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与配电的区别(整理2篇)

来源:

变电与配电的区别范文篇1

【关键词】负荷;变电所;配电箱;编号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05657㎡,地上建筑面积273514㎡,地下建筑面积133261m,主体高度99m。项目组成为:办公楼两座,建筑面积为70841㎡,27层,标准层高为3.2m;商业综合大楼,建筑面积为201530㎡,11层,主要为高端商业、餐饮与娱乐等设施组成。建筑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八度;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2.负荷计算

2.1商业负荷特点

商铺的用电负荷大,中大型商业中心120W/㎡的指标,尤其是餐饮的用电负荷更大,而且不同类型、不同饮食文化背景的餐饮差别也很大;负荷的不确定性大,因为商业地产往往根据市场租户的需求,不断调整商铺的性质,使得负荷总在动态变化之中;目前的规范和技术措施没有对商业项目中不同类别商铺的参数指标进行细化,工程设计中的负荷计算缺少依据,大多数情况只能靠设计人员凭借以往的工程经验进行计算。

2.2负荷参数的选择

针对以上遇到的问题,进行负荷计算时,首先与开发商销售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确定各层的业态形式、商铺面积和性质,这是电气负荷计算的基础依据;其次确定商铺内单位面积参数指标,也很重要且复杂,因为规范中没有明确的指标可以参考;而且不同城市问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用电指标也不同;便在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消费群体也有差异。因此经过与开发商多次协商最终确定项目的单位负荷指标。

2.3需要系数的选择

参数确定后,需要进行负荷计算。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过程不再赘述。需要探讨的是需要系数的选择,这在各种“规范”及“技术措施”中也没有明确的要求,根据多年的设计体会认为,在配电最末端商铺内户箱或层配电箱计算时Kx一般取1,在各回路干线计算时取0.7~0.8,在变电所各配电变压器计算时Kx取0.4~0.6。

3.变电所设置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本工程的变压器总安装容量为43400kV·A,经与供电公司反复协商,分别在本工程的北、中和南三段设置3个变电所为三段建筑供电,1变电所设6台2500kV·A变压器承担北段供电;2变电所设4台1600kV·A加6台2000kV·A变压器,承担中段的供电,另外还有5台10kV高压冷水机组(合计4000kV·A);3变电所设2台2000kV·A加2台1000kV·A变压器,承担南段A、B两座办公楼供电。本工程配置两处10kV电源引入点,每处为两路10kV线路,根据供电公司对10kV电源容量的规定:每路最大负荷为11000kV·A左右,两路即为22000kV·A,设计l、3变电所合用一处10kV电源进线,总容量为21000kV·A;2变电所内变压器和10kV冷水机组共用一处10kV电源进线,总容量为22400kV·A。在变电所平面布置的设计中,除了满足规范要求以外,还需要考虑高压柜、变压器和低压柜按供电顺序布置,尤其是低压配电柜馈出电缆的走向顺畅,值班人员巡视方便等问题如不认真考虑,会造成施工时电缆交叉多、绕远路、浪费建筑面积以及巡视不方便等问题。

4.较小消防负荷的供配电

在大型商业项目设计中经常会遇到消防用电设备负荷较小且分布较分散,若均由变电所馈出,会使得变电所低压柜馈出很多小电流回路,对断路器分断能力和导体的动、热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本设计中,采用了增加一级配电的方法,即从变电所不同母线段上分别馈出一条消防专用回路,在适当位置设置两台配电柜,再由此配电柜放射式配至末端双电源互投箱,这样既满足了规范对专用供电回路的要求,又避免在变电所级馈出许多小电流回路。

由于商业地产项目房间用途的不确定性,在选择断路器和导体时必须考虑一定的裕量以满足调整造成的负荷变化。根据这一特点,在设计中较多地使用了插接母线供电,既可以满足大载流量的要求,又使供配电灵活性加大,在每层竖井中均预留备用插接箱,以便在变化时,可根据上下层负荷的变化,进行调整。例如:某竖井一段母线负责1~3层供电,当1层由于变化容量增大,而3层容量减小时,就可使用1层的备用插接箱把3层富裕的容量配给1层使用。在变电所这级配电中,选择断路器时要选整定值可调整的断路器,以便在末端负荷变化时调整整定值;在母线和互感器的选择上一般按断路器框架值来选。

