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医学要求(收集3篇)

来源:

影像医学要求范文篇1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医学影像设备的增添与更新已经成为我省各家医院加速发展的必然趋势。随后就是对影像专业人员的需求增加。但到底该专业人员的现状如何?能否满足社会需求?未来3~5年的需求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全国也未见相关数据报道[1]。为此,我们在海南省卫生厅的直接支持与帮助下,对海南省医学影像界的人员现状及其未来几年的需求情况作了一个全面的调研,为高校今后如何办好该专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1调研内容与方法

通过省卫生厅发文到省、市、县、区各级医院,对海南省三个级别医院的医学影像专业(包括放射影像、超声影像和核医学影像)的医师和技师系列的现有人员和未来3~5年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员的数量、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知识结构等。同时,也对影像设备的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调研。问卷回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总共回收270家医院的有效问卷,其中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64家,一级医院200家,囊括海南省约66%的一级医院及全部的二级和三级医院。

2.1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

现有状况: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共1320名,其士3名(0.2%)、硕士23名(1.7%)、本科387名(29.3%)、大专及以下907名(68.7%);放射科医师533名(40.4%)、放射技师246名(18.6%)、超声医师522名(39.5%)、核医学医师19名(1.4%)。未来3~5年需求状况:共需求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1253名,其士16名(1.3%)、硕士82名(6.6%)、本科693名(56.0%),大专及以下444名(36.00%);放射科医师489名(39.5%),放射技师243名(19.6%),超声医师486名(39.3%),核医学医师17名(1.3%)。见表1。

2.2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现有设备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

未来3~5年CT、MRI增长速度较快,见表2。表1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表2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设备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台)

3讨论

医学影像学科是一个设备依赖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海南各家医院影像设备增加迅速,人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没有一批高素质的队伍,设备根本无法充分利用。

3.1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分析

(1)整体学历结构低,高学历人员极其匮乏。全省1320名专业人员中,博士3人,硕士23人,全部集中在三级医院,硕、博比仅为1.9%。笔者从我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百度网上均没有查到其他省份类似的数据。宁夏、青海、江西等地区医院的博士数都会超过3名。多数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35岁以下的医师几乎博士化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省医学院校没有自我培养硕士、博士的能力,加之我省近几年经济形势和医生待遇的原因,造成人才引进困难。这使得各级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素质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在不断加大。随着高端设备越来越多,这种不适应的状况会越来越突出。

(2)大专学历仍然是我省影像界的主力军。我省目前本科学历的影像专业人员只有387人,如果按全省影像医师总人数1074人计算,本科占36%;其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本科人员比例分别为76.4%(155/203),38.9%(197/506)、9.6%(35/365),而全省专科及专科以下人员(包技师)达68.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省三级医院的医师队伍还没有本科化,二级和一级医院医师队伍的主体还是大专以下人员。这样的人才队伍状况,是很难满足高质量影像医疗服务和高精尖设备引进的。

(3)放射诊断和超声诊断医师占据80%。从专业知识结构看,放射诊断医师占40%、放射技师占18.6%,仍然是人员的主体;超声医师39.5%,与放射诊断医师平分秋色;而核医学医师为数甚少。

3.2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未来3~5年技术人员需求分析

(1)人员总数需求量大。未来3~5年内共需求影像专业人才1235人(见表2),占目前人数的93.6%,几乎翻一番。这种人员需求量,将是很难满足的,占目前我校影像专业在校生人数,也就是未来3~5年毕业的人数224人的5.5倍之多。

(2)高学历人员需求量大。其士需求16人,是现在的5.3倍,主要集中于三级医院;硕士需要82人,是现在的3.6倍,主要集中于三级和二级医院。这种学历层次的需求与湖北省类似[2],硕士和博士的需求远大于供给,每年愿意从省外来工作的硕士寥寥无几,博士基本要靠很优厚的政策,才能引进。本科需要693人,是现在的1.8倍,主要分布于二级和一级医院,三级医院需求量已接近饱和。而专科及专科以下需求444人,是目前总数的0.5倍,主要集中于一级医院,就连二级医院的技师,都有本科的大量需求。

