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形象的重要性(整理2篇)
来源:
树立形象的重要性范文篇1
【关键词】警察;媒体;关系
新时期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警察与媒体的关系是影响警察公信度、影响警察形象树立的重要因素。针对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针对客观公正态度反映警察职能的需求,现代警察机构需要与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媒体的正确、准确宣传,避免各类社会矛盾中警察强势群体意识问题的发生。以警察与外界的沟通联系、以媒体桥梁作用为基础,实现媒体与警察关系的和谐发展。针对媒体关系对警察形象、警察信息公布的影响,现代警察机构需要加强对媒体的重视。通过警察公共关系处理、与媒体的相互利用、配合与良心合作等工作的开展,实现我国新时期警察形象的树立,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1、警察与媒体关系现状的分析
在现代公安机关直发过程中,各类问题的发生及媒体宣传作用是影响警务活动、影响警察形象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受公安机关宣传策略、途径等因素影响,我国警务矛盾一直存在。警察工作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及职业要求、民众期望等都是造成警察形象树立的重要因素。一些媒体为了赢得社会关注、赢得发行量等目的,在与警察相关的内容编辑中,采用了夸张、扭曲事实等方式,进而造成了广大群众对警察的误解、造成了警察对媒体的抵触心里。而且,在媒体的编辑过程中,选择性报道也误导了群众对警察群体的认识,造成了部分问题的发生。针对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中,警察形象树立与宣传的需求,我国警务机关必须认识到媒体的重要性。通过警察与媒体关系的和谐处理,避免误会等情况的发生。通过遵循警察与媒体公共关系处理原则、通过相互合作及法制原则的遵循,满足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中对警察形象、警察工作的需求。
2、警察与媒体关系的的分析与思考
2.1警察与媒体关系处理的基本原则
针对警察与媒体关系的重要性,现代警务机关与媒体管理的处理中需要遵循相互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警察与媒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针对警察职业特殊性,避免执法过程中保密信息的泄漏。根据案情的需求,在合法合情的基础上,对媒体提供适时、准确的信息。同时在对待媒体记者、摄像等人员时也应注重相互的尊重,为和谐合作关系的构建奠定基础。在警察与媒体关系的合作中,受警察工作职能的特殊性影响,警察机关与媒体的合作中需要遵循基本的法制原则,避免信息泄漏对执法工作的影响。在媒体宣传过重及信息过程中,媒体还需要遵循人权保护原则。以不侵害被诉讼人人权为基础,进行信息的披露。同时考虑案情需求及公众关注案情信息的需求,有选择性的与媒体进行合作,保障侦破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新时期和谐社会的构建中,针对警察公共形象塑造的需求,警务机关与媒体的合作中还应注重创新性原则的运用。通过配合媒体的服务创新、通过警察与媒体关系管理的创新、通过媒体关系处理观念的创新,实现警察与媒体关系的和谐管理,满足现代和谐社会建设需求。
作为行政执法机构,警务部门与媒体的合作中需要遵循平等原则。公安警察作为社会公民的一份子,也必须享有先发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媒体应正视警察这一社会职务。在合法、公正的前提条件下,开展警察媒体的合作关系,促进警察与媒体关系的构建。
2.2借鉴西方警察与媒体关系的处理方式
受我国社会主义体制影响,我国警务机关对媒体关系并不重视。虽然,近年来针对网络传媒等媒体宣传带来的问题,提高了对媒体关系的关注,但是警察与媒体管理的处理、管理等仍存在诸多的不足。西方国家的警察与媒体关系处理起步较早、并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我国警方应借鉴西方警察与媒体关系的处理方式。通过借鉴经验、借鉴处理方式等,提高我国警务机关与媒体管理处理的能力。
针对网络媒体带来的信息传播速度增长问题,警察必须重视新闻媒体的关系处理。针对网络负面新闻等对警察形象的影响、针对负面新闻对警民关系造成的伤害,我国警务机构必须加强对西方警察与媒体管理处理方式的关注。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警方高度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关注、通过媒体渠道及社会公众接触方式的借鉴,提高我国警察对媒体管理的处理能力,促进我国警察形象的树立、促进我国警察机构现代化信息宣传能力的构建。
2.3明确警察与媒体关系的本质
在新时期公安机关形象树立中,我国警务机关必须明确警察与媒体关系的本质。通过对警察与媒体管理本质的认识,确定媒体管理处理与管理的方式与重点。在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警察组织与新闻媒体是相互依赖、互惠互利的关系。根据的利益,确定合作方式与重点。警察机构所具有的丰富新闻资源是媒体迫切需要的内容,媒体的宣传是警方公众形象树立的重点。因此,警察与媒体双方应认识到各自的需求,认识到相互合作的意义。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为我国和谐社会下的警察形象树立提供支持。并通过经常筛选后的新闻资料促进媒体发行量及浏览量的提高,实现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目的。
