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教学(收集3篇)
来源:
英美文学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网络
研究性学习(inquiry-basedlearning)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国外亦称之为探究式学习。在国内,研究性学习通常被理解为一种教学方式或一种学习方式。“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中选择并确定主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主体对学习对象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开放性学习的包括态度、方法、成果等多元层面的综合表征”。与接受性学习不同,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实践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具有毫不满足、追求完美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标;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综合丰富体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
生活中获得各种项目和制作为基本载体;以在教师
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开展学习研究为基本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基础教育中进行推广和实践,目的是使学生在自己参与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学习。经过一系列的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是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同样适合于高等教育,很多专家和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一
趋势,分别开设探讨高校研究性学习和教学,网络的出现又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英美文学实证研究
我校2012年9月搬入新校区,每个教师都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校园网和因特网的链接,为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以吴伟仁的《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下册中的TheodoreDreiser为例来进行实证研究。
1.引人入胜的情境
在准备阶段教师播放《嘉利妹妹》的影片片段,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左拉的《娜娜》的相关图像,帮助学生了解自然主义作家的写作特征和时代背景。看到这些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产生了学习和了解作家的激情,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他们就会主动探究。
2.提出相关问题
激起学生的兴趣后,教师先提出问题“HowmuchdoyouknowaboutTheodoreDreiser?”“Whatinfluenceshiswritingstyle?”“WhatareAmericantragediesinthelate19thcentury?”然后再要求各个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如前所述,组长综合负责全面工作,其余4名组员各有分工,每个成员要根据自己的分工提出3~5个问
题,然后把自己的问题在群里交流,这样对于作家、作品、风格和主题每个项目都有18~30个问题,教师可以再根据问题的效度和信
度进行适当筛选,删除那些过于浅显的问题,保证问题的质量。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探索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
3.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后要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问题。首先,要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步骤。其次,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检索,搜寻与问题相关的网站和网址,力争解决问题。最后,小组讨论后找出最佳解决方案,进行整理形成草案,以备在课堂上呈现。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讲解,并且需要回答其他组员提出的问题。
三、问卷调查
笔者在对我校72名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了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的优点。我们共设计了15个关于英美文学学习兴趣、态度和认识的问题,89.7%的同学认为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美国文学的积极性,与之前的普通讲授法相比他们对美国文学的兴趣提高了67.4%。上学期对文学失去兴趣的同学也开始关注起美国文学的学习来,小组合作的学习使学生感到不再孤立无援,有了难题后共同商讨,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我们发现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的英美文学
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解决了英美文学难度大的困难。小组合作鼓舞了那些对英美文学学习缺乏信心的学生,问题的探讨解决了他们心中的难点,使他们对英美文学学习充满了信心,因此,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值得高校文学教师探索。
参考文献:
[1]安桂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1(1):49.
[2]邓景茹.高职院校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2(2):79.
英美文学教学范文篇2
Abstract:ThepaperisintendedtodiscusstheimportanceandprobabilityofcombiningtheBritish&AmericanliteraturewithcollegeEnglishteaching.ThenewteachingmodelwillbesurelybeneficialtothereformofEnglisheducationinChinaandhelpfultothecultivationofthefullydevelopedtalents.
关键词:英美文学;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Keywords:British&Americanliterature;collegeEnglishteaching;teachingmodel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222-02
0引言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强调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要求学生通过反复的记忆和背诵来提高英语认知水平,过于专注于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教育途径,文学和语言教学是不能分割的,将英美文学内容巧妙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人才。
1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首先,英美文学是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最佳途径。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得最为充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又是艺术的语言,是学生学习和模仿最好的语言材料。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自觉了解西方文化,对比中西文化的异同,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接受能力。大多数学生很少有机会亲临英语语言环境,感受英美文化氛围,与英美人交流,通过学习和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大量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材料,并从中学到许多平时阅读中难以遇到的地道的表达方法和活灵活现的生活语言。[1]
文学语言是生活语言,它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具有朴实自然、通俗易懂的特点,易于学生吸收。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讨论,不仅能提高理解、分析、鉴赏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英语听说读写基本功、克服在原文英语文学作品时遇到的语言、文化背景困难,既在语言掌握方面有所长进,同时扩大知识面和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尽力让学生充分接触文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后布置学生自己赏析文学作品,这就能给他们提供丰富的语境,使他们了解语言使用的“特殊性”,在自然状态下掌握语言。
其次,英美文学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渠道。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极为重要,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人格高尚、志趣高雅、身心健康的人,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文学教学,而文学教学的精髓是发扬人文精神,惟有搞好文学教学,才称得上脚踏实地谈人文理想的教育。[2]文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最能体现人文文化的学科之一。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不仅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文学语言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敏感性,还能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提高品位,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
文学涉猎广泛的题材在表达悟识、反思生活方面的价值是任何其他方面的学习所难以取代的。将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文学修养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探索语言文化所代表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分清善恶、辨别真伪、甄别美丑;培养学生语篇的整体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文学作品欣赏水平、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文化信息进行深层次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人文知识的了解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有综合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
首先,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根据教育部的新世纪教育规划,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将与国际接轨。今后中小学生的英语能力分为九个等级,小学毕业要达到二等水平,初中毕业达到五等,高中毕业起码达到七等,高考要求学生达到八等,同时要求掌握3500到4000个词汇,高中毕业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将相当于现在非英语专业四、六级的英语水平。[3]大学生英语语言水平提高后,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相结合的条件得到了保证,我国大学英语的改革方向,一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英语文化认知水平,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为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相结合提供了合理性和操作接口,并使其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内容。