5.层配电箱的设置

根据各层防火分区的划分,分别在各层编号为A~K竖井内设置层照明配电箱为各商铺供电,各商铺的供电采用一对一放射式供电。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各层的业态比较复杂各层的防火分区上、下层不对应,使得有的竖井在负责本防火分区供电的同时,还要负责相邻的防火分区的供电。在设计时,采用了就近原则,同时也考虑到整条干线负担的负荷情况,尽量使各个竖井内负荷比较平衡。

6.公共区域配电箱的设置

考虑到商业的公共区域将来需要二次装修,必须预留电源。此处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电量预留多少的问题,其中照明用电可根据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表6.1.3及其6.1.8条,商业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计算,高档超市营业厅为20W/㎡,根据“装饰性灯具总功率的50%计人照明密度计算值”的规定,采用的预留标准为40W/㎡。为方便装修设计,在每个防火分区内设置了公共区域照明配电箱和应急照明配电箱,以便明确装修设计的电气配电分界点。将楼梯间、储藏问等不需要做装修的部位,单独设置配电回路或配电箱,尽量不从公共区域预留精装用电的配电箱内馈出。公共区域照明的控制,大部分采用两种方式,即C-Bus系统或BA系统控制,利用C-Bus的优点是控制比较灵活,可按每一路馈出控制,也可调光控制;缺点是造价较高。利用BA系统控制优点是造价低,控制简单;缺点是由于交流接触器为三相,控制时可能会三路同时开或者同时关,在装修设计时需将各接触器馈出回路岔开供电,避免造成故障时大面积停电。

7.户配电箱的设计

在商业地产设计中,往往只为商铺设计一个电表箱,而出线回路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二次设计,但是商铺内风机盘管的供电很难解决,无法进行空调系统的整体调试。本工程的做法是在电表箱内增加一个断路器为风机盘管供电,另一路为用户二次设计时使用,如下图所示。

图1用户配电箱设计

8.配电柜/箱与配电回路的编号

大型项目往往低压配电柜/箱很多,低压馈出回路就更多,往往会出现柜/箱编号及线路编号重复的问题,造成在设计图中查找及将来维护检修的困难。本工程有3个10kV变电所,20台变压器,上百台低压馈出柜,馈出回路更多。根据以上要求及地上、地下建筑防火分区和业态形式的不同情况,采用两种略有差别的方式。

9.结语

变电与配电的区别范文篇2

关键词:低压台区线损采集系统营配贯通台区户变关系

营配贯通是指配电网和营销两套业务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实现营配数据信息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协同运作。为了推进营配贯通的深化应用,需以采集系统全覆盖为支撑,常态化开展营配集成业务为手段,深入挖掘采集系统数据和功能应用,加强与营销、配电等相关系统集成,实现线损管理精细化,推进营销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公司供电服务水平。

一、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概述

(一)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舟山供电公司在线损管理方面牢固树立“技术线损最优化,管理线损最小化”的理念,逐步建立“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为支撑的科学、规范、高效线损管理方式,开展以台区低压线损率指标为核心的全过程管控,落实各项管理降损措施和技术降损措施,不断提升公司的运行效益。

选取典型,总结台区线损问题治理经验。2014年,舟山公司选择展茅供电所重点突破,组建攻关小组,开展配变-表计对应、10千伏公变专变营配对应、10千伏线路测点对应等数据质量现场核查,共梳理出公变端、用户端、营配贯通对应、其他等4大类23小类台区异常问题。通过制定治理方案、排定工作计划到治理实施,展茅供电所仅用了48天时间,台区线损可算率从71.59%(2014年2月19日)提高到96.89%(2014年4月8日)。该治理经验已推广到舟山地区所有供电所,舟山公司台区线损治理工作效果明显。

(二)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主要内容

台区低压线损统计依赖于公变、低压同期电量数据,以及公变与低压用户准确的对应关系。目前公变档案维护及数据采集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为运检部,低压数据采集和公变计量点管理归口管理部门为营销部,鉴于营销、运检在数据采集和配网设备维护方面职责分工不同,台区低压线损精益化管理需要借助于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并建立有序、规范的公变与计量点对应关系常态维护机制,进而推进线损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技术和管理线损,提高公司降损节能成效。

