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网络设计决策(收集3篇)

来源:

供应链网络设计决策范文篇1

【关键词】可控网络;信任链;可信网络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因特网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与此同时,信息的安全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可以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网络应用与发展的一个瓶颈。

国内著名的信息安全专家沈昌祥院士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提出要从终端入手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基于这一思想,近年来兴起了“可信计算”。随着可信计算技术的研究发展,应用于网络的“可信网络”应运而生。从访问源端就开始进行安全分析,尽可能地将不信任的访问操作控制在源端。本文提出了基于信任链的可控网络,并对其关键技术展开了相应的研究。

2.相关研究

2.1研究现状

目前,大部分的网络安全系统都是由老三样(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构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只有从终端安全入手才能有效地解决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包括以下三种:一是可信计算组织(TCG:TrustedComputingGroup)的可信网络连接技术TNC;二是微软的网络接入保护技术(NAP:NetworkAccessProtection);三是思科的网络接入控制技术(NAC:NetworkAdmissionControl)。下面对上述三种技术作以简介。

TCG制定的可信网络连接TNC(TrustedNetworkConnection)规范采用标准的接口定义了一个公开的标准,把可信硬件集成到访问控制框架中。TNC规范立足终端,要求鉴别身份,检查终端的当前完整性是否与组织定义的安全策略一致。其过程是:当用户(AccessRequestor:AR)试图访问被保护网络,该网络被策略执行点(PolicyEnforcementPoint:PEP)保护,它将根据策略决策点(PolicyDecisionPoint:PDP)来决定用户能否访问被保护网络。网络接入保护NAP技术是微软为下一代操作系统设计的新一套操作系统组件,提供了一套完整性校验的方法来判断接入网络的终端的安全状态,对不符合安全策略需求的终端限制其网络访问权限。而且,NAP能提供自动补救功能。网络接入控制NAC技术是Cisco公司提出的,用于确保终端设备在接入网络前完全遵循本地组织定义的安全策略,保证不符合安全策略的终端无法接入该网络,并设置可补救的隔离区供终端修正其安全策略,或者限制其可访问的资源。

2.2相关技术分析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TNC、NAP和NAC三种技术的目标和体系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首先,其目标都是保证终端的安全接入,即当终端接入本地网络时,通过特殊的协议对其进行校验,除了验证用户名、密码和用户证书等用户身份信息外,还验证终端是否符合管理员制定好的安全策略;其次,三种技术的体系结构也比较相似,都分为客户端、安全策略以及接入控制三个主要部分:TNC分为AR、PEP和PDP三部分;NAP分为客户端、服务器端和接入组件三部分;NAC分为网络访问终端、网络访问设备和策略决策点三部分。

但是,TNC与NAP、NAC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NAP和NAC是厂商的专有技术,而TNC是开放标准,在任何厂商产品之间可以调用或提供操作接口;其次,NAP和NAC都需要依靠终端提供的信息,如果终端不可信,则NAP和NAC将不可信;再次,NAP和NAC的终端收集本地计算机的软件及配置信息传送给服务器进行验证,这种做法会暴露终端平台上的各种敏感信息。TNC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仍处于研究与实践的发展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基于可信网络连接的基础,对基于信任链的可控网络进行了关键技术研究。

3.信任链可信度量研究

3.1信任链

基于信任链的可控网络的基本思想是:在网络系统中首先建立一个信任根,然后建立一条信任链,上级认证信任下级,一级传递一级,直至把信任关系扩大至整个网络系统,使网络达到一个可控的状态。所谓信任根,是整个网络系统可信可控的基点,信任根本身的安全性由物理安全和管理安全来保证。信任链就是在信任根的基础上进行信任传递:首先信任根认证下一级的可信度,如果可信,则信任传递到下一级;同样,第二级若确认第三级可信,则信任扩大至第三级,该过程循环往复,信任范围不断扩大。

