得怀疑,同学们有的睁大眼睛,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挺立了身板……现在,你想不想亲眼看看小鱼是怎样吃大鱼的?想,随之我端出一个装着金鱼的鱼缸放在讲台上,又把在塑料袋中几条两天没有喂食的嘎鱼放到鱼缸中,小鱼凶恶向大鱼冲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围到讲台旁看小小的嘎鱼是怎样吃比它大许多的金鱼的。由于好奇心被激发起来同学们个个观察的非常仔细。接下来我就发问:“你看到小鱼吃大鱼了吗?”“看到了。”“小鱼为什么能吃在鱼?”有的回答:“一看小鱼长的就很凶”;“小鱼的嘴很大,里面还有小牙齿”;“金鱼游得太慢,也太老实”;“小鱼的背稽和胸稽变成刀一样的硬刺,好像能刺大金鱼”;“小嘎鱼身上的花纹还很好看呢!”……在同学们回答基本础上,教师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用彩色纸粘贴出美丽的鱼,在保持鱼的基础上,可以不拘泥真实鱼的原形,大胆进行简化、夸张,让你的小鱼更生动、鲜明。
同学们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得到了认真观察,对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发生了兴趣,想去表现,设计造型新颖,奇特美丽丰富多彩的鱼。克服了以往没有观察不能表现细节、体现特征、马马虎虎的毛病。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是一种以个体的心智世界中源源不断地去诱导一些提供最佳创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能让这种欲望保持长久。我们知道,任何一中有效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才能取得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教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六册《吃虫草》一课中是这样做的。导言之后让学生看了《吃肉的草》的录相片,使学生了解到:世界上有些植物,尽管靠叶片制造养分生存,但又要捕食昆虫或小动物来补充营养。美洲的瓶子草的捕虫袋内部很滑,昆虫容易一下子掉到底部。“猪笼草叶片的顶尖长着捕虫袋,袋中装着液体袋口有花蜜。昆虫来时一不小心就跌到里面淹死”捕蝇草能用1/5秒的速度把豆娘扣住,几天以后只剩下骨骼和翅膀……对吃虫草有了初步了解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以往我们只知道虫子吃草,竟然草还能吃虫子,简直太神奇了。那你想怎样来画出更新颖、神奇的画呢?”有的说:“要用各种吃虫草组成一幅美丽的画”;有的说:“我要画吃虫草很凶,把一大群过往的蚂蚱吃光了。”有的说:“我要画一些昆虫,有的手拿刀,有的手握枪,有的推着大炮与吃虫草搏斗”“好,那受吃虫子的草的启发,你还能画出其它方面的画吗?”有的同学说:“我听说世上有一中老鼠能够吃掉猫,我就画老鼠吃猫行吗?”“好!我就是要同学们展开丰富想象,敢于求新,独树一帜,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表现出来可以不拘泥于吃虫草。”由于这节课的影响,很多同学的思维受到启发,创新意识有很大提高。刘希冉同学画的《我教爸爸做眼保健操》发表于小学生报头版,朱静同学画的《我给爷爷讲太阳与月亮的故事》获得全国性儿童绘画比赛一等奖……转贴于
三、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人在某一领域内表现出来的独特、杰出、非凡而有价值的才能。它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用以掌握的信息,重新分类组织转换,敏锐的想象,推测与创新,根据已有的各种信息果断地选择最佳方案。成功的创新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即创新态度,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而这些因素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活动。创造性的基础,可以说创造性是对已有知识重新加工和组织。创造内容上说是制约知识的。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在我们的美术课外小组活动之中以提高审美素质为主线,提高造型能力为突破口,以提高创造能力为出发点。从不把教师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有个性,有特点,有专长,善于观察,勇于表现,敢于标新立异。经常带学生进行写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比较,动脑筋去思索怎样进行绘画创作,并教给他们学会了各种适合孩子们运用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儿童画,吹塑版画……在绘画创作中,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例如,在九九年我带美术小组同学参加县国税局组织的税法宣传月绘画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税法”对一个孩子来说实在有些抽象,围绕主题进行儿童画创作就更难了。我到县国税局找到有关税法方面的知识,进行研究,深入浅出的讲明税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要进行税法宣传。并找些图片让学生欣赏。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形式,新颖独特的手法去创作,使他们把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十几人在此次活动中获省、市、县各级别奖励。如刘希冉同学的水墨画《阿姨,我也要发票》,王兴同学的儿童画《猴哥,该交税了》获省级“税法进校园”比赛优秀奖,并发表于1999年11期《独生子女健康》杂志之中。尤其是蒋铮同学的画更有新意:画面上一只猫手中正抓住一只偷吃税票的老鼠,用此来借喻当今社会也是《偷税,无路可逃》获省级二等奖。杨柠泽同学则是用水粉画表现的《税收——共和国的血脉》画面中间是一上身穿写着“税”字的小兜兜的胖娃娃,躺在一片大绿叶上,叶子盖着中国版图,叶脉与版图的网络相连,天空中飞舞着洁白的鸽子,太阳与月亮也在笑哈哈的看着……,此作品获省国税画展优秀奖,《孩子眼中世界》比赛一等奖。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是创新精神的核心,开展创造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目的就是提高21世纪的人才的综合素质。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3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3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范例(3篇)
- 阅0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况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工作,.....
经济统计课程范例(3篇)
- 阅0经济统计课程范文0引言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的各个领域。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立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使用.....
公司网络安全体系范例(3篇)
阅:0公司网络安全体系范文一、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的特点:1.规模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涉及电网调度自....
创造能力培养范例(3篇)
阅:0创造能力培养范文篇1关键词: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创造潜能创造空间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
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范例(3篇)
阅:0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