(3)专业知识结构比例变化不大。从事放射诊断医师和超声医生均各占40%。三级医院希望诊断医师与技师分开,60%以上二级医院需要医师兼技师共用,80%以上一级医院希望医师兼技师共用。这对我们本、专科层次的办学定位很有启发。

(4)高端设备人才需求量增长迅猛。未来3~5年内影像专业设备需求增长情况:X线机增长0.74倍,CT增长2.15倍,MRI增长6.75倍,超声增长0.48倍。这种需求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对我们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海南医学院目前开办的医学影像本科专业是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状态。2008年我们39名首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就达95%以上,且三分之二流向了省外,形势明显好于北方部分省份[3]。虽然每年也有省外人员来我省就业,但估计每年该专业本科生的总供给量也就是在40左右。当然,医疗专业人员也可以从事本行业,但对于多数二级医院来讲,影像专业人员更受欢迎。因此,面对如此现状与需求,我们应该有一种使命感,从政府、高校、医院自身及行业学会都应做出短期、中期和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并采取多途径、多层次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为此,建议如下:

(1)在职人员的培训:短期以开办培训班为主,辅以人员进修和高职学历教育。主要针对一级、二级医院的新从业人员。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投入。(2)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主要针对三级医院的年轻医生,尽可能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医院本身应积极鼓励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3)加大高校学历教育的规模,扩大海南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本、专科的人才产出数量和质量,政府最好给予一定的投入与支持。(4)尽快实现海南医学院影像专业的硕士点建设以及重点学科的建设,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速度。政府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与支持。(5)政府想方设法,将目前我省几个卫校的放射中专学历教育提升为大专教育。(6)行业学会应加大针对基层医院的学术活动与交流的力度与频次。(7)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要把人才培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在职人员的各级学历教育,鼓励在职人员采用函授、自学、夜大、脱产和半脱产学习等形式进行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学历教育和进修培训是不能互相替代的,良好的学历背景,更能厚积博发。我们认为这是提高我省专业人员素质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方法。(8)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一定要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办学层次,招生数量和课程设置[4],主要培养本科为主的放射诊断,放射技师、诊断兼技师并用、及超声科医师为主的新一代影像人才。

总之,社会的发展,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和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确保高就业率[5],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同时自己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致谢:该调研得到了海南省卫生厅及各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及其各级医院的帮助。在此,特表谢意!

参考文献

1张德营,刘军,卜玉莲,等.安徽省部分医院影像设备及影像专业人员状况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1):3132.

2殷国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2829.

3牛志敏.浅谈新形势下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理想就业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6:14.

影像医学要求范文篇2

某一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以泌尿系统疾病为例,在临床上,泌尿系统疾病涉及肾上腺、肾脏、前列腺、输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泌尿外科医生的临床诊断思维在形成过程中除了应具备大量的医学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具备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方法。疾病是一个客观事物,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即对疾病的认识,都要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临床诊断要经历初步诊断、会诊、确诊等几个阶段,这个过程是泌尿外科医生对所获得的泌尿系统疾病信息进行临床思维,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最终将信息形成疾病诊断的过程。正确处理医学影像高新技术与临床诊断思维的关系医学影像高新技术使外科医生的视野扩大了,并克服了过去脏器诊断的模糊性。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CT、核磁共振等已成为肾脏等腹膜后器官检查的重要工具,而医学影像高新技术在各科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诊断水平。医学影像高新技术的进步,不但使医生得到了对疾病的深层次认识,也使其对临床思维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例如,CT、MRI在成像手段上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它集计算机、物理学、生物工程学等于一身,形成了影像数字化。其高分辨及薄层技术可以对局部较微细的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对临床产生深刻的影响。事实上,诊断手段越先进,越要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越要求影像专业的各科医生具有更高的综合判断能力。所以,面对大量的影像高技术参数,临床理论思维方法要求更完善、更全面,就越要求各科医生具有更高的综合判断能力和临床水平。