其次,师资力量建设的加强。教授英美文学作品对教师文学素养要求较高,不仅要精通英语的语言形式,熟悉中西方文化,还要具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不能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逐字逐句地讲解文学作品,而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各高校加强了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学习,学校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或组织一些学术研讨会,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同时学校采用有效机制吸引越来越多的有经验,有学识,有素质的大学英语教育人才,大学英语教师的理论水平、文学修养和科研能力都在逐步提高。
3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目前,大学生已有的英语水平和不断提高英语水平的渴望,以及大学师资力量和素质教育的取向,都为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提供了可能。“大学英语教学应增强英美文学意识,将英美文学导入英语教学,适当介绍当代英美著名作家的文学创作,向有能力的学生推荐优秀作品。加强英美文学教学,有助于改进我国英语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4]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层次上,英美文学的教学既可以定位在经典文本的阅读和阐释上,也可以从国外出版的教材中选择一些时代性、可读性强的作品供学生学习,不追求英美文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也不追求文学批评的理论性,重点是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英美文学。教师可将读者反映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重视学生对作品的参与和理解,鼓励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阅读和讨论,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使英语课堂成为启迪思想、开发心智的人文素质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文学思考和交流的乐趣,通过文学鉴赏开拓视野,激发思想。[5]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多媒体和网络的利用也为英美文学教学的形象化、生动化和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有名家名作改编的电影、录像,或用光盘播放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充分领会文学作品的内涵和魅力。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把英语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把学习和应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4结论
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更能提高学生的分析、感受与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想疆域,培养具有综合人文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利民.关于外国文学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探讨[J].学术交流,1999,(2).
[2]蒋洪新.大学的理想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J].外国文学,2005,(1).
[3]刘焱.中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将与国际接轨.中国新闻网,2002-4-24..
英美文学教学范文篇3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战后英国文学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
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已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战后美国文学历经50年代的新旧交替、60年代的实验主义精神浸润、70年代至世纪末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的鲜明特色和特征。
二、英美文学批评理论概述
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文学批评理论沿一条从“内在的研究”到“外在的研究”轨迹发展。“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精神分析、读者反应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各种批评思想和理论革新了文学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文学传统、典律构建、文学与文化、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为文学研究开辟出新的天地。
三、英美文学的认知功能和艺术价值
文学是对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文学作品隐含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文化的深层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经常使用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批评。
英美文学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约、或粗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音乐性的语调和五光十色的语汇,回味其“弦外之音”。
四、英美文学研究
开展外国文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和方法。促进中国文学发展,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外国文学研究的意义所在。就英美文学而言,可选择小说、诗歌、戏剧、文学批评理论、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史、中外文学比较等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我们国家外国文学研究水平参差不齐,对英美经典作家的研究有待深入,对现当代文学跟踪研究有待加强。
五、英美文学教学模式
目前许多学校的英美文学课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上文学史课时,教师罗列一大堆文学史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因为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复述”,怎样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便无从谈起。传统的文学课除了教授文学史外,常常要搞一点文学选读,作为对史的补充。这种“语录”式节选,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教师处理这些选段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解释句子和单词的意思上面。学生浅尝辄止,虽然上了一两年的文学课程,却没有接触过一部完整的小说或一个完整的剧本,没能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由于教学内容是些死的知识,不少人便觉得英美文学课乏味、无用。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思路:
1、读完整的作品。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只有认认真真读过莎士比亚一个剧本,学生才能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特色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说“我读过莎士比亚”,才能与人讨论莎士比亚,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出来。阅读文学作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学生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
2、讲欣赏作品的方法。在传统的文学史课上,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其实,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百科全书光盘等途径搜寻到这些知识。因此,英美文学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说为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
3、写阅读心得。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许多名家均为语言大师。学生通过阅读,受其熏陶。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不搞闭卷考试,而是撰写课程论文。
按照上述思路组织教学,英美文学课程可以成为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正有用本领。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六、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属基础语言技能训练,教学任务繁重,四级通过率压力大。但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应忽视英美文学这一丰富多彩的资源库。
英语教师面临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任务,英美文学是科研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目前,大学生英语水平普遍提高,阅读能力较强,不少学校开设英美文学选修课的条件日趋成熟。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高三的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高三的周记篇1下课铃响起了,同学们飞快地跑出教室,操场上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只见打乒乓球的两位同学,你拍过去,我打过来,两人不分上下。围观的同学喊着:“小明,加油!小军,加油!”。.....

初一学生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初一学生周记我爱书,更爱读书,书中内容使人充实,使人快乐。古人说:“书是人类进步阶梯。”我喜欢看各种各样书。我喜欢看童话书,喜欢听灰姑娘与白雪公主故事,童话结局永远是美好,.....

医疗技术临床运用管理办法(收集5篇)
阅:0医疗技术临床运用管理办法篇1一、围绕“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全面推行十项便民....

英美文学教学(收集3篇)
阅:0英美文学教学范文篇1关键词: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网络研究性学习(inquiry-basedlearning)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国外亦....

校本研修阶段总结(整理2篇)
阅:0校本研修阶段总结范文篇1关键词:有效实施;国培计划;关键环节;教师培训中图分类号:G6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

探险作文(收集5篇)
阅:0探险作文篇1我们坐船到了雨林里,背上背包,拿起帐篷,装上手枪,备足食物,再带上一些其他的东西。进入雨林,雨林中的....

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的原因有哪些(收集3篇)
阅:0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的原因篇11、不能克制上网时间虽说我们利用上班的时间浏览网页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