相关工作分台区线损监测与分析,将线损管理调整为日分析,实现台区线损由结果管理向过程管控转变,提高线损计算的精细化水平。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指标是一个综合评价采集全覆盖情况、采集质量以及用户台区档案质量的指标。为加快提高台区用户对应关系的准确性,切实深化用电信息采集数据应用,以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为抓手,定期开展配变-表计对应,10千伏公变、专变营配对应,10千伏线路测点对应等的数据质量现场核查,进一步提升营配对应的数据可用率。

(三)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工作计划及指标目标值

根据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指标反应对应关系梳理质量,制定了相关的工作计划:一是完成专变、公变对应10千伏线路在营销系统中的维护;二是核对营销和生产GIS的公变对应度;三是完成配变-表计对应关系普查,通过“户变关系判别技术”核对公变-接入点-表箱-表计的对应关系,在低压GIS系统中对应地理位置信息。

指标目标值:

公变营配对应率:100%

配变-表计对应关系正确率:99.95%以上

采集系统低压用户数据采集完整率:99%以上

公变数据采集完整率:99%以上

专变数据采集完整率:99%以上

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98%以上

二、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的措施

舟山公司根据省公司发策部的统一部署,开展了计量采集普查、数据治理、需求整理、系统完善、上线运行、试点经验整理、配变智能终端完整接入等工作。

2014年1月以来,舟山公司累计完成405个主变关口、14个电厂关口、278个主网线路关口、720个配网线路关口、4553个专变用户、3916个公变计量点、535781个低压用户的计量、采集装置覆盖情况普查。处理电量关口采集薄弱环节11项;加装1155个采集装置,新覆盖7508个用户,采集覆盖率达99.90%;截至2014年8月底共换装121305块智能表计,智能电表安装率达93.43%。舟山供售电量各采集点已全面纳入同期线损管理。

(一)基于“户变判别技术”排查台区户变对应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建设和发展引起的频繁变动(如迁建、扩容、割接、布点等)、用电户数增多和用电户信息变更频繁,通过传统方式(人工结合台区识别仪)很难及时、准确的排查台区“户变”关系,从而又造成营销业务系统中的台区“户变”关系数据与现场不一致,导致异损台区屡屡冒出,使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工作进入了瓶颈阶段。

基于此,在近期公司引进杭州新世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区户变关系动态判别解决方案],并经过部分“户变”对应关系存在疑问、线损不正常的台区做试点成果的验证,符合“公司对台区户变关系准确率达到99.95%”的要求。该新型解决方案与传统人工解决方案的差异在于,可以实现一次识别多个台区、自主识别箱表内增减表计、主动提示窜台表计的功能,形成户变关系常态化维护的长效机制,为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和深化营配应用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梳理线损异常台区清单

结合线损异常台区常态化治理流程,以及将排查台区户变对应关系的技术与系统衔接,梳理线损异常台区清单。以展茅供电所为例,通过系统查询展茅供电所台区线损情况。根据查询结果从系统导出线损过大台区及负损台区清单,并为后续制定台区线损异常治理计划提供依据。

(三)制定台区线损异常治理计划

为实现台区线损异常治理的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成立了对应关系核查组和计量装置检验组,负责展茅供电所台区线损异常整治工作。对应关系核查组由展茅供电所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台区-用户对应关系的排查工作;计量装置检验组由计量室相关人员组成,负责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工作。

两个专业小组根据线损异常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及展茅供电所人员整体安排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台区线损异常治理计划,见表1、表2。

(四)异损台区现场排查及结果分析

两个专业小组根据线损异常治理计划每日开展现场核查工作。对应关系核查组主要核查现场变压器下挂接用户是否与系统中一致;计量装置检验组主要检查现场CT变比是否与系统倍率一致、二次接线是否正确、公变下挂接的终端是否与系统一致等情况。

经过两个专业小组的现场核查反馈结果,存在1台变压器CT变比与系统不一致,5个台区用户对应关系不一致,4个台区部分用户电量缺失的情况,详见表3。

三、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结果的评估与改进

(一)低压台区线损治理结果的评估方法

通过以上针对性工作,实现公变台区与用户负荷的实时监控,为配网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准确的负荷数据,为彻底消除配网“低电压”现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舟山公司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指标也提升至98%以上。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的提升为日常电力营销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在提升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指标的同时,完善了用户信息资料,及时、完整、准确地为SG186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从而为电力营销日常工作环节、决策制定,提升日常营销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二)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及改进