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处理好医学影像传统技术与医学影像高新技术的关系

医学影像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对于疾病的诊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两者的辩证关系,对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各科的合理应用具有现实意义。3.1医学影像传统技术医学影像传统技术是各项高新技术的基础,它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具有以下特点。医学影像传统技术具有“简”、“便”、“廉”的特征例如,腹部平片(KUB)就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医学传统技术,它简单方便,易于实施,且费用低廉,因而成为最基本的技术技能。我校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门诊总人数为21062人,虽只有922人检查了腹部平片,但确诊为结石的患者有645人,其阳性率为70%,便能充分说明医学影像传统技术具有“简”、“便”、“廉”的特征。医学影像传统技术在适用范围上具有广泛性例如,肾绞痛患者的KUB传统技术,适用于所有的医疗卫生机构。静脉肾盂造影(IVP)可以作为泌尿外科大部分疾病的常规检查,我校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IVP检查人数为806人,阳性率为65%,这足以说明IVP等影像传统技术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影像传统技术是发挥影像高新技术的基础例如,X-CT检查是一种目前已成为临床较为普遍开展的医学影像技术,它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建立在普通X线基础之上的。医学影像高新技术医学影像高新技术是随着传统影像的突破及工程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以下特点。医学影像高新技术具有新颖性、尖端性特点例如,应用MRI波谱技术检查前列腺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来发现早期癌性结节的存在是很先进的影像检查手段。医学影像高新技术是一种综合性技术例如,CT技术就包含了X光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它是多种新技术综合应用的产物。因此,医学影像学和临床各科医生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医学影像高新技术可实现临床诊治的定量化和定位化例如,CT检查能够准确测定肾脏等占位性病灶的各种主要成分的密度,MRI三维图像能够准确判定腹膜后病灶的位置、大小及毗邻关系等。这些医学影像学高新技术均提高了临床诊断定量化和定位化的准确度,从而为诊断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医学影像高新技术在临床诊断上的无创性CT及MRI对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查基本上是无创的,完全取代了以往有创的腹膜后空气造影,而且这种方法能获得更准确的诊断信息。医学影像传统技术与医学影像高新技术运用于临床诊断疾病的相互关系在临床外科领域,医学影像传统技术与医学影像高新技术并驾齐驱,给当代临床外科提供了一个新的内容。医学影像传统技术与医学影像高新技术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虽然X光片能够确诊泌尿系统的结石等疾病,但其准确性要比CT逊色得多,而MRI对腹膜后结构的观察更精细、更清楚。相反,CT技术尽管能定性、定量分析患者疾病的种类和部位,但在治疗时仍需参考泌尿专科影像传统技术。例如,输尿管结石即使经CT明确了诊断,但手术时仍需要检查腹部平片进行术前定位。泌尿系各项影像检查均有优缺点,两者之间可以互补。我校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泌尿系CT检查数占CT总人数的5.2%,泌尿系疾病进行MRI检查的患者数占总数的0.96%,传统X线检查占3.3%,说明对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查既运用了高新技术又把传统影像技术作为适宜技术予以保留。医学影像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并不排斥医学影像传统技术例如,泌尿系MRI水成像技术(MRU)能无创地显示肾盂、输尿管和膀胱,但因为受尿液产生、排泄及输尿管蠕动的影响,有时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而胆道MRI水成像(MRCP)检查,影响因素较小,效果好于MRU。我校第二附属医院2007年MRU检查人数只占核磁共振总检查人数的0.25%,MRC检查人数占总人数的5.75%,所以,逆行肾盂造影仍被广泛使用,它虽是有创的传统技术,但它对泌尿系统狭窄和梗阻病因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医学影像高新技术向常规技术转化[2]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高新技术迟早要转变为影像常规技术,这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例如,CT引导下肾囊肿等的硬化治疗在治疗技术成熟后,它将成为较常规的治疗方法。

影像医学要求范文篇3

关键词:PACS;区域医学影像数据中心;存储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9012503

作者简介:陈彬彬(1975-),女,硕士,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0引言

在200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明确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国家新医改政策实施过程中,现代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业务网络化应用程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数字影像设备在各级医疗单位应用广泛。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系统作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疗诊断环节紧密结合,已成为病人诊治的重要依据。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使各医疗机构之间信息的共享成为必然趋势。创建一个区域化的医学影像数据中心,提供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和存储设备的共享平台,将起到支撑区域医疗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作用。