2.4认识警察媒体宣传重要性,提高警察与媒体关系的处理能力
在现代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健全中,公安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器,是党和争取与群众见最重要的沟通渠道。在公安机关的行政职能的发挥过程中,人民警察给群众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是体现公安机关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媒体宣传对警察形象的影响,我国公安机关应认识到媒体宣传的重要性。通过媒体宣传及媒体关系的处理,加强我国人民警察的形象建设。并通过警察素质的强化打造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公安队伍,促进群众对人民警察的理解与评价。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基础,以警察与媒体关系的争取处理为重点,满足新时期和谐社会主义建设中警察形象树立的意义、想人民群众展示人民警察的精神风貌及执法形象,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5了解新闻媒体特点及工作规律,促进警察与媒体关系的建立
在现代警察与媒体管理的建立与维护中,公安机关应对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的风格特点、工作规律等进行了解。针对不同媒体所面对的公众、群众特点,确定与媒体的合作关系与工作重点,以此实现双方和谐的关系。针对媒体传播渠道的特点及受众特点,针对性的提供新闻素材,和谐处理新闻媒体材料挖掘需求。
另外,公安机关及各级警察机构还应认识到新闻工作的真实性需求及宣传需求。新闻工作者不可能帮助警察机关粉饰不良行为,因此警察机关需要强化自身的素质及工作方法,以尽快的表态、真诚的说明、将不良行为责任者的处理方式告知记者,树立警察自我反省、自我管理形象。对于一部分不负责任、恶意诋毁警察形象、歪曲事实进行报道的新闻单位及记者,警察机关必须诉至法律,以此杜绝国外敌对势力及分裂组织等对党和国家的诋毁。
2.6通过朋友式管理的建立,帮助公安机关树立警察形象
记者这一职业的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基础、自视较高,因此在对待媒体记者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工作及人格进行尊重,并注重事实信息的解释,避免报道失真及不良社会影响的发生。在公安机关与媒体关系的处理中应建立朋友式的关系,加强主流新闻媒体及各类媒体的练习。通过正面报道及真实报道,真是反映各类信息,避免不良社会影响的存在。在现代社会的建设合纵,单纯依靠警察自身的宣传,力量相对薄弱。因此需要与配体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朋友式关系的建立以及有效的沟通,相互理解配合、相互支持,实现新闻媒体素材发掘、公安机关形象树立的需求,实现各自职能的双赢。在一些危险性较低的警务任务中,公安机关应主动邀请媒体记者随警作战,满足记者新闻报道需求、满足警务形象树立需求。在一些新闻采访中,警务机关还应在不违反警察宣传纪律的前提下,给记者提供采访方面,提供合作单位基础的优先知情权,并要求合作的单位如实报道。通过朋友式关系的建立,有效开展正面宣传。以融洽的警察与媒体关系,树立警务机关良好的形象。
3、树立全警公关意识,构建和谐的警察与媒体关系
针对媒体对警察形象树立的重要影响,我国公安机关应树立全警公关意识。通过警察自身素质的提高,使各级警务人员在面对媒体记者时能够正确进行应对,维护公安警察形象。根据我国目前各级警务机关政工宣传部门所承担的宣传作用,我国警务机关还应加快公关专业化的建立。通过定期的警务人员培训,提高各级警务人员面对记者的应对能力。并通过洞察先机、新闻策划、媒体突变、受控渠道建立等能力的培养,使公安机关能够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正确、有效的进行宣传,实现党和国家人民赋予警察的行政执法职能。
树立形象的重要性范文篇2
[关键词]:比翼鸟连理枝通感移情橡树木棉
选入我们职高教材的舒婷的《致橡树》写于1977年,当年她托起两棵树的形象(阳刚的橡树和阴柔的木棉),迎着读者惊喜的目光走向诗坛。今天,我们同样愉悦地审视诗人所礼赞的爱情理想,体会诗中多姿多彩的审美意象,品味其丰富深远的情思意蕴。
《致橡树》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夫贵妻荣”式地以人身依附为根基的爱情观念,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只注重给予的原则,它完美地体现了富有现代精神的爱情向往:真诚高尚的爱情向往应以不舍弃各自的独立的位置与人格为前提,这是新一代的人格的爱情观念上对前辈的大跨度的超越,这种超越出自向来处于仰视,攀附地位的女性,更为难能可贵。
首先,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否定了完全依附性的爱情观。“攀援的凌霄花。对于“高枝”,“痴情的鸟儿”对于绿阴,都是依附性的。它们离了高枝和绿阴则无处安身,更不能“炫耀”和“高歌”。