对于终端平台,信任链的传递过程要从信任根开始,系统控制权由可信任的BIOS传递到可信任的boot、再到可信任的OSloader,接着到可信任的OS,最后传递到可信任的应用。因此,需要建立信任链传递的“层次理论模型”,确保信任逐层传递。在此过程中,信任链的传递从信任根到操作系统具有单一性和顺序性,只要保证信任根的物理安全、信任链传递过程中的时空隔离性,便可建立信任链的“层次理论模型”:在最初的硬件平台h0和最终的运行实体hn中划分出若干层次:h1、h2、h3…hn-1,使得hn能够顺利运行。层与层之间仅有单方向依赖关系,高层hi依赖低层hi-1:如果hi-1层是可信的,并且对hi层的可信度进行检查确认后再传递控制权,则hi层也是可信的,即信任可以逐层传递,进而形成一个信任链。

3.2可信度量策略

为了进行信任链的可信度量,首先设定几个概念。一是实体,实体是一个合法用户或一个计算机资源:如内存、物理设备、数据文件、进程等。二是主体,主体是一个主动实体,可以对其他实体施加动作,可以是用户、进程等。三是客体,客体是一个被动实体,可以接受其他实体的动作。主体和客体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同时间根据其功能决定的。

可信度量策略把客体的可执行权限以及相关的输入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客体的摘要作为扩展安全属性,对信任链提供更完善的安全策略。在可信度量策略中,从访问控制角度,针对恶意代码滥用权限的本质,对执行权限进行严格的描述。首先,客体的执行权限必须由可信主体授权,也就是说只有在可信度量集合S中的客体才能被允许执行。为了维护可信度量的一致性,对于集合S的维护也需由可信主体操作。比如在安装新软件时,要求软件者对其的软件的摘要进行数字签名,由可信主体验证数据签名后,才能把它加入到集合S中。另一方面,针对恶意代码利用终端OS对执行代码不检查一致性的缺陷,将代码嵌入到执行程序,进行严格的可信度量之后,再允许客体执行。

4.基于信任链的可控网络连接

根据前面对于信任链的可信度量策略,构建一个可控网络,保证局域网应用环境的安全。

4.1可控网络架构

基于信任链的可控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由三种实体组成:AR、PE、PD。AR是AccessRequestor,即接入请求者;PE是PolicyEnforcer,即策略执行者;PD是PolicyDecider,即策略决策者。接入请求者,通常是个人计算机,掌上电脑,移动终端等。策略执行者保护局域网安全的屏障,通常是防火墙、网关等。策略决策者是安全策略的决定,通常是允许、拒绝客体的访问等操作,这些决定由策略执行者来执行。策略决策者是核心,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具体策略,对整个网络实现基于信任链的访问控制,保证网络的安全。

图1可控网络架构图

4.2可控网络连接

在上述可控网络架构中,策略决策者可由TNC可信服务器构成。TNC服务器在接收到AR终端的请求信息后,首先验证终端的身份。TNCServer用自己的私有密钥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可信验证,终端的验证采用基于可信芯片的方式来进行。身份验证通过后,要对其信息完整性进行粗、细两种粒度的判别。粗粒度定性,细粒度定量。假定所有主体在最初有一个初始可信度,在之后的访问操作中,可信服务器对其可信度进行相应的增减变化。可信度越高,其访问权限越大,反之访问权限越小。

4.3可控网络访问控制

用户通过身份验证进入网络系统之后,可以对网络进行各种各样的访问和操作。这些访问请求提交到服务器之后,由专门的访问控制模块检查用户相应的权限,决定是否允许用户进行相应的访问。若访问超出他的权限范围,则提示出错信息,否则允许其访问。为了方便用户权限的管理,可以对用户进行分组,每组分配相应的角色权限。根据用户所属的角色,来确定用户最终的权限范围。用户的违规访问将使其可信度降低,可信度的调节遵循日常“下坡容易上坡难”的原则,调节时可信度下降快上升慢。

5.总结

本文基于可信网络连接的基础,提出了基于信任链的可控网络系统,着重论述了信任链及其可信度量,基于信任链的可控网络架构、可控网络连接及可控网络的访问控制等关键技术。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使可信可控网络更加完善,为信息安全的研究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卓.可证明安全的可信网络连接协议模型[J].计算机学报2011(9):1669-1678.