1区域医学影像数据中心概述

1.1区域医学影像数据中心功能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与临床各学科的结合也日益紧密,在医疗诊治工作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PACS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数字化处理的系统,主要包括数字化医学影像的采集、存储、传输和重现等,该系统所需设备和技术与传统的文字信息处理系统差别很大。许多医院在建成了全院PACS后,医学影像数据呈海量增长,其管理和使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医学影像数据中心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目前区域医学影像数据中心一般由政府部门建设,统一架构将各医院的医学影像数据集中存储和共享。区域医学影像数据中心采用基于安全存储和高效检索的IDC(InternetDatacenter)体系架构,集成了安全环境和专业服务环境,向各级医疗机构及医政管理部门提供医学影像信息存储和共享服务。以医学影像数据中心为平台,利用网络将各医院的医疗影像数据集中交给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管理,医院不需管理日益膨胀的海量影像数据,可以更专注于对病人的诊断治疗。对于数据中心的数据实现区域化数据共享,不同医院之间可以互相调阅被作为重要诊治依据的医学影像资料、诊断结果、电子病历等相关信息,对患者在不同医院和不同时期的就诊数据进行跟踪,报告互认共享,初步实现基于医学图像的远程医疗,有利于减少重复检查费用,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诊治的有效性。汇集到数据中心的数据还可以为更多的机构服务,如医学院可向数据中心申请对医学影像数据的借阅,起到了医学影像教育和培训平台的功能。

1.2区域医学影像数据中心系统设计要求

区域医学影像数据中心特别强调的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流程运作的一体化,优化医疗资源和提高诊疗水平。该中心以实现区域数字医学影像信息实用共享为目标,基于业务分布、数据集中的管理模式,采用区域化集中式存储管理架构,建立区域医学影像共享应用系统,确保医学影像数据的集中归档管理和存储。区域医学影像数据中心实现市、区级阅片、诊断、报告、会诊(TDS)、管理、业务应用和数据挖掘分析等的全面应用和管理;支持区域医学影像资源专家库和区域远程影像会诊中心的建立;支持区域内各级医院调阅在本区域内就诊的病人影像信息和诊断信息;支持区域医学影像教育和培训平台的建立,实现资源共享。在新的模式下,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由前端的医疗设备采集后,通过交换机传送到中心服务器,并存储在中心数据库中。当有影像数据应用需求时,服务器会通过网络将图像传输给相应的临床医生的终端,或者传输到科室的工作站。医学影像共享应用系统须遵循国家及医疗卫生行业的信息化数据标准或规范,如HL7CDA、DICOM、ICD10、电子签名法、电子病历国家标准等,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安全性及保密性。在大量数据环境下能保证系统的运行速度;有数据迁移功能和技术;能确保数据存储及共享的标准化。

1.3医学影像数据中心体系结构

区域PACS在各级医疗机构以及医疗主管部门之间通过专用网络或公共网络进行影像同步和传输,主要实现跨医疗机构的影像共享和中小医疗机构的影像托管。区域影像数据中心采用符合IHE相关技术规范的应用架构,建立三层体系结构,自下而上是资源层、服务层、应用层,如图1所示。各层有相应的功能构件,来实现服务器系统、存储系统、区域内医院各种异构PACS的集成、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以及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当需要扩展影像数据中心的功能时,通过在服务层增加对应的功能模块来实现,充分体现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2区域医学影像数据中心存储技术

2.1区域医学影像数据中心影像存储系统设计要求

医学影像数据具有占用存储空间大、保管时间长的特点;数据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是大量的图形和影像等信息:使用时响应速率要求高。区域医学影像数据中心采用DICOM标准来统一管理影像数据,归档数据统一存储,必须配有专门的服务器、磁盘阵列、光盘库、磁带库,以支持影像的在线、近线和离线存储,满足医学影像资料存储空间巨大的需要。区域医学影像数据中心负责存储和处理PACS系统中的在线影像和归档过期的影像,对存储系统的要求有:影像数据完整无缺失;数据访问的高效率,及时响应医生在各工作站上提出的各类检查影像的调阅申请;支持异质存储设备,即不同厂商提供的不同类别的存储设备;无限扩充系统在线数据存储容量,各级存储点可自由增设,且存储容量可扩充;灵活实用的存储策略规划;支持服务器集群机制,保障系统24h不间断服务。