其次,诗人又用排比句式,否定了单纯奉献性的爱情观。泉奇制胜-源一味送出“清凉的慰藉”,险峰则为了“衬托你的威仪”,还有日光,奉献出全部的光和热,还有春雨,只是滋润了对方的心田……这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一的奉献,却得不到应得到的温暖。
这两种爱情观都是以牺牲一方作为爱的前提,是漫长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陈腐观念的潜流影响,也是封建道德在我们民族心理上的积淀。诗人用排比句,以坚定不移的否定词语,表达了不容置疑的态度。在否定依附性的爱情观时,诗人用了“绝不像”“绝不学”;在否定奉献性的爱情观时,诗人用了“也不止像”,“也不止像”,“不,这些都还不够”。
作者在直言不讳地否定“己所不欲”的爱情观后,便酣畅淋漓地抒写对爱情的向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品读至此,我仿佛在爱情的两河平原上看到了一个崇高而优美的生命奇观:一棵橡树,一棵木棉,神姿高彻,有独立对等的格局,共通交感的身势语态,不是吗?我们女性就该以独立完整的人格形象与男性并立,其爱情植根于精神生活的深处,升华于高远的志向之上。“比翼鸟”、“连理枝”,自古都是男女相爱的象征,思想不能独立,爱情就不能自由,男女应该是宇宙深处互为运转的双星,他们精神默契,感情交融,灵犀相通,心心相印,其间自有“高山流水”、“空谷足音”。
但是他们又各自有其迥异的人格形象和审美特点:“你有你的铜枝铁杆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雄的火炬。”
这里男性和女性都化为具体意向,男性铁骨铮铮、清辉熠熠、锋利明快、刚毅冷峻。生命赋予他们钢铁之躯,生活铸就了他们刀剑之质。他们既有铁肩担道义,敢为天下先的人格力量,又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峭锐和坚挺,此等力度和气质,不就是男性的阳光直美吗?
女性自有其秀美端庄的形态,丰富细腻的情感,善感多愁的心性。他们柔软纤浓,深沉含蓄,热烈英勇。“红硕的花朵”移觉为“沉重的叹息”这一意象。使人从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觉,是审美心理的“通感”现象,“红花”化成的这一声“叹息”,像是发自内心的爱的交响和协奏,是爱的深沉的咏叹!又像是感悟到人生使命重大而决意承担人生风险和生活义务的心声,“红硕的花朵”又像是英勇的火炬。这里“火炬”的意向性个更为明显,因为它被形容为“英勇的”,这是借助于审美中的移情作用,将人的品格移就于物了,爱情的力量和“母性的热光”化成了女性非凡的炽烈和勇毅;新的时代生活延展了女性柔韧兼备的品性:柔韧而刚烈,缠绵而果决,既富有爱心诗情,又具有容受力,忍耐力。困危中,宁可艰苦备尝,忍辱负重;危难时,可以“自有引导人民”勇当巾帼英雄。女性有极富魅力的阴柔美。
阳刚阴柔相容互补,爱情之树常青不凋。这共生分立的两棵树,必须分担、共享其生存坏境中的一切,从“风雪、霹雳”到“流岚、虹霓”,理想的爱情必须在严峻多变的现实生活中共建,又经受复杂生活环境的考验而发展,做到甘苦与共,休戚相关。幸福的爱侣定要“终身相依”,却又“仿佛永远分离”。这正式至纯至爱的境界,亲密和谐的极致。爱情之美在忠诚、和谐和永恒;爱的美感也在时间的、空间的心里的距离中蕴含。
最后,作者直抒心意,爱情的伟大和坚贞就在于:“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爱情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但人不仅仅是为了爱而生存,高尚的人们,他们的生命融化在大众里,他的事业就是人们的事业。古人说:“择偶须谐千秋业,爱有源头情不竭”。现代女性的审美注意,不仅只在男性的“伟岸身躯”,即形体与精神融合的审美意象上,不仅倾慕他高大的人格形象,巨大的道德力量,而且热爱那建树他的事业和理想,那养育他的祖国和人民。这就是诗人所追求的诗意蕴藉的爱,也是博大深厚的爱。
总之,《致橡树》的语言饱含着感彩,又具有深刻的哲理。一句句形象的比喻,寄寓着诗人细腻的情和爱,表达了“终身相依”的忠贞不渝,而又绝非忘乎所以的狂热和感情用事的宣泄,处处包含着清醒的理性的思考。也正因为它的这个特点,使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至今读来依然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参考文献:
[1]舒婷.致橡树.

业务经理的工作职责(收集9篇)
阅:0业务经理的工作职责篇11)结合公司总体战略,规划、制定本部门的整体发展方向,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2)....

树立形象的重要性(整理2篇)
阅:0树立形象的重要性范文篇1【关键词】警察;媒体;关系新时期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警察与媒体的关系是影响警察公信度....

商品与质量论文(收集3篇)
阅:0商品与质量论文范文篇1关键词:环境管制;产品质量;罚金一、引言自从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

韭菜根栽培技术及要点(收集5篇)
阅:0韭菜根栽培技术及要点篇1摘要:越冬茬小拱棚韭菜生产技术重点在扣膜及扣膜后的管理。扣膜前要施足底肥,保证底....

树立守正创新意识(整理2篇)
阅:0树立守正创新意识范文篇1一是树党性意识,比执行力度,促政令畅通。要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要认真学习党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