[2]段新东,马建峰.可证明安全的可信网络存储协议[J].通信学报,2011(5):169-174.

[3]袭正虎,卓董.网络态势感知研究[J].软件学报,2010(7):1605-1619.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编号:14B520015)可信可控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作者简介:

供应链网络设计决策范文篇2

[关键词]供应链网络;鲁棒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3.36[文献标识码]A

一、供应链网络

(一)供应链网络的概念

对于供应链网络的概念,国内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ELLRAM指出供应链是由公司组成的网络,它通过公司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将产品和服务交付给最终用户,并通过相互联系完成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送达活动。Christopher认为供应链是网络化组织,包含了为最终用户以产品或服务方式产生价值的不同过程和活动。Kopczak则认为供应链是由供应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组成的实体集合,这些实体通过相互作用实现原材料、产品以及信息的流动。Lambert则认为供应链集成了从初始的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商业过程,它通过提品、服务以及信息为用户增加价值。Sarimveis等认为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组成的网络,它的功能是实现原材料获取、将原材料转换成半成品和成品,并将成品销售给用户。马士华等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构成的网链结构组织。我国物流标准术语得到供应链定义是: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为了将产品或服务交付给最终用户,由上游和下游企业共同建立的网链状组织。

(二)供应链网络的特征

1.复杂性。复杂性是供应链网络的最主要特征。一是供应链网络结构的复杂性。供应链网络本身就是由许多企业抽象组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贸易来往复杂多变,一个企业可能与多个企业有贸易来往,企业与企业之间也会有贸易来往。那么供应链中的企业直接的“连线”也是复杂多变。那么企业之间的贸易来往抽象成为供应链网络的结构的连线也是具有复杂性的。二是供应链网络实体的复杂性。实体复杂性即是指供应链网络中的企业具有复杂性,供应链网络中的企业包括上游下游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本身就具有很多方面的不同,包括: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经营业务等等。每一个企业都与另外一个企业有很多不同之处,那么抽象的供应链网络中的主体也是具有复杂性的。

2.动态性、开放性。供应链网络中的企业通过贸易往来相互连接,他们连接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是不断变化的,以此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适应市场需求。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这即是网络内部需要不断调整变化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同时还会不断的又有企业加入和退出。因此供应链网络呈现出动态性、开放性。

3.网络型。由于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供应链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即每一个企业既可以是一个网络的成员又可以是另一个网络的成员。这些小网络组成大网络,每一个网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每一个网络都不是单独存在,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组成了一个大的供应链网络。

二、供应链网络的不确定性

(一)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无序的、或然的、模糊的、近似的属性。在组织理论中,组织生存必须适应组织环境。组织结构中不确定性对其作用和影响已经成为组织理论中的关键问题。不确定性一般包括两类:内部不确定性、外部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问题近几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解决不确定性是任何一个组织、企业的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二)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1.内部运作的不确定性。供应链系统中包括很多企业,每一个企业的运作模式、企业文化、经营方式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了企业管理者的不稳定和不确定。那么企业组织或者管理者的不稳定性就会导致企业经营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如果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控制,就会导致组织内部管理者无法有效的控制企业,进而使企业处在不稳定、不确定的状态中,使供应链系统运行出现不确定性。解决内部不确定性就需要增加企业之间或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2.外部连接和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由于供应链中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经营方式等的不同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连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像外部突发事件来自地震、洪水、火灾、生产事故、国际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外部突发应急事件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解决外部不确定性需要增加组织的控制能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三、供应链的鲁棒性

鲁棒性是系统的健壮性。它是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生存的关键,是系统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时能保持系统功能的能力。供应链的鲁棒性是指供应链在受到供应链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常指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不确定性,供应链仍然能够维持其持续性和收益的能力。