2.2医学影像数据智能分级存储管理

区域医学影像数据中心的建立解决了各医疗单位日益膨胀的医学图像数据安全高效存储的难题。依据影像数据存储要求和数据量,在集中统一存储和管理的架构下,医学影像数据大多采用多级存储和管理结构,分为影像在线存储、近线存储、离线存储三级,如图2所示:

(1)在线存储:集中存储区域内各医疗单位产生的短期(3个月)在线影像数据,供各医院医生及医政管理机构快速地通过网络实现查阅。在线存储需要大容量、高性能存储器,能满足工作站高频率的访问、读取、写入请求。设备存储介质采用高转速、高接口带宽的SAS/FC高速磁盘,具有访问速度快、吞吐量大的特点,但存储空间有限,单位存储价格较高。

(2)近线存储:集中存储区域内各医疗单位产生的超过一定期限的影像数据,在某一时刻存储设备中只有少数存储介质在线,要获取所需影像数据时通过各种优化算法将其加载到系统中,提供安全、及时、准确的数据访问。设备存储介质采用大容量SATA硬盘,可集中存储区域内5年的在线影像数据,每GB的存储价格最低。近线存储满足数据精确定位及存取要求所耗费的时间长,智能化程度低,需要一定的手工操作与管理。

(3)离线存储:各医院的过时(5年以上)的医学影像数据交由数据中心统一存储和管理。医学影像数据中心服务平台与各医院的PACS系统相连接,通过VPN专线将影像数据定时上传。离线存储在安全性、大容量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存储介质以磁带库(AIT)和光盘塔为代表,将影像数据刻录在磁带或光盘存储介质上,按时间顺序垒放在档案柜中,实现医学影像资料的永久性海量存储。

通过合理配置各级存储设备容量构建的医学影像数据在线、近线和离线三级存储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海量影像数据的长期存储与管理问题。

2.3影像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区域影像数据中心以存储和查询为主要应用,而影像数据存取的效率与存储架构密切相关,可以使用大容量存储器实现海量永久存储要求,使用高速存储设备满足影像高速率的存储要求。目前常用的存储架构有:

(1)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Storage,简称DAS)是将RAID硬盘阵列直接连接到服务器扩展接口的数据存储设备,有近40年的使用历史。DAS依赖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的存储维护管理,大量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包括CPU、I/O等),数据流需要回流主机后再存储到与服务器相连的磁带库。由于DAS本身是硬件的堆叠,不带有存储操作系统,存储效率较低。另外直连式存储的数据量越大,存储和恢复操作耗时越长,对服务器性能的依赖性就越大。

(2)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附接式存储(NetworkAttachedStorage,简称NAS)是一种任务优化的直接与网络介质相连的存储设备,每个设备都分配有IP地址,所以客户机通过充当数据网关的服务器来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与访问。NAS具有网络服务器的功能,能够提供独立的存储空间和设置文件夹或文件的存取权限,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存储设备与LAN的互连,支持数据从服务器中传送到外接的磁带机上,保证数据安全和快捷备份。

(3)以网络为中心的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AreaNetwork.,简称SAN)SAN是一种基于光纤通道技术的高速网络或子网络,提供在计算机与存储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SAN的传输介质是同轴电缆和光纤,以专用SAN光交换机(或光集线器)为核心,与配备光纤接口的存储设备(如磁带库、磁盘阵列等)组成一个专用存储网络系统。非光纤连接的存储设备(如基于SCSI的存储设备等)可通过网桥、路由器等互联设备连接到SAN中。SCSI和iSCSI是使用较广泛的两种存储区域网络协议。

SAN存储实现的是直接对物理硬件的块级存储访问,提高了存储效率和具备更强的升级能力,适合做数据库服务器存储;NAS可提供多台服务器文件系统级的共享,适合做文件服务器;DAS存储效率低,逐渐被淘汰。在区域影像数据中心存储应用中,建议采用FCSAN(FC,FiberChannel光纤通道)存储架构,SAN可简化数据管理及实现集中控制,允许服务器连接到任何存储阵列中,不仅增加系统存储容量,而且方便服务器实现数据的直接存取。基于SAN的存储架构能更好地满足医学影像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存储和查询需求,实现对医学影像数据的高效管理和维护。