(1)公变增容更换互感器引起月线损异常

互感器更换后,在计算月线损时,系统按照更换后互感器倍率来计算月供电量,导致台区月线损偏大。

改进:对互感器倍率更改情况进行区分,如果是系统互感器倍率档案错误的,则按照目前算法来计算;如果是正常互感器更换,则按照更换前后分开计算供电量。

(2)台区低压线路切割引起月线损异常

用户台区切割后,系统将用户整个月的电量全部算到切割后的台区售电量中,导致切割前的台区月线损超大,切割后的台区月线损为负。

改进:对用户台区变更情况进行区分,如果是用户台区档案错误的,则按照目前算法来计算,如果是正常用户台区变更,则按照台区变更前后分开计算台区售电量。

(3)公变终端故障无法修复时,会导致月线损为负

公变终端故障无法修复,更换终端后,系统在统计月供电量时,按照新、老终端分别计算。但是老终端是以故障前最后一次抄见示数作为底度,故障期间的供电量缺失,导致月线损为负。

改进:参照现有的低压用户算法,对故障期间的供电量进行估算。

(4)公变终端(或用户)电量突变,会导致台区月线损异常

改进:对于电量突变的公变或用户,采集系统根据日均电量设定阀值进行识别并发起异常流程,由责任部门确认是否属于突变,对于属于突变的公变或用户,允许手工录入示数或根据公变终端(或用户)日均电量进行估算;

(5)销户用户电量未统计在月售电量中,导致台区月线损偏大

改进:将销户用户电量计入月售电量中;

(6)用户二级计量点下装表导致月线损为负

改进:营配贯通规则要求进行配变―表计对应,但是在计算台区线损时,需要将二级计量点下表计电量剔除,否则会导致售电量重复统计,可能引起线损为负。

(7)台区户变对应关系不准确导致线损排查失去基础数据支撑

改进:使用新型户变判别技术,对异损台区进行批量排查户变对应关系,在户变对应关系准确的基础上,再进行其他影响台区线损的原因排查,使台区线损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四、低压台区线损治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深化应用功能开发

开展理论线损专题研究及初步应用,将理论线损与统计线损进行比对并生成异常告警;

开展线损指标体系管理研究与功能开发,即梳理基础数据维护、线损统计及异常处理相关的评价指标,定时自动统计线损指标,初步建立线损指标管理及评价体系;

开展降损管理研究与功能开发,即根据统计线损与理论线损对比结果,分析影响线损主要原因;

开展降损专题研究与功能初步开发,利用线损统计数据,对线损异常进行分析,根据用电量波动情况,生成疑似防窃电用户清单,为防窃电工作提供辅助。

(二)为配网规划提供抓手

为年度配网改造项目安排提供依据,对每条线路、每个台区实际线损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配电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指导配网项目储备,改变以往单纯考虑设备拆旧换新降损的做法,从而避免电网建设改造资金浪费。

(三)为反窃电及故障提供分析平台

低压用户从营配贯通业务应用平台,丛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模块分析入手,针对线损超大台区,分析日用电量少和日用电量波动较大用户,逐户开展现场检查,包括:现场校验及接线检查、确认是否存在接线质量问题或存在绕越计量装置用电问题,若发现无表定量用户还需通过加装电能表规范计量装置配置。

通过持续开展台区排查,治理了现场变比错误、公变终端接线错误、通讯信号、用户窃电等问题。如2014年完成负损、超大损和不可算台区处理675个,通过台区治理、同期线损应用发现窃电98起,退补电量108652千瓦时。台区线损准确可算率由78%提升至99%以上。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社区养老服务现状(收集3篇)

    阅:0

    社区养老服务现状范文篇1[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D30[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2426(201....

    变电与配电的区别(整理2篇)

    阅:0

    变电与配电的区别范文篇1【关键词】负荷;变电所;配电箱;编号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工程概况....

    对口帮扶工作计划(收集5篇)

    阅:0

    对口帮扶工作计划篇1县政府于3月初与45个县级部门签订了计划生育“三结合”目标责任书,3月18日,县人口和计划....

    运营总监岗位职责(收集12篇)

    阅:0

    运营总监岗位职责篇11.协助总裁制订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经营计划、业务发展计划,推动并确保营业指标的顺利完....

    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收集3篇)

    阅:0

    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范文篇1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改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