四、供应链鲁棒性运作管理

(一)鲁棒供应管理

在供应管理方法中,运用多供应商的方法是用来降低供应链风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比如,SHEF-FI、KLEINDORFER等研究发现采用多个供应商作为管理供应链是降低供应链运作风险和应急风险的一种方法。又如,HUCHZERMEIER等研究发现,在多个国家去安排多个供应商将能够使企业有效地管理类似正常外汇汇率波动的运作风险。另外,在多个国家有多个供应商时能使供应链在重大扰动时具有更大的弹性。再如,在1997年,印尼卢比贬值超过50%时,很多印尼供应商已经无力支付进口的原料或部件的费用,而不能为其美国顾客去生产产品。但是,香港一些大型的耐用品贸易公司拥有5000多个供应商网络,他们能够迅速把一些生产从印尼转移到亚洲其他国家的供应商那里,为印尼那些受到影响的供应商提供了诸如信用贷款、最高限额等财务支持,以确保其美国顾客能够收到他们计划的产品。

(二)鲁棒需求管理

鲁棒性管理需求中有许多需求管理策略能够使供应链中的需求在产品之间转移。这些方法具有在产品之间转移需求的本领,它们能使供应链更具弹性和效率。比如,当企业面临不确定需求时,CHOD提出了一种反应灵敏的定价策略,使企业能够通过转移产品之间的需求来增加利润。因此,定价策略的反应灵敏能够提高供应链的弹性和效率。比如在地震过后,当戴尔公司面临台湾电脑部件的供应中断时,他们立刻提出特殊的价格激励来吸引其在线顾客购买来自其他国家的电脑部件。迅速转移顾客选择的这种能力使戴尔公司在1999年即使是处于供应紧缩时期,他们的收入也增加了41%,给戴尔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三)鲁棒产品管理

鲁棒性产品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提高供应链弹性和效率,其中延迟策略是一种解决此问题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当企业面临不同产品的不确定需求时,延迟策略对解决供应链效率和弹性问题有重要现实意义。比如,在2000年由于菲利浦半导体的工厂遭受严重火灾后,诺基亚由此面临着严峻的无线射频芯片的供应中断状况。但是因诺基亚移动电话是按照模块设计原则来设计,所以诺基亚能够在组装过程结束后,再插入这些无线射频芯片。正是这种延迟策略,使诺基亚能够对其基本电话机的设计进行改造,以使改进的电话能够接受来自其供应商的略有不同的芯片。结果,诺基亚平稳地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并获得了更强的市场地位。

(四)鲁棒信息管理

基于信息共享、VMI或协作预测及补货计划的策略将提高“供应链的能见度”,因为上游企业能够获取下游企业的有关库存位置和需求的信息。随着供应链能见度的提高,每个供应链中的企业都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的需求并实现更好的协调。虽然AVIV讨论供应链企业以协作的方式产生共同需求预测的机制,但并未看到处理协作补货计划的确切模型。比如,考虑一个CPFR系统,所有供应链企业都能产生共同的需求预测、共享库存信息,并接受DENARDO等提出的基于“比例补货规则”的共同的订货规则,并使用不同的数值算例说明这种订货规则是有效的。另外,DENAR-DO用解析方法说明了这种订货规则能在每个阶段都使库存水平“恢复”到目标值,即使需求预测是不准确的。因此,可以断定这种CPFR系统能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弹性。供应链系统的鲁棒运作是鲁棒性分析的基础。目前的文献多在研究实际运作问题,这也应该是鲁棒性运作研究有待深入的一个方面。

五、总结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进程的不断加速,需要企业尽快的融入供应链网络中。然而,由于供应链网络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使供应链网络比较脆弱,如果其中某一个节点出了问题,将会对整个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鲁棒性问题的研究就在解决供应链这些问题中显得尤为重要。供应链鲁棒性运作管理在解决供应链不稳定问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供应链网络不确定性问题得到解决,也使供应链网络中的企业能够优势互补、规避风险,使企业能够协同实现产业内的合作与发展。这对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接婧.国际学术界对鲁棒性的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5,20(2):153-159