2.4医学影像数据存储、查询的实现

区域数据中心的存储系统存在两种数据存储类型:关系数据库和文件。影像文件通常以文件的形式存储,而病人基本数据则采用关系数据库存储。

影像数据存储格式遵循DICOM(医学数字图像存储与通信标准)规定,DICOM医学图像文件的后缀名为.dcm,一般的图像处理软件不支持该种格式。DICOM文件包含文件头和数据集两部分,其中DICOM文件头包含病人信息(如ID号、姓名、性别、年龄等)、图像信息(如生成日期、采集设备型号、厂商信息等)、文件大小等数据。图像数据集部分存储数字医疗设备的原始图像数据,其数据量大小因医疗设备而异。

PACS大部分是基于文件系统的。病人的某次检查的所有DICOM影像数据,以文件形式单独存放在文件服务器上为该次检查建立的文件夹下,而其相关信息如:病人信息、医疗信息、诊断分析等文字信息及医学影像文件的物理存储路径以记录的形式仍旧存储在关系数据库服务器中。该数据库记录使得影像数据与病人信息之间建立起了索引关系,客户端在查询某个病人的影像资料时,首先从数据库服务器上依据病人ID、姓名等基本信息索引出相关影像资料存储的路径,然后登陆文件服务器,在该路径下读取所需影像资料。

2.5医学影像数据中心安全措施

(1)链路安全:二级以上医院均采用双链路、双路由器做热备份。

(2)数据安全:通过存储消冗网关对数据进行重复数据删除、数据自动归档及网络查询调用,实现数据绿色智能存储;中心容灾架构,实现正常情况下的数据备份、遇到不同灾难时的数据修复,确保数据无损;在应用层面进行数据加密传输防止数据外泄,数据库行为审计防止非法数据操作。可实现对归档信息及归档操作日志的记录,并可以查询某个时间范围的归档日志或用户操作日志,方便管理员对归档过程的监控。

(3)边界安全:在数据中心和医疗机构间架设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中心和公众服务区用网闸隔离。

(4)虚拟机安全:采用虚拟化技术,打造计算资源统一管理、按需分配的基础架构云计算平台,占用资源少,升级维护简单。

(5)业务安全性:关键业务采用负载均衡技术,有效提高业务的连续性。核心业务利用医院原有设备,将数据同步至医院。

3结语

在建立医学影像数据中心之后,可以逐步完成各级医疗机构的PACS系统集成,并在建立和完善医学影像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各医院的远程会诊,具有在会诊医生之间进行高效影像综合信息传输功能。医学影像数据中心的出现突破了医院局域网限制,使优质的医疗资源得到高效共享,医生可随时随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并给予及时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区域医学影像中心的建立与使用为我国医疗的现代化及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高三的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高三的周记篇1下课铃响起了,同学们飞快地跑出教室,操场上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只见打乒乓球的两位同学,你拍过去,我打过来,两人不分上下。围观的同学喊着:“小明,加油!小军,加油!”。.....

    初一学生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初一学生周记我爱书,更爱读书,书中内容使人充实,使人快乐。古人说:“书是人类进步阶梯。”我喜欢看各种各样书。我喜欢看童话书,喜欢听灰姑娘与白雪公主故事,童话结局永远是美好,.....

    植物园游记(收集5篇)

    阅:0

    植物园游记篇1关键词:阿诺德树木园;公共教育;特色;启示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152....

    影像医学要求(收集3篇)

    阅:0

    影像医学要求范文篇1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医学影像设备的增添与更新已经成为我省各家医院加速发展的必然趋....

    怎么做述职报告(整理2篇)

    阅:0

    怎么做述职报告范文篇11、多看多记。看报纸,掌握大政方针、舆论导向,丰富公文写作词汇量。看范文:选定一个文章....

    植物的现代诗歌(收集5篇)

    阅:0

    植物的现代诗歌篇1关键词:中国古代诗歌自然科学元素自然科学在人类的童年时期,人类凭直觉认识到自己来源于神....

    面试简历自我评价(收集9篇)

    阅:0

    面试简历自我评价篇11、英语基础扎实,有很强的外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翻译和处理日常文件信函的能力,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