[2]波拉克HN/李萍萍.不确定的科学与不确定的世界[M].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5

供应链网络设计决策范文篇3

关键词:非对称信息;双渠道供应链;定价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普及和互联网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这一销售渠道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体验机会,渠道的多样性也不断强化。目前,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传统零售商零售渠道和网上直销渠道两种渠道并存的双渠道产品供应链模式,尤其是网上直销渠道不断得到推广。另一方面,即便这种双渠道的供应链营销模式已然成为新型的营销模式,但在实际的实际过程中仍存在较多挑战,特别是传统零售业渠道和网上直销渠道之间的价格竞争和经营冲突等一直是影响双渠道模式有序推进的重大难题。

传统零售业渠道和网上直销渠道之间价格竞争博弈的过程中,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供应链选择信息共享,或选择信息不共享,将直接产生两种不同的定价决策。本文以非对称信息下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决策为着眼点,重点分信息共享和信息不共享两个角度研究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决策,为学术界的研究和供应链定价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非对称信息下双渠道供应链定价模型

在供应链中,存在一个拥有网络直销渠道的制造商与一个传统零售商两者并存的双渠道定价问题。为了更清晰的分析非对称信息下双渠道供应链定价问,本出以下一些假设:

1.制造商与零售商都属于风险规避者。

2.两个渠道都有自身的老客户。

3.仅考虑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即需求量是关于价格的线性函数。

4.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的需求信息是非对称的。

5.制造商与零售商都不考虑固定成本,因为固定成本仅影响到两者的利润,并不影响决策。

由假设(3)可知,传统零售商产品需求量的函数为:

q1=θa-ξp1+λp2(1)

网络直销渠道的制造商产品需求量的函数为:

q2=(1-θ)a-ξp2+λp1(2)

其中p1表示传统零售商单位产品销售价格;p2表示网络直销制造商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q1表示传统零售商产品的需求量;q2表示网络直销制造商产品的需求量;a(a0)表示双渠道的随机潜在需求量,a=a0+ε,ε表示随机误差项;θ(0<θ<1)表示零售渠道所占的市场份额;ξ(ξ0)表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系数;λ(0<λ<ξ)表示双渠道之间商品替代程度,且满足θa-ξp10和(1-θ)a-ξp20,表明传统零售商与网络直销制造商都有自身的老客户。

传统零售商与网络直销制造商根据自身掌握市场的信息,对市场潜在需求量进行预测,分别用a1和a2来表示传统零售商与网络直销制造商对潜在需求量的预测。在非对称条件下,传统零售商与网络直销制造商都掌握自身的需求预测,但不知道对方的需求预测。

传统零售商的收益为:

Πr=(p1-w)q1=(p1-w)(θa-ξp1+λp2)(3)

网络直销制造商的收益为:

Πm=(w-c)q1+(p2-c-β)q2

=(w-c)(θa-ξp1+λp2)+(p2-c-β)((1-θ)a-ξp2+λp1)

(4)

供应链的整体收益:

Π=Πr+Πm=(p1-w)q1+(w-c)q1+(p2-c-β)q2

=(p1-c)(θa-ξp1+λp2)+(p2-c2)((1-θ)a-ξp2+λp1)(5)

其中c2=c+β;w表示制造商提供给零售商的单位批发价格;Πr表示传统零售商的收益;Πm表示制造商的收益;Π表示双渠道的整体收益;β表示网络直销渠道的标记成本;c表示制造商生产产品的单位成本。

由(5)式可知,供应链的整体收益函数是关于传统零售商单位产品销售价格p1与网络直销制造商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p2的二元函数,且p12和p22的系数为-ξ。

对(5)式分别求p1和p2的一阶偏导,得:

■=θa-2ξp1+2λp2+cξ-c2λ=0

■=(1-θ)a+2λp1-2ξp2cλ+c2ξ=0

通过上述式子便可得到零售价格p1和直销价格p2。但是,在非对称信息下,实际上双渠道供应链下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博弈关系更加复杂,双方之间的定价决策往往是基于信息不确定条件的。

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本文分供应链信息不共享和供应链信息共享两种情况分别讨论供应链的定价问题。其中,在供应链信息不共享的情况中,制造商设定为主导方,制造商和零售商分别根据需求量a进行预测,且预测信息不发生共享;在供应链信息共享的情况中,制造商仍设定为主导方,制造商和零售商也分别根据需求量a进行预测,但预测信息存在共享。

1.供应链信息不共享情况的定价策略

假定这种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制造商对市场需求量a的预测量为a2,且确定直销的价格为p2,批发价格为w,此时制造商的收益达到最大。零售商则根据直销价格p2和批发价格w确定零售价格p1,此时零售商收益最大。

(1)零售商决策

零售商对市场潜在需求的预测量为a1,则有a1*=E(a|a1)。由信息遗漏效应,并根据Winkler(1981)等学者的研究,该值在制造商的决策前提上作相应修正:

a1*=E(a|E(a1|a2))=(1-t1)a0+t1[a0+d2(a1-a0)]=a0+t1d2(a1-a0)(6)

由于批发价格和直销价格已知,零售商确定零售价格p1=m+w,此时利润为:

Πr=mE(q1|a1*)=m[θa1*-ξ(m+w)+λp2](7)

对上式关于m求一阶偏导数,得到:

■(8)

于是,零售商的边际函数可表示为:

m=(θa1*-ξw+λp2)/2ξ(9)

(2)制造商决策

制造商对市场潜在需求的预测量为a2,由前面的信息可知:

a2*=E(a|a2)=(1-t2)a0+t2a2,(10)

其中,t2=σ02/(σ02+σ22)

由于制造商预测到零售商最优边际函数,于是最大化利润决策函数为:

Πm=E(Πm|a2*)=(w-c)E(q1|a2*)+(p2-c2)E(q2|a2*)

=(w-c)[θa2*-ξ(m+w)+λp2]+(p2-c2)[(1-θ)a2*-ξp2+λ(m+w)](11)

将式(9)代入式(11),并分别对w和p2求一阶偏导数,得到:

w=■(12)

p2=■(13)

于是,有:

m=(θa1*-ξw+λp2)/2ξ=(3θa1*-2θa2*-ξc+λc2)/2ξ

(14)

最终,得到供应链渠道的零售价格为:

p1=m+w=■(15)

根据式(12)、(13)和(15),可以解得:

因此,在信息不对称供应链中,若供应链信息不共享,则批发价格与零售商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成负相关,而与制造商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成正相关;零售价格与零售商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制造商对市场需求的预测都存在正相关关系;直销价格与制造商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成正相关,且与零售商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没有关系。

2.供应链信息共享情况的定价策略

假定这种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零售商对市场需求量a的预测量为a1,制造商对市场需求量a的预测量为a2。因为供应链信息共享,故设市场需求a的预测修正值a*=E(a|a1,a2)。

(1)零售商决策

由于批发价格和直销价格已知,零售商确定零售价格p1=m+w,此时利润为:

Πr=mE(q1|a*)=m[θa*-ξ(m+w)+λp2](16)

对上式关于m求一阶偏导数,得到:

■(17)

于是,零售商的边际函数可表示为:

m=(θa*-ξw+λp2)/2ξ(18)

(2)制造商决策

由于制造商预测到零售商最优边际函数,于是最大化利润决策函数为:

Πm=E(Πm|a*)=(w-c)E(q1|a*)+(p2-c2)E(q2|a*)

=(w-c)[θa*-ξ(m+w)+λp2]+(p2-c2)[(1-θ)a*-ξp2+λ(m+w)]

(19)

将式(18)代入式(19),并分别对w和p2求一阶偏导数,得到:

w=■(20)

p2=■(21)

于是,有:

m=(θa*-ξw+λp2)/2ξ=(θa*-ξc+λc2)/4ξ(22)

最终,得到供应链渠道的零售价格为:

p1=m+w=■(23)

根据式(20)、(21)和(23),可以解得:

因此,在信息不对称供应链中,若供应链信息共享,则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和直销价格均与零售商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成负相关。

三、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协调的实例分析

为了通过比较信息不共享和信息共享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定价决策以及协调程度,下面通过一则简单的算例进行验证。

假定有一电视机市场实施了双渠道供应链模式,电视机的品牌为Z品牌。当前电视机的市场潜力需求量为a0=300万,其中零售商电视机的市场需求量预测值为a1=310万,电视机制造商A对电视机的市场需求量预测值为a2=320万。已知电视机制造商A在传统零售渠道的市场份额为θ=0.9,网上直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之间的渠道替代率为λ=0.5,电视机价格对电视机需求量的影响系数ξ=0.8,Z品牌电视机的单位成本为c=1200元,通过网上直销的单位成本为c2=1300元。预测误差σ0=3,电视机制造商的预测误差为σ2=5,电视机零售商的预测误差为σ1=4。

根据前面的定价决策模型,进行具体测算。

1.信息不共享情况

根据前面计算公式,代入相应的数据计算得到批发价格w=2417元,传统零售渠道的零售价格p1=2605元,网上直销的价格为p2=2528元。此时,零售商的利润Πr=19.5亿元,制造商的利润Πm=58.3亿元,双渠道供应链的总利润为Πt=77.8亿元。

2.信息共享情况

代入相应的数据计算得到批发价格w=2501元,传统零售渠道的零售价格p1=2693元,网上直销的价格为p2=2615元。此时,零售商的利润Πr=21.6亿元,制造商的利润Πm=67.7亿元,双渠道供应链的总利润为Πt=89.3亿元。

对比信息不共享和信息共享两种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在价格决策和获得利润方面的结果可知,信息共享情况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各类定价均高于信息不共享情况下双渠道供应链的相应定价,且信息共享情况下双渠道供应链的总利润高于信息不共享情况下双渠道供应链的总利润。

由此可见,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如果制造商和零售商能够实现信息共享,那么双渠道供应链的整体收益以及制造商、零售商自身的收益都高于信息不共享情况下的收益水平。因此,笔者认为在非对称信息下,供应链上的双方如果能实现信息共享,那么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可能性也将提高。

四、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决策问题,文章着重分制造商和零售商信息不共享和存在信息共享两种视角进行定量分析,并给出了两种视角下双渠道供应链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以及直销价格。通过实例分析发现,当制造商和零售商存在信息共享时,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决策结果和收益水平均高于信息不共享时的结果。因此,供应链信息的共享有利于促进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高三的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高三的周记篇1下课铃响起了,同学们飞快地跑出教室,操场上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只见打乒乓球的两位同学,你拍过去,我打过来,两人不分上下。围观的同学喊着:“小明,加油!小军,加油!”。.....

    初一学生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初一学生周记我爱书,更爱读书,书中内容使人充实,使人快乐。古人说:“书是人类进步阶梯。”我喜欢看各种各样书。我喜欢看童话书,喜欢听灰姑娘与白雪公主故事,童话结局永远是美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承诺(收集5篇)

    阅: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承诺篇1XX年,是新班子组建的第三年。XX年1月12日,新班子组建后召开全区卫生系统第一次干....

    供应链网络设计决策(收集3篇)

    阅:0

    供应链网络设计决策范文篇1【关键词】可控网络;信任链;可信网络1.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

    餐饮服务员工作职责(收集9篇)

    阅:0

    餐饮服务员工作职责篇11、负责组织领班、服务员参加各种培训、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自身和属下的服务水平。2、....

    普通高职教育(整理2篇)

    阅:0

    普通高职教育范文篇1职业化教育是指在普通高校的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趋势,理性地区分研究型人才和....

    民族舞蹈论文(收集5篇)

    阅:0

    民族舞蹈论文篇1相比于现代化的舞蹈教学,民间舞蹈的教学